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開悟者 (341)
- Oct 11 Tue 2005 15:43
哈~~~一群在慧廣法師,淨法魔掌下茍且偷生的可憐眾生
- Oct 03 Mon 2005 13:15
佛出世來令滅意根,絕諸分別
- Oct 02 Sun 2005 11:51
佛學常見詞彙的毒藥
- Oct 02 Sun 2005 09:24
不許死後大腦亦是意根麼?
嗯!苟且偷生,厚顏殘活!確是閣下只今唯一生計矣!
無妨,且酌空為汝癡人做個總結吧!
~~~~~~~~~~~~~~~~~~~~~~~~~~
◎無來去為梅庵癡人總結如下:
穿鑿瞎說「意根是色法」的是你!
馬腳自踹「意根是器世界」的亦是你!
愚癡不知「意根即末那」,引楞嚴經自賞耳光的是您!
可憐不明「意根即第七識」,引宗鏡錄耳光更賞的還是您!
梅庵啊梅庵!爛梅倒庵!
就您這種知見,這種漿糊!
也堪誇稱『世上只有我梅庵能讓蕭平實心痛並消失』?
- Oct 01 Sat 2005 12:02
以意之浮根即肉團心。
梅庵!
一個連最基本佛學常識:意根攝屬「心法」,且非「色法」!
慘猶不識不知癡輩!
畢竟更何顏目網上謗嘴續張,狐尾更顯?
委實令人搖頭不解,為汝長喟三嘆「愚癡可憐矣」!
咄!不愍因果可畏,不識羞恥怎寫!
盡請厚顏詭扯,更復謗來矣!請~~!!
~~~~~~~~~~~~~~~~~~~~~~~~~~~~~~~~~~~~
梅庵曰:
請問若意根非色法
識如何顯?
請無來去答來~~~
切記!!!
道不出時
別又再耍裹腳布的那一招障眼法
怕人看破"手腳"
古唯識學諸公沒大腦因不見大腦故強言
- Oct 01 Sat 2005 10:32
滅盡定與無想定
大佛頂首楞嚴經
阿那律陀。無目而見。
跋難陀龍。無耳而聽。
殑伽神女。非鼻聞香。
驕梵缽提。異舌知味。
舜若多神。無身有觸。
如來光中。映令暫現。
既為風質。其體元無。
諸滅盡定。得寂聲聞。
問。滅盡定。與無想定。俱稱無心。二定何別
答。有四義不同。古釋云:
一約得人異。
滅盡定是聖人得。
無想是凡夫得。
二祈願異。
入滅盡定者。作正息想求功德入。
無想定。作解脫入。
- Sep 30 Fri 2005 07:01
汝酸就令汝酸到底吧~~~
這個主題您可能貼錯網站了,
您該貼到慧廣法師的網站。
末學 版工 合十
[這個主題稍後刪除。]
~~~~~~~~~~~~~~~~~~~~~~~~~~~~~~~~~~~~~~~~~~
qwe云:
開悟者梅庵萬歲!
天下只有梅庵開悟,沒有其他人開悟的,
只有梅庵是正道,其他都是附佛外道,
你們真不知死活趕跟梅庵鬥!
別忘了他是中國共產黨鬥爭出身的。
~~~~~~~~~~~~~~~~~~~~~~~~
版公呀~~~
謝謝汝之提醒
此篇已在對岸上架啦~~
http://iex.why3s.us/forum/index.php?showtopic=632
- Sep 28 Wed 2005 13:04
「明心」就是「見性」乎?
續破慧廣法師「眼見佛性的含義」
慧廣法師言:
所以,除非你的「明心」是見到妄心,否則沒理由說「明心」不是「見性」。如果是見到
真心,真心即自性,如此,還會「明心」不是「見性」,「見性」不是「明心」嗎?
~~~~~~~~~~~~~~~~~~~~~~~~~~~~~~~~~~~~~~~~~~~~~~~~~~~~~
「明心」就是「見性」乎?
非也~~~
「明心」者識自本心
「見性」者見自本性
「明心」者識自本心
修行,先要明白「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心
白話就是"看到路頭"之意
「明心」後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明心不即是見性,與開悟尚差一大截啦!
「見性」者見自本性
- Sep 28 Wed 2005 09:23
常寂光淨土,才是我們的老家
上面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傳過來的照片與大家分享~~~
enis6699:
在網站上及蕭老的書中者很少提及唐密,僅在網站上有短短的幾句話帶過:"對民間有安定的力量"。
最近末學有機緣得遇一位唐密傳承的師父(金空智、不空這一派的直傳),他明白的說時機到了要拜他為師。因 自己未悟,沒有能力鑑別他的境界,只能用老師書裡的道理來頡問他,但問到重要問題他總是說要拜師後才能明講,所以一直沒能問個所以然。
其實心頭已認定蕭老師為導師,只是沒緣能遇見,但相信未來的某天一定有緣能得見。在還沒遇見之前覺得不妨先在其他的老師旁學習,所以現在讓我困惑的問題就是:是否能拜這位師父為師。
故還有請正覺同修會的菩薩大德能為未學釋懷此問題,未學不勝感謝。
阿彌陀佛。
謝謝諸位大德,
他們應是依止大日經、金剛頂經的,真密與狂密裡面是說有違大乘教典的;我問了他開悟的境界是什麼,他回答卻是要我拜師才講明,但似乎也暗示自己有十地菩薩的證量;且他說他們的傳承來自色究竟天,依蕭老師的說法,佛陀應還在那,但他說佛陀入滅了(摩醯首羅天不有一邊是魔境?!);自己剛畢業家裡的經濟需要支柱,且父母那方面尚有障礙,故需要等緣分,但相信有那一天定有機會可與諸位大德共修。
阿彌陀佛
~~~~~~~~~~~~~~~~~~~~~~~~~~~~~~~~~~~~~~~~~~~
>>>傳承來自色究竟天,依蕭老師的說法,佛陀應還在那,
但他說佛陀入滅了(摩醯首羅天不有一邊是魔境?!);
佛陀入滅是大般涅槃
大般涅槃,就是常寂光淨土,是我們的老家
- Sep 28 Wed 2005 07:12
無量珍寶不取自得
悟道者無量珍寶不取自得
請問他還須要去賣佛法營生嗎?
是故檢定一個人有否開悟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他是否還須要金錢?
悟道者念念皆是佛法
一切行皆為眾生
故只要他無意起一念供養隨即到~~
請問他還須要去賺錢嗎?
所以檢驗一個人是否悟道
很簡單就是他不須要去逢迎權貴
去巴結信徒~~
請注意是不須要
非一般有骨氣的凡夫不要
- Sep 27 Tue 2005 09:54
蓮花裡的污泥
破慧廣法師「眼見佛性的含義」
今以"蓮花裡的污泥"為題
「文章典藏區」
蓮花
系統管理員
這裡收藏網路上的好文章,也就是說與佛法辯正有關的好文章,都可以收藏在這裡。
本區不開放開題與回應,如果各位發現有好文章可以收藏在這裡,請按我的「個人私訊」傳給我。審核之後,認為足以收藏,就會刊在這裡。
慧'廣法師著
「眼見佛性」的含義
一個人出家師父公然在其網站販賣其書
把佛法當其營利之工具~
請大家再看其所販賣的佛法
如此麤敝之佛法
請看下面其言:
~~~~~~~~~~~~~~~~~~~~~~~~~~~~~~~~~~~~~~~~~~~~~~~~~~~
- Sep 21 Wed 2005 09:42
起三支以成量~
梅庵即將告假數天~~~
玄奘立唯識比量云:
真故極成色,不離於眼識,宗。
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因。
猶如眼識,喻
宗:真故。極成色。是有法。定不離眼識
因: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
喻:如眼識。
三支比量:宗、因、喻
宗者宗旨、主題也
因者立此宗旨之理由、原因
喻者若還未解宗旨、加以譬喻說明
如是起三支以成量~
宗:真故。極成色。是有法。定不離眼識
- Sep 20 Tue 2005 13:36
萬世定量之正軌
梅庵!睜眼裝瞎,無益彼此!中文不識,剪貼因明若何?
======================================================
●宗鏡錄原文:
『外人相違量。既犯共中他不定過。明知非真能破也。三藏量卻成真能立也』
●無來去標點翻譯:
『外人相違量,既犯「共中他不定」過,明知非真能破也,三藏量卻成真能立也!』
『外人所立相違正量,既犯「共中他不定」過,
明見畢知彼外人實非真能破斥 玄奘大師也!
而 玄奘三藏所立真唯識量卻爾證成乃真實能立者也矣! 』
- Sep 20 Tue 2005 07:53
請看最經典的裹腳布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mercybuddha2011/1386146927-3918518983.jpg)
下面這篇就是最經典的裹腳布~~~ 這篇文章最後由無來去在 2005/09/20 03:06am 第 19 次編輯 對於中文不識謗法癡人,無來去一向一篇到底! 以彼既爾中文不識,一篇百篇,同等瞎眼無別矣! ~~~~~~~~~~~~~~~~~~~~~~~~~~~~~~~~ (草草舊文更貼!已是太過慈悲!) 呵呵!提問師兄!原來如此!且不勞為彼費時更說正義矣! 草草宗鏡一段,還駁可矣! 《宗鏡錄》 卷五十一 永明延壽禪師 集造 |
- Sep 20 Tue 2005 07:03
啃食佛陀法義的佛法專家學者
~~~~首先看看前文所立之言 問。若不立此第八識。有何等過 答。有大過失。一切染淨法不成。 ~~~~此說明佛法確立第八識而言說一切法,故所言說者以第八識為依歸 ~~~~再看前文說明此義與之小乘不相同處 問。不違世間非學即可爾。又如世尊於小乘阿含經。亦許色離識有。學者小乘。共計心外有其實境。豈不違於阿含等教。 ~~~~此則說明小乘學者心外求法的過失 ~~~~看看註作者對於三藏法師之肯首讚服之下文即知對於三藏法師證量肯定 ~~~~以下為說明三藏法師所立諸色為唯識故 玄奘立唯識比量云: 真故極成色定離眼識 ~~~~以上兩則,一則說明萬法(含諸色法)唯識所攝,依如來藏八識合和成就故,另一則說明如來藏性非他七識性體故能成就諸色法,故此並無相違之處 答。緣三藏量中。犯有法差別相違過。因明之法。量若有過。許著言遮。 |
- Sep 18 Sun 2005 06:45
只是疏謬不堪的『似能立』而已
>>>◎無來去捧腹笑答:
>>>『三藏量卻成真能立也』此句意在破三藏之真唯識量???
永明延壽言:
外人相違量。既犯共中他不定過。明知非真能破也。
三藏量卻成真能立也
此句意在破三藏之真唯識量
玄奘之《真唯識量》決不是萬世定量之正軌,
而只是疏謬不堪的『似能立』而已,
是自比量而非玄奘自稱的共比量。
請注意只是疏謬不堪的『似能立』
三藏量竟然把它當成真能立也~~~
玄奘將只是自比量的『真唯識論』強言為共比量,
反而疏謬不堪破綻百出
因明八法:
現量/比量,似現量/似比量;
- Sep 16 Fri 2005 06:22
第八本識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mercybuddha2011/1386147063-948309145.jpg)
覆梅庵大德:
爾言【>>[梅大德即是梅庵,非梅大德就是梅庵]這句話成立嗎?
即者乃行者能做到當下如如之境
非一般凡夫所謂就是】
觀大德此帖回覆,實不似有兩把刷子之人所作之覆文,令末學頗為失望,既然大德選擇逃避,則末學也不好再繼續追問,就當大德那兩把刷子上的刷毛被末學拔光好了。
《入楞伽經》卷七:
「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
大德將此段經文斷句為:
「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復又補充道[阿梨耶識者,是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
所以梅大德若是惡名昭彰的殺手
梅庵則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意
雖是同一人但其如來藏體已顯啦~~~]
經末學上一帖舉出諸多過失,大德也未有隻字片語的回應,今末學再舉大德此一斷句之過失,而後再重新題問。
- Sep 15 Thu 2005 13:19
無不離色
重點:
問。後陳眼識。與同喻眼識何別?
答。言後陳眼識雖同。意許各別。後陳眼識。意許。是自證分。
同喻眼識。意許。是見分。即見不離自證分故。
如同宗中相分。不離自證分也
對宗後陳之眼識與同喻眼識的進一步之釋
乃永明延壽深入“真唯識量”對唯識獨到之地也。
因該量中宗、喻同時使用眼識,玄奘並未解之
大乘許者,小乘不許,今立為有法,即犯他一分所別不極成”,
從大乘方面來看,大乘主張有“他方佛色”和“佛無漏色”
而小乘不許。小乘二十部中“經部雖許他方佛色,但不許是無漏色,餘十九部皆不許有”
如果把這些“色”也包括進有法中,就會犯“他一分所別不極成”
小乘除經部外都不聞有他方佛名,故不許有“他方佛色”,
亦不許有脫盡煩惱的“佛無漏色”。
- Sep 15 Thu 2005 13:10
眼所不攝
先分其段在斷其句
永明延壽禪師乃悟道之祖師
以一祖師來釋唯識有其獨到之處~
較之唯識專家所釋更能深入人心
乃因悟道者方堪稱心的專家矣~~
重點:
問。因初自許之言何用?
答。緣三藏量中。犯有法差別相違過。因明之法。量若有過。許著言遮。
今三藏量既有此過。故置自許言遮!
因支自許之作用
乃"緣三藏量中。犯有法差別相違過。因明之法。量若有過。許著言遮。
今三藏量既有此過。故置自許言遮"此自許二字是為簡別遮除本身已存之過
使其"因"能被立敵雙方所認可
因大乘之“色”,有“離眼識之本質色,有不離眼識之相分色。
- Sep 15 Thu 2005 11:20
取所緣色
量云﹕真故極成色(有法) ,定不離眼識(宗) ﹔
此宗除寄言簡過外,剋實言之,為相分色不離自證分識也。
量云﹕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 (因) ,
此因剋實言之,為不於識外緣色故,即相見俱依自證起之意也。
初三為眼界之塵識根,塵為相,識為見﹔根在相見外,
他宗妄執,自證所無,在所不攝
(然今所謂眼根實,亦識上色功能。但他所不及知,豈如兔角) 。
量云﹕同喻如眼識,異喻如眼根﹔
此同喻之眼識為見分,與相分同依自證,故用為同品。
自宗不許之眼根外色,為他宗所執者,故用為異品﹔
剋實言之,同如見分,異如外色也。此量變所緣緣之有境、能生二義為一名言﹔
蓋初三之中,具相分有境之所緣義﹔攝之為言,具自證能生之緣義。
因義雖寬,因性實狹﹔狹因能立寬,因非立故。
陳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者非立量言,乃明義言,用能破即是能立之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