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孚上座掌雪峰浴室。一日玄沙上問訊。
雪峰曰:此間有箇老鼠子。今在浴室裏。
沙曰:待與和尚勘破。
言訖到浴室。遇師打水。
沙曰:相看上座。
師曰:已相見了。
沙曰:什麼劫中曾相見。
師曰:瞌睡作麼。
沙卻入方丈白峰曰:已勘破了。
峰曰:作麼生勘伊。
沙舉前語。峰曰:汝著賊也。
頌曰:
象王象子儘相隨。岸上人看蹄踏蹄。
香草細餐知飽足。歸來不待日頭低。(虛堂愚)。
南澗問云:
孚上座略展鋒鋩。卻被玄沙據定。
萬善緣云:
這兩箇瞎漢。累他大梅費鹽費醬。
夾山後來縱然知過。怎奈只具一隻眼。
夾山與定山同行,言話次。
定山曰:「生死中無佛,即非生死。」
夾山曰:「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互相不肯,同上山見師。
夾山便舉問:「未審二人見處,那個較親?」
師曰:「一親一疏。」
夾山復問:「那個親」
師曰:「且去,明日來。」
夾山明日再上問,師曰:「親者不問,問者不親。」
夾山住後自云:「當時失一隻眼。」
萬善緣云:
這兩箇瞎漢。累他大梅費鹽費醬。夾山後來縱然知過。怎奈只具一隻眼。
大梅因夾山與定山同行。
定曰:生死中無佛即無生死。
夾曰: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
二人互相不肯。同上大梅。
夾乃問:不知那箇親那箇疏。
師曰:一親一疏。
夾曰:未審那箇親。
師曰:且去明日來。
次日上方丈。夾再問。
師曰:親者不問。問者不親。
夾山住院後曰:當時在大梅失卻一隻眼。
雲峰悅云:
夾山祇知失卻一隻眼。
殊不知換得一隻眼。
翠峰顯云:
丹霞上堂:
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
肇法師恁麼道。祇解指蹤話跡。
且不能拈示於人。
丹霞今日劈開宇宙。打破形山。為諸人拈出。
具眼者辨取。以拄杖卓一下曰:
還見麼?
鷺鷥立雪非同色。明月蘆花不似它。
收放分明眼未圓。金剛際下火燒天。
梵王怒把飛輪舉。萬里山河絕點煙。(湘翁沄)
鷺鷥立雪非同色。明月蘆花不似它。
有者云:
描寫禪所達到的境界,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擬。
鷺鷥和白雪,明月與蘆花,從表面看來,似乎都是一樣的白色,
事實上,此白即非彼白,那個第一義的最高境界,隨便你如何學習、模仿,
南嶽西園曇藏禪師
一日自燒浴。
僧問:和尚何不使沙彌童行。
師乃撫掌三下。
見此公案想到大約十年前
自己主辦一場法會時
卻被派替大家燒洗澡水
雖然擔下替大家燒洗澡水的工作
自己卻未曾燒過大缸水
忙完第一天法會
該燒洗澡水了
卻見已經有一男眾在燒水了
一堆燒水的木材也搬好在火爐旁
這不是我的工作嗎?
只好隨後照顧火
等大家都洗過後
就不再加木材了
還有剩下大半缸的熱水
“雨滴石筍筍須生”
被識所縛者
定不解石筍如何能生?
請看林全老人云:
不解無中能唱出。枉教清韻出青霄。
乃 迥出常情者。
無孔鐵槌針錐不得。
所以若見人說
以後不上帖了
就信之~
便眼前就幻滅者入人之常情
因被其業識(境)所縛
故今又上門來東山叢林者
可是有兩把刷子乎?
所以還沒到停車場
就在擔心沒車位者可不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