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陷虎機關兩處安。
明鏡當臺雙照破。
大雄不費纖毫力。
輕輕一振動雲雷。
三十二 外道問佛
世尊因外道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據座。外道贊歎云。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乃具禮而去。阿難尋問佛。外道有何所證。贊歎而去。世尊云。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無門曰】
阿難乃佛弟子。宛不如外道見解。且道外道與佛弟子相去多少。
【頌曰】
劍刃上行 冰稜上走 不涉階梯 懸崖撒手
不問有言。不問無言。
二龍戲珠。空谷傳聲。
《楞伽經》言:
“蘊緣與正覺,一異莫能見;既無有見者,云何起分別?”
若見蘊緣與正覺是一者
若見蘊緣與正覺是異者
皆無有能見者
既無有能見者,云何起分別?
“蘊緣與正覺,一異莫能見;既無有見者,云何起分別?”
若見蘊緣與正覺是一者
若見蘊緣與正覺是異者
皆無有能見者
既無有能見者,云何起分別?
五祖戒云:
大小世尊被阿難一狀領過。
唯一世尊不見大小
不見有無
故阿難只能"一狀"領過
此過猶"鞭影"也!
大小世尊被阿難一狀領過。
唯一世尊不見大小
不見有無
故阿難只能"一狀"領過
此過猶"鞭影"也!
雪竇顯云:
邪正不分。過猶鞭影。
邪正不分。過猶鞭影。
汝還見邪正否?
然汝即便不見亦非是~
然汝即便不見亦非是~
雪竇又云:
諸禪德。迷雲既開。決定見佛。還許他同參也無。
諸禪德。迷雲既開。決定見佛。還許他同參也無。
若共相委知。則天下宗師並為外道伴侶。
如各非印證。則東土衲僧不如西天外道。
且道外道與佛弟子相去多少?
法眼益因僧請益云:
外道問世尊。不問有言。不問無言。聲未絕。
眼遽約住云:住!住!
眼遽約住云:住!住!
你擬向世尊良久處會那?
僧從此悟入!
僧從此悟入!
報恩賢云:
法眼道:住!住!汝擬向世尊良久處會那?
我要問。不向良久處會。向甚麼處會?
復云:還知麼?
法眼道:住!住!汝擬向世尊良久處會那?
我要問。不向良久處會。向甚麼處會?
復云:還知麼?
雲居齊云:
什麼處是外道悟處?
眾中道世尊良久。便是舉鞭處。恁麼會還得否?
什麼處是外道悟處?
眾中道世尊良久。便是舉鞭處。恁麼會還得否?
徑山杲舉雪竇語畢云:
邪正兩分。正由鞭影。
既是鞭影。還見舉處否?
又汝還知麼? 汝還得否?
邪正兩分。正由鞭影。
既是鞭影。還見舉處否?
又汝還知麼? 汝還得否?
《圓覺經》云: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辨真實。”
于無了知,不辨真實。
【頌曰】
劍刃上行 冰稜上走 不涉階梯 懸崖撒手
劍刃冰稜。不住兩邊。
撒手懸崖。登天一步。
陷虎機關兩處安。湍流一截萬源乾。
駿駒瞥爾窺鞭影。凜凜霜蹄毛骨寒。(尼無著)
有無不問語先墯。明鏡當臺雙照破。
迷雲散盡曉天空。杲日團團紅似火。(佛性泰)
外道殷勤來問佛。有言不問及無言。
大雄不費纖毫力。良馬何曾用舉鞭。(照堂一)
雙鋒覆護兩俱摧。迷雲從此豁然開。
收得劫初鈴子後。輕輕一振動雲雷。(天衣懷)
陷虎機關兩處安。
明鏡當臺雙照破。
大雄不費纖毫力。
輕輕一振動雲雷。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