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一系列主題皆屬宗鏡
故引宗鏡不再標明宗鏡云:
請不要說汝聽到無情在說法
若汝真聽到了無情說法
得去看精神科醫生了
何故?
涅槃經云:
非佛性者。謂牆壁瓦礫無情之物也。
洞山因無情之物,如牆壁瓦礫,皆能說法,致疑有省,乃述偈曰: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後過水睹影大悟,又偈曰: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這麼會,方可契
如如。”
人家是說眼處聞聲方得知呀!
因汝不能用汝凡夫之眼去聽啦!
何以故?
乃人家已行至六根唯一聞性
汝未見性者六根未會歸佛性
請問汝如何能會洞山無情說法不思議?
現在大家知道了嗎?
去查查到底當今
哪些野狐正在汝眼前上演現形記?
時有禪客問曰:
阿那箇是佛心。
師曰:牆壁瓦礫無情之物。並是佛心。
禪客曰:
與經大相違也。
經云:離牆壁瓦礫無情之物。名為佛性。
今云:一切無情之物皆是佛心。
未審心之與性。為別不別?
師曰:
迷人即別。悟人不別。
禪客曰:
與經又相違也!
經云:善男子。心非佛性。佛性是常。心是無常。
今云:不別。未審此意如何?
師曰:
汝自依語不依義。
譬如寒月結水為氷。及至暖時釋氷成水。
眾生迷時結性成心。悟時釋心成性。
汝定執無情之物非心者。經不應言三界唯心。
故華嚴經云: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今且問汝。無情之物。為在三界內。為在三界外。
為復是心不是心?
若非心者。經不應言三界唯心。
若是心者。又不應言無性。
汝自違經。我不違也。
鵝湖大義禪師。因詔入內。遂問京城諸大師:
大德。汝等以何為道?
或有對云:知見為道。
師云。維摩經云:
法離見聞覺知。云何以知見為道。
又有對云:
無分別為道。
師云: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云何以無分別為道?
又皇帝問。如何是佛性?
答:不離陛下所問。
是以或直指明心。或破執入道。
以無方之辯。祛必定之執。
運無得之智。屈有量之心。
思空山本淨禪師。語京城諸大德云:
汝莫執心。此心皆因前塵而有。如鏡中像。無體可得。
若執實有者。則失本原。常無自性。
圓覺經云: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楞伽經云:
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
了心及境界。妄想則不生。
維摩經云:
法非見聞覺知。
且引三經。證斯真實。
五祖下莊嚴大師。一生示徒。
唯舉維摩經寶積長者讚佛頌末四句云:
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
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
學人問云:
此是佛語。欲得和尚自語。
師云:佛語即我語。我語即佛語。
是故初祖西來。創行禪道。欲傳心印。
須假佛經。以楞伽為證明。知教門之所自。遂得外人息謗。內學稟承。
祖胤大興玄風廣被。是以初心始學之者。
未自省發已前。若非聖教正宗。
憑何修行進道。設不自生妄見。
亦乃盡值邪師。
故云:
我眼本正。因師故邪。西天九十六種執見之徒。皆是斯類。
我者本者皆指佛性也。
不是汝凡夫之肉眼
且凡論宗旨。唯逗頓機。如日出照高山。駃馬見鞭影。
所以丹霞和尚云:
相逢不擎出。舉意便知有。
如今宗鏡。尚不待舉意。便自知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