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行者提問
一一跟大家討論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2614212#comment285872862


六祖壇經裡面有對話,看不懂,
請大德再用更白話的方式討論解釋,感恩!

看過幾位居士或僧人的解釋,
但是看不到我所能滿理解的答案

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
行昌請問六祖為何六祖涅槃經常和無常真義 
師曰:
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
~~~~~~~~~~~~~~~~~~~~~~~~

六祖壇經都是佛的境地
所有六祖的開示
都是從自性流出
自性者不住無常
亦不住常
因為一有所住即入生死輪轉

1.所謂的<容受生死>???容受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看不懂?能進一步解釋嗎?

<容受生死>???容受是什麼意思?? 
<容受生死>
得受生死之束縛之意

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 

佛說無常是針對落在常一邊者而說
我說常亦是針對落無常一邊者而說

眾生皆墮兩邊
墮常者就跟他提無常法
所以有人說佛性是常法
我就說無常法
對應他的常法
有常法一邊
就有另一邊的無常法


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

佛性若是常
請問世間還有善惡諸法嗎?
乃至窮劫以來就沒有一人須要發菩提心了
因為大家早都成佛了

所以吾說佛性不是常。

當然正是佛說真常之性也。

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 

反過來說
諸法若是無常(無常而有生死輪迴)
所有東西都有自性
就都會受生死輪迴
(佛性含容一切諸法之無常與常性)

因為無常(只在無常一邊)
那麼這真常之性即有不遍之處。

所以吾說佛性是常。
當然正是佛說真無常義。

2.我的理解是<諸法無常所以無自性>..為什麼六祖說無常是各各有自性? 
無常不就是因為自性空無自性的緣故嗎?
自性空所以無常..無自性所以無常..
為什麼六祖彷彿說無常是有自性? 

所有無常與常之義都非了義
都落兩邊
都有生死

必須悟了自性
就不在無常與常兩邊

雖然人人皆有自性
就是因為不悟
就得兩邊跑
不是跑常
就跑無常
跑常的人就證明有無常法給他看
跑無常的人就證有常法給他看

結果全部都只有一條路
就是生死輪迴去!!!


3.什麼又叫作<真常性有不遍之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不知道怎麼翻成白話? 

<真常性有不遍之處>
真常之道
不在常與無常兩邊
因為若落常與無常兩邊
便非真常之性
真常者常住也
常住者遍法界也

4.請問<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
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請整段翻譯成白話.. 

上面已解


5.最後再請問一個糊塗問題:
六祖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那請問人人若真有菩提自性,
那和外道所謂的<梵我>
或西洋人所說的<高我>有什麼不同呢?
蠻多人多說這有大大的不同
有人說等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問阿彌陀佛就好了...
有人說法過語言文字..講了你也不會懂..
等你修道開悟自然懂..
究竟有沒有可能懂呢?
語言文字雖非究竟,但也是指月之指!
可否略為開示呢?

要不然修一修修到外道去了..錯把梵我當自性豈不可惜?? 

梵我者眼前所有一切都是我的
自性者眼前所有一切
都是隨緣有
亦將隨緣滅


6.諸法無自性..那為何人有自性呢?
 人不也算是諸法之一嗎?那人也該是無自性?? 

人有自性才能發菩提心
才能成佛(自性就是佛性)


自性和佛性又有不同嗎? 
1.人有自性..石頭無自性..對嗎? 

自性就是佛性
自己的佛性之意

石頭者
屬諸法之性叫法性

2.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那石頭無自性嗎?
究竟生公說法頑石點頭..請問頑石..
石頭雖無靈性,只是因為有鬼神依附在石頭上面,所以聽法才會點頭?? 

還是沒有鬼神依附的石頭,只是一塊石頭聽生公說法也會點頭?? 
請問 at June 11, 2010 09:32 AM comment |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表示生公說法
讓眾生都能法喜充滿
連頑石都點頭稱是

是一種比喻
連最頑固如石頭的人也都能法喜充滿 

把他附會有鬼神依附的石頭
請問有何意義?

請問石頭真能成佛嗎?



~~~~~~~~~~~~~~~~~~~~~~~~
2009/3/22
明白裏頭若放行


雪竇之頌:
  至道無難,言端語端。
  一有多種,二無兩端。
  天際日上月下,
  檻前山深水寒。
  骷髏識盡喜何立,
  枯木龍吟銷未乾。
  難,難!
  揀擇明白君自看。 


現在來看雪竇之頌
雪竇實“老僧不在明白裏”
之意淋漓盡致展現也!!!

就是不在明白裏
故能護惜其知

就是不在明白裏
至道一有多種

就是不在明白裏
言語本無兩端

馮學成這虛頭漢說
"人無不惜其所知,若欲棄其知,誰不護惜?"

正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去!!!

即便骷髏識盡
天際依然日上月下
若是枯木龍吟
檻前還是山深水寒
難嗎,難嗎!
揀擇明白都是閣下自己
哈~~~~~~~

來看看月堂之頌:

南宋月堂行昌禪師之頌:
  至道無難,萬水千山。
  唯嫌揀擇,鵠黑烏白。
  才有是非還護惜,
  不會不知全得力。
  明白裏頭若放行,
  腰金猶頌青青麥。 


月堂就更利害了
明白裏頭放行去

明白裏頭若放行,
至道眼下萬水千山

明白裏頭若放行,
鵠黑烏白不明不白

明白裏頭若放行,
是非一法護惜不二

明白裏頭若放行,
不會不知明白得力

明白裏頭若放行,
腰金青青共頌一時!!!

~~~~~~~~~~~~~~
2009/3/21
與祖師同一鼻孔嗎?


師示衆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才有言語,是揀擇。老僧卻不在明白裏,是你,還護惜也無?”問:“和尚既不在明白裏,又護惜個什麼?”師云:“我亦不知。”學云:“和尚既不知,為什麼道不在明白裏?”師云:“問事即得,禮拜了退。”

“老僧不在明白裏”

這句諸位若會
便會下面三偈

“老僧不在明白裏”
馮學成這麼說:
人無不惜其所知,若欲棄其知,誰不護惜?
與祖師同一鼻孔嗎?

今將馮學成所舉的偈頌放上來,
我們來看看人家祖師怎麼說?


雪竇之頌:
  至道無難,言端語端。
  一有多種,二無兩端。
  天際日上月下,
  檻前山深水寒。
  骷髏識盡喜何立,
  枯木龍吟銷未乾。
  難,難!
  揀擇明白君自看。

圓悟之頌:
  至簡至易,同天同地。
  揀擇明白,何云護惜?
  口似椎,眼如眉。
  涉語默,蚿憐夔。
  堪笑卞和三獻玉,
  縱榮刖卻一雙足。

南宋月堂行昌禪師之頌:
  至道無難,萬水千山。
  唯嫌揀擇,鵠黑烏白。
  才有是非還護惜,
  不會不知全得力。
  明白裏頭若放行,
  腰金猶頌青青麥。 


莊子曰:『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
一條腿的神獸叫做夔
多條腿的蟲子叫做蚿

梅庵將莊子這句話擺上來
涉語默,蚿憐夔。
圓悟之意便昭然若揭

不許問蚿憐夔
為何成夔憐蚿

若還不會者
首先須將馮學成的一堆葛藤丟到馬桶去!!!
再參去!!!
參如何是“老僧不在明白裏”?去!!!


附上:
《莊子·秋水》中的原文:

  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踔而行,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蚿曰:『不然。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今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蚿謂蛇曰:『吾以眾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蛇曰:『夫天機之所動,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蛇謂風曰:『予動吾脊脅而行,則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於北海,蓬蓬然入於南海,而似無有,何也?』風曰:『然,予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然而指我則勝我,?我亦勝我。雖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眾小不勝為大勝也。為大勝者,唯聖人能之。』
~~~~~~~~~~~~~

2009/3/20
擔板大漢一個!!!



再續馮學成的壁觀
標紅部份是馮學成的壁觀
觀其壁觀之述
只一句話
擔板大漢一個!!!


師示衆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才有言語,是揀擇。老僧卻不在明白裏,是你,還護惜也無?”問:“和尚既不在明白裏,又護惜個什麼?”師云:“我亦不知。”學云:“和尚既不知,為什麼道不在明白裏?”師云:“問事即得,禮拜了退。”


  禪宗爲頓悟法門,頓則無次第,無因果,要見便見;若有次第、因果,即非頓悟。至道者,唯頓乃能見。次第之見,有淺有深,有前有後,皆落二邊,故不得見於至道。唯頓能見全體,以其非次第行也。三祖《信心銘》云:“至道無難”,頓則無難也。“唯嫌揀擇”,揀擇則有取捨,有次第,非頓也,欲見道難矣,故爲道所嫌。 

  人之所貴者,明白於心也。明白者,于事於物,因揀擇取捨而得其知之謂也。故明白者,大道之支離也。言語者,言語道,心行處之流淌也,即所知之表達也。大道無知,不可說。取捨於物則有知,故可說。達於此,則知不可說為體為本,可知為用為末。“老僧不在明白裏”,踞其本,體於道而示於人也。趙州如此道出,不知其然者難免起疑。故其云:“是你,還護惜也無?”人無不惜其所知,若欲棄其知,誰不護惜? 

  那僧甚是機靈,欲在趙州語中尋出縫隙,且拶了進來:“和尚既不在明白裏,又護惜什麼?”趙州固持其本,故云:“我亦不知”。那僧人仍在外邊尋釁,云:“和尚既不知,爲什麼道不在明白裏?”若以言語道之邏輯、因明而言,那僧是理直氣壯,趙州似無路可逃。然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頓”,豈是言語道、心行處可知。故趙州無須再與他周旋,一言了斷:“問事即得,禮拜了退。” 

  
趙州精習于《信心銘》,其語錄中,明示《信心銘》者有十九處之多,透出《信心銘》精神者更不計其數,於此,參究趙州錄或《信心銘》者當留意。
  圓悟禪師在《碧岩錄》中對這則公案有極佳的提持和評唱,如其在“垂示”中云:“乾坤窄,日月星辰一時黑。直饒棒如雨點,喝似雷奔,也未當得向上宗乘事。設使三世諸佛,只可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注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到這裏,作麼生請益?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禪字,滿面慚惶。久參上士,不待言之。後學初機,直須究取。” 

  於此則公案中,雪竇重顯和圓悟克勤二師皆有極佳的偈頌,先看雪竇頌:
  至道無難,言端語端。
  一有多種,二無兩端。
  天際日上月下,
  檻前山深水寒。
  骷髏識盡喜何立,
  枯木龍吟銷未乾。
  難,難!
  揀擇明白君自看。 

  再看圓悟之頌:
  至簡至易,同天同地。
  揀擇明白,何云護惜?
  口似椎,眼如眉。
  涉語默,蚿憐夔。
  堪笑卞和三獻玉,
  縱榮刖卻一雙足。
 
  雪竇圓悟二師之頌,又藏若干公案典故於其中,耐人玩味。有興致者可對照《碧岩錄》參。
南宋月堂行昌禪師之頌亦佳,一併錄出:
  至道無難,萬水千山。
  唯嫌揀擇,鵠黑烏白。
  才有是非還護惜,
  不會不知全得力。
  明白裏頭若放行,
  腰金猶頌青青麥。 

~~~~~~~~~~~~~~~~~~

先摘一段讓大家看看
人家宗門祖師怎麼說?


聖一法師 口述 寶林禪寺眾弟子 恭錄

——六祖壇經云﹕「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古來高僧大德,有些教人看話頭,一言半句都是話頭。有人問多福禪師﹕「如何是多福﹖」禪師答﹕「多福一叢竹。」學人不明,再問。禪師答﹕「一莖兩莖斜,三莖四莖曲。」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一揀擇就一莖兩莖斜。不揀擇,道在目前,竹報平安,亦復如是。動便飛去,不動還在眼前。 

——「眼若不睡,諸夢自除。」不揀擇,處處安樂。萬法不揀擇,萬法一如。
甲申年十一月十日(2004年12月21日)
雲居山 東禪堂

不揀擇者
一念不生也
清淨心也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如何是多福﹖
「多福一叢竹。」
一心不動
當下一切現成!!!!

學人不會
「一莖兩莖斜,三莖四莖曲。」 
心一動了
便起第二念(有斜有曲)去!!!


~~~~~~~~~
稍後將再借祖師之偈頌
對照馮學成的壁觀之述
來說說因何梅庵
言馮學成
乃擔板大漢一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