目前分類:無門關 (27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三 俱胝豎指

  俱胝和尚。凡有詰問。唯舉一指。後有童子。因外人問。和尚說何法要。童子亦豎指頭。胝聞。遂以刃斷其指。童子負痛號哭而去。胝復召之。童子迴首。胝卻豎起指。童子忽然領悟。胝將順世。謂眾曰。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受用不盡。言訖示滅。

【無門曰】

  俱胝并童子悟處。不在指頭上。若向者裏見得。天龍同俱胝并童子。與自己一串穿卻。

【頌曰】

  俱胝鈍置老天龍 利刃單提勘小童 巨靈抬手無多子 分破華山千萬重 

普行曰:
唐代婺州金華山的俱胝禪師(達磨十一代法孫南嶽下五世)
雪竇禪師: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俱胝一指,即天地與我,萬化與佛性一體的一指。

俱胝,唐代人,俗姓不明。傳記收錄于景德傳燈錄卷十一(大正藏五一冊頁二八八)、五燈會元卷四(卍續藏一三八冊頁一五九)、祖堂集卷十九(禪宗全書一冊頁八零三)、碧嚴錄卷二第十九則(卍續藏一一七冊頁二九六)、從容錄卷六第八四則(卍續藏一一七冊頁七五八)。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 百丈野狐

  百丈和尚。凡參次有一老人。常隨眾聽法。眾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師遂問。面前立者復是何人。老人云。諾某甲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某甲對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遂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師云。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作禮云。某甲已脫野狐身。住在山後。敢告和尚。乞依亡僧事例。師令無維那白槌告眾。食後送亡僧。大眾言議。一眾皆安涅槃堂。又無人病。何故如是。食後只見師領眾。至山後巖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火葬。師至晚上堂。舉前因緣。黃蘗便問。古人錯祇對一轉語。墮五百生野狐身。轉轉不錯。合作箇甚麼。師云。近前來與伊道。黃蘗遂近前。與師一掌。師拍手笑云。將謂。胡鬚赤更有赤鬚胡。

【無門曰】

  不落因果。為甚墮野狐。不昧因果。為甚脫野狐。若向者裏著得一隻眼。便知得。前百丈贏得。風流五百生。

【頌曰】

  不落不昧 兩采一賽 不昧不落 千錯萬錯 

《指月錄》

  師每上堂,有一老人隨眾聽法,一日眾退,唯老人不去。
  師問︰「汝是何人?」
  老人曰︰「某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某對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身。」
  師曰:「汝問。」
  老人曰︰「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頌曰】

  狗子佛性 全提正令 纔涉有無 喪身失命 

普行曰:
如何是全提?
圜悟曰:“不見雲門道,見山河大地無纖毫過患,猶是轉句;直得不見一物,始是半提;更須知有向上全提時節。彼德山、臨濟,豈非全提乎!”公乃首肯。 (《五燈會元·卷十九》)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卷14)
要須根本明徹理地精至純一無雜。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若踏王脈。諸天捧華無路。魔外潛覷不見。深深海底行。高高峰頂立始得。
不驚群動眾。謂之平常心本源天真自性也。

雖居千萬人中。如無一人相似。此豈麤浮識想利智聰慧所能測哉。
示諭。綿密無間寂照同時。歲月悠久打成一片。而根本愈牢密密作用。誠無出此。
應當當處全真。則彼我遐邇觸處皆渠。剎剎塵塵皆在自己大圓鏡中。

愈綿愈密。則愈能轉換也。
故雲門道。直得乾坤大地無纖毫過患。猶為轉句。不見一色始是半提。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趙州狗子

  趙州和尚因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

【無門曰】

  參禪須透祖師關。妙悟要窮心路絕。祖關不透。心路不絕。盡是依草附木精靈。且道。如何是祖師關。只者一箇無字。乃宗門一關也。遂目之曰禪宗無門關。透得過者。非但親見趙州。便可與歷代祖師。把手共行。眉毛廝結。同一眼見。同一耳聞。豈不慶快。莫有要透關底。麼將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毫竅。通身起箇疑團。參箇無字。晝夜提撕。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會。如吞了箇熱鐵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蕩盡從前惡知惡覺。久久純熟。自然內外打成。一片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驀然打發。驚天動地。如奪得關將軍大刀入手。逢佛殺佛。逢祖殺祖。於生死岸頭得大自在。向六道四生中。遊戲三昧。且作麼生提撕。盡平生氣力。舉箇無字。若不間斷好。似法燭一點便著。

【頌曰】

  狗子佛性 全提正令 纔涉有無 喪身失命

趙州和尚因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

大慧普覺禪師書卷第二十六
僧問趙州。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

此一字子。 乃是摧許多惡知惡覺底器仗也。
不得作有無會。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宗無門關

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既是無門。且作麼生透。豈不見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從緣得者。始終成壞。恁麼說話。大似無風起浪好肉剜瘡。何況滯言句。覓解會。掉棒打月。隔靴爬痒。有甚交涉。

慧開紹定戊子夏。首眾于東嘉龍翔。因衲子請益。遂將古人公案。作敲門瓦子。隨機引導學者。
竟爾抄錄。不覺成集。初不以前後敘列。共成四十八則。通曰無門關。

若是箇漢不顧危亡。單刀直入。八臂那吒攔他不住。縱使西天四七。東土二三。只得望風乞命。設或躊躇。也似隔窗看馬騎。貶得眼來。早已蹉過。

【頌曰】

  大道無門 千差有路 透得此關 乾坤獨步

    
普行曰:
紹定元年(1228),宋、臨濟宗楊岐派僧無門慧開禪師著“無門關”彌衍宗紹編,在福州永嘉龍翔寺,應學人之請益,拈提列佛祖機緣之公案古則四十八則,加上評唱與頌而成本書。 內容始自“趙州狗子”(即“無”字公案),終至“乾峰一路”。

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今舉經詳述吾"宗門"一語之意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宗無門關   原始手稿
國際知名之線上博物館 - i4uuu Collection http://arts.i4uuu.com 公開了一部13世紀的禪宗無門關原始手稿. 無門關為禪宗的經典書籍,書中記載了宋代高僧無門慧開編輯的48部公案, i4uuu Collection 所收藏為1246年安晚居士親筆手抄本,現今已知為最接近原著的版本, i4uuu Collection 所收藏的無門關當中,更有安晚居士親筆撰寫的第49公案.
無門關為宋代高僧無門慧開(1183- 1260) 1228年所編輯的公案書籍, 1230年由宗壽親筆抄寫出版, 1245年再出版第二版無門關. 此特展之1246年安晚居士手稿即是按照1245年的版本抄寫,此手稿為最接近原始版本的著作,其內容中第49公案,為安晚居士自行增加的章節,與現今市面上所流傳的無門關有極大的出入,更突顯此部珍藏的獨特性! 禪宗為日本普及的宗教信仰,無門關更是禪宗的一大經典. 在i4uuu Collection 的圖文中可見紅色墨水的符號註解. 為後世日本收藏家為便利日本人了解其漢字主要意義而留下的紀錄,更能於此探測到中國重要經典與日本文化交流的實例.
由台灣我為你集團所設立的 i4uuu Collection 中收藏的無門關,其字體表現方式也為中國書法藝術史上重要的見證! 其字體為13世紀著名書法家張即之的筆風, i4uuu Collection 利用高畫質數位影像攝影展示全文七十頁的真品. 透過internet的傳遞, 將13世紀無門關真品重現.

何謂無門關?
“ 看 ” 一個 “ 無 ”
直透而去~
“ 無 ” 者乃無字之字,無形之形,無門之門,無關之關

此無字之字,無形之形,無門之門,無關之關
是虛空乎?無物乎?非也~

“ 無 ”不知是何物?
看透去~~~
只者這一個“ 無 ”字, 乃宗門一關也,遂目之曰:禪宗無門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虛雲老和尚禪七開示: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是譬喻我們三界眾生沉淪在生死海中,被五欲所纏,被塵勞所惑,不得解脫。因為梅花是在雪天開放的,大凡世間萬物都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的氣候寒冷,一切的昆蟲草木,都已凍死,或收藏,塵土在雪中也冷靜清涼﹒不能起飛;這些昆蟲草木塵士灰濁的東西,好比我們心頭上的妄想分別無明嫉妒等三毒煩惱,我們把這些東色去掉了,那心王自然自在,也就好像梅花在雪天裡開花吐香一樣。但是你要知道,這梅花是在冰天雪地裡纔能開放,並不是在春光明媚或惠風和暢的季節裡而有的。

        我們用功的法子,是單舉一句話頭,晝夜六時,像流水一般,不要令他間斷;要靈明不昧,了了常知,一切凡情聖解,一刀兩斷。
黃檗禪師說:「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雲老豎拂子云:
會得正月賀春王。這個明明不覆藏。
只為一生寒徹骨。冷雲殘雪自凝香。


普行曰:
教人看話頭者始祖即~六祖慧能~

"不思善.不思惡. 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這正是話頭~

請問汝根器有過六祖之弟子乎?
否則請別謗言說修行不用看話頭~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七:
佛言:虛妄浮心多諸巧見,若不著有便著無。
若不著此二種,於有無之間摶量卜度。縱識得此病,定在非有非無處著到。
故先聖苦口叮嚀,令離四句絕百非。
直下一刀兩段,更不念後思前,坐斷千聖頂寧。


普行云:
好個"坐斷千聖頂寧"!一般凡夫想裝都裝不出!
為何?
因為凡夫虛妄浮心多諸巧見!

為何總於有無之間摶量卜度,在非有非無處著到。
因為用其左右腦在運作!

別以套幾句祖師話就可矇混過去,卻騙不了明眼人!
因為其已"坐斷千聖頂寧"一眼便知!

"坐斷千聖頂寧"者是不用左右腦的!
如何能不用左右腦!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圭峰宗密「禪門師資承襲圖」
荷澤宗者,是釋迦降出,達摩遠來之本意也!

 
南陽和上頓教解脫禪門直了性壇語

遠法師問:未審能禪師與秀禪師是同學否?
答:是!

又問:既是同學,教人同不同?
答言:不同!

又問:既是同學,何故不同?
答:今言不同者,為秀禪師教人凝心入定,住心看淨,起心外照,攝心內澄。緣此不同。

何者是能禪師行處?
和上答:此是調伏心。

遠法師問:
應不凝心入定,不住心看淨,不起心外照,不攝心內證?
和上答:
此是愚人法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密菴和尚語錄 (卷1)
上堂舉圓覺經中道: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雪堂和尚拈云:
枯樹雲充葉。凋梅雪作花。
擊筒方木響。蘸雪喫冬瓜。
長天秋水。
孤鶩落霞。

宗鏡錄卷第八十二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
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僧問﹕
師尋常教學人行鳥道,未審如何是鳥道﹖
師曰﹕不逢一人。
曰﹕如何行﹖
師曰﹕直須足下無絲去。

曰﹕只如行鳥道,莫便是本來面目否﹖
師曰﹕闍梨因什麼顛倒﹖
曰﹕什麼是學人顛倒﹖
師曰﹕若不顛倒因什麼認奴作郎﹖

曰﹕如何是本來面目﹖
師曰:不行鳥道。

普行曰:
別被"不行,行"瞞去啦!
鳥道,就是大用自在,何來行,不行?
哈~~~

>>>師曰﹕若不顛倒因什麼認奴作郎﹖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唐無住禪師》
于時庭樹鴉鳴,公問:「師聞否?」
師曰:「聞。」鴉去已,又問:「師聞否?」
師曰:「聞。」
公曰:「鴉去無聲,云何言聞?」

師乃普告大眾曰:
佛世難值,正法難聞,各各諦聽。
聞無有聞,非關聞性。本來不生,何曾有滅?
有聲之時,是聲塵自生。無聲之時,是聲塵自滅。
而此聞性,不隨聲生,不隨聲滅。悟此聞性,則免聲塵之所轉。
當知聞無生滅,聞無去來。

“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雲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3

“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卷4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6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Img_8108
佛果禪師亦垂示云:
道無橫徑。立者孤危。
法非見聞。言思迥絕。
若能透過荊棘林。解開佛祖縛。得箇穩密田地。
諸天捧花無路。外道潛窺無門。
終日行而未嘗行。終日說而未嘗說。
便可以自由自在。展啐啄之機。用殺活之劍。


然值此境地諸天外道如何能會?
此穩密田地豈一個悟字了得~

展啐啄之機。用殺活之劍。當下啐啄殺活者何在?
若一切時皆言無我
此即圓悟佛果所謂:
若毫端許言本末者。皆為自欺~

洞山良价(807—869)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僧問臨濟:
如何是四種無相境?

濟云:
你一念心疑被地礙,你一念心愛被水溺,
你一念心瞋被火燒,你一念心喜被風飄。
若能如是辨得,不被境縛.處處用境,--東涌西沒,南涌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
履水如地,入地如水。緣何如此?
為達四大如夢如幻故。

道流!你祇今聽法者,不是你四大而能用你四大。若乃如是見得,便乃去住自由。

審如臨濟言無住非水也者,又何冰之與有?
  
藥山因施主施,提起示眾曰:
法身具四大也無?道得,與他一腰。

道吾曰: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昔藥山惟儼禪師(西紀七五一~八三四),看經次,
僧問:「和尚尋常不許人看經,為甚麼卻自看?」
師曰:「我祇圖遮眼。」
曰:「某甲學和尚,還得也無?」
師曰:「汝若看,牛皮也須穿!」(指月錄)

一玄長者可謂善『遮眼』者!吾儕要學,就得『看穿牛皮』才行!


梅庵曰:
長慶稜云:眼有何過?
報慈遂云:且道長慶會藥山意不會藥山意?
雪竇宗云:
真心不動。教海澄明。 得用如如。義天炳煥。正恁麼時。且道是經是眼?
若向者裏見得徹。 更不用循行數墨逐妄迷真。
其或未然。 牛皮穿透猶自可。髑髏遍野幾人知。

長慶稜云:眼有何過?
梅庵通一線道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g_4421
漢月︰
參禪貴先決擇祖師禪與如來禪。
祖師禪者透十法界之外,不墮如來之數,故曰出格。
如來禪者,超於九種法界,墮在十法界之頂,猶是格內。

欲知格內格外之分,須在一事一物上分清。
十法界諸種之見直到極頂,方是如來地位;
祖師禪又從佛頂上透出,出格之外又越兩種祖師外道。

若是真正祖師禪,則末後一句始到牢關是已。

祖師禪向格外轉身。打翻窠臼。直截痛快。是也。
重重寶盤上. 有金頂者。轉出轉高。愈結愈銳。是也。

此從迦葉破顏。以至六祖兩枝。各各見此面目也。
離頂入空放五色光者。五派分宗。各建旨趣之謂也。

梅庵曰: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諸位行者
已升級成功~
原本回覆只2000篇升至6000篇
回應總數: 1980篇 / 最多6000篇
 

就隨順大家吧
因操作錯誤
一年變成只有一個月
因緣如此吧?


漢月 《五宗原》
得心於自,得法於師,師有人法之分,心有本別之異。

根本智者,自悟徹頭徹尾者是;
差別智者,自悟之後,曲盡師法,以透無量法門者是。

良以師必因人,人貴法玄少,分宗列派,毫髮不爽,
故傳法之源流,非獨以人為源流也。

正法眼藏者,師師相傳之法眼也,
不言涅槃心者,以人人自悟之心,各各固有,只在正法眼藏印定,以為師法也。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梅庵曰:
 瘦藤拄到風煙上, 乞與遊人眼界寬。 
 不知眼界寬多少, 白鳥去盡青天回。  

>>>拄著瘦藤,來到風煙瀰漫的絕頂,
若風煙瀰漫的絕頂是瘦藤拄到處
便有去處也~

祖師無來無去故
拄到風煙上者,乃無相頂也~

>>>白鳥去盡青天回。
白鳥去盡青天回者。
白鳥來去無礙青天常住~


以下吳言生之文:

禪者亦常以清峭之境加以表示:  
 瘦藤拄到風煙上, 乞與遊人眼界寬。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鈍鳥與靈龜(連載三)
平實居士

復次, 克勤大師不認虎丘紹隆為其嫡子者,別有其因;謂虎丘紹隆其人,生平懶散,對於弘揚 克勤之正法,不甚努力;對於破斥邪說一事,亦不甚用心,故 克勤大師始終不認為虎丘紹隆是他的主要繼承人。有文為證:【有問悟曰:「隆藏主,柔易若此,何能為哉?」悟曰:「瞌睡虎爾。」後歸鄉邑,出世住開聖。建炎亂,乃結廬銅峰之下;郡守李公光,延居彰教;次徙虎丘,眾盛道,大顯著。】(《續傳燈錄》卷27)

虎丘紹隆之為人,一生柔弱而尊嚴;除非有人不合理的逼迫他,絕不會主動想要大利學人,也不會主動想要破斥邪說以救學人,所以 克勤大師說他是瞌睡虎:雖有般若智慧之猛利虎爪,但多瞌睡而不發威。由此原因, 克勤大師不認為他是真正之法脈繼承者,所以他得法在大慧之前,卻得不到《臨濟正宗記》,也得不到掌管記室的大權及法脈傳承者應得的楊岐方會祖衣。此不特《續傳燈錄》中如是載,諸如《大明高僧傳、宗鑑法林、五燈會元、五燈嚴統、五燈全書、指月錄、羅湖野錄、教外別傳、續燈正統》……等禪門典藉中,都如是記載。


梅庵曰:
哈~~~
蕭平實呀~
像汝如此解經
將入地獄如箭。莫怨梅庵不道。

悟曰:「瞌睡虎爾。」
豈是汝之解言:

虎丘紹隆之為人,一生柔弱而尊嚴;除非有人不合理的逼迫他,絕不會主動想要大利學人,也不會主動想要破斥邪說以救學人,所以 克勤大師說他是瞌睡虎:雖有般若智慧之猛利虎爪,但多瞌睡而不發威。由此原因, 克勤大師不認為他是真正之法脈繼承者

悟曰:瞌睡虎耳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25-2.jpg

心經講記
聖一老和尚講述
昔日馬祖有一弟子,名石拱禪師,未出家時是一個大將軍,喜歡射鹿。有一天,經過馬祖的道場,馬祖問他是何人,他說我是個獵士,要射鹿,馬祖問他一箭射多少只,他說一箭射一隻,馬祖說:「你不懂射。」「我不會射,然則和尚懂射否?」馬祖說:「我懂射。」「那你一箭射多少只?」祖曰:「一箭射一群。」獵士曰:「彼此是眾生,何必一箭射一群呢?」馬祖曰:「你既然明白這道理,何不自射?」「若教某甲自射,無下手處。」

 

你看,射鹿有下手處,自射卻無下手處,馬祖即時讚歎:「這漢歷劫無明,一時傾盡。」自射無下手處即無自己,所以歷劫無明,一時傾盡,彼因此出家。

 

你要知道呀,斷煩惱若一個一個的來斷,需要很長久的時間,若能自斷,所有煩惱,一時都清。煩惱從甚麼地方生?從我而生,無我,煩惱便盡滅,所以自看、自見,是最妙的法門,但是,無下手處。因此,般若不是向外而求,背心向境-有我,屬世智辯聰,背境求心-無我,明心生智慧,智慧不離自性,便是般若。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663863
和尚一箭射幾箇?曰:一箭射一群。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