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十方 (2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希臘發現疑似禽流感病例,已讓歐洲聯盟進入緊急狀態,科學家擔心,H5N1病毒株可能與人類流感變異體結合,在全歐各地造成嚴重大流行。(Getty Images)
禽流感疫情擴散時間表

請注意時間表的因緣~~~到明年剛好九年

中央社巴黎十八日法新電
希臘發現疑似禽流感病例,已讓歐洲聯盟進入緊急狀態,科學家擔心,希臘的病例可能就是過去兩年來在亞洲造成六十多人死亡的致命H5N1亞洲病毒株。

科學家擔心,這種病毒株可能與人類流感變異體結合,在全歐各地造成嚴重大流行。

土耳其與羅馬尼亞相繼傳出禽流感疫情,已引發各界恐慌,在此同時,馬其頓共和國衛生當局今天表示,他們發現一隻據信死於禽流感的鳥類,已送往英國進一步檢測。

以下是禽流感從亞洲擴散至歐洲的時間表:

●一九九七年五月:香港六人感染神秘病毒死亡,後來確定為H5N1病毒,其中一名三歲男童為香港第一人感染此病死亡,也是人類感染該病毒株死亡的首例。

●二零零三年十二月:南韓證實爆發禽流感病毒,當局撲殺超過兩百五十萬隻雞鴨,希望能遏止疫情爆發。荷蘭一名獸醫在訪視出現疫情的養殖場後身亡,據傳是因為感染不同的病毒株H7N7。

●二零零四年一月:越南表示,疑似感染禽流感的人類死亡人數增為十三人,另一方面台灣宣布爆發不同病毒株的禽流感。根據報導,寮國、柬埔寨、日本、中國、巴基斯坦與泰國也爆發疫情。

●二零零四年二月:美國與加拿大證實出現第一起案例,另一方面,泰國在豹、老虎與家貓身上發現病毒。

●二零零四年八月:越南證實出現三起人類死亡案例,馬來西亞也爆發疫情。

●二零零五年一月:柬埔寨傳出第一起人類致命案例。後續還有人員死亡。

●二零零五年三月:北韓正式宣布受到禽流感影響。

●二零零五年七月:印尼宣布傳出首起人類死亡案例,後續尚有二人死亡。

●二零零五年八月:經過確認,疫情已擴散至哈薩克、蒙古、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

●二零零五年十月七日:羅馬尼亞多瑙河三角洲的鴨隻通報感染禽流感。八天後證實病毒為H5N 1。

●二零零五年十月十三日:土耳其也爆發疫情,造成土國西北部上千隻土雞死亡,後來證實也是感染H5N1。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玉珠峰


千年“苦旅”一朝通途 


    青藏高原,千百年來沉寂落寞。由於重水綿延,天塹縱橫,悠長的駝鈴和歡快的馬蹄無法縮短其與外面精彩世界的距離,相反卻被越拋越遠。貧窮、落後、愚昧、閉塞一度成為這裡的代名詞,數百萬高原人在“行路難,難於上青天”的嘆喟中“劃地為牢”。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西出長安,用了近3年時間才終抵拉薩。蜿蜒數千公里的唐蕃古道,只是一條穿越千重峻嶺,萬里草原的騾馬道。十幾個世紀以來它卻成為內地進出西藏的主要通道。然而,這是人類最艱難的旅行,途經之處,穿山越嶺,荒漠遮眼,激流斷路,危道險徑無不俱備,只有以死人枯骨作為標誌,方能前行。西藏和平解放後,國家每年動用全國四分之一駱駝組成大型馱隊向西藏運輸貨物,平均每行進1公里,就要留下12具駱駝的屍體。

  改變西藏貧窮落後的狀況,必須徹底改變西藏的交通狀況。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西藏的交通建設,1953年,慕生忠將軍率領數萬名英勇頑強的戰士和民工,用7個月零4天的時間,打通了號稱“世界屋脊蘇伊士運河”的青藏公路。從此,西藏內地間才有了第一條可以通車的路。然而,就是這條路,平均每修一公里就有一個人倒下,這是一條中國人以無畏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鋪成的路。

被稱為"空中鐵路"的青藏鐵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沿線經過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就有960公里,鐵路翻越青藏高原三大山脈---崑崙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在崑崙山口,登山愛好者嚮往的勝地玉珠峰,銀裝素裹、高聳入雲,在西藏安多縣,藏北高原美麗的"神湖"錯那湖將呈現海天一色的美景。

建成後的青藏鐵路將保持全天候通車。全線還將使用紅外線監控系統,在高原地段做到無人值守。開通後的列車在一般路段的速度將達到每小時120公里,凍土地段達到每小時100公里。這意味著從青海的格爾木至西藏拉薩,旅客的乘車時間不會超過12小時。目前,列車在一些路段的運行速度已達到了每小時140公里。

多少年來,神秘的青藏高原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一直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遊客,並且一直呈上升趨勢。據西藏自治區旅遊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004年,進藏觀光遊客總數首次超過100萬人次。青藏鐵路的建成將西北的"絲綢之路"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連接起來,成為新的黃金旅遊熱線。
 
青藏鐵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qh.xinhuanet.com/qztlw/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果子之戀
非戀其味~~~
乃戀其美~~~

隨緣而戀
緣息不戀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藏地图


世界最高 青藏鐵路18日貫通

力抗高山症
徵調十萬人 邊吸氧邊施工

青藏鐵路從青海的格爾木通往西藏首府拉薩,全長一千一百四十二公里。以血和汗來形容這條鐵路的建成一點都不為過。十萬工人組成的工程大軍,經歷氧氣只有平地一半、氣溫在攝氏五度至零下卅度的惡劣環境,往往工作一段時間,便要使用特殊設備吸氧以恢復體力。

四年來,從工地指揮官到工人,紛紛罹患高山症,頭痛欲裂,惡心,肺水腫,以及無數的凍傷,有的甚至因此死亡。

日夜施工趕進度有如作戰,使原訂五年的工期,縮短將近一年。目前鐵路已經鋪進拉薩,距火車站只剩最後不到一公里路段,所有的器具和材料都已運抵現場,務必在十月十八日全線貫通。許多聞訊趕來的藏人和遊客跑到施工現場,撫摸火車頭、枕木、鐵軌,留影紀念。

青藏鐵路創下數個世界紀錄,它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平均達到四千公尺,相當於在台灣最高峰的玉山山頂上行駛。比祕魯安地斯山的三千公尺高山鐵路還要再高一千多公尺。

穿破苦寒地
奔馳凍土區 跌破老外眼鏡

除了高度,青藏鐵路工程還要克服高寒土地特有的「凍土」(長期處於攝氏零度以下、含冰的各種岩石和土壤,土質極不穩定,影響路基)。要穿越五百五十公里的凍土地區,被國外專家視為幾乎不可能。更有國外媒體預言,青藏鐵路越不過凍土厚達一百五十公尺的風火山隧道。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月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勇在介紹測量珠峰經過。珠峰的新高程數據8844.43米與我國1975年公佈的數據8848.13米相比,珠峰“身高”“矮”了3.70米。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3082
1918-19大瘟疫竟是“禽流感”
最新研究顯示,一次大戰末在世界範圍流行、造成5000萬人死亡的超級流感竟“來自禽鳥”。

美國科學家經過基因研究發現,1918-19時期流行世界的流感病毒與目前在亞太地區流行的禽流感病毒擁有同樣的基因變異。

在最近一期《自然》(Nature)雜誌刊登的研究結果稱,目前流行在亞太地區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完全有可能成為與當年超級流感一樣具有殺傷力的世界性超級病毒。

在同一期《自然》雜誌刊登的另一篇研究文章稱,另外一組美國科學家已經成功在小老鼠身上培植出一戰末期肆虐全球的超級病毒。

這種病毒目前被保存在美國高度戒備保安的實驗室中。科學家們希望通過進一步試驗來解釋為什麼此類性感冒病毒會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遲早要爆發

亞太地區流行的禽流感病毒,迄今為止尚未擴散到歐洲,除導致數以萬計禽類死亡之外,也已經導致65人死亡。

一些科學家已經警告,目前流行亞太的H5N1型流感病毒遲早會大爆發,也很可能造成上千萬、上億人的死亡。

據悉,為了取得1918年時的流感病毒,研究人員找到了當年死於流感的病人屍體,並從屍體肺部殘留組織中取得了病毒樣本。

科學家們發現,1918時期的病毒存在與目前禽流感同樣的基因變異,使得當時很多人因為免疫系統無法適應而死亡。

據悉,禽流感病毒一旦進入人體細胞,會不斷自我複製而且可能發生更多的變異,因此使得人體免疫系統無法應付。

在一般情況下,一旦一次類似於1918年的超級流感爆發,那麼流行地區人類死亡率可能高達三分之一。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北極冰蓋萎縮或達創紀錄幅度
2005-9-29

【大公網訊】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28日說,北極冰蓋夏季萎縮的幅度已連續4年越來越明顯,今年9月將達到創紀錄的程度,科學家將這一現象歸因於全球氣候變暖。

據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研究人員分析美宇航局最近4年來的衛星遙感測量數據發現,2002年春季開始,位於北極圈內的北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地區冰雪提前融化,到今年整個北極圈都發生了這一現象。

研究人員報告說,今年北極冰蓋開始融化的時間比往年提前了17天,北極圈內1月至8月的平均溫度比近半個世紀來的同期平均氣溫高2至3攝氏度,創下了歷史紀錄。此外,今年9月19日北極冰蓋的面積約為500萬平方公里,比1978年至2001年的同期平均值縮小了20%,也創下了歷史紀錄。

北極冰雪面積隨季節變化而變化。通常,北極冰蓋從每年春末到9月持續縮小,而到秋冬季節又恢復到最大。但研究人員發現,2004年至2005年的冬季,北極冰蓋的恢復程度是近20多年中最小的。北冰洋上的冰蓋面積,今年每個月份都創下了同期最低歷史紀錄。

上世紀90年代北極冰蓋也出現縮小的趨勢,那時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北極上空的氣流將冰蓋「吹」向南方所導致的。但2002年以來北極上空的氣流已發生變化,但冰蓋仍以平均每年8.5%的速度持續縮小,這使科學家相信,冰蓋縮小的根本原因是全球變暖。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研究員特德﹒斯坎伯斯說,北極的冰雪能反射太陽熱輻射,在維持全球熱平衡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北極的冰蓋消失,讓更大面積的深色海水暴露出來,使海水吸收更多太陽熱輻射,從而加劇氣候變暖。研究人員說,消失的北極冰蓋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不可彌補的。


北極冰蓋消失不用幾年,會很快的~~~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面一尊祥雲觀音
把菩薩如如坐在雲端之姿
詮釋得栩栩如生~~
也是無意間發現的,應該說跟梅庵有緣吧!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梅庵喜愛咖哩料理
但很少吃~~
理由是會做的人很少
又一個餓了才想吃東西的人如梅庵
是不可能去張羅這些的

下面是坊間一篇葷的咖哩料理
稍為改變為素咖哩料理

咖哩料理
【材料】
1.使用鍋具……40公分不銹鋼炒鍋
2.印度咖哩粉
★以前是用菜市場賣的傳統一小包5元的咖哩粉,一個炒鍋的量大約要用到4包才覺得夠香,甚至可以更多
(才會辣)。
★後來買不到的時候,就在超市找一罐一罐的印度咖哩粉,不是咖哩塊,是憑自己記憶中的味道去聞,然
後選的咖哩粉,所以改天我確定一下類似哪些品牌,再補充,因為用過煮起來超苦的咖哩粉,吃起來很可
怕。
★一般用量大約是撒到整個鍋料表面都被鋪滿一層,就可以了。
★其實對於咖哩我實在沒有研究,知道其實香料的世界非常深奧,可以調配出幾百種以上的咖哩粉,也有
許多知名品牌頂級的咖哩粉,不過在這邊單純只是以家裡習慣的作法寫出來分享,如果有老饕或專家請多
多指教,不要見怪。
3.低筋麵粉……約一個飯碗滿的量或更多(用來調濃稠度的)
4.鹽……適量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尊石雕彌勒佛
聽說是一位藝術家的作品
無意間被梅庵發現,便馬上買下~~~
這是梅庵第一尊彌勒佛
以前為何沒有?
因為都很俗氣!

只花不到五百元,諸位相信嗎?
在台灣呆久了
發現竟然可以看到一些很出格的佛菩薩雕像~~~
將會在此陸續亮相與大眾分享~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致命寒流”肆虐南美驚全球
2010年08月10日13:10
來源:《文匯報》
7月12日,人們穿著厚厚的冬裝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頭。來自極地的冷空氣當天襲擊了阿根廷全國大部分地區,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最低溫度達到零度以下。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40多年未遇的最冷冬天至少奪去上千人生命

  進入7月以來,北半球多數國家經歷著一場難以忍受的高溫“烤驗”。游泳池裡避酷暑、防空洞中享清涼等報道不時見諸報端,而從衣著、飲食、休閑到娛樂等各方面的避暑妙招更成為國人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然而,在北半球全力戰高溫斗酷暑的同時,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南美洲國家卻在經受寒風、雨雪、霜降和冰凍的摧殘,幾十年一遇的罕見低溫使素無嚴冬氣候的阿根廷、智利、巴西、烏拉圭、巴拉圭、秘魯、玻利維亞等國猝不及防,不但造成大量人畜死亡,更對工業、農業、牧業、漁業、旅游、交通、教育等部門造成嚴重影響,與北半球的高溫形成了“冰火兩重天”的強烈對比。

  寒潮警報不斷 低溫紀錄刷新

  近一個月來,有十余次不同程度的大小寒流先后從南美洲各個方向登陸並席卷智利、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巴拉圭、秘魯和玻利維亞等國大部分地區,帶來了大風、雨雪、濃霧、霜降、低溫的惡劣天氣。這一波冷空氣來勢之猛、波及范圍之廣、破壞程度之大均為近十幾年來所罕見,以至於多數媒體在報道期間不約而同使用了“致命寒流”一詞。

  受災較為嚴重的秘魯,首都利馬7月21日迎來了46年來最寒冷的一天,比上一次1964年的最低氣溫紀錄還低了1.4℃。無獨有偶,發生了罕見的凍死600萬條魚現象的玻利維亞東部地區,氣溫也創出了47年來的最低紀錄。此外,玻利維亞的聖克魯斯出現29年來最低氣溫、阿根廷的拉裡奧哈地區30多年后迎來第一場大雪、智利中部和南部地區1993年來氣溫首次降至零下……

  值得一提的是,寒流不僅使阿根廷、智利、烏拉圭等一些常年平均氣溫保持在18℃左右的亞熱帶地區氣溫驟降,就連巴西等國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也未能幸免。還有氣象專家指出,此波寒流一度蔓延到中美洲地區,甚至認為更往北的墨西哥較往年相對涼爽的氣候也與此不無關系。記者明顯感覺到,雖然墨西哥已經進入夏季多時,但至今還從未有機會穿上短袖衣衫。

  進入7月中旬以后,隨著寒流強度的增加,各國因低溫造成的死亡人數迅速增加,而媒體關於死亡數字的報道更是一日三變。僅在7月19日至22日的短短3天時間裡,南美各國寒流致死人數就由80人直線增加到225人。同時,不同國家和媒體關於寒流死亡人數的統計方式也不盡相同,如果將因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而間接死亡的兒童、老人等計算在內,這場寒流至今已經剝奪了至少上千人的生命,其中僅秘魯的肺炎死亡人數就超過400人。不斷下降的氣溫和持續擴大的災情引起上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阿根廷、烏拉圭、智利、秘魯等國氣象和水文部門先后發出黃色或橙色安全警報,玻利維亞政府在因寒流宣布停課3天之后又於7月26日再次宣布將公立學校的寒假延長3周,以保障中小學生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在受災最嚴重的秘魯,社會各界積極為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區災民捐贈衣物、毛毯和臨時帳篷,幫助那裡的貧苦農民抵御零下20℃的嚴寒。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什:颶風後重建需要幾年時間

票妦

卡崔娜颶風二十九日襲擊紐奧良
美國總統布什說,颶風卡特林娜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自然災害。布什警告說,重建家園需要幾年的時間。

 布什說,他已飛越災區的上空,親自視察了損失的嚴重程度。

 

布什總統在白宮表示,一個內閣級別的特別工作小組將協調賑災活動。 承載包括飲水在內的必需品的一千七百輛貨運車的物資正在運抵那一地區。

美國政府還宣佈,它正在設立多達40個應急醫療設施,以便能為多達一萬人提供治療。此外,當局還部署了一萬一千名國民衛兵,美國海軍正在派出8艘艦艇,協助賑災工作。 

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颶風卡特林娜過後,新奧爾良及其週圍的洪水災情仍然在惡化,美國政府已宣佈整個墨西哥灣地區實行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新奧爾良市早些時候已宣佈緊急撤離命令,要求所有市內留存居民因為水患和暴力搶劫,應該立即"棄城"。

美國聯邦政府也已經開始向災區運送大批救災物資。

新奧爾良市長警告說,可能有數百,甚至可能數千人死於颶風給那裡帶來的洪水災害。

新奧爾良市80%的地區被水淹沒,新奧爾良市長說他擔心可能會爆發疾病。他警告說,可能需要幾個月人們才能返回自己的家。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受到溫室效應影響,近幾年來全球的平均氣溫不斷上升,讓位處北極圈的格陵蘭冰河面積不斷縮小,環保專家憂心,如果整個格陵蘭島上的冰層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七公尺,勢必造成一場大浩劫。


完全未受污染的皚皚白雪,清澈見底的雪水,美麗的格陵蘭島正在消失中。俄亥俄大學冰河學家傑森巴克斯說,「海岸氣象觀查顯示,過去20年氣溫上升,同時此區融冰情況加劇,我們相信融化的雪水也加速格陵蘭四周冰河流動。」

全球23國的代表在丹麥召開會議,希望可以找出解決之道,避免一場生態浩劫。會議在19日結束,與會代表呼籲各國停止爭論,盡快著手減緩溫室效應,如果再坐視不管,恐怕難逃一場生態浩劫。就是因為溫室效應之故,全球氣溫不斷升高,造成冰河急速融化的情況。專家說,過去十七年來,格陵蘭冰河融化的雪水已經增加了30%,如果整個格陵蘭島完全消失,全球海平面將上升七公尺,後果實在令人憂心。

綠色和平組織代表梅蘭妮達欽說,「過去兩個月,我們在格陵蘭四周收集有關融化雪水的資料,冰河往大海方向移動的速度越來越快,也會影響人類生活。很顯然的,格陵蘭的狀況很危急,我們一定要採取行動,來阻止地球暖化。」

這個日子的來到請不要以為還很遙遠~

格陵兰岛冰雪流失严重
  此外,卫星图片和数据还显示,夏季格陵兰岛冰雪流失严重,达到12年来的最高值——68.6万平方公里。1979年,美国的卫星开始直接测量海上冰块面积,多年以来的观测结果是——格陵兰岛的冰雪融化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海平面也在不断上升。
  科学家警告说,格陵兰岛的温度每增加1华氏度,海平面的上涨速度就会增加10%。目前,格陵兰岛屿周围的海平面每10年就增加1.27厘米。
  融化的冰雪不仅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更会促使气候变暖。要知道,海洋冰面和冰川都是地球的“凉爽剂”,它们能在春季反射80%的太阳光,在夏季——冰雪融化的季节——反射40%到50%的阳光。而在冬季,海洋的冰面在温暖的海水和寒冷的空气之间又充当了保护膜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大量极地冰块来反射阳光,地球变暖更会加速。
  另外,融化的冰雪和漂流物会直接影响北大西洋的深海对流,从而改变世界海洋流活动和全球气候。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色拉寺寺裡掛的經幡
一片火紅頗令人心悸

向來對經幡有一種莫名的歡喜
見過最美的經幡是中台禪寺五樓禪堂的經幡


在西藏,經幡隨處可見:家家戶戶院子裡的、寺廟裡的、瑪尼堆上的、神樹的,甚至連重要的鐵橋上都掛有經幡。

待續~~~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於找到這張地圖故事即將開場~
飛到南昌機場後,直接在機場搭錦峰酒店的專車
入住酒店時已經很晚了

一早叫一輛計程車言明兩百元上雲居山真如禪寺
車行四五個小時後
來到外山門時被守門的攔住
說入山費10元;先看看車後的我說我不用錢
跟我們一起上山的司機太太馬上說不進山
便下車要在路旁等先生車子回頭~

司機說載客人入住後馬上回車
所以也沒收費!

請看地圖由山門到真如禪寺還有一大段路
過了明月湖和佛印橋還未入真如禪寺

虛雲紀念堂便現在眼前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月观音
明/法海寺壁画/340×340cm/1999年摹
    法海寺在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离城四十里。原为龙泉寺,明正统四年到八年间 (公元1439--1443年) 改建成"法海禅寺"。寺院在明弘治十七年到正德元年 (公元1504--1506年) 间又经过修建,但寺院壁画并没有经过重绘。壁画《水月观音》,画在正龛后壁,相对的北壁是《帝释梵天图》。
    《水月观音》在法海寺壁画中最为出色。人物刻画既具有传统的形制,又具有写实的基本手法,突破了僵硬的模式和程序。绘制技术精细完美,细微处一丝不茍。
    唐宋以来,历代绘画都喜欢用纱反映仕女的披肩,反映绘画技巧,唯独法海寺壁画的薄纱占的面积那么大,线条那么精细、均匀、工整、挺拔,堪称壁画中的一绝。披纱上旳图案是六菱花瓣,每一花瓣都由四十多根金线组成,沥粉贴金,细如蛛丝,薄如蝉翼,好象水月观音在轻纱下微微呼吸。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揚州瘦西湖五亭橋
當時揚州豪紳為了打通瘦西湖至大明寺的水上通道
真實之景沒那麼美

此行是法海寺的比丘尼招待的
有免費的遊艇游湖
吾一再推辭不了只好上船
沒有上過遊艇的人
竟然當起指導員
教前頭開船的當家如何起動
因此當家比丘尼亦未曾上船過

哈~~~
一群不怕死的人!

五亭橋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帶。 橋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橋。
法海寺,坐落於瘦西湖的第一大島 上,有藕香橋、五亭橋及小拱橋通南、北兩岸。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智者大師死後的第二年,皇帝楊廣根據智者大師留下的圖紙建成了一所寺院,以寺成國清
的讖語應驗,將寺院起名為國清寺。
據說,為了紀念智者大師,國清寺的山門也是朝著智者大師肉身塔的方向。

《题寒山》 --- 拾得

寒山住寒山,拾得自拾得。
凡愚岂见知,丰干却相识。
见时不可见,觅时何处觅。
借问有何缘,却道无为力。

寒山大士隐居天台寒石山,常来国清寺帮助拾得执爨,常以残食菜渣为食,别人看他容貌枯悴,布襦零落,戴榆皮冠,穿大脚木屐,岂知形骸脱落于外,内心自得庄严法界。


1.位置:
座落于浙江省东中部的天台山,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
2.区划:
隶属于台州市天台县。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周山峰環繞



門前有收門票站崗

去了一趟潭柘寺,特地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爬潭柘寺後之寶珠峰。
此寺一半還屬旅遊局故有一股很濃厚的商業氣!
跟六年去峨嵋山情況差不多~
若非有特殊因緣吾不感興趣出行~

潭柘寺是北京現存寺廟中歷史最悠久的,位於京西門頭溝區潭柘山寶珠峰前。也是全國最早的佛教大寺之一。始建於晉代(西元265—— 316年)
,原名嘉福寺,故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城"的諺語。唐代名龍泉寺,金皇統時改名大萬壽寺,明天順元年(1457年)復名嘉福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稱岫雲寺,其名稱更迭頻繁,但俗名潭柘寺卻流傳至今。現存建築為明清兩代遺物。

 
對岸小說中的一段如是說:
潘小伟依然小心翼翼:“听说冯老伯一向吃斋敬佛,每年还要来参拜一次北京的潭柘寺,所以修养高深。”
  “因为多年前就有人告诉我潭柘寺里有释迦牟尼教主的真身。它也确实是中国最老的法场,本地人都知道:‘先有潭拓寺,后有幽州城。’
说明潭拓寺比北京的历史还要长~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來自中時網路藝文村

安藤忠雄  (20050523)

10年前,阪神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我為了英國倫敦廢棄的泰德火力發電廠將改造成「泰德美術館」(Tate Modern),正在倫敦作提案報告,忽然從NHK傳來地震消息,死傷慘重讓人震驚。

我取得泰德美術館方面諒解之後,匆匆飛回大阪,因為那是我的根據地,也是我工作30幾年的地方,危急之際,我得回到大阪,看能做些什麼事。

阪神大地震震源離淡路島不遠,島上有座全世界最長的吊橋,連通神戶市郊。1991年,我在吊橋附近蓋了一座廟,委建的是三洋電機的老闆,他希望我蓋一間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廟。

這座廟就是「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屋頂隨時都有500朵盛開的蓮花。這種作法,三洋電機老闆非常歡迎,但他身邊的信眾剛開始全都反對。

後來我跟大德寺一位100歲的高僧提蓮花池在上、廟在下的構想,他認為蓮花是佛教中心的象徵,強烈表示要看我的設計。高僧去參觀時,信眾也一起前往,一看到高僧現身,信眾們竟說:「哇!這個水塘好啊!這個蓮花美啊!」

他們改變心意讓我非常吃驚。後來我幾度質問他們:「前一陣子你們不是抱持反對態度嗎!」他們竟說是我聽錯了,甚至回答說:「其實嘗試新的挑戰也是不錯的。」

一般來說,廟都要有個屋頂,可是水御堂的奧妙是它的屋頂就是一座水塘。完工後,輪到僧侶們不高興了。開幕時,京都來了30位高僧,他們看到蓮花池屋頂,都非常不高興。對他們來說,屋頂是寺廟權威的象徵,但是水御堂則否。我認為,他們忘了這個時代已從權威變成自由,實在令人遺憾。

原本廟的住持希望有很多人前往參拜,可是人的情緒很微妙,當信眾越來越多時,就產生反感。後來參觀人潮太多,住持竟然下逐客令。從1994年夏天開始,也就是阪神大地震的半年前,廟方決定收入場費,每人是日幣300元。後來阪神大地震震央離水御堂不過幾百公尺,我認為地震或許就是上天給他們的警告。

此案我的心得是,儘管震源只有數百公尺之遙,但水御堂竟沒有碎裂。任何時候作新嘗試,仍然要守住基本原則,例如廟的造型可以創新,但還是要守住堅固的結構,否則只要一失手,別人馬上對你失去信心,下次繼續創新的機會就很渺茫。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