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今後將移至
如何是不疑底人?
http://www.google.com/notebook/public/10965459060417270393/BDQO8IgoQvvflt6Ii?hl=zh-TW



兜率天宮彌勒內院
紫栢老人。示現嘉靖。度生萬曆已。又還兜率內院矣。
 
兜率陀天
此天有內院外院。外院本天所居。內院菩薩所居。
此報在無三災處。即欲界第四天也。
 
紫柏尊者
白茫遇虺(并序)
 
吾禮曹溪至白茫。將買舟北還。沿岸登舟。
見一虺毒焰熾然。怒目呥舌。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面一則公案至簡至要
汝若會
則一千七百則公案一時會去!
 
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
山曰:曹山不如。
曰:出世後如何?
山曰:不如曹山。
 
所以請看下面
祖師便如瀉瀑似地
滾滾自性流出~
 
天童覺云:
未有常行而不住。未有常住而不行。
還會麼?
幽洞豈拘關鎖意。縱橫不涉兩頭機。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大家將下面網址記下
今後如果無名有問題
將移至


http://www.google.com/notebook/public/10965459060417270393/BDQO8IgoQvvflt6Ii?hl=zh-TW

汝若將佛祖言教貼在額頭上。
如龜負圖。自取喪身之兆。

故今有開悟者說
要勇敢說出自己已經開悟啦!

斷除妄想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
隨順世緣無掛礙。涅槃生死等空花。

洛浦云:
末後一句。始到牢關。鎖斷要津。不通凡聖。

如何是末後一句?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翠微因清平參問:如何是西來的的大意?
微曰:待無人即向汝道。
平良久曰:無人也。請和尚道。

微下禪牀引平入竹園。
平又曰:無人也。請和尚道。

微指竹曰:這竿得恁麼長。那竿得恁麼短。
平乃有省。
 


洞山曰:“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
馬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巖頭曰:“移取廬山來,即向汝道。”

是祖師都在故意刁難嗎?
非也~

古人道:若向劍刃上走則快。若向情識上見則遲。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認為慈濟的義工把回收系統做得很好,之前大家都沒有環
保概念耶!
請你舉出實證說出他們從中牟利了什麼?
那些錢又沒有送到師父的口袋裡!
說真的,與民利爭這四個字不適用吧!
慈濟的行善利眾真的沒話說了!
一二十年前,我當過幕後委員...
我比較關心的是如何以佛法帶領大眾!
眼睛不舒服,零零落落...
也歡迎您指導偶如何參禪!
~~~~~~~~~~~~~~~~~~~~~~~~~~~~~~

在寺院裡公然販賣東西可乎?
不是營利嗎?
開醫院開電視台
沒有營利嗎?

這已成台灣寺院之通病了
雖然說是在家人在賣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文公過訪。問和尚春秋多少。
顛提起數珠曰:會麼。公:曰不會。
顛曰:晝夜一百八。
公不曉遂回。次日再來。
 
至山門前見首座。便舉前話問意旨如何?
座扣齒三下。及見顛理前問。
顛亦扣齒三下。
公曰:原來佛法無兩般。
顛曰:何以見得。
公曰:適來問首座亦如是。
顛乃召首座問:是汝如此對否?
座曰:是。
顛便打趁出院。
 
有人如此說:

據筆者揣摩,當韓愈問大顛年紀時,大顛只舉出念珠說:「晝夜一百八。」那是說大顛與諸佛一般無異,佛無春秋之數,大顛亦無年紀可說,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因為佛教念珠有一百零八粒之制,大顛說晝夜一百八,代表了佛教,而韓愈間的是大顛的年紀,是人的壽數。把人的壽數與念珠數相提並論,正好表示人即是佛、佛即是人,大顛與佛無異。禪宗正好也有這種教理。

哈~~~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仰山因僧思隘問:禪宗頓悟畢竟入門的意如何。

師曰:此意極難。若是祖宗門下上根上智。一聞千悟。得大總持。
其有根微智劣若不安禪靜慮。到這裡總須茫然。

曰:除此一路。還更有入處否?
師曰:有。曰:如何即是。
師曰:汝是甚處人。曰:幽州人。
師曰:汝還思彼處否。曰:常思。
師曰:能思者是心。所思者是境。
彼中山河大地。樓臺殿閣。人畜等物。汝返思底。還有許多般也無?
曰:某甲到這裡總不見有。
師曰:汝解猶在心。信位即得。人位未在。

大眾如何解這句"信位即得。人位未在"?
請看下面大慧禪師"答汪內翰(彥章)"之書言:

妙喜已是老婆心切。須著更下箇注脚。
人位即是汪彥章。信位即是知根性陋劣。求入頭處底。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尊因普眼菩薩欲見普賢。不可得見。
乃至三度入定。遍觀三千大千世界。覓不可得。
乃白世尊。世尊曰:
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
於是普眼纔起一念。便見普賢在空中乘六牙白象。

白巖符云:
普眼要見普賢。無事討事。
更撞著個世尊。教人向睛空捏目。妄見狂華。
俱好與貶向二鐵圍山。
何故?
若是普賢。你纔擬心欲見。
早是隔山了也。
諸人要見普賢麼?
各請歸堂。


世尊云: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
請問普眼見的是普賢?不是普賢?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佛為何不能撿垃圾?學佛不是坐在那裏就是學佛,要身體力行於日常生活中,
不限定做的工作。
不與最底層的困苦人民爭利,要關懷他們,幫助他們提升生活的技能

jkl 於 April 21, 2007 09:44 AM 回應 |


學佛當然不是坐在那裏就是學佛,要身體力行於日常生活中,
然而
如果把撿垃圾當成其佛教集團的主要工作
及其佛教集團收入之一
當然與最底層的困苦人民爭利

請問汝還說會
學佛為何不能撿垃圾嗎?

汝若認為最後還不是救濟人民
何苦圖這救濟之名?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