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張(熱鍵:c)

梵網經云:
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

故五十五位進修。未見佛性。皆墮塗程。
及至末後等覺位中。乃云:
是人始獲金剛心中。
初乾慧地。到此直入佛性海中。


穫金剛心中。即直入佛性海中。
便是如何情境?
請看大慧如何說?

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一張(熱鍵:c)

桂花包裏老黃梅。不向陰陽地上栽。
蜂蝶豈知香遠近。難尋踪跡去還來。(東山演)

梁天監壬午九年正月五日時。
婆羅門三藏。字智藥。是中天竺國那爛陀寺大德。
辭彼國王。來此五臺山禮謁文殊。
時弟子數十侍從。三藏博識多聞。善學經論星象之學。志弘大乘。巡歷諸國。遠涉滄波。泛舶至韶州曹溪
口村。
謂村人曰:
看此水源必有勝地。堪為沙門居止。代代高僧不絕。吾欲尋之。行至曹溪。
勸村人修造住處。經五年。號此山門名寶林寺。人天所敬。海內歸依。

為無盡藏尼解釋經義。尼將經與讀。
大師曰:不識文字。
尼曰:既不識字。如何解釋其義。
大師曰:
佛性之理。非關文字能解。今不識文字何怪。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一張(熱鍵:c)

早時每引經時至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 佛剎極微塵數身。
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
而虛空界不可盡故。 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
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 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因未透
"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一句
故皆不引

今者將為大眾釋之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一張(熱鍵:c)

先來一段紫柏尊者
禮六祖法供偈

師本賣柴漢。天機何其深。一聞金剛句。直下悟自心。
既悟自心已。胸中復何事。迢遙向黃梅。槽廠充賤役。
用石墜腰閒。八月齊食頃。米熟機相投。夜半入祖室。
密傳聲如雷。聖凡若鼎沸。師聽不以耳。直用眼觀取。
眾人則不然。廢耳聲不領。是故應有住。能所角然立。

此句
一聞金剛句。
直下悟自心。
深契吾心
早時曾言六祖聞金剛句便悟
人多疑之
不知六祖乃古佛再來
不能以己凡人之心度之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一張(熱鍵:c)

法演禪師上堂舉:
梁武帝問達磨: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磨云:廓然無聖。
帝云:對朕者誰?

磨云:不識。

又僧問六祖:
黃梅意旨什麼人得?
祖云:會佛法底人得。

僧云:和尚還得麼?
祖云:不得。

僧云:和尚為什麼不得。
祖云:我不會佛法。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一張(熱鍵:c)
請看大慧贊六祖之偈
祖師就是祖師呀!


擔柴賣火村裏漢。舌本瀾翻不奈何。
自道來時元沒口。卻能平地起風波。(徑山杲)

擔柴賣火者
由柴相轉火性

舌本瀾翻不奈何者
舌者語言文字也
本者佛性也

從性流出一切法
一切法相皆屬虛妄
故能無礙一切法相

來時本無口者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一張(熱鍵:c)

今起東山叢林
開東山法門

東山法門之宗旨:

「若上根眾生忽爾遇善知識指示,言下領會,更不歷階級地位,頓悟本性。故經云:凡夫有反覆心,而聲聞無也。對迷說悟,本既無迷,悟亦不立。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不出法性三昧,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喫飯,言談祉對,六根運用,一切施為,盡是法性」 

此東山法門
包括神秀之北宗否?

請看神會如何說:

神會《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

「遠法師問,何故不許普寂禪師稱為南宗?和上答,為秀和上在日,天下學道者號此二大師為『南能』,『北
秀』,天下知聞。因此號,遂有南北兩宗。普寂禪師實是玉泉學徒,實不到韶州,今口妄稱南宗,所以不許。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一張(熱鍵:c)

為何言若起第二念便不清淨?
因眼見色時
此色當現時。未有一切相。
故說第一念永遠是清淨
由此色境為緣。引生第二念尋求心。
此尋求心。即是第六意識。
即所謂"入識"
入識生分別便有業

請看下面"心賦注"詳述!


惑人皆緣色生識者:
當對色時。率爾眼識同時意識剎那起時見色。
此色即是第八識中相分依他似有境之色。
此色當現時。未有一切相。
由此色境為緣。引生第二念尋求心。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今行者
不知一心法門
盲修瞎鍊

故在台灣邪教最賺錢
皆因行者於外別求。從他妄學

請看下面宗鏡告訴大眾

要先諦了自心
即會歸萬法為一心

先德云:
如來藏者。即一心之異名。
何謂一心?
謂真妄染淨一切諸法。無二之性。故名為一。
此無二處。諸法中實。不同虛空。
性自神解。故名為心。

是以若於外別求。從他妄學者。猶如鑽氷覓火。壓沙出油。
以氷砂非油火之正因。

欲求濟用。徒勞功力。
又若但修漸行。空住權乘。
則似畫無膠。如坏未鍛。以坏畫非堅牢之器。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