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致命寒流”肆虐南美驚全球
2010年08月10日13:10
來源:《文匯報》
7月12日,人們穿著厚厚的冬裝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頭。來自極地的冷空氣當天襲擊了阿根廷全國大部分地區,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最低溫度達到零度以下。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40多年未遇的最冷冬天至少奪去上千人生命

  進入7月以來,北半球多數國家經歷著一場難以忍受的高溫“烤驗”。游泳池裡避酷暑、防空洞中享清涼等報道不時見諸報端,而從衣著、飲食、休閑到娛樂等各方面的避暑妙招更成為國人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然而,在北半球全力戰高溫斗酷暑的同時,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南美洲國家卻在經受寒風、雨雪、霜降和冰凍的摧殘,幾十年一遇的罕見低溫使素無嚴冬氣候的阿根廷、智利、巴西、烏拉圭、巴拉圭、秘魯、玻利維亞等國猝不及防,不但造成大量人畜死亡,更對工業、農業、牧業、漁業、旅游、交通、教育等部門造成嚴重影響,與北半球的高溫形成了“冰火兩重天”的強烈對比。

  寒潮警報不斷 低溫紀錄刷新

  近一個月來,有十余次不同程度的大小寒流先后從南美洲各個方向登陸並席卷智利、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巴拉圭、秘魯和玻利維亞等國大部分地區,帶來了大風、雨雪、濃霧、霜降、低溫的惡劣天氣。這一波冷空氣來勢之猛、波及范圍之廣、破壞程度之大均為近十幾年來所罕見,以至於多數媒體在報道期間不約而同使用了“致命寒流”一詞。

  受災較為嚴重的秘魯,首都利馬7月21日迎來了46年來最寒冷的一天,比上一次1964年的最低氣溫紀錄還低了1.4℃。無獨有偶,發生了罕見的凍死600萬條魚現象的玻利維亞東部地區,氣溫也創出了47年來的最低紀錄。此外,玻利維亞的聖克魯斯出現29年來最低氣溫、阿根廷的拉裡奧哈地區30多年后迎來第一場大雪、智利中部和南部地區1993年來氣溫首次降至零下……

  值得一提的是,寒流不僅使阿根廷、智利、烏拉圭等一些常年平均氣溫保持在18℃左右的亞熱帶地區氣溫驟降,就連巴西等國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也未能幸免。還有氣象專家指出,此波寒流一度蔓延到中美洲地區,甚至認為更往北的墨西哥較往年相對涼爽的氣候也與此不無關系。記者明顯感覺到,雖然墨西哥已經進入夏季多時,但至今還從未有機會穿上短袖衣衫。

  進入7月中旬以后,隨著寒流強度的增加,各國因低溫造成的死亡人數迅速增加,而媒體關於死亡數字的報道更是一日三變。僅在7月19日至22日的短短3天時間裡,南美各國寒流致死人數就由80人直線增加到225人。同時,不同國家和媒體關於寒流死亡人數的統計方式也不盡相同,如果將因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而間接死亡的兒童、老人等計算在內,這場寒流至今已經剝奪了至少上千人的生命,其中僅秘魯的肺炎死亡人數就超過400人。不斷下降的氣溫和持續擴大的災情引起上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阿根廷、烏拉圭、智利、秘魯等國氣象和水文部門先后發出黃色或橙色安全警報,玻利維亞政府在因寒流宣布停課3天之后又於7月26日再次宣布將公立學校的寒假延長3周,以保障中小學生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在受災最嚴重的秘魯,社會各界積極為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區災民捐贈衣物、毛毯和臨時帳篷,幫助那裡的貧苦農民抵御零下20℃的嚴寒。

經濟損失慘重 民眾出行受阻

  罕見的寒流低溫天氣不僅給南美洲各國帶來了大量人員傷亡,同時也造成了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低溫天氣對各國能源企業的供電、供氣系統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據阿根廷聯邦燃料企業透露,工業和私人用戶燃氣需求的激增已經超出了能源供應的能力,全國有超過350家大工廠癱瘓,致使該國工業聯盟7月19日不得不要求所有企業部門臨時“共同斷氣”以平衡不同用戶需求,一些企業也因不能完成出口歐洲的合同而“每天損失百萬比索”。

  此外,寒流對於各國農牧業的影響也十分明顯,尤其是西紅柿、辣椒、西葫蘆、玉米、茄子等糧食和蔬菜因雨雪減產嚴重。作為世界小麥主產地和主要出口國的阿根廷,其2010-2011年度小麥播種工作不得不因土壤濕度過高和一些地區創紀錄的低溫而被迫延遲。在牧業方面,巴拉圭動物衛生組織7月20日証實,已經有2076頭牛因寒冷導致死亡。智利全國緊急情況辦公室7月21日公布,稱該國有10萬頭牛因牧草被冰雪覆蓋即將陷入“斷糧”絕境。尤為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玻利維亞東部聖克魯斯省省長魯文·科斯塔斯8月2日証實,連續數周的寒流已經在該地區引發一場“環境災難”,在方圓300公裡內的河水中共有600萬條魚被凍死,大量死魚對3條河流造成深度污染,不但給附近居民的飲水和衛生安全帶來隱患,更對當地的生態系統平衡產生嚴重威脅。面對嚴峻形勢,玻利維亞政府已經警告民眾不要飲用河水,並派出人員攜帶設施前往當地為居民提供飲用水,防止發生衛生災害。此外,聖克魯斯地方當局還發出了明確的禁漁和禁獵令,以保護和逐步恢復當地的生物鏈。

  疾風、雨雪、濃霧和霜凍等惡劣天氣在帶來人員和財產損失的同時,也給南美洲各國人民的出行帶來了嚴重的不便。7月19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機場受到最嚴峻的寒流考驗,所有149個航班全部受到影響,導致大量乘客滯留機場,場面一度極為混亂。其中,30個航班因飛機無法正常飛行而被迫取消,其余100多個航班也均受到不同程度延誤,平均晚點時間為2至3小時。3天后,拉普拉塔河對面的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也因濃霧嚴重影響能見度而被迫關閉機場和港口。更為嚴重的是,大雪還造成秘魯、玻利維亞兩國安第斯山脈附近偏遠地區的公路中斷和智利南部艾森、阿勞卡尼亞地區的數百人被困,不得不通過空運進行緊急食品援助。

燃料供不應求 生活秩序打亂

  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流,使南美地區服裝尤其是棉衣的銷售量增加了30%,而且徹底“顛覆”了消費者的著裝習慣。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西班牙文原意為“好空氣”,年平均氣溫18℃的舒適氣候使這裡的女士們養成了寧肯多花錢買鞋也不願添置棉衣的消費習慣。然而今年冬季,不但男女裝需求首次“趨衡”,更出現了大小服裝店擁擠不堪、倉庫存貨售賣一空的火爆場面。強大的需求不但使大小店主忙於採購、擴大櫃台,也使游商小販看到了商機,街上出現大量兜售手套、圍巾、帽子、襪子、綁腿甚至棉套被褥等御寒物品的攤位,價格絲毫不打折扣。以前開價15比索的手套現在至少要賣到20比索以上。

  由於冰雪和霜凍影響了部分地區蔬菜、水果的收獲和運輸,導致西紅柿、洋蔥、土豆、西葫蘆、辣椒、玉米、綠豆、藍莓等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一些地區的漲幅甚至已經達到100%。以阿根廷為例,辣椒和綠豆7月底的價格較7月中旬上漲了60%-90%不等,而西葫蘆的價格由之前的一筐(15公斤)10比索暴漲到70-75比索。

  寒冷造成的電力、燃氣等能源短缺很快在市場上表現出來了。阿根廷聯邦政府曾在7月19日派出專門調查人員上街調查煤氣罐銷售情況,結果令所有人大吃一驚:此前官價為16比索一個的10公斤裝煤氣罐價格已悄然猛漲到60比索,而在薩爾塔和胡胡伊等開通煤氣管道的省份出現了斷氣現象,給這個寒冷的冬天增加了幾分冷意。

  “反復和長時間斷電”的抱怨、燃氣供應的緊張、食品和衣物的漲價以及出行不便給市民生活帶來不小的麻煩。然而,寒流對於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就連南美人“視為生命”的足球也不能幸免,很多地區足球俱樂部的隊員在訓練和比賽時都戴上了帽子和手套,正如科洛科洛俱樂部阿根廷中場球員馬蒂亞斯·基羅加在訓練結束后說,“阿根廷已經18年沒有這麼冷了,但智利感覺還要更冷些”。

  貧困人士因寒冷而大量死亡引起了民眾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在玻利維亞、秘魯等偏遠地區,當地住戶不是依靠暖氣而是僅憑電爐、火爐甚至白天的陽光自然取暖,抵御嚴寒的條件非常艱苦。據氣象部門通報,本周將有新一輪寒流進入玻利維亞,呼吁各級政府和居民提高警惕保持防寒措施。(趙濤)

 

 
風災死人料逾萬布什挨轟
2005-9-3

圖﹕新奧爾良的災民試圖進入休斯頓被阻,與警衛發生爭執(美聯社)

【大公報訊】法新社華盛頓一日消息﹕美國風災造成的人命損失估計可能逾萬。新奧爾良市長雷.納金周四在接受電台訪問時猛烈抨擊聯邦官員,指責他們對災區的情況絲毫沒有概念。六成美國人也認為政府在此次救援工作中是完全失職的。英國報章指出,導致救援反應遲鈍的原因是美國沉迷伊戰。

聯邦官員們針對上述批評為自己辯護,稱他們也對這場大災難措手不及。

有見及此,美國總統布什周五表示,事情弄成這樣是「不可接受」的,並承諾親自到訪受災的墨西哥灣海岸,以平衡外界指他對這風災的反應太小太慢的批評。

納金對此火冒三丈,他向布什表示,「這兒面臨極大危機,他們(指布什等)僅在空軍一號上飛過(新奧爾良)是不夠的……這城市我已走遍了,但根本無法安排物資、我們在每方面都人手不足,這使我非常苦惱。」

政府被指反應遲鈍與此同時,星期四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多達百分之五十九的美國人認為,政府對颶風「卡特里娜」的救援工作是失職的。另有百分之五十的人認為政府反應太慢。

本次受訪人數共一千二百人,調查的誤差率為百分之二點八。

美國總統布什較早前已被批評對災情反應遲鈍。《紐約時報》在題為「等待一位領袖」的文章中,嚴厲批評布什於星期三作出的尋求「安慰及支持」的講話,稱其為「他一生中最糟糕的講話之一」。布什在稍後ABC電視台的專訪中就批評作出回應,「現在不是搞政治的時候」,他說。

超級大國威嚴掃地另據倫敦消息,英國報紙星期五對超級大國美國在應對颶風「卡特里娜」時「威嚴掃地」表示吃驚。

《每日電訊報》在社論中說﹕「超級大國威嚴掃地,本身就是一種羞辱。」

該報說﹕「僅就新奧爾良來看,至今為止崩裂的堤壩還未修補﹔約二萬名難民仍舊滯留在地獄般的『超級穹頂』體育館中。」

社論還稱﹕「年輕人非但搶劫不受懲處,竟然還向國民警衛隊開槍。而當局至今還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在災難中死亡。」

社論最後表示﹕「大自然的力量已把人類建立起來的社會結構摧毀得面目全非。」

《每日郵報》在其題為「超級大國的恥辱」的社論中,也響應了以上看法。

《每日郵報》說﹕「美國一意孤行要鏟除一個無足輕重的獨裁政權,從而使自己陷入戰後可怕的泥沼中,以致無法對數萬本國居民遭受自然災害作出適當的反應。」

社論說﹕「看來,支持率日趨下降的總統布什,就要為他愚蠢的軍事行動付出代價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梅庵 的頭像
    梅庵

    梅庵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