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 06 Sun 2009 09:19
*風是物非汝*
當風是物時,何者是汝?
如楞嚴會上。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自開自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乃物不遷乎?
見性不遷乎?
若見性不遷
物還遷乎?
請看佛如何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三
菩薩問明品第十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時,覺首菩薩以頌答曰:
「仁今問是義, 為曉悟群蒙,
我如其性答, 惟仁應諦聽。
諸法無作用, 亦無有體性,
是故彼一切, 各各不相知。
譬如河中水, 湍流競奔逝,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亦如大火聚, 猛焰同時發,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又如長風起, 遇物咸鼓扇,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又如眾地界, 展轉因依住,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眼耳鼻舌身, 心意諸情根,
以此常流轉, 而無能轉者。
法性本無生, 示現而有生,
是中無能現, 亦無所現物。
眼耳鼻舌身, 心意諸情根,
一切空無性, 妄心分別有。
如理而觀察, 一切皆無性,
法眼不思議, 此見非顛倒。
若實若不實, 若妄若非妄,
世間出世間, 但有假言說。」
~~~~~~~~~~~~~~~~~~~
2009/9/3
總結《物不遷論》之說
今天是中元節
剛好亡父七七
之後又將離開台灣一陣
但梅庵不會中斷
總結《物不遷論》之說
必須稍晚再跟大家討論!
先請慢慢看宗鏡錄怎麼說:
請務必耐心看!!!
宗鏡錄說的這些
都不是文字!!!
問。如今現見。物像榮枯。時景代謝。如何微細披剝。明見不遷之旨。種則變壞。是故不常。不斷者。因二十有三十相續。是故不斷。中論云。如從穀有芽。是故不斷。若斷。不應相續。不一者。二十不與三十同體。各性而住。故不一。中論云。如穀不作芽。芽不作穀。是故不一。不異者。不離二十有三十。若二十姓張。三十不異。中論云。若異。何故分別穀芽穀莖穀葉。是故不異。不來者。二十不至三十時
答。但當見性。自斷狐疑。余曾推窮。似信斯理。
不遷論云。旋風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漂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
疏云:前風非後風。故偃嶽而常靜。前水非後水。故競注而不流。前氣非後氣。故漂鼓而不動。前日非後日。故歷天而不周。
鈔云:
然自體念念不同。則初一念起時。非第二念時。乃至最後吹著山時。非初起時。則無前念風體。定從彼來吹其山也。且山從初動時。以至倒臥地時。其山自體。念念不同。則初一念動時。非第二念動時。乃至最後著地時。非初動時。則無初動山體。定從彼來至著地時。斯皆風不至。山嶽不著地。雖旋嵐偃嶽未曾動也。以此四物。世為遷動。然雖則倒嶽歷天。皆不相知相到。念念自住。各各不遷。且如世間稱大。莫過四大。四大中動。莫越風輪。以性推之。本實不動。
如義海云:
鑒動寂者。為塵隨風。飄颺是動。寂然不起是靜。而今靜時。由動不滅。即全以動成靜也。今動時由靜不滅。即全以靜成動也。由全體相成。是故動時正靜。靜時正動。亦如風本不動。能動諸物。若先有動。則失自體。不復更動。今觀此風。周遍法界。湛然不動。寂爾無形。推此動由。皆從緣起。且如密室之中。若云有風。風何不動。若云無風。遇緣即起。或遍法界拂。則滿法界生。故知風大不動。動屬諸緣。若於外十方虛空中。設不因人拂。或自起時。亦是龍蜃鬼神所作。以鬼神屬陰。至晚則風多故。乃至劫初劫末成壞之風。並因眾生業感。世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緣會則生。緣散則滅。若執自然生者。只合常生。何得緊縵不定。動靜無恒故知悉從緣起。又推諸緣和合成事。各各不有。和合亦無。緣。緣之中。俱無自性。但是心動。反推自心。心亦不動。以心無形。故起處不可得。即知皆從真性起。真性即不起。方見心性遍四大性。體合真空。性無動靜。以因相彰動。因動對靜。動相既無。靜塵亦滅。故首楞嚴經云。性風真空。性空真風。又不遷之宗。豈離動搖之境。無生之旨。匪越生滅之門。故金剛三昧經云。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是以起恒不起。不起恒起。如此通達不落斷常。可正解一心不遷之義矣。
如先德云:
夫物性無差。悟即真理。真即不變。物自湛然。常情所封。於不動中妄以為動。道體淵默。語路玄微。日用而不知者。物不遷也。事像可觀。稱之為物。物體各住。故號不遷。不遷故。隨流湛然清淨。為物故。與四像而所相依。故知無生不生。無形不形。處性相而守一者。其為不遷論焉。
所以不遷論云。是以如來。因群情之所滯。即方言以辯惑。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異者。其唯聖言乎。故談真有不遷之稱。導俗有流動之說。雖復千途異唱。會歸同致矣。而徵文者。聞不遷。則謂昔物不至今。聆流動者。而謂今物可至昔。既曰古今。而欲遷之者何耶。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不來故。不馳騁於古今。不動故。各性住於一世。然則群籍殊文。百家異說者。苟得其會。豈文言能惑之哉。是以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人之所謂去。我則言其住。然則去住雖殊。其致一也。
故經云。正言似反。誰當信者。斯言有由矣。何者。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有何物而可去來。然則四像風馳。旋機電卷。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也。是以如來。功流萬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彌固。成山假就於始簣。修途託至於初步者。果以功業不可朽故也。功業不可朽故。雖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遷。不遷故。則湛然矣。
故經云。三災彌淪而行業湛然。信其言也。何者。夫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昔不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今。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復何惑於去留。躊躇於動靜之間哉。然則乾坤倒覆。無謂不靜。洪流滔天。無謂其動。若能契神於即物。斯不遠而可知矣。
古釋云。前言。古今各性住於一世不相往來者。則壯老。不同一色。定為嬰兒。無匍匐時。乃至老年。則無相續。失親屬法。無父無子。應唯嬰兒得父。餘則匍匐老年不應有分。則前功便失。有斷滅過。從此便明功流始簣。初步。因果等。相續不失。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故圓正不遷理也。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者。諸聖依一心之正宗。逗機演差別之教跡。雖九流八教不等。而不遷。一念無虧。故云雖千途異唱。會歸同致矣。而隨文迷旨者。但執權門生滅之言。妄見世相去來之事。因此以為流動。隨境輪迴。殊不知生死去來。畢竟無性。所以中觀論破三時無去。一已去無去者。去法已謝。二未去無去者。去法未萌。三去時無去者。正去無住。又以去者。去法。二事俱無。若無去者。即無去法。亦無方所。去者即是人。以法因人致。離人無有法。離法無有人。
故鈔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者。明三時無去來。以辯不遷也。如人初在東方。卓立不動。則名未去。未去故。未去不得名為去。若動一步。離本立處。反望本立處。名已去。已去故。已去不得名為去。惑人便轉計云。動處則有去。此中有去時。非已去未去。是故去時去。龍樹便以相待破云。若有已去未去。則有去時。若無已去未去。則無去時。
故偈云。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如因兩邊短。有中間長。若無兩邊短。即無中間長也。青目即以相違破。何者。去時者。謂半去半未去。名曰去時。則一法中有二墮相違。去義不成。是故去時亦無去。故偈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也。如一人從東方行至西方時。望其從東至西。如似有去。故言知彼去。然步步中三時無去。則無去法。既無去法。即無去人從此至彼。故言去者不至方也。去者。謂人也。已上一經一論。皆明三時無去。以標宗辯不遷也。此來去因果不遷。即會中道八不意也。
如論偈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今以因果會釋八不義。言不生者。如二十時為因。三十時為果。若離二十有今三十。可言有生。若離二十。則三十不可得。是故不生。故中論云。離劫初穀。今穀不可得。是故不生。不滅者。則二十時不無。故不滅。若二十時滅。今不應有三十時。中論云。若滅。今應無穀。而實有穀。是故不滅也。不常者。則三十時無二十時。是故不常。中論云。如穀芽時。。是故不來。不出者。二十時當處自寂。不復更生。故不出也。達此理者。則離一切戲論。契會中道。則真諦矣。是知於真諦中。無一法可得。豈有去來。
如大涅槃經云。爾時世尊。問彼菩薩。善男子。汝為到來。為不到來。瑠璃光菩薩言。世尊。到亦不來。不到亦不來。我觀是義。都無有來。世尊。諸行若常。亦復不來。若是無常。亦無有來。若人見有眾生性者。有來不來。我今不見眾生定性。云何當言有來不來。有憍慢者。見有去來。無憍慢者。則無去來。有取行者。見有去來。無取行者。則無去來。若見如來畢竟涅槃。則有去來。不見如來畢竟涅槃。則無去來。不聞佛性。則有去來。聞佛性者。則無去來。般若燈論。問。汝為已行名初發。為未行名初發。為行時名初發耶。三皆不然。
如偈曰。已去中無發。未去亦無發。去時中無發。何處當有發。
釋曰。已去中無發者。謂去作用。於彼已謝故。未去亦無發者。謂未行無去。去則不然。去時中無發者。謂已去未去等皆無去義。云何可說去時有去。如是三種。俱無初發。是故偈言。何處當有發。
又偈云。無已去未去。亦無彼去時。於無去法中。何故妄分別。
釋云。妄分別者。如瞖目人於虛空中。或見毛髮蠅等。皆無體故。
又偈云。是故去無性。去者亦復然。去時及諸法。一切無所有。
又偈云。未滅法不滅。已滅法不滅。滅時亦不滅。無生何等滅。
釋曰。第一句者。以滅空故。譬如住。第二句者。如人已死不復更死。第三句者。離彼已滅及未滅法。更無滅時。有俱過故。是故定知滅時不滅。第四句者。其義云何。一切諸法皆不生故。言無生者。生相無故。無生有滅。義則不然。如石女兒。乃至復次汝言滅者。為有體滅耶。為無體滅耶。二俱不然。
如偈曰。法若有體者。有則無滅相。
釋曰。以相違故。譬如水火。由如是故。
偈曰。一法有有無。於義不應爾。
復次偈曰。法若無體者。有滅亦不然。如無第二頭。不可言其斷。是以既無來去之法。亦無住止之時。以因法明時。亦因時辯法。法既無有。時豈成耶。如中觀論偈云。時住不可得。時去亦叵得。時若不可得。云何說時相。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物尚無所有。何況當有時。
釋曰。如上引證。直指世間。皆即事辯真。從凡見道。目前現證。可以絕疑。去法既然。乃至六趣輪迴。四時代謝。皆是不遷。常住一心之道。然則群籍殊文。百家異說。苟得其會。豈文言能惑哉者。若達萬法唯我一心。觀此心性尚未曾生。云何說滅。尚不得靜。云何說動。如楞嚴會上。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自開自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乃至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故知見性不遷。理周法界。但是認物為己。背覺合塵。若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則顛倒行事。性心失真。境實不遷。唯心妄動。可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矣。
故論云。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不來。故不馳騁於古今。不動。故各性住於一世。此乃是法法各住真如之位。無有一物往來。亦未曾一念暫住。皆不相待。豈非不遷乎。若能如是通達。己眼圓明。何似有之幻塵。一期之異說。而能惑我哉。
又古釋云。百家異說。豈文言之能惑者。此明於三教不惑。各立其宗。儒有二十七家。若契五常之理。即無惑也。黃老有二十五家。若契虛無。亦無惑也。釋有十二分教。若了本心。亦無惑也。然則三教雖殊。若法界收之。則無別原矣。若孔老二教。百氏九流。總而言之。不離法界。其猶百川歸於大海。若佛教圓宗。一乘妙旨。別而言之。百家猶若螢光。寧齊巨照。如大海不歸百川也。
然則四像風馳。旋機電卷。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者。四像。則四時也。旋機者。北斗七星也。雖寒來暑往。斗轉星移。電轉風馳。剎那不住。若得意者。了於一心毫微之密旨。則見性而不動也。果不俱因。因因而果者。譬如為高山。初覆一簣之土為因。直至壘土成山。此初一簣土。雖未成山。初不至後。而亦不滅。又終因此一簣土成山。故云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今。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又如千里之程。起於初步。雖未即到。果不俱因。然全因初步之功。能達千里之路。則因因而果。故云成山假就於始簣。修途託至於初步。又如初發一念菩提善心之因。究竟成就無上妙覺之果。即最初一念不亡。若初一念已滅。則不能成佛果。故云是以如來功流萬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彌固。以其不滅不來。成功成業。因不虛棄。事不唐捐。則知萬法俱不遷矣。豈更猶豫於動靜之間哉。若能觸境而明宗。契神於即物。假使天翻地覆。海沸山崩。尚不見動靜之兆眹。況其餘之幻化影響乎。
~~~~~~~~~~~~~
2009/7/3
法法各住真如之位
將要再進大陸一趟
進大陸這期間
有時間還是會陸陸續續上帖
~~~~~~~~~~~~~~~~~~~~~~~~~~~
僧肇《物不遷論》頌:
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竟注而不流,
野馬漂鼓而不動,日月經天而不周。
《宗鏡錄》云:
前風非後風,故偃岳而常靜。
前水非後水,故竟注而不流。
前氣非後氣,故漂鼓而不動。
前日非後日,故曆天而不周。
旋嵐大風之名。此風起時。偃妙高猶如腐草。江河易見。
野馬者。南華云。塵埃也。或云。白駒游氣。亦運動中駛埃者。
日月於晝夜中。周四天下。此皆常靜。不流。不動。不周。
悟入"物不遷 "時
便悟"空間不遷"與"時間不遷"是一體的
因"無所"遷也!
請看這一段
憨山老人自述
自己悟入"物不遷 "的公案
憨山老人"不遷字說"云:
余少讀肇論。至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麗天而不周。茫然莫知所指。萬曆甲戌行脚至河中。與道友妙峰結冬於山陰道院。因校刻此論。恍然有所悟入。及揭簾。覩風吹樹葉。飄颺滿空。乃自證之曰:肇公真不吾欺也。
此時所謂的"悟入"
悟的是遷中有不遷之理嗎?
非也!
憨山老人"不遷字說"再云:
每以舉似於人。咸曰。遷中有不遷者。余笑曰。若然則為理不遷。非肇公所謂物不遷也。然既曰:即物不遷。豈捨物以求理。釋動以求靜哉。
然所謂不遷之妙何在?
苟得不遷之妙。則日用現前。種種動靜閒忙。逆順苦樂。得失勞逸。利衰毀譽。以至富貴貧賤。大而禍患死生。則了不見有纖毫去來相也。即釋迦之分身。觀音之隨應。普賢之萬行莊嚴。乃至世出世法。一口吸盡。
會嗎?
~~~~~~~~~~~~~~~~~~~~~~~~~
2009/7/1
當頓入"無所"之際
小柯提問
物不遷論
及憨山大師之註物不遷論
時間到哪裡去了
kkys12222 於 June 30, 2009 10:40 PM 回應
~~~~~~~~~~~~~~~~~~~~~~~~~~~~~~~
肇公物不遷論曰。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
來者無所從來
去者無所至
當頓入"無所"之際
請問時間空間將何所寄?
既無所寄
故緣會而生之物
昔物當然自在昔
今物當然自在今
淨慧老和尚:
“隨遇而安”和“放任自流”兩個詞本身之間有很明顯的區別。“放任自流”既然是“放任”,就是不顧任何客觀條件,允許不允許,放任了。“隨遇而安”是尊重一切客觀條件,尊重因緣,就像我剛才說的一樣,我的一切都是被動的,就是在種種因緣的限制規定之下去做某件事情。所以隨遇而又能安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往往我們能隨遇又不能安,很勉強。因爲我達不到這個目的,只有放下吧,但是心裏安不了。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統一的全面的思考。至於說當下能不能把握,因爲當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東西,遷流不息,所以讓你把握當下就是讓你把握每一個遷流的念頭,這個叫當下,當下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所以把握當下實際上是叫你時時覺照,念念自知,這個才是把握當下的著眼點。如果你死死地把握當下,那就成了執著了,因爲念是無住的,你的智慧就是要能夠時時覺照你的每一個心念,是在想什麽,是在做什麽,我所說的把握當下是指的這個意思。
所以一切事情都不可勉強,一切事情都只能是被動,當你“被”而“動”之後,你才可以主動你“被”而“動”了,你再不主動,那就是消極。“被”而“動”之後,你再積極主動地去做,那才叫隨順因緣。既然推到這個地方來了,推到這個前臺來了,我就要把這台戲唱好,推到前臺來了這台戲唱不好,你就辜負了觀衆對你的期望。
~~~~~~~~~~~
2007/1/25
若了緣起緣滅
梅庵曰:
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何者?
若立規矩。則落限量。纔成限量。便違本宗。
宗門下之行者
但隨緣已
若了緣起緣滅何有規矩以自限?
若緣起便非在計劃之中,乃未來心不可得
若緣滅亦非在計劃之中,乃過去心不可得
宗鏡錄 (卷61)
問。
但云方便。說則無妨。若約正宗。有言傷旨
我此圓宗。情解不及。豈同執方便教人。空有不融通。
體用兩分。理事成隔。
說常住。則成常見。
說無常。則歸斷滅。
斥邊。則成邊執。
存中。則著中理。
今此圓融之旨。無礙之宗。
說常。則無常之常。
說無常。則常之無常。
言空。則不空之空。
言有。則幻有之有。
談邊。則即中之邊。
談中。則不但之中。
立理。則成事之理。
立事。則顯理之事。
是以卷舒在我。隱顯同時。
說不乖於無說。無說不乖於說。
寶藏論云:
常空不有。常有不空。兩不相待。句句皆宗。
是以聖人隨有說有。隨空道空。空不乖有。有不乖空。
兩語無病。二義雙通。
乃至說我。亦不乖無我。
乃至無說。事亦不宗。何以故。
不為言語所轉也。
釋曰:
常空不有者。常空則不因有而空。
若因有而空。則成對待。
以他為體。自無力故。不自在故。不得稱常。
常有不空者。亦不因空而有。
則一空一切空。一有一切有。以絕待故。
乃得句句皆宗也。空有既爾。法法皆然。
可謂宗無不通。道無不現。
云何簡法取塵。自生差別。
不為言語之所轉者。以知宗故。
無一事而不隨實地。無一法而不順無生。
祖師云:
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何者?
若立規矩。則落限量。纔成限量。便違本宗。但隨言語之所轉也。
所以一切眾生不知真實者。皆為言語之所覆。
大寶積經云:
音聲語言中。若得不隨轉。於義乃隨行。是名求義者。
何者名為義。應知祕密說。
祕密說者。即宗鏡旨矣。
唯佛智之所知。非情見之能解。
如勝天王般若經云: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須真胝。白勝天王言:
如來為大王受記乎?
勝天王答善思惟菩薩言:
善男子。我受記如夢相。
又問:
大王。如此受記。當得何法。
答曰:
善男子。佛授我記。竟無所得。
又問:
無所得者。為是何法。
答曰:
不得眾生壽者我人養育。陰界入悉無所得。
若善不善。若染若淨。若有漏。若無漏。若世間。若出世間。
若有為。若無為。若生死。若涅槃。悉無所得。
又問:
若無所得用受記為。
答曰:
善男子。無所得故。則得授記。
又問:
若如大王所說義者。則有二智。一無所得。二得授記。
答曰:
若有二者。則無授記。何以故。
佛智無二。諸佛世尊。以不二智。授菩薩記。
又問:
若智不二。云何而有授記得記?
答曰:
得記授記。其際不二。
又問:不二際者。云何有記。
答曰:通達不二際。即是授記
前言宗下(若約正宗。有言傷旨)
現言教下(但云方便。說則無妨)
教有二種說。
一顯了說。二祕密說。
如楞伽密嚴等經。起信唯識等論。
各據經宗。立其異號。
如維摩經以不思議為宗。
金剛經以無住為宗。
華嚴經以法界為宗。
涅槃經以佛性為宗。
何者。
以真心妙體。不在有無。智不能知。言不可及。
非情識思量之境界。故號不思議。
豎徹三際。橫亙十方。無有界量。邊表不可得。故稱法界。
為萬物之根。由作群生之元始。在凡不減。處聖非增。
靈梗覺昭然。常如其體。故曰佛性。
乃至或名靈臺妙性。寶藏神珠。
經云:
三阿僧祇百千名號。皆是如來之異名。
只為不知諸佛方便。迷名著相。隨解成差。
但了斯宗豁然空寂。有何名相。可得披陳。
譬如娑竭羅龍王。欲現龍王。大自在力。饒益眾生。咸令歡喜。
從四天下。乃至他化自在天處。及於地上。於一切處。所雨不同。
所謂於大海中雨清冷水。名為無斷絕。
於他化自在天雨簫笛等種。種樂音。名為美妙。
於化樂天雨大摩尼寶。名為放大光明。
於兜率天雨大莊嚴具。名為垂髻。
於夜摩天雨大妙華。名為種種莊嚴具。
於三十三天雨眾妙香。名為悅意。
於四天王天雨天寶衣。名為覆蓋。
於龍王宮雨赤真珠。名為踊出光明。
於阿脩羅宮雨諸兵仗。名為降伏怨敵。
於北鬱單越雨種種華。名曰開敷。
雖彼龍王。其心平等。無有彼此。
但以眾生善根異故。雨有差別。
是以龍王一味之雨。隨諸天感處不同。
猶如諸佛一心法門。逐眾生見時有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