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普賢 (6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信心銘》云:「莫逐有緣,莫住空忍。一種平懷, 泯然自盡 。」
 

梅庵曰:
先提一句
真如受薰染,真如緣起
真如若受薰染,真如便隨緣起


莫逐有緣,莫住空忍。
此二句必須放在一起解

莫逐有緣後亦不住空忍
悟者性起
隨緣而作

緣息不隨
乃其念念銷歸自性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八不共法者:
《集大乘相論》開示:佛不共法者,即十八不共法

何謂十八不共法?
悟道者不共六根六塵六識之十八法也~

何謂不共六根六塵六識?
所謂不共者
非不入也~
乃入無所入也

若言不入六根六塵六識
則眼前必有六根六塵六識
乃六根六塵六識必先入其心
方生遮止之心不欲入之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摩詰經》云:「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見性者眾生一切心行悉知悉見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見性者入無所入故諸入不會

如何諸入不會?
即一切塵境無所入
既無所入,塵境何寄?

如是塵是塵
汝是汝也~ 

當下轉八識,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蕭平實般若信箱
1. 虛雲老和尚是僅僅明心?還是亦眼見佛性?
2. 虛雲老和尚身受重傷,息脈俱無,而却上兜率內院聽 彌勒菩薩說法,上兜率者何身?
3. 虛雲老和尚當為哪一個位次的菩薩?

這裡蕭平實肯定答不出故代蕭平實答~
1.虛雲老和尚是開悟得道高僧竟然蕭平實看不出來?
2.虛雲老和尚因其已授記作佛
乃由兜率內院乘願再來之菩薩
身受重傷,息脈俱無,上兜率內院聽 彌勒菩薩說法
乃其法身也
3.後補佛位的一生補處大菩薩也~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流浪狗曰:
佛印禪師就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請問學士要坐那裏呢?”


善修曰:
東坡可以對曰:
四大本空因緣起而有,五蘊非有因性寂而空!
禪師登壇說法,是有還是空呢?
倘若是有,則和尚身體應當予座!
倘若是無,則和尚今日更說那一法?
 

大呆云:
佛印禪師曰:無法可說,汝還坐否?

善修曰:
對曰:和尚無法可說,卻為何登壇?
又此壇中四眾座無虛席,和尚見否?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地之子曰:

佛陀捨棄一切法,是因為這些法的結果都不究竟。怎麼說不究竟呢?還是有個「不安」存在吧!
既然一切法都不究竟,此時佛陀坐在樹下,是在幹嘛呢?是什麼狀態呢?所有的「有作」ˋ「思惟」法門,他都已經捨棄了,不是嗎?



佛陀捨棄一切法,夜睹明星
悟無一法可得!

煩請大呆師兄捨棄一切法,而後夜睹明星,再來開示大家,明星帶來了什麼消息?那個「悟」是什麼樣的狀態呢? 


大呆云:
笨童子呀!
若什麼樣的狀態,如何悟無一法可得?
越來越顛倒啦!

大地之子曰: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順因緣.做自己能夠做的.可以做的.盡量做...無須強求他人他境的改變啊...
反求諸己.學禪第一課..不是嗎?好好經營自己的.了嗎?
阿彌陀佛
流浪狗 於 November 30, 2005 10:50 AM 回應 | 

哈哈..好好經營自己.即使流浪也心安啊...真呆...
阿彌陀佛
流浪狗 於 November 30, 2005 11:01 AM 回應 | 

哈~~~
流浪狗呀~
汝好好經營自己了嗎?不再流浪乎?

梅庵不就是隨順因緣
告訴行者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510

今後將會持續就正法法義
且指名道姓來導正

對當今所有行者所發表之佛法
其有不當處
將一一導正之

是故此舉當然不論出家在家
包括一切眾生
請注意是"就正法法義"
論法不論個人私德

乃個人私德請自擔
而正法法義
護法者有責任護之
這就是為何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問云:
「法」本法無法,第一個「法」字,是何意?
「法」法何曾法,第一個「法」字,又是何意?
「法」本法無法,即所付之法
「法」法何曾法,即如是一切法


梅庵曰:
當今見高僧忙傳法
其弟子忙接法

行者何不願接十方諸佛之法去~~~
如何接?
十方諸佛心傳之
行者當然默契之
梅庵亦如是契之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卷1)
問:
和尚見今說法。何得言無僧亦無法。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蘊
┌(一)色蘊—變礙
│(二)受蘊—領納
┤(三)想蘊—取像
│(四)行蘊—造作
└(五)識蘊—分別
──────
├心行
—心識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法曰:
所言真者。謂心體本相如如不異。清淨圓滿無障無礙微密難見。
以遍一切處常恒不壞建立生長一切法故。
所言妄者。謂起念分別覺知緣慮憶想等事。雖復相續能生一切種種境界。
真心妄心並存運作
真心生起一切法 而不分別一切法
妄心分別一切法 而生一切種種境界?


>>>真心妄心並存運作
哈~~~~
這是蕭平實最偉大的邪說也!

凡夫念念皆妄
因妄覆真也!
妄息真乃顯也~~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俱胝一指》
俱胝和尚凡有詰問,唯舉一指。
後有童子因外人問:『和尚說何法要?』童子亦豎指頭。胝聞,遂以刃斷其指。
童子負痛號哭而去。胝復召之,童子迴首。胝卻豎起指,童子忽然領悟。

胝將順世,謂眾曰:『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受用不盡。言訖示滅。』
無門曰:
『俱胝并童子悟處,不在指頭上。若向者裏見得,天龍同俱胝并童子,與自己一串穿卻。』
頌曰:俱胝鈍置老天龍 利刃單提勘小童 
         巨靈抬手無多子 分破華山千萬重



大呆云:
有一擔板禪和名為無來去者
苦苦哀求余提拈此《俱胝斷指》公案
一連發十一度通告!
為憐憫其求法斷臂之心,乃不計較其癡迷謗法之惡性!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宗鏡錄
(卷27)
真如是泯相顯實相。不壞相而即泯故。得攝於生滅。
已泯相而不存故。但示於體也。
生滅是攬理成事門。不壞理而成事故。

得攝於真如。以成事而理不失故。
具示於三大。
體大者:
真性深廣。凡聖染淨。皆以為依。故受大名。
隨流加染而不增。返流除染而不減。又返流加淨而不增。
隨流闕淨而不減。良以染淨之所不虧。始終之所不易。故云平等不增減也。

相大者:
二種如來藏不空之義。謂不異體之相。
故云性德。如水八德。不異於水。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聖一老和尚之言而述:
法華經前半部講開權顯實

菩薩悟到了如來智慧德相,修因証果,因圓果滿,究竟成佛,是在華藏世界
世尊欲令娑婆的眾生,於一剎那間証入華藏世界,
是故在娑婆世界,說了一部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的宗旨是開佛知見。

見佛境界,就是華嚴經,
開佛知見,就是法華經。

佛知見開,即見佛境界,佛境界就是華嚴經,兩部經,都是一個法門,無兩個。
法華經中,世尊如何令我們薄地凡夫能夠開佛知見呢?
如來有巧妙智慧;


開權顯實,授記作佛;
開跡顯本,增道損生。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hasu-001a

首楞嚴經云: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猶若交蘆。

由塵發知者。即見分。因根有相者。即相分。
相見無性者。心境互生。各無自體。心不自立。
由塵發知。境不自生。因根有相。二虛相倚。猶若交蘆。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但了了見,無可見。即通法界。見即是涅槃。
若了了聞,無可聞。即通法界。聞即是涅槃。 


一切諸法,本來涅槃。
以分別心,妄見所隔。
不知自識,翻作無明。

大呆云: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W_9431_RT162.jpg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

佛子。我昔會有一億八千無垢大士。即坐達法性原。
頓覺無二一切法一合相。從法會出各各坐十方界。說菩薩瓔珞大藏。
時坐大眾見一億八千世尊。名頓覺如來。各坐百寶師子吼座。
時無量大眾亦坐一處。聽等覺如來說瓔珞法藏。
是故無漸覺世尊。唯有頓覺如來。三世諸佛所說無異,今我亦然。


梅庵釋曰:

無垢性有四種:
一、衣服,二、飲食,三、臥具,四、湯藥。
此四種是一般人所需要以資養生命的,若於此不起貪求之心,名四無垢性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14

2433

下面是都是以前之帖
這幾天來陸續整理出來以方便大眾



若有人認為最近被大呆搞得烏煙瘴氣的請進~~

無垢稱經云:“諸煩惱即是善逝舍利”
《六祖壇經》云:“煩惱即是菩提”

隱覆之義,真如在煩惱中時,為煩惱隱覆如來之性德,而不使顯現,故名如來藏,是眾生之煩惱藏如來也。
《六祖壇經》云:“煩惱即是菩提”
祕藏,就是藏在眾生當中的祕密,藏在眾生如來藏當中,藏在煩惱、無明當中。所以,煩惱當中有菩提,無明當中即佛性,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

大乘顯宗同樣認為依靠煩惱即能獲得無上正等覺
惟覺老和尚: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90

有行者如是言:
對塵緣不起對待,就是一種對待。
有塵緣可知可見可覺,就是能所二元。
無知無覺,是根塵不為二的狀態。根塵不為二時,於所謂的塵緣卻不知塵緣相。

悟道者的心行不可說。怎麼說都是依賴意識得以了知。
所謂不動,非別有一心不隨塵緣而動。而是不起能所之對待。
是故說有感覺ˋ說無感覺,皆是二元意識。


>>是故說有感覺ˋ說無感覺,皆是二元意識。
非也!
請問悟道者隨緣喜怒哀樂,汝若認為此人亦在兩邊
乃汝功夫不夠,於悟道者何干?
又此悟者會在乎汝所說嗎?故曰自由心證去!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w_4538_01_09


宏智正覺臨終偈:

夢幻空華,六十七年;
白鳥煙沒,秋水連天。
 

天童如淨辭世頌云:
六十六年罪犯。彌天打箇勃跳。活陷黃泉。
咦!從來生死不相干。


真歇清了—天童宗珏—雪竇智鑒-天童如淨-希玄道元-孤雲懷奘-寶慶寂圓
天童如淨(1162-1228年)


梅庵曰:
由二者之臨滅之言
便可知其深淺悟否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僧璨鑑智禪師
信心銘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
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馮學成 - 四川成都佛學院講師

《信心銘》僅一百四十六句,五百四十八字,其句勢如海浪相接而不可遏,如空谷傳音而不可斷,亦如因陀羅網結而不可解。這是因為《信心銘》全文為一念之覺受觀照,此一念之覺受觀照又衍成全文,並且每一句都可隨修行者的實際而前後關照,並引伸於無窮,這無窮又必還歸於一念。奇妙嗎?不奇妙,這本來就是《信心銘》中所說的「宗非促延,一念萬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修行到了「虛明自照,不勞心力」的火候,自然是「究竟窮極,不存軌則」了,智慧和自在與此心念同在,修行到此,還有歇腳處麼?

文學家王安石在《璨公信心銘》一詩中讚曰:「沔被有流,載浮載沉。為文以濟,一壺千全。法譬則水,窮之彌深。璨公所傳,等觀初心。」

梅庵曰:
非思量即話頭也~
看到話頭者
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

如何是非思量?
不可以情識知。不可以有無測。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