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宏智正覺臨終偈:
夢幻空華,六十七年;
白鳥煙沒,秋水連天。
天童如淨辭世頌云:
六十六年罪犯。彌天打箇勃跳。活陷黃泉。
咦!從來生死不相干。
真歇清了—天童宗珏—雪竇智鑒-天童如淨-希玄道元-孤雲懷奘-寶慶寂圓
天童如淨(1162-1228年)
梅庵曰:
由二者之臨滅之言
便可知其深淺悟否
雖皆有年數顯現
然
一有我之年(夢幻空華,六十七年)
一無我之年(六十六年罪犯)
言夢幻空華者
然有我六十七年乎?
至此誰悟誰未悟明矣!
故瞞不了明眼人也~
若有未悟者心想
那我先擬好一無我臨終偈吧!
哈~~~
佛性妙就妙在此呀!
任汝以識心言千百之偈
除非一句不改照抄
(當然悟道者不須去照抄)
依舊還是有我之偈
不信汝就試看看~
雖能瞞天過海卻瞞不了明眼人~
~~~~~~~~~~~~~~~~~~~~~~~~~~~~~~~~~~~~~~~~
請續看~
更不念後思前,坐斷千聖頂寧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2191691
夜來牀薦暖,一覺到天明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2472584
咦!從來生死不相干。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151837
咦!從來生死不相干。
真歇清了—天童宗珏—雪竇智鑒-天童如淨-希玄道元-孤雲懷奘-寶慶寂圓
天童如淨(1162-1228年)
梅庵曰:
由二者之臨滅之言
便可知其深淺悟否
雖皆有年數顯現
然
一有我之年(夢幻空華,六十七年)
一無我之年(六十六年罪犯)
言夢幻空華者
然有我六十七年乎?
至此誰悟誰未悟明矣!
故瞞不了明眼人也~
若有未悟者心想
那我先擬好一無我臨終偈吧!
哈~~~
佛性妙就妙在此呀!
任汝以識心言千百之偈
除非一句不改照抄
(當然悟道者不須去照抄)
依舊還是有我之偈
不信汝就試看看~
雖能瞞天過海卻瞞不了明眼人~
~~~~~~~~~~~~~~~~~~~~~~~~~~~~~~~~~~~~~~~~
禪史《佛祖綱目卷三十八》:
宗杲住徑山,隆興元年七月日示微恙〔食欲不振、氣力衰弱〕,大眾力請末後垂訓,
杲囑曰:
「老僧來日無多,汝等侍吾之久,宜各隨所緣,以佛法為念,莫負初志,實吾所願。」
其語懇切,眾皆悲感。十四日夜,有大星隕於寢室之後,流光有聲,
杲聞,微笑曰:
「吾將行矣。」
八月二日凌震〔地震〕,法鼓震裂;
九日,學徒環擁,杲以手搖曳曰:
「吾翼日始行。」至五鼓,親書遺奏及丞相張浚等書,以「外護吾宗」為囑。
仍示參徒曰:
「叢林自有常典,切不可過儀;小師不得披麻慟哭,恐混世俗。」
又口授諸嗣法云:
「吾自夏及秋,不美飲食。雖無甚疾苦,而幻體日見羸劣,蓋世緣止於此也。汝既應緣一方,宜堅持願力,以報佛祖恩,是吾之望。臨行以數語為別,各宜委悉。」
及了賢等請偈,杲厲聲曰:
「無偈便死不得也?」
眾復哀懇,乃不得已書偈,付了賢,呈大眾云:
「生也只恁麼,死也只恁麼;有偈與無偈,是甚麼熱大?」
投筆就寢,吉祥而逝。壽七十五,夏五十八,塔全身於明月堂之側;
龍神戴白,鳥獸哀號。
平實居士言:
由是史實記錄,可知大慧禪師捨壽前「雖無甚疾苦,而幻體日見羸劣」,乃是一切人捨壽前必有之徵狀,只是不美飲食(對飲食沒有胃口、提不起食欲)而氣力衰弱,所以說是「無甚疾苦而氣力日漸衰弱」,並非背疽嚴重之苦痛之狀,故說無甚疾苦也!故知背患重瘡之說,無根據也!果然真是患背疽嚴重腐爛而致死亡者,當知極為痛楚,焉可說為無甚疾苦?彼時應當端坐之力氣尚無,何況捨壽前一天,學徒環擁時,不願學徒熬夜難受,教令大眾下去休息時,更以搖手來加強語氣?這絕不是背疽爛壞即將死亡的人所能作得到的事,何以故?謂端坐之時尚且極痛難當,何況搖手?必定導致痛楚更加難當故。更何況端坐之不足,而又舉筆工整作書,以託孝宗皇帝及丞相,囑為外護、以護正法?舉手尚且不能,何況能端坐及長時作書?作書之不足,更受侍者了賢之請,再寫一偈然後擲筆而亡?果真罹患背疾嚴重至潰決破洞而亡者,當時必定是苦痛難當,侍者及眾弟子們心疼難過之不足,豈能心橫而要求大慧必須寫下遺偈方令捨壽?絕非弟子人情之常也!由此種種不合理之事實,可徵大慧患背疽嚴重而致死亡者,與禪史記錄不符。
大慧禪師捨壽前曾罹患背疽之說,始自晚明與清初,乃是大慧入滅五百年後方始出現的說法,都是以訛傳訛的說法,並且都是只出現在語錄中,不曾出現在佛門或禪門正史中。往前推溯至較早之明朝弘治三年(明孝宗,公元1490年)梓行之《禪宗正脈》已無大慧禪師罹患背疽病故之記載;再往前一一推究之,一切禪籍亦皆無如是記載也!故知此一故事為晚明、清初虎丘派下學人所編造者,初興於晚明、清初之時,已可明矣!然而晚明清初都尚未出現鈍鳥與靈龜之說法
梅庵曰:
即便罹患背疽之說是真
梅庵亦言此如何增減大慧禪師一分一毫
唯迷者不識已~
若明眼人一見二人即席之偈
悟不悟當下便知
何須造假編撰?
瞞他人去~
宗杲住徑山,隆興元年七月日示微恙〔食欲不振、氣力衰弱〕,大眾力請末後垂訓,
杲囑曰:
「老僧來日無多,汝等侍吾之久,宜各隨所緣,以佛法為念,莫負初志,實吾所願。」
其語懇切,眾皆悲感。十四日夜,有大星隕於寢室之後,流光有聲,
杲聞,微笑曰:
「吾將行矣。」
八月二日凌震〔地震〕,法鼓震裂;
九日,學徒環擁,杲以手搖曳曰:
「吾翼日始行。」至五鼓,親書遺奏及丞相張浚等書,以「外護吾宗」為囑。
仍示參徒曰:
「叢林自有常典,切不可過儀;小師不得披麻慟哭,恐混世俗。」
又口授諸嗣法云:
「吾自夏及秋,不美飲食。雖無甚疾苦,而幻體日見羸劣,蓋世緣止於此也。汝既應緣一方,宜堅持願力,以報佛祖恩,是吾之望。臨行以數語為別,各宜委悉。」
及了賢等請偈,杲厲聲曰:
「無偈便死不得也?」
眾復哀懇,乃不得已書偈,付了賢,呈大眾云:
「生也只恁麼,死也只恁麼;有偈與無偈,是甚麼熱大?」
投筆就寢,吉祥而逝。壽七十五,夏五十八,塔全身於明月堂之側;
龍神戴白,鳥獸哀號。
平實居士言:
由是史實記錄,可知大慧禪師捨壽前「雖無甚疾苦,而幻體日見羸劣」,乃是一切人捨壽前必有之徵狀,只是不美飲食(對飲食沒有胃口、提不起食欲)而氣力衰弱,所以說是「無甚疾苦而氣力日漸衰弱」,並非背疽嚴重之苦痛之狀,故說無甚疾苦也!故知背患重瘡之說,無根據也!果然真是患背疽嚴重腐爛而致死亡者,當知極為痛楚,焉可說為無甚疾苦?彼時應當端坐之力氣尚無,何況捨壽前一天,學徒環擁時,不願學徒熬夜難受,教令大眾下去休息時,更以搖手來加強語氣?這絕不是背疽爛壞即將死亡的人所能作得到的事,何以故?謂端坐之時尚且極痛難當,何況搖手?必定導致痛楚更加難當故。更何況端坐之不足,而又舉筆工整作書,以託孝宗皇帝及丞相,囑為外護、以護正法?舉手尚且不能,何況能端坐及長時作書?作書之不足,更受侍者了賢之請,再寫一偈然後擲筆而亡?果真罹患背疾嚴重至潰決破洞而亡者,當時必定是苦痛難當,侍者及眾弟子們心疼難過之不足,豈能心橫而要求大慧必須寫下遺偈方令捨壽?絕非弟子人情之常也!由此種種不合理之事實,可徵大慧患背疽嚴重而致死亡者,與禪史記錄不符。
大慧禪師捨壽前曾罹患背疽之說,始自晚明與清初,乃是大慧入滅五百年後方始出現的說法,都是以訛傳訛的說法,並且都是只出現在語錄中,不曾出現在佛門或禪門正史中。往前推溯至較早之明朝弘治三年(明孝宗,公元1490年)梓行之《禪宗正脈》已無大慧禪師罹患背疽病故之記載;再往前一一推究之,一切禪籍亦皆無如是記載也!故知此一故事為晚明、清初虎丘派下學人所編造者,初興於晚明、清初之時,已可明矣!然而晚明清初都尚未出現鈍鳥與靈龜之說法
梅庵曰:
即便罹患背疽之說是真
梅庵亦言此如何增減大慧禪師一分一毫
唯迷者不識已~
若明眼人一見二人即席之偈
悟不悟當下便知
何須造假編撰?
瞞他人去~
請續看~
更不念後思前,坐斷千聖頂寧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2191691
夜來牀薦暖,一覺到天明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2472584
咦!從來生死不相干。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151837
此老子乘誰恩力。得恁麼奇特。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040212
非湛非搖此法源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608772
請謗大慧之行者懺悔去~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575146
靈源與法源怎可顢頇混為一談?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670548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