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開悟者 (3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永明延壽這一段似乎是早預備好
破蕭平實眼見佛性之邪說也~~

佛眼見故。而得明了。以佛眼見一切美惡差別等事。悉皆不動。為見性故。

是故若言"眼見佛性"有東西可見
實乃見鬼也~~~


宗鏡錄 (卷80)

問。佛性於五眼中。何眼能見
答。
涅槃經云:
佛眼見故。而得明了。以佛眼見一切美惡差別等事。悉皆不動。為見性故。
維摩經云:
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磨大師既葬熊耳山。後三歲魏宋雲使西域。回遇祖於蔥嶺。手攜隻履翩翩獨逝。
雲問:師何往?
祖曰:西天去。
又謂雲曰:汝主已厭世。
雲聞之茫然別祖。東邁暨復命。即明帝已登遐矣。迨啟壙惟空棺。一隻革履存焉。舉朝為之驚歎。
奉詔取遺履。於少林寺供養。 
頌曰:

熊耳宗師葬洛陽。龍城天子泣千行。
迴擔隻履蔥山上。驚殺梁王與魏王。(剋符道者)。

祖師遺下一隻履。千古萬古播人耳。
空自肩擔跣足行。何曾踏著自家底。(五祖演)。 

梁魏山河本太平。無端容此老狐精。
九年皮髓分張盡。隻履空棺更誑人。(東山空)。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44
開論壇可以替自己造神呀!!!
十方論壇造了一個蕭平實
無盡燈論壇造了一個一二三
台灣佛教論壇造了一個慧廣法師
正法眼藏論壇造了一個洪文亮
圓明精舍造了一個大地之子

歡迎大家膜拜去~~~
哈~~~



梅庵曰:
之所以為佛教論壇因參與者皆想學佛
大家討論如何成佛的論壇
故必須別於一般世俗的論壇
此論壇應屬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平等皆有權參與
所謂十方來必十方去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看下面一則乃隻標準野狐謗吾正法也!

哈~~~好大膽之蕭平實呀~
待梅庵一一批之~

摘自
蕭平實論壇:

河北柏林禪寺淨慧法師云:《…第二點,將修行落實於當下。我們修行要時刻不離當下一念,當下一念處理不好,一切都無從談起。……我們要讓目己的每一念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含糊,在無明煩惱剛要萌動時,就要用智慧的光芒照破它,不可隨它遷流。古德所說:「念起即覺,覺之即無」,就是覺照當下一念的方法。如果能把修行落實於當下,那麼我們就不必擔心到臘月三十日會手忙腳亂,不必擔心最後一息不來時會前路茫茫。因為當下是一個永恆的概念,當下不等於是這一念;這一念過了,下一念還是當下;當下能作得主,時時處處就能作得主,這就是所謂「一念萬年,萬年一念」,能做到這一點,何愁生死不了?何愁煩惱不斷?何愁聖果不成呢?》(摘自圓明出版社《淨慧法師開示錄》頁一六一、一六二)

平實云:當下一念乃是意識心之作用,不離意識別境五心所法:欲、勝解、念、定、彗;任汝修到驢年到來,依舊是意識境界,永不能與般若實相相應,此心永遠不會變為真心空性故。古德所謂「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乃是修定之法,永不能悟,以定為禪故,非干般若禪,祖師禪故;法師勿誤導眾生以定境為般若也。
心住當下,永遠不離六塵了別,而真心不了別六塵,亦不住當下;能住當下之心乃是覺知心--意識;不論此覺知心有無妄想,皆是意識。淨慧法師欲以覺知心於死亡時安住當下而不散亂,欲能作主,此名邪見;不解般若實相故,不解涅槃本際故。唯有覺知心--意識--能安住當下,此心若滅(譬如正死位、悶絕、眠熟、無想定、滅盡定中)則於當下無有能安住者;正死位中此心已滅,誰能安住於當下?而言安住當下及與作主,寧非痴人說夢?乃竟有其座下弟子寄來其所發行之《禪月刊》,謂平實云:「河北是禪的故鄉。」
今觀河北淨慧法師知見邪淺,尚不能知二乘涅槃,亦不入聲聞見道,云何能知般若實相?竟言當下能作得主、便能了生死,卻與台灣中台山惟覺法師是同參,而言「何愁聖果不成?」俱成大妄語人。

>>>現今禪宗妙法一脈,只留存臨濟一脈之東山禪法主--平實導師


梅庵曰:

請問何謂東山禪?
可有傳承?
哈~~~~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離念靈知亦非真心, 離念靈知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請問如何能離念?

若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斷即死,別處受生
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離念靈知正是「內守幽閒」


“現前縱得九次第定,仍為法塵分別影事”
“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宗鏡錄 (卷50)
住滅定者。於八識中滅何等識
答。但滅六識。以第八識持身故。
論云。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煖。
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識。住滅定者。不離身識不應有故。
謂眼等識行相麤動。於所緣境起必勞慮。厭患彼故。暫求止息。漸次伏除。
至都盡位。依此位立住滅定者。

故此定中彼識皆滅。若不許有微細一類。恒遍執持壽等識在。
依何而說識不離身。若謂後時彼識還起。如隔日瘧。名不離身。
是則不應說心行滅。識與想等起滅同故。壽煖諸根應亦如識。便成大過。
故應許識如壽煖等。實不離身。
又此位中若全無識。應如瓦礫。非有情數。豈得說為住滅定者。

又異熟識。此位若無。誰能執持諸根壽煖。
無執持故。皆應壞滅。猶如死屍。便無壽等。既爾。後識必不還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生皆有「無垢識體」亦稱佛性
「無垢識體」在佛、菩薩顯現,
「無垢識體」在凡夫隱覆,

然佛、菩薩的「無垢識體」是經由斷二執、二障而分顯,或究竟顯現。

是故阿賴耶識內含藏著無始以來的煩惱雜染

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卷1):
「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 名為阿梨耶識。
又如:「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


契經:
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
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
阿賴耶名過失重故,最初捨故,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增補"參,就是非無想"請回頭再看!
最近將舊帖同一處會集以方便大家

大慧語錄卷四
宗杲:“雖然不許默照,卻須人人面壁。”(《大慧語錄》卷四)

為甚麼卻須面壁?

不見白雲師翁有言:
多處添些子。 少處減些子。


少林面壁謾多年。衲僧眼裏重添屑。(白雲端)

楊岐因僧問。少林面壁意旨如何?

西天人不會唐言。端坐巍巍少室前。
剛被流支打齒缺。至今有理不能宣。(佛性泰)
西天人不會唐言。旱地雷聲徹大千。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3351_07_16

從上佛祖垂示機緣。據款結案。初無剩語。揭翻腦蓋。露出眼睛。肯要諸人直下承當不從他覓。若是通方上士。纔聞舉著。便知落處。了無門戶可入。亦無階級可升。掉臂度關。不問關吏。豈不見玄沙道。無門解脫之門。無意道人之意。又白雲道明明知道。只是者箇為甚麼。透不過。恁麼說話。也是赤土搽牛嬭。若透得無門關。早是鈍置無門。若透不得無門關。亦乃辜負自己。所謂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明得差別智。家國自安寧。

        時。紹定改元解制前五日。楊岐八世孫無門比丘慧開謹識。

無門關卷【終】。
 


從上佛祖垂示機緣。據款結案。初無剩語。揭翻腦蓋。露出眼睛。

圓悟勤襌師云:
「大凡頌古,只是繞路說禪,拈古大綱,據款結案。 」

雲門道:
如擊石火。似閃電光。這箇些子。不落心機意識情想。
等爾開口。堪作什麼。計較生時。鷂子過新羅。

肯要諸人直下承當不從他覓。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三 不思善惡

  六祖因明上座。趁至大庾嶺。祖見明至。即擲衣缽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任君將去。明遂舉之如山不動。踟躕悚慄。明曰。我來求法。非為衣也。願行者開示。祖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明當下大悟。遍體汗流。泣淚作禮問曰。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意旨否。祖曰。我今為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卻在汝邊。明云。某甲雖在黃梅隨眾。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師也。祖云。汝若如是。則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

【無門曰】

  六祖可謂。是事出急家。老婆心切。譬如新荔支剝了殼。去了核送在爾口裏。只要爾嚥一嚥。

【頌曰】

  描不成兮畫不就 贊不及兮休生受 本來面目沒處藏 世界壞時渠不朽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不在善惡兩邊。
請問在何處?
參~~~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水焼京焼の茶道具窯元前田宝泉作五彩猪抹茶碗
天上人間隨意寄託

十九 平常是道

  南泉因趙州問。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云。還可趣向否。泉云。擬向即乖。州云。不擬爭知是道。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廓然洞豁。豈可強是非也。州於言下頓悟。

【無門曰】

  南泉被趙州發問。直得瓦解冰消。分疏不下。趙州縱饒悟去。更參三十年始得。

【頌曰】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挂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
知不知瓦解冰消。
擬向即乖強是非。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一個有(境界)的人,
卻連最起碼的"出離肉身" 都做不到;或者,
無法在漆黑中見物辨別,他的(境界)是唬爛的。

~~~~~~~~~~~~~~~~~~~~~~~~~~~~~~~~~~~~~~~~~~~~~

"出離肉身"?
請問見法身之悟道者
連虛空皆屬於法身時
還須要"出離肉身"乎?
哈~~~~

若須"出離肉身"還屬鬼神類
何(境界)之有?

這是偷了別人的東西
以為就是自己的
但只要一開口就現形

修行如果如是得來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菩提作麼長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技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
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六祖之【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是否亦是一種法門呢?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此偈乃漸非頓
屬神秀之法非無上法
宗門一法乃無門關也!
若說菩提日日增長
則背菩提道而馳
著相而修
著有而修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童禪師又恁麼道:「一心絕待,六處不收,是箇面嘴兮、還相識不?」(《天童宏智正覺禪師廣錄》卷七)天童老人的默照禪所指示的悟入標的,是色聲香味觸法等六處都不相應的心,所以說這個心是絕對待的,從來不面對六塵相,如此與見聞覺知的離念靈知意識心同時同處而駐於三界五陰中。所以天童宏智的默照禪所悟真心,正是錯認離念靈知心的大師們所排斥的如來藏識,唯有如來藏識才能離六塵中之所有見聞知覺性故。

非獨天童老人如是開示,餘諸真悟祖師亦復如是。有僧問:「如何是佛?」雲門亦答言:「六不收。」皆謂真實心離六塵中之見聞覺知也!然而此心正離見聞覺知時──於無始劫來一向都離見聞覺知之際──卻又是誰人能證此心?當知即是吾人之見聞覺知心、離念靈知心也!是故平實出道以來,不斷的開示說:應以見聞覺知心、應以離念靈知心為工具,去尋覓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如來藏。若滅除了見聞覺知的意識心,就無法尋覓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如來藏了;是故十餘年來不斷對大眾宣說正理:法離見聞覺知,然而不須滅卻見聞覺知也!

請看上面此人所說
>>>天童老人的默照禪所指示的悟入標的,是色聲香味觸法等六處都不相應的心

遺笑諸方去~
若悟有標的一方
此悟將被標的一方所障
請問如何十方遨遊去~

哈~~~
好隻大野狐呀!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刻鐘云:
我之所以说你片面,是因为你这些都是从行为上来看得。
真正的开悟,如果鉴定者尚未开悟的话,不可能直接看到对方的知见。只从行为上有些时候可以很简单的了解对方的水平,但有些时候,并不可能真正了解。

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开悟之后的人,行为就算是有所偏,也不可以很直接的断定对方为未开悟者。只不过在心里,应当存有一定的疑问。

以下是有些片面的:-

第四
故意特別顯現很慈悲有禮者
(因有求於人不直心入善惡兩邊)

--------你怎么知道对方是故意特别显现???特不特别,你鉴定的出吗?

第五
修四禪八定者
(修四禪八定不能開悟,佛陀亦自己承認縱修至第九次定仍然無法開悟)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師坐禪徑山。至夏。逼拶功極。身心世界忽皆消殞。因知此身從無始來。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但是堅固妄想所現之影。剎那剎那。念念不住。的確非從父母生也。從此性相二宗。一齊透徹。知其本無矛盾。但是交光邪說大誤人耳。是時一切經論。一切公案無不現前。旋自覺悟。解發非為聖證。故絕不語一人。久之。則胸次空空。不復留一字腳矣。


堅固妄想所現之影。剎那剎那念念不住。的確非從父母生也。從此性相二宗。一齊透徹。知其本無矛盾。
但是交光邪說大誤人耳。

這是謗交光大師也
交光大師所述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
乃古今以來註大佛頂首楞嚴經的第一把交椅

竟敢如此謗之~

至於蕅益大師
徑山大悟到底悟了什麼
大地之母將一一掀開來給大家看! 

>>久之。則胸次空空。不復留一字腳矣。
此取自"胸次不留元字腳"一語
雖然"若記著一個元字腳。便是生死根本也。"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慧語錄》卷四
宗杲:“雖然不許默照,卻須人人面壁。”(《大慧語錄》卷四)

為甚麼卻須面壁?
不見白雲師翁有言:
多處添些子。 少處減些子。

 
少林面壁謾多年。衲僧眼裏重添屑。(白雲端)

楊岐因僧問。少林面壁意旨如何?

西天人不會唐言。端坐巍巍少室前。
剛被流支打齒缺。至今有理不能宣。(佛性泰)
西天人不會唐言。旱地雷聲徹大千。
九年面壁無人會。玉兔金烏火裏旋。(無菴全)

岐云: 西天人不會唐言。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值此福犬献瑞,旺年伊始之际,弟子正忠给导师和正觉同修会的菩萨们拜年了。
借此机会,弟子在大陆向东遥祝:
祝导师圣 平实菩萨色身康健,吉祥如意,法轮常转,不舍众生。
祝正觉海会菩萨摩诃萨道业日隆,永不退转,早证初地,无生法忍,倒驾慈航,西游布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圣 平实菩萨
南无正觉海会众菩萨摩诃萨
弟子:正忠顶礼

梅庵曰:
>>>南无圣 平实菩萨???
>>>南无正觉海会众菩萨摩诃萨???

好大的膽子呀
蕭平实自稱已成佛啦???
蕭平實呀~像汝如此,將入地獄如箭,莫怨梅庵不道~

"南無"豈可隨便自冠
請問蕭平實與清海何異?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月悟道因緣
自謂得心於高峰,印法於寂音
早年誓言「四十當悟道,六十歲死矣」

漢月讀《高峰語錄》(高峰原妙,1238~1295)了然有省,

〈三峰和尚年譜〉萬曆二十九年條︰
「得雲棲新刻《高峰語錄》,讀之如逢故物,曰吾今得所歸仗矣。」頁 205上。

漢月給密雲信:
「因見寂音尊者(即惠洪覺範,1071~1128)著《臨濟宗旨》,遂歸心此老,願宏其法,自謂得心於高峰,印法於寂音,無復疑矣!」
〈上金粟老和尚〉,收於法藏說,弘儲記《三峰藏和尚錄》卷 14

昔日曾誓言四十歲悟道, 漢月亦嘗言「徒勞若是,豈終負此語乎」,
年近四十歲,漢月隨峰中老宿朗泉老和尚打百日死關,
 參〈臨濟三玄要〉,「忽眩暈,吐痰斗許」一睡五日不省人事, 
突「會窗外有二僧夾籬折大竹,聲若迅雷」,漢月醒來,頓得心空,作言︰
      
古人所謂前後際斷,不可坐著。 乃盡力推究。忽於青州布衫,打失鼻孔,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發現您還真的生氣了..認識您太久了..

只因汝未悟,祖師又云:以心為有,汝梅庵師父解與不解俱是妄,

我說直用直行,又有何錯?我云:無念者無邪念,又有何錯?
祖師:用覺作啥?直用直行?我忘記了哪位祖師在公案說此語,找到了再貼與
知。

梅師父..別生氣..別生氣....修行非是逞口舌之能,心中如如否?這才重要...

不會 於 January 13, 2006 08:33 AM 回應 | 

~~~~~~~~~~~~~~~~~~~~~~~~~~~~~~~

>>>若起真正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
>>>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

起真正般若觀照,非見聞覺知。
汝會否?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