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婆塞戒經》【三種菩提品第五】
善生向佛請法說,菩提有三種,即聲聞、緣覺和菩薩。爲什麽聲聞緣覺不能稱爲佛?如覺法性爲佛,那聲聞緣覺是什麽因緣,稱爲苦集滅道呢?聲聞緣覺也具足一切智,但是這個智有區別。小乘人修的一切智是四諦,即苦集滅道;緣覺的一切智是十二因緣;菩薩的一切智是六度萬行,功德不一樣。
佛說,菩提有三種;一是從聞而得;二是從思維得;三是從修而得。聲聞人從聞而得菩提,即聽到菩提不能成佛,沒發菩提心,只修到四果羅漢。佛是修證得的,不是聽聞得。辟支佛人從思維得菩提,即覺菩提少分,不能成佛。辟支佛人從思維悟到十二因緣,沒有去行六度萬行。如來無師,不以聞思,從修而得,覺悟一切,直至證得菩提。“如來無師”是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無師自證,在菩提樹下靜坐的時候,悟得和法性通,和報身通,然後祖祖聯芳化身成就。所以,佛可無師自證。我們必須依師而行,而且三大阿僧祇劫修菩薩道,只有成佛的時候才會無師自證。佛說,法性有兩種;一是總相;二是別相。總相是報身因緣與四諦,以報身成就爲究竟。只知娑婆世界一總相,這就是聲聞緣覺乘。別相是十方諸佛國土,各國土有所差別,不僅報身成就,而且要法性身和化身都成就,最後成就自性佛,才有自己的佛國土。總相,別相無有差別,爲一合相,這才是真正的成就。否則,光知總相成就娑婆世界,不知別相成就才法身成就、化身成就。聲聞、緣覺總相成就,不知別相成就,智慧不足。佛既知總相,又知別相,智慧具足。佛說,如恒河水,有兔、馬、象三種獸都想過河,兔子浮水而過,站不到底;馬是半站底兒過河,想站底不實;而象過河,腳能站底。兔子和馬比喻聲聞緣覺,只能斷煩惱,無世間諸漏,但自身習性不斷,最大的習氣是自我完善,獨修其身;即自修自利、不能利他的習慣力還在。佛能拔除一切煩惱習氣的根,廣度衆生,積無量功德;所以,象比喻菩薩,既能過河;又能站底。佛說,人的疑惑有兩種;一是煩惱疑;二是無記疑。煩惱疑是思維産生的疑惑,小乘人可以通過修定、空,將煩惱疑惑去掉;無盡疑是煩惱疑的根,不通過思維反應出來,八萬四千大劫定力消失後,因緣再會時,還會産生煩惱疑。如同說冬天大蔥根枯葉黃心不死一樣。無盡疑要通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破除,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就是要拔這個煩惱根。 佛說,聲聞人厭于多聞,因爲得少爲足的習氣在。如《法華經》中,五千比丘離席,不發菩提心。現在厭于多聞的人也有,出家、在家都有。一聽說有人講法,“我現在都不渴了,還讓我喝水。”典型的“貢高我慢”。能得度嗎?能得解脫嗎?不用問,肯定不得解脫。沒有謙下心,儒家都知道謙下,“三人同行,必有吾師”。如兒子要給父母叩頭,表示對父母的尊敬和報恩,同
時也表示自己謙下和順而成就孝道。聲聞緣覺之人壓抑思維,就像石頭壓草,看到十二因緣就爲極限,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願發菩提心,不知報佛恩而成就佛道。石頭壓草,草仍然生出來而煩惱不斷。聞衆生苦,而思維上無法救度;只有菩薩聞衆生苦而不厭,能夠救度。
佛說,聲聞緣覺智慧清淨,但功德不具足,感召到天身不究竟,如同清水放在三界濁瓶裏。自己清淨了,放的容器不清淨,把清淨水又染汙了。所以,說四果羅漢和辟支佛八萬四千大劫被染汙掉。佛功德圓滿,國土清淨,如智器俱清淨。淨有兩種,一是智淨,智慧清淨,無雜染;二是行淨,行做清淨,不犯戒。聲聞緣覺只有淨智而無淨行,行有障礙。如人剛發菩提心,魔就讓他吃點苦頭,而要救度的人又愚癡,還打你、罵你、辱你、欺你、恨你、怨你,發菩提心的人就會轉道,不能進行。而佛智行具足,無有障礙,以苦爲樂,以苦爲良師益友。所以,能夠把煩惱轉掉。遇著障礙就轉的人,小乘根基。說自己是菩薩,是大乘如何如何,那都是吹,自吹自擂。聲聞緣覺其行有邊,其心量有邊,即自了漢;其身有邊,有神通但不能到達其他佛國土;度人有邊,報身盡而度衆生數盡。佛心量無邊,十方國土任由往來;度衆生無邊;功德無邊,過去現在未來圓通;時空無邊,無處不現身;法無邊,一毛端可現十方刹等。佛能用一念破壞掉智障和解脫障,佛無煩惱。所以,沒有煩惱障和身障、智障。通俗一點說,小乘人有想不開的地方,想不明白的地方,有知見障和法障。佛的智慧已經到達彼岸無極限的程度,佛的一念可比喻一盞燈,立刻可破滿屋的黑暗。解脫障可以說是法障,即障礙解脫的宇宙法則。因法則、果法則、因果律法則。佛具足智因、智果,可化無量億因,可化無量億果。所以,圓融無礙。而聲聞緣覺做不到。
佛說,佛所說法,無有二語,沒有謬誤,真實不虛。因爲,佛具足因智,即自智因。十方諸佛智因具足,觀察衆生因具足。佛具足時智,即在現在、過去、未來的時間裏,十方諸佛度衆生因緣都不受限制。佛具足相智,即化身無量億觀察衆生相通達無礙,佛智對衆生,起心動念都知道。所以,說法不存在藏藏掖掖、遮遮蓋蓋的事。說法時不需別人守著、護著,一切無所畏、無所求。佛教化一切衆生如何依法解因緣,依法修道,善行滅掉無量劫所結業習,脫離世間法則束縛和諸苦。佛對一切衆生有大憐憫心,有這樣的智慧和願力,只要衆生發心求什麽,都會得到滿足。佛的身力能超越一切衆生的身之力、心之力、不可比擬力。佛的心力是智慧力超越一切聲聞緣覺,無量無邊。佛的菩提和聲聞緣覺的菩提有差別,聲聞緣覺都是有限菩提,不究竟菩提,對衆生無有彼岸菩提。而佛的菩提,是彼岸菩提無極限。出家菩薩理解三種菩提不難,在家菩薩理解三種菩提難,在家菩薩有多惡因緣纏繞,很難證悟到這些境界。
【修三十二相業品第六】
善生向佛請法說,菩薩身力是什麽時間成就的呢?
佛說,是從修三十二相業時開始成就。菩薩修行積聚三十二相功德的時候,就得菩薩果。這時雖然有些業習未破,但得二種定;一是菩提定,即智慧心生起,知有佛道可成,是真實法相;二是有定,即業習少許未破,而不暫舍衆生。同時還得兩種定;一是宿命定,即在定中觀察自己宿命和衆生宿命;二是生正法因定,即定中證知自己和衆生必以正法精神去修行,方能成就。得正法必須親近佛,親近善知識,修六度萬行,不退轉,種不退轉的因。菩薩從證新發意菩薩至成佛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裏,常隨佛多聞,不生厭倦。修三十二相的時候,以百福功德爲中心,修心五十,心行五十,就是各占百分之五十。光發心不行,就是說得到,做不到。說一半、做一半,圓滿才是百福功德。佛說,一切世間功德,爲人天福報,不能與佛的一毛功德相比。三十二相是菩薩大悲善業之果報,即證菩提。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但功德不具足,是漏體。菩薩修三十二相,不是在天中修得,不是女人身能成就,需要滿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證得菩提。那就是初發心一大阿僧祇劫;一地到七地一大阿僧祇劫;八地到十地一大阿僧祇劫。一些人一聽說發菩提心這麽難,這麽長時間才能成就,就退轉爲聲聞緣覺。諸位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地前菩薩一大阿僧祇劫難過,包括出家修道的開始時間;一旦證得一地菩薩以後,這兩大阿僧祇劫好過,常在佛身邊聽聞佛法。
佛往昔在寶頂佛所滿第一大阿僧祇劫,燃燈佛所滿第二大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滿第三大阿僧祇劫。往昔釋迦牟尼佛是這樣修行過來的,我們能不能例外?修行的時候,以次第修行,有時超越,有時也退轉。所以,時間不必確定。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不是等靠時間,只能是精進修行,才能證得;等不來果位,靠不來果位。爲什麽有超越、有退轉;超越的菩薩,一舍天福,二發大願,三最上法供養。退轉的菩薩,爲地前菩薩,一心退,二行退;但退轉不退道。菩薩修行三十二相是,以善眼視衆生,得牛王眼相;以軟語、先語、實語教化衆生得八梵音相;供養師長,頭頂禮拜諸佛菩薩,得無見頂相;不誑一切衆生得白毫毛相;佈施持戒修集道時,其心不動,得足下平相;供養父母、善友,如法擁護一切衆生,得手足輪相;不殺得纖長指相;不妄語得足跟長相;善受師長等教得身臃滿相;以“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教化衆生,得手足合網縵相;以手洗除師長、父母身上垢穢後塗香,得手足軟相;讓衆生修施、修戒等一切善法,得毛上靡相;至心聽法、說法,壞生死諸過,得鹿王端相;衆生有病施藥得身方圓相;不欺誑一切賢聖得手過膝相;救護怖畏衆生,不說他過得象馬藏相;樂聞智論,樂治道路,得皮膚柔軟一孔一毛生相;常施衆生房舍、臥具、飲食、燈明,得金色身相;不生嗔心,得七處滿相;不說無義語,得缺骨滿相;無兩舌得上身獅子相;教人不兩舌,得頰車獅子相;以十善法教化衆生得四十齒相;讓衆生喜歡聽教善法得白淨相;稱讚他人功德,得齊密相;修欲界慈,樂思善法,得四牙白相;
受持善法得肉髻相;教化衆生善法得廣長舌相;不惡口得梵音相;慈善怨親得牛王目相;宣說正法,實法不虛,得白毫光相;頭頂禮拜一切賢聖等,得無見頂相。出家人修三十二相不難,在家人修三十二相難,有多惡因緣纏繞。
優婆塞戒經卷二
【發願品第七】
善生向佛請法說,三十二相業誰能做到呢?
佛說,有智慧的人能做到。有智慧的人能發無上大願心,身口意得做善業,願衆生將來都成爲聲聞、緣覺、菩薩,親近佛,親近善知識,恭敬供養,受持深法。但是初學人一定要親近聲聞緣覺,因爲菩薩是從聲聞緣覺中修出來的。連聲聞緣覺都不是,一果羅漢都不是,那對不起,親近誰都得從親近聲聞、緣覺開始。親近諸佛、聲聞、善友,可以無量世去親近,受大苦惱也不疑悔,不於菩提心生一點退轉心。衆生如以惡口打罵我,毀辱我身,我願增加慈悲,不生惡念。願我後生,在在處處不受女身、無根、二根。後兩種人即非男非女或是既男又女,就是疑惑不信而犯四重戒的業報之身。我願遠離惡友,不生惡國、邊夷之地,常生在豪姓、大姓之家,身體好,財寶自在,而且有好心,有時間能夠修行,心得永見。我願思維不放逸,離身口意一切惡業,連意都不起惡念。常爲衆生做大利益。不爲身命而造惡業,利益衆生的時候,不求恩報。我願常行十二部經受持,而且轉教他人,弘法利生,能壞衆生惡念、惡業,一切世間的事情,不能超越弘法利生這件事。我願承傳佛法,爲帶領的弟子培德,讓他成爲聲聞緣覺直至菩薩,續佛慧命。我願救治衆生身心重病,心裏有病貪嗔癡,身體上有病殺盜淫等。我願救度自己和衆生,
說種種法,讓衆生聽了後高興。對於根基不好的人也要擇言說法,不管什麽根基的人都讓他高興。如果說法不究竟,引起一個衆生心生不快,這不怨衆生,是說法不圓融。我願爲饑餓衆生捨身,當有人吃我、咬我、打我的時候,就像草木一樣,不生嗔恨;而不是吃別人的肉像吃蘿蔔似的。我願供養師長、父母、善友,于怨親中其心是一樣,誠修六念於無我想,和十二因緣法。我願常于清淨修集慈悲。一切衆生如見我身就高興,樂於和我親近。一親近一高興就丟掉煩惱。只有菩薩行人發菩提心以後只求佛果而不求餘果,才能這樣。菩薩若能立如是願,當知是人是無上法財長者。只有這樣發願,才能得到無量財,才是功德事,才能求法。現在發成佛之心,但不說自己現在就是佛。佛說,菩薩要具足三事,才可謂法財長者;一是心不喜歡看外道典籍;二是心不貪著五欲之樂;三是常樂供養佛法僧三寶。另外還有三事;一是爲別人受苦心不後悔;二是具足微妙無上智慧;三是行善法時,心不生驕慢。另外還有三事;一是爲度衆生受地獄苦如三禪樂;一切衆生皆得往生極樂世界,他的苦報我皆代受,就等於我在受樂一樣;二是見善行功德不生嫉妒;看到誰得法修行,親近善知識,修的比我好才好呢,心生高興,這個世界上又多了一個發菩提心的人;三是所行善業不爲生死;不爲謀生,不爲死後做什麽,就像秦始皇修建皇陵、兵馬俑等,不去做這些;這樣人無智慧,因爲活著時爲死後繼續造業,增加自己苦本。另外還有三事;一是見他受苦,如己無異;二是所行善事功德都爲救度衆生;三是善巧方便讓衆生依法解脫而離苦。另外還有三事;一是觀人生欲樂如看到毒蛇;二是唯度衆生修苦樂法;菩薩行人是幾千次上萬次來到這個世界度眾生而不知疲倦,以苦爲樂;三是行於無生法忍可積累功德;無生法忍就是行不受世間諸法所影響,順逆二境不動一心。另外還有三事;一是捨身;二是捨命;三是舍財。發菩提心的人爲入世度衆生就要捨身命財。另外還有三事;一是多聞無厭,勤聽善知識教化;
二是能忍諸惡;三是諸惡爲我成道而助道,同時教他修忍;煩惱火可燒功德林。另外還有三事;一是常反省自己的過失;二是善能容讓別人的過失,別人的過失也別張揚;三是勤修慈心,經常把好心放在前頭。另外還有三事;一是致心受持禁戒;二是教衆生不放逸,自性衆生也不放逸;三是口言柔軟不粗,不說粗俗低級下流語言,要說讓人能夠接受的語言;不讓人一聽就生煩惱的語言,把好心好事用柔軟語說出來;這是一種智慧功德,又是一種口功德;有了意功德於心和口功德于行,自然身功德就具足。另外還有三事;一是能法施,法施就是在自身正行的基礎上能夠弘法、講佛經或流傳經典等;二是能大財施,內財外財爲佛事而佈施;三是以上兩種施,勸人同施;特別是流傳經典時,一定要給衆生法施與財施於一體的佈施機會。另外還有三事;一是常以大乘經典講給衆生聽,教化衆生發菩提心;二是自己精進禪行智慧等,也教化別人共同修行;三是以平等心對待衆生,不生輕慢想。另外還有三事;一是雖然有煩惱,但能轉煩惱,讓煩惱轉爲菩提智;二是知煩惱過失,但不生厭,有願生生世世來度衆生,不因爲濁世有煩惱而失願;三是,有爲的煩惱只有用有爲法對治,才能把煩惱的根破除掉。另外還有三事,一是爲別人證得功德而歡喜,二是自得安樂,不願意自己獨受,還要讓大家分享;三是不要滿足,滿足聲聞現狀。另外還有三 事;一是聞諸菩薩苦行心裏不要害怕也應該好好修行菩薩道生起大無畏的菩薩精神;二是見有人來求助,要想辦法盡力滿足;三是保持平常心而不生驕慢心,永遠不要有貢高我慢心。菩薩若能觀因觀果,亦能斷因斷果,是斷六道輪回之因果;亦能得因得果,是得佛菩薩的善因果,將來成佛道。菩薩能斷因果名爲法果,自然會成就法王子。出家菩薩立如是願,是不爲難;在家菩薩立如是願,實是爲難,有多惡因緣纏繞。
【名義菩薩品第八】
善生向佛請法說,菩薩有兩種,一種是假名菩薩,一種是實義菩薩。什麽樣的人爲假名菩薩?
佛說,衆生發菩提心以後還願意讀誦外道典籍,修學外道術法;爲了自己身命,殺害他命,不修慈悲,暫時還樂於生死;常造諸業,活時要好好活,死了也要死的風光;疑惑三寶;愛惜自己的身命,不能忍辱;語言粗俗,言行放逸,悔恨;於自身生輕慢想,經常說什麽“我永遠也成不了佛”之類缺乏信心的話;對修行有煩惱心、有恐懼想;亦不能勤修智慧,壞掉這些業報;對五欲之樂常生貪吝想;對衆生不合己意的事有嗔恨心,親近惡友;懈怠、亂心,易生無明;不信六度萬行;不願意去修善積福;專門樂意聽邪知邪見的惡語等,這就是假名菩薩。
這裏是說受了菩薩戒就是菩薩,在行上不去做,這些都屬於假名菩薩。還有的人,嘴上發了菩提心,可是無量劫以來,一行菩薩道遇到點困難就生疑悔。雖也在行這條道,但不真實,不是真心去行對自己的過失不生懺悔,對衆生苦不生憐憫。有的在家人爲自己生計或家庭紅白事請客而殺牛、宰羊,或殺其他衆生祭天地等。雖然信但是不堅固,爲世間的五欲和名聲造種種惡業。依仗自己年輕力壯或財力雄厚心生驕慢,輕視他人。雖然世間人都這樣,但行做的真實性是顛倒的。心裏想我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但是做的事背道而馳,都是顛倒的。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最後只能淪爲生死之樂。而行的佈施是人天福報,雖然也受持戒律,只能增長壽命或世間財富,這是假名菩薩的種種表現。什麽是實義菩薩呢?最起碼往這一坐,心裏知道我今天在這靜坐是自利又是利他,有這種心態就寬闊,苦一點我也坐的下去。假名菩薩是坐了一會兒,“我這腿疼啊,還是出去度衆生吧,給衆生講法去吧”,說一些以文解義的不是自己證悟之語的“法”。真實的菩薩不是這樣,往這一坐,腿再疼再麻我也挺住,我要自利,才能利他,我要想成爲真菩薩,必須先修禪定,證空、證禪、證定,破除這些無明煩惱,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利。爲自
己還做不到這一點,爲別人能做到嗎?爲自己能做到的時候,還不忘別人,還要爲佛承擔事業,這樣心量就廣,這樣才能吃苦耐勞,進入實義菩薩。佛說,實義菩薩能夠聽聞佛法,瞭解深意,理解佛法實義,能親近善友、善知識,供養師長、父母,樂聽佛法,受持、讀誦、書寫、思維,爲法的因緣,不惜身命財物,其心堅固。內財、外財、妻子、兒女都可捨棄。說話就說柔軟語,見人先說話、先打召呼,不說讓別人後悔的話,不要事後埋怨。說實話,以誠相見,不說惡語,不說兩舌。於自己也不生輕慢想,能做到的事情我一定去做,哪怕只能做一點能利於人的事情我都去做,做善事沒有上限,遇到路旁行乞的不要給自己限定只給一元,殘疾程度特別嚴重的,條件允許可以多給。這樣做增長福德的同時,讓自己的智慧力也增長。佛說,應該磨自己的智慧之刀,鋒利自己的智慧之劍。什麽是鋒利,自己的智慧明明白白,什麽魔法魔軍魔子魔民來了,立刻就斬斷。雖然也看一些外道典籍,帶著破邪之劍去看,要想說服外道,不看他們的典籍就沒法說服他們。看他們典籍爲破他們知見並且超越於他。用方便的方法調伏衆生,讓所有人信服而不生恐怖。常教化衆生,說“菩薩是人修成的,菩薩道是可以成就的。”雖然吃一點苦,但在苦中有樂。同樣是幹粗活,別人幹粗活是苦,發菩提心的人幹粗活是樂事。爲了這個常修精進,把自己煩惱放一邊去,不讓煩惱煩自己,也不把煩惱轉嫁給別人。心裏經常攝持自己去精進,不去貪圖安逸,常修忍辱,無辱可忍。以涅槃樂爲樂,以涅槃果爲果,持戒去精進。願爲衆生驅使,只要是爲佛法,讓我幹什麽都行,有求必應。我曾發願,只要真心修行,哪怕只有一個人請法,我都給講法;十人修行,我爲十人講法;百人求法,我爲百人講法。我不爲一人少而不講法;也不爲百人多而樂講法。這是一個菩薩行人的願力問題,爲他人受苦不後悔。見有退菩提心的人,得心生憐憫並言語安慰,使之重新生起堅固修行的道心。行菩薩道的人必須這麽做,不讓任何人生煩惱,不求任何果報。不要想“我慈悲誰了,給我個慈悲果報吧”。這都沒用,這個名相是假的,我們這個身體幾十年之後都煙消雲散了,要這些東西有什麽用呢。對於怨你、恨你、誤解你、對你求全責備的人,我們要想他們有他們的道理呀,我有我的過失和不圓滿處,這樣一想就全都理解了。佈施的時候要平等佈施,還要超越自己的親人。看見出家人,多供養一些;過年過節供養自己父母可能都沒供養這麽多,這就是超越自己的親人,這才是真供養。知這個世間都是無常的,身體也是無常的;所以,對衆生和自己都要經常有所約束,用佛法來約束。佛法無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經常這樣約束自己時,自己的心量就擴大。爲自己和衆生共同脫離生死煩惱,就能發起大願心。隨衆生語,不逆衆生語。在隨順的過程當中,用佛法去啓迪,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打斷,“你別說了,你說的不對”這樣不行。世俗談論也好,要用善語、柔軟語去啓迪衆生。還有比這好的方法,知道嗎?爲衆生受苦之時,其心不動。菩薩行人都是默默承擔一切苦難,而不讓人知道。見衆生作惡,行少善,只對善業念念於心,儘管少,將來爲這小小的善念或善緣都來度;做那些惡事,等有可度之日,必替承擔,讓其出離,這才是修菩薩行的人。於三寶所,對佛法僧不生疑心,樂於供養佛法僧三寶,錢少時,先給貧窮。去寺廟禮佛,寧可進廟不燒香,也要把兜裏僅有的錢舍給廟外那些乞討的人,先施悲田,後種福田,這是菩薩行人。可是一般人不這樣,有一塊錢先去供養三寶種福田,舍一得萬報,種悲田看不著回報。菩薩行人不求回報,才去種悲田。所以說“先種悲田,後種福田”,這是菩薩行人做的。咱們有錢一定別吝嗇,對於那些殘疾人,受苦受難的人,一定要給予他們,讓他們心生希望,“還是信佛的人心善啊,我做了這麽多壞事,感召此報,他們還這麽對待我。世上好人多,還是信佛的人好。”讓這樣的人對佛法僧三寶生起恭敬心,要比自己種福田的功德要大,要大百千萬倍。菩薩行人做得到,小乘人做不到,其他人更做不到。有錢送當官的、管事兒的,就不供養三寶,更何況貧窮、下賤之人。瞧都瞧不起他,能把錢給他?看過那些惡人,要是遇到出家人跟他化點緣,寧可把饅頭扔給桌子下面的狗吃也不給出家人吃。先爲貧苦,再爲富貴。要是遇到一個窮人、一個富人,你要先跟窮人打交道,後跟富人打交道。做一切事情的順序,都是先對窮人,後對富人。讓窮人心生歡喜,富人不因爲沒先跟他打召呼而不快,而窮人容易生起這種自卑心。富人對誰是否先跟他打召呼覺得無所謂,就算輕慢他了,改日一說,淡淡一笑就過去;窮人要是被有意忽視,後打召呼了,他可能耿耿於懷,終身不忘。菩薩行人絕不讓任何人心生不快,更不應讓任何人將任何做的不圓滿的事耿耿於懷。樂贊別人的好處,說佛涅槃的樂處。如果有技術和藝術,要教窮人學,讓窮人得一技之長,讓他有飯吃。窮人學了技藝,會心生歡喜;別自私自利,教他並不是貪圖他的供養,而是讓他得到利益,讓他去養他的父母。身口意業,所造諸善,終不是爲了自己,只是爲了利益別人,共爲佛事。不是暫時這樣,而要一生都這樣,恒爲他人,這才是實義菩薩,真菩薩。 出家菩薩爲實義菩薩是不爲難;在家菩薩實是爲難。在家修菩薩道的人都是逆世之人,都是逆著來的;所以,難行難做。
【義菩薩心堅固品第九】
善生向佛請法說,義菩薩怎麽知道自己是實義菩薩呢?
佛說,菩薩苦行的時候,首先是自己有誠心,不爲苦而苦。幹點活是爲自己修道,爲衆生得道,爲同修能安心修道創造條件,做點累活實在是太幸福了,我吃點苦,同修都能成道,這點苦吃的太值得了,太應該了;這裏真是我修菩薩道的好地方,再也沒有比這裏更好更適合的地方了。有的人呢,受點苦、挨點累,心念就轉,“我可不在這廟待了。”這一轉,就不是實義菩薩了,是假名菩薩。暫時可以逃離,不能生生世世逃離,而且新去的地方可能遠比這艱苦百倍、千倍。還不如把無量劫要受的苦,都拿到今天受,那是修行人的福報啊。越是設置障礙的人,越是助道的善知識;越是設置困難的地方,越是成道的好地方。實義菩薩能行得到,不是實義菩薩做不到。佛說,我往昔修菩薩道的時候,就是從外道那裏受苦行法,至心奉行,心不退轉。每天只吃一粒生米或其他穀物;住的地方多有荊棘;路上有牛糞、牛尿等也要行走;天氣酷熱時在陽光下暴曬;寒冬臘月時受凍;偶爾有點像樣的食物時,與人分享,都不退轉。現在的寺廟能有這麽苦嗎,肯定沒有;在家人有這麽苦嗎,更沒有。跟佛比一比,我們這些自詡信佛的人,相差太遠了。咱們太享福了,福燒的,都不願意發菩提心了。佛往昔爲四事捨棄身命;一是爲破衆生煩惱;二是爲讓衆生得安樂;三是爲破除貪著身。不管出家、在家,怕吃苦就是菩提路上的攔路虎。如果發菩提心的人,怕吃苦,單有苦在等著。哪里魔王最盛,哪里是發菩提心的人修道的道場,無量劫來的業報都趕到今天了,實在太好了;四是爲報父母恩。如此不惜身命者,即是實義菩薩。有的學佛人,寧爲病重父母捨棄自己壽命而讓父母長壽;也有些人,別說舍壽,花個萬八千的給父母治病都不幹呐,給親生父母都不舍壽,爲別人就更不可能。這樣的人能成菩薩道嗎?發菩提心的人是只要你學佛修道,你的一切苦、一切罪我都替你承擔,你的病我來受,你去往生。佛這麽做能成佛,你不這麽做就不能成佛。說“我暫時先不這麽做,以後再這麽做行不行?”那暫時成佛的就與你無緣,成佛的時間就得往後推遲。爲什麽成佛得三大阿僧祇劫這麽長的時間,而且難以超越,就是其心不堅、心不轉物。佛于往昔爲正法故,割身爲燈三千六百盞,在那個時候,具足煩惱,身實覺痛。但是,爲了度脫衆生,讓衆生心堅固,心不後悔也不退轉。這是佛往昔修行時看到同修晚上沒有燈,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來給大家點燈。這是什麽精神啊!爲衆生修行不惜自身身命的精神!我們做到了嗎?別說讓人割肉,花點錢供養別人都捨不得;爲別人做點善事,舍點利益人都不願幹;爲別人犧牲點時間,不願幹;他的時間幹什麽了,忙於世間五欲樂呢。
佛當時具足三種事情,一是畢竟無有退轉;二是得爲實義菩薩,即只有不惜身命,才能得實義菩薩,光說不做,失掉百分之五十,爲假名菩薩;三是功德不可思議,只有如法行作才是功德不可思議。佛說,往昔曾受千種苦,周身長滿千瘡,具足一切煩惱,爲了衆生得解脫,常有爲衆生擔業受苦的願力,其心不退。比如有的人打坐,爲了自己能成佛,也爲了別人能成佛,堅持坐住。腿很疼,它不還沒折呢麽?有的人打坐,腿一疼,馬上就退,“哎呀,還是四字洪名輕巧啊,還不用打坐。念佛號就可成,何必這麽難受呢。”佛爲了衆生心不退轉,其心堅固,這才是菩薩功德的不可思議。佛往昔曾爲了一隻鴿子,棄舍自身。當時一隻老鷹要吃這只鴿子,鴿子飛到佛處尋求庇護,佛將鴿子保護起來,鷹追過來說,“天理設置如此,這類衆生就是以它爲食的。把它保護起來,我們這類餓了怎麽辦呢?”佛對鷹說,吃我的肉吧。爲一隻鴿子可以捨棄身命,而且不後悔,我們能做到嗎?爲了世間的一切衆生,讓他們得到解脫、得到莊嚴,我一切都可以舍棄。他們沒有智慧,沒有正知見,要用菩薩的智慧化度他們,前提是自己先具足菩薩智慧。讓他們無煩惱,讓他們的惡友、惡業都消失,這就是菩薩功德的不可思議。菩薩已舍離煩惱,不受惡獸之身、不受三途之身,雖示現業力現前,但不是自己的身口意所造作。因爲往昔有願力,要替衆生受業。所以,有的時候,受惡獸身是爲調伏此類惡獸;受地獄身,也是爲度地獄衆生。受三途身以後,善用人語、法語、實語、不粗語、不無義語,憐憫教化慈悲救度,讓這些有緣的三惡道衆生即除惡習、惡念,得生人天。這就是實義菩薩的不可思議。佛往昔爲度脫一個有緣衆生,受爲熊身,熊身有很多煩惱。佛要度脫的衆生在哪一道,佛就現哪一道的身去度脫,是化身去度,不是報身、法身去度。憑願力去的,只能是化身,化身有自在方便。用神力和各類衆生交流法音,進而度脫這一道的有緣衆生。有化身成就的菩薩,不僅可以化熊身,還可以化龍身、兔身、鹿身、蛇身等,度脫自己的有緣眷屬、親戚、朋友等。如果今生信佛,趕緊勸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眷屬也信佛,否則的話,他們落到哪道上去,你成道後有化身能力了,就得去那道度脫他們離苦。自己不去度,誰去度啊。有化身成就的菩薩義無反顧地到各道去度脫自己的有緣衆生,聲聞人和普通人做不到。現在沒修到那,根本不知道無量劫來的父母兄弟姐妹親友等各在哪道上,等成就了自己的化身,就能清清楚楚知道。今生有能力時,一定要用佛法去超度他們,到廟裏三寶前做法事超度;在世的趕緊勸他們信佛修行。現在不勸,死了以後受業報而牽入六道輪回,等自己成道了還得去度他們。菩薩行人要擁護正法,要憐憫衆生,要報四恩,要修菩薩的法行。
如果在這個世界饑餓的時候,就要立大願,變成大魚,讓衆生果腹,離開饑餓苦。菩薩爲化解衆生苦難,寧墮畜生身。而讓吃魚身的衆生有機會去修道、念道、不再作惡。如果在瘟疫的時候,就要立大願,化作藥草,讓這些有病的人,吃到這種藥,離開病痛苦。菩薩受如是苦,心不退轉,這就是實義菩薩。 佛說,菩薩修六度萬行的時候,不要求得到六波羅蜜果。佛道是證得的,不是求得的。說白了,只管去修六度萬行就可以,不用成天總想著“我得成佛呀”,“我哪天能成佛呀”,“我快點成佛吧”,這都不行。求六波羅蜜果就是貪性,不是實義菩薩。什麽事利益衆生就做什麽事情,菩薩知生死過幻,讓衆生脫離各種苦難,就是實義菩薩。菩薩所行不求恩報。如果受了別人恩報,還要加倍回報他人。一切衆生,常求自利;菩薩所行,常求利他。人自利利他,即一旦成爲菩薩,利他就是自利,只爲利他。雖然在利他過程中,有很多煩惱,要吃很多苦頭,還要把“怨”當“親”想,平等利益。這是實義菩薩的不可思議。
佛說,諸外道調伏衆生時,或打罵、或用刑具折磨衆生使之調伏;菩薩要調伏衆生,不打、不罵、不用任何刑具折磨,不用迷藥控制,而是用柔軟語、真實語讓其高高興興地接受,這是區別,一定要注意。又打又罵又用酷刑的,包括用粗俗之語侮辱的,一定是外道或邪魔鬼祟。菩薩如果遇到盲癃喑啞、愚癡或者是邊地這些惡衆生的時候,挨打受罵,心不疲倦,行不退轉。菩薩有四種不可思議;一是所愛重物能施於人;二是雖然替衆生受苦具足煩惱,能忍住惡事,一切惡事能忍;三是離壞之衆,就是說壞人堆裏找不著他,就算爲度壞人,與之同行,壞事肯定也找不著他;在壞人堆裏,能勸壞人從善;四是雖然臨終見到一些惡境界,不驚不怖,能說法轉之;如“我欠你的,成佛之後一定回來度你。你等著我。你要是不能等,寧可我不往生,也要讓你先報復痛快。”而不是“我都要往生了,你還來惱害我,看我成佛或成菩薩時,非讓你墮地獄不可。”這可不行。成道以後的慈悲心是非常大的。佛說還有三種事不可思議,一是開始給的時候,心生歡喜;二是給的時候,不求果報;三是給了以後,不生悔恨。凡是這麽做的人,這個人就是行菩薩道。出家菩薩這麽做不爲難;在家菩薩這麽做太難了,有多惡因緣纏繞。
善生向佛請法說,菩提有三種,即聲聞、緣覺和菩薩。爲什麽聲聞緣覺不能稱爲佛?如覺法性爲佛,那聲聞緣覺是什麽因緣,稱爲苦集滅道呢?聲聞緣覺也具足一切智,但是這個智有區別。小乘人修的一切智是四諦,即苦集滅道;緣覺的一切智是十二因緣;菩薩的一切智是六度萬行,功德不一樣。
佛說,菩提有三種;一是從聞而得;二是從思維得;三是從修而得。聲聞人從聞而得菩提,即聽到菩提不能成佛,沒發菩提心,只修到四果羅漢。佛是修證得的,不是聽聞得。辟支佛人從思維得菩提,即覺菩提少分,不能成佛。辟支佛人從思維悟到十二因緣,沒有去行六度萬行。如來無師,不以聞思,從修而得,覺悟一切,直至證得菩提。“如來無師”是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無師自證,在菩提樹下靜坐的時候,悟得和法性通,和報身通,然後祖祖聯芳化身成就。所以,佛可無師自證。我們必須依師而行,而且三大阿僧祇劫修菩薩道,只有成佛的時候才會無師自證。佛說,法性有兩種;一是總相;二是別相。總相是報身因緣與四諦,以報身成就爲究竟。只知娑婆世界一總相,這就是聲聞緣覺乘。別相是十方諸佛國土,各國土有所差別,不僅報身成就,而且要法性身和化身都成就,最後成就自性佛,才有自己的佛國土。總相,別相無有差別,爲一合相,這才是真正的成就。否則,光知總相成就娑婆世界,不知別相成就才法身成就、化身成就。聲聞、緣覺總相成就,不知別相成就,智慧不足。佛既知總相,又知別相,智慧具足。佛說,如恒河水,有兔、馬、象三種獸都想過河,兔子浮水而過,站不到底;馬是半站底兒過河,想站底不實;而象過河,腳能站底。兔子和馬比喻聲聞緣覺,只能斷煩惱,無世間諸漏,但自身習性不斷,最大的習氣是自我完善,獨修其身;即自修自利、不能利他的習慣力還在。佛能拔除一切煩惱習氣的根,廣度衆生,積無量功德;所以,象比喻菩薩,既能過河;又能站底。佛說,人的疑惑有兩種;一是煩惱疑;二是無記疑。煩惱疑是思維産生的疑惑,小乘人可以通過修定、空,將煩惱疑惑去掉;無盡疑是煩惱疑的根,不通過思維反應出來,八萬四千大劫定力消失後,因緣再會時,還會産生煩惱疑。如同說冬天大蔥根枯葉黃心不死一樣。無盡疑要通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破除,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就是要拔這個煩惱根。 佛說,聲聞人厭于多聞,因爲得少爲足的習氣在。如《法華經》中,五千比丘離席,不發菩提心。現在厭于多聞的人也有,出家、在家都有。一聽說有人講法,“我現在都不渴了,還讓我喝水。”典型的“貢高我慢”。能得度嗎?能得解脫嗎?不用問,肯定不得解脫。沒有謙下心,儒家都知道謙下,“三人同行,必有吾師”。如兒子要給父母叩頭,表示對父母的尊敬和報恩,同
時也表示自己謙下和順而成就孝道。聲聞緣覺之人壓抑思維,就像石頭壓草,看到十二因緣就爲極限,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願發菩提心,不知報佛恩而成就佛道。石頭壓草,草仍然生出來而煩惱不斷。聞衆生苦,而思維上無法救度;只有菩薩聞衆生苦而不厭,能夠救度。
佛說,聲聞緣覺智慧清淨,但功德不具足,感召到天身不究竟,如同清水放在三界濁瓶裏。自己清淨了,放的容器不清淨,把清淨水又染汙了。所以,說四果羅漢和辟支佛八萬四千大劫被染汙掉。佛功德圓滿,國土清淨,如智器俱清淨。淨有兩種,一是智淨,智慧清淨,無雜染;二是行淨,行做清淨,不犯戒。聲聞緣覺只有淨智而無淨行,行有障礙。如人剛發菩提心,魔就讓他吃點苦頭,而要救度的人又愚癡,還打你、罵你、辱你、欺你、恨你、怨你,發菩提心的人就會轉道,不能進行。而佛智行具足,無有障礙,以苦爲樂,以苦爲良師益友。所以,能夠把煩惱轉掉。遇著障礙就轉的人,小乘根基。說自己是菩薩,是大乘如何如何,那都是吹,自吹自擂。聲聞緣覺其行有邊,其心量有邊,即自了漢;其身有邊,有神通但不能到達其他佛國土;度人有邊,報身盡而度衆生數盡。佛心量無邊,十方國土任由往來;度衆生無邊;功德無邊,過去現在未來圓通;時空無邊,無處不現身;法無邊,一毛端可現十方刹等。佛能用一念破壞掉智障和解脫障,佛無煩惱。所以,沒有煩惱障和身障、智障。通俗一點說,小乘人有想不開的地方,想不明白的地方,有知見障和法障。佛的智慧已經到達彼岸無極限的程度,佛的一念可比喻一盞燈,立刻可破滿屋的黑暗。解脫障可以說是法障,即障礙解脫的宇宙法則。因法則、果法則、因果律法則。佛具足智因、智果,可化無量億因,可化無量億果。所以,圓融無礙。而聲聞緣覺做不到。
佛說,佛所說法,無有二語,沒有謬誤,真實不虛。因爲,佛具足因智,即自智因。十方諸佛智因具足,觀察衆生因具足。佛具足時智,即在現在、過去、未來的時間裏,十方諸佛度衆生因緣都不受限制。佛具足相智,即化身無量億觀察衆生相通達無礙,佛智對衆生,起心動念都知道。所以,說法不存在藏藏掖掖、遮遮蓋蓋的事。說法時不需別人守著、護著,一切無所畏、無所求。佛教化一切衆生如何依法解因緣,依法修道,善行滅掉無量劫所結業習,脫離世間法則束縛和諸苦。佛對一切衆生有大憐憫心,有這樣的智慧和願力,只要衆生發心求什麽,都會得到滿足。佛的身力能超越一切衆生的身之力、心之力、不可比擬力。佛的心力是智慧力超越一切聲聞緣覺,無量無邊。佛的菩提和聲聞緣覺的菩提有差別,聲聞緣覺都是有限菩提,不究竟菩提,對衆生無有彼岸菩提。而佛的菩提,是彼岸菩提無極限。出家菩薩理解三種菩提不難,在家菩薩理解三種菩提難,在家菩薩有多惡因緣纏繞,很難證悟到這些境界。
【修三十二相業品第六】
善生向佛請法說,菩薩身力是什麽時間成就的呢?
佛說,是從修三十二相業時開始成就。菩薩修行積聚三十二相功德的時候,就得菩薩果。這時雖然有些業習未破,但得二種定;一是菩提定,即智慧心生起,知有佛道可成,是真實法相;二是有定,即業習少許未破,而不暫舍衆生。同時還得兩種定;一是宿命定,即在定中觀察自己宿命和衆生宿命;二是生正法因定,即定中證知自己和衆生必以正法精神去修行,方能成就。得正法必須親近佛,親近善知識,修六度萬行,不退轉,種不退轉的因。菩薩從證新發意菩薩至成佛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裏,常隨佛多聞,不生厭倦。修三十二相的時候,以百福功德爲中心,修心五十,心行五十,就是各占百分之五十。光發心不行,就是說得到,做不到。說一半、做一半,圓滿才是百福功德。佛說,一切世間功德,爲人天福報,不能與佛的一毛功德相比。三十二相是菩薩大悲善業之果報,即證菩提。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但功德不具足,是漏體。菩薩修三十二相,不是在天中修得,不是女人身能成就,需要滿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證得菩提。那就是初發心一大阿僧祇劫;一地到七地一大阿僧祇劫;八地到十地一大阿僧祇劫。一些人一聽說發菩提心這麽難,這麽長時間才能成就,就退轉爲聲聞緣覺。諸位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地前菩薩一大阿僧祇劫難過,包括出家修道的開始時間;一旦證得一地菩薩以後,這兩大阿僧祇劫好過,常在佛身邊聽聞佛法。
佛往昔在寶頂佛所滿第一大阿僧祇劫,燃燈佛所滿第二大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滿第三大阿僧祇劫。往昔釋迦牟尼佛是這樣修行過來的,我們能不能例外?修行的時候,以次第修行,有時超越,有時也退轉。所以,時間不必確定。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不是等靠時間,只能是精進修行,才能證得;等不來果位,靠不來果位。爲什麽有超越、有退轉;超越的菩薩,一舍天福,二發大願,三最上法供養。退轉的菩薩,爲地前菩薩,一心退,二行退;但退轉不退道。菩薩修行三十二相是,以善眼視衆生,得牛王眼相;以軟語、先語、實語教化衆生得八梵音相;供養師長,頭頂禮拜諸佛菩薩,得無見頂相;不誑一切衆生得白毫毛相;佈施持戒修集道時,其心不動,得足下平相;供養父母、善友,如法擁護一切衆生,得手足輪相;不殺得纖長指相;不妄語得足跟長相;善受師長等教得身臃滿相;以“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教化衆生,得手足合網縵相;以手洗除師長、父母身上垢穢後塗香,得手足軟相;讓衆生修施、修戒等一切善法,得毛上靡相;至心聽法、說法,壞生死諸過,得鹿王端相;衆生有病施藥得身方圓相;不欺誑一切賢聖得手過膝相;救護怖畏衆生,不說他過得象馬藏相;樂聞智論,樂治道路,得皮膚柔軟一孔一毛生相;常施衆生房舍、臥具、飲食、燈明,得金色身相;不生嗔心,得七處滿相;不說無義語,得缺骨滿相;無兩舌得上身獅子相;教人不兩舌,得頰車獅子相;以十善法教化衆生得四十齒相;讓衆生喜歡聽教善法得白淨相;稱讚他人功德,得齊密相;修欲界慈,樂思善法,得四牙白相;
受持善法得肉髻相;教化衆生善法得廣長舌相;不惡口得梵音相;慈善怨親得牛王目相;宣說正法,實法不虛,得白毫光相;頭頂禮拜一切賢聖等,得無見頂相。出家人修三十二相不難,在家人修三十二相難,有多惡因緣纏繞。
優婆塞戒經卷二
【發願品第七】
善生向佛請法說,三十二相業誰能做到呢?
佛說,有智慧的人能做到。有智慧的人能發無上大願心,身口意得做善業,願衆生將來都成爲聲聞、緣覺、菩薩,親近佛,親近善知識,恭敬供養,受持深法。但是初學人一定要親近聲聞緣覺,因爲菩薩是從聲聞緣覺中修出來的。連聲聞緣覺都不是,一果羅漢都不是,那對不起,親近誰都得從親近聲聞、緣覺開始。親近諸佛、聲聞、善友,可以無量世去親近,受大苦惱也不疑悔,不於菩提心生一點退轉心。衆生如以惡口打罵我,毀辱我身,我願增加慈悲,不生惡念。願我後生,在在處處不受女身、無根、二根。後兩種人即非男非女或是既男又女,就是疑惑不信而犯四重戒的業報之身。我願遠離惡友,不生惡國、邊夷之地,常生在豪姓、大姓之家,身體好,財寶自在,而且有好心,有時間能夠修行,心得永見。我願思維不放逸,離身口意一切惡業,連意都不起惡念。常爲衆生做大利益。不爲身命而造惡業,利益衆生的時候,不求恩報。我願常行十二部經受持,而且轉教他人,弘法利生,能壞衆生惡念、惡業,一切世間的事情,不能超越弘法利生這件事。我願承傳佛法,爲帶領的弟子培德,讓他成爲聲聞緣覺直至菩薩,續佛慧命。我願救治衆生身心重病,心裏有病貪嗔癡,身體上有病殺盜淫等。我願救度自己和衆生,
說種種法,讓衆生聽了後高興。對於根基不好的人也要擇言說法,不管什麽根基的人都讓他高興。如果說法不究竟,引起一個衆生心生不快,這不怨衆生,是說法不圓融。我願爲饑餓衆生捨身,當有人吃我、咬我、打我的時候,就像草木一樣,不生嗔恨;而不是吃別人的肉像吃蘿蔔似的。我願供養師長、父母、善友,于怨親中其心是一樣,誠修六念於無我想,和十二因緣法。我願常于清淨修集慈悲。一切衆生如見我身就高興,樂於和我親近。一親近一高興就丟掉煩惱。只有菩薩行人發菩提心以後只求佛果而不求餘果,才能這樣。菩薩若能立如是願,當知是人是無上法財長者。只有這樣發願,才能得到無量財,才是功德事,才能求法。現在發成佛之心,但不說自己現在就是佛。佛說,菩薩要具足三事,才可謂法財長者;一是心不喜歡看外道典籍;二是心不貪著五欲之樂;三是常樂供養佛法僧三寶。另外還有三事;一是爲別人受苦心不後悔;二是具足微妙無上智慧;三是行善法時,心不生驕慢。另外還有三事;一是爲度衆生受地獄苦如三禪樂;一切衆生皆得往生極樂世界,他的苦報我皆代受,就等於我在受樂一樣;二是見善行功德不生嫉妒;看到誰得法修行,親近善知識,修的比我好才好呢,心生高興,這個世界上又多了一個發菩提心的人;三是所行善業不爲生死;不爲謀生,不爲死後做什麽,就像秦始皇修建皇陵、兵馬俑等,不去做這些;這樣人無智慧,因爲活著時爲死後繼續造業,增加自己苦本。另外還有三事;一是見他受苦,如己無異;二是所行善事功德都爲救度衆生;三是善巧方便讓衆生依法解脫而離苦。另外還有三事;一是觀人生欲樂如看到毒蛇;二是唯度衆生修苦樂法;菩薩行人是幾千次上萬次來到這個世界度眾生而不知疲倦,以苦爲樂;三是行於無生法忍可積累功德;無生法忍就是行不受世間諸法所影響,順逆二境不動一心。另外還有三事;一是捨身;二是捨命;三是舍財。發菩提心的人爲入世度衆生就要捨身命財。另外還有三事;一是多聞無厭,勤聽善知識教化;
二是能忍諸惡;三是諸惡爲我成道而助道,同時教他修忍;煩惱火可燒功德林。另外還有三事;一是常反省自己的過失;二是善能容讓別人的過失,別人的過失也別張揚;三是勤修慈心,經常把好心放在前頭。另外還有三事;一是致心受持禁戒;二是教衆生不放逸,自性衆生也不放逸;三是口言柔軟不粗,不說粗俗低級下流語言,要說讓人能夠接受的語言;不讓人一聽就生煩惱的語言,把好心好事用柔軟語說出來;這是一種智慧功德,又是一種口功德;有了意功德於心和口功德于行,自然身功德就具足。另外還有三事;一是能法施,法施就是在自身正行的基礎上能夠弘法、講佛經或流傳經典等;二是能大財施,內財外財爲佛事而佈施;三是以上兩種施,勸人同施;特別是流傳經典時,一定要給衆生法施與財施於一體的佈施機會。另外還有三事;一是常以大乘經典講給衆生聽,教化衆生發菩提心;二是自己精進禪行智慧等,也教化別人共同修行;三是以平等心對待衆生,不生輕慢想。另外還有三事;一是雖然有煩惱,但能轉煩惱,讓煩惱轉爲菩提智;二是知煩惱過失,但不生厭,有願生生世世來度衆生,不因爲濁世有煩惱而失願;三是,有爲的煩惱只有用有爲法對治,才能把煩惱的根破除掉。另外還有三事,一是爲別人證得功德而歡喜,二是自得安樂,不願意自己獨受,還要讓大家分享;三是不要滿足,滿足聲聞現狀。另外還有三 事;一是聞諸菩薩苦行心裏不要害怕也應該好好修行菩薩道生起大無畏的菩薩精神;二是見有人來求助,要想辦法盡力滿足;三是保持平常心而不生驕慢心,永遠不要有貢高我慢心。菩薩若能觀因觀果,亦能斷因斷果,是斷六道輪回之因果;亦能得因得果,是得佛菩薩的善因果,將來成佛道。菩薩能斷因果名爲法果,自然會成就法王子。出家菩薩立如是願,是不爲難;在家菩薩立如是願,實是爲難,有多惡因緣纏繞。
【名義菩薩品第八】
善生向佛請法說,菩薩有兩種,一種是假名菩薩,一種是實義菩薩。什麽樣的人爲假名菩薩?
佛說,衆生發菩提心以後還願意讀誦外道典籍,修學外道術法;爲了自己身命,殺害他命,不修慈悲,暫時還樂於生死;常造諸業,活時要好好活,死了也要死的風光;疑惑三寶;愛惜自己的身命,不能忍辱;語言粗俗,言行放逸,悔恨;於自身生輕慢想,經常說什麽“我永遠也成不了佛”之類缺乏信心的話;對修行有煩惱心、有恐懼想;亦不能勤修智慧,壞掉這些業報;對五欲之樂常生貪吝想;對衆生不合己意的事有嗔恨心,親近惡友;懈怠、亂心,易生無明;不信六度萬行;不願意去修善積福;專門樂意聽邪知邪見的惡語等,這就是假名菩薩。
這裏是說受了菩薩戒就是菩薩,在行上不去做,這些都屬於假名菩薩。還有的人,嘴上發了菩提心,可是無量劫以來,一行菩薩道遇到點困難就生疑悔。雖也在行這條道,但不真實,不是真心去行對自己的過失不生懺悔,對衆生苦不生憐憫。有的在家人爲自己生計或家庭紅白事請客而殺牛、宰羊,或殺其他衆生祭天地等。雖然信但是不堅固,爲世間的五欲和名聲造種種惡業。依仗自己年輕力壯或財力雄厚心生驕慢,輕視他人。雖然世間人都這樣,但行做的真實性是顛倒的。心裏想我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但是做的事背道而馳,都是顛倒的。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最後只能淪爲生死之樂。而行的佈施是人天福報,雖然也受持戒律,只能增長壽命或世間財富,這是假名菩薩的種種表現。什麽是實義菩薩呢?最起碼往這一坐,心裏知道我今天在這靜坐是自利又是利他,有這種心態就寬闊,苦一點我也坐的下去。假名菩薩是坐了一會兒,“我這腿疼啊,還是出去度衆生吧,給衆生講法去吧”,說一些以文解義的不是自己證悟之語的“法”。真實的菩薩不是這樣,往這一坐,腿再疼再麻我也挺住,我要自利,才能利他,我要想成爲真菩薩,必須先修禪定,證空、證禪、證定,破除這些無明煩惱,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利。爲自
己還做不到這一點,爲別人能做到嗎?爲自己能做到的時候,還不忘別人,還要爲佛承擔事業,這樣心量就廣,這樣才能吃苦耐勞,進入實義菩薩。佛說,實義菩薩能夠聽聞佛法,瞭解深意,理解佛法實義,能親近善友、善知識,供養師長、父母,樂聽佛法,受持、讀誦、書寫、思維,爲法的因緣,不惜身命財物,其心堅固。內財、外財、妻子、兒女都可捨棄。說話就說柔軟語,見人先說話、先打召呼,不說讓別人後悔的話,不要事後埋怨。說實話,以誠相見,不說惡語,不說兩舌。於自己也不生輕慢想,能做到的事情我一定去做,哪怕只能做一點能利於人的事情我都去做,做善事沒有上限,遇到路旁行乞的不要給自己限定只給一元,殘疾程度特別嚴重的,條件允許可以多給。這樣做增長福德的同時,讓自己的智慧力也增長。佛說,應該磨自己的智慧之刀,鋒利自己的智慧之劍。什麽是鋒利,自己的智慧明明白白,什麽魔法魔軍魔子魔民來了,立刻就斬斷。雖然也看一些外道典籍,帶著破邪之劍去看,要想說服外道,不看他們的典籍就沒法說服他們。看他們典籍爲破他們知見並且超越於他。用方便的方法調伏衆生,讓所有人信服而不生恐怖。常教化衆生,說“菩薩是人修成的,菩薩道是可以成就的。”雖然吃一點苦,但在苦中有樂。同樣是幹粗活,別人幹粗活是苦,發菩提心的人幹粗活是樂事。爲了這個常修精進,把自己煩惱放一邊去,不讓煩惱煩自己,也不把煩惱轉嫁給別人。心裏經常攝持自己去精進,不去貪圖安逸,常修忍辱,無辱可忍。以涅槃樂爲樂,以涅槃果爲果,持戒去精進。願爲衆生驅使,只要是爲佛法,讓我幹什麽都行,有求必應。我曾發願,只要真心修行,哪怕只有一個人請法,我都給講法;十人修行,我爲十人講法;百人求法,我爲百人講法。我不爲一人少而不講法;也不爲百人多而樂講法。這是一個菩薩行人的願力問題,爲他人受苦不後悔。見有退菩提心的人,得心生憐憫並言語安慰,使之重新生起堅固修行的道心。行菩薩道的人必須這麽做,不讓任何人生煩惱,不求任何果報。不要想“我慈悲誰了,給我個慈悲果報吧”。這都沒用,這個名相是假的,我們這個身體幾十年之後都煙消雲散了,要這些東西有什麽用呢。對於怨你、恨你、誤解你、對你求全責備的人,我們要想他們有他們的道理呀,我有我的過失和不圓滿處,這樣一想就全都理解了。佈施的時候要平等佈施,還要超越自己的親人。看見出家人,多供養一些;過年過節供養自己父母可能都沒供養這麽多,這就是超越自己的親人,這才是真供養。知這個世間都是無常的,身體也是無常的;所以,對衆生和自己都要經常有所約束,用佛法來約束。佛法無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經常這樣約束自己時,自己的心量就擴大。爲自己和衆生共同脫離生死煩惱,就能發起大願心。隨衆生語,不逆衆生語。在隨順的過程當中,用佛法去啓迪,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打斷,“你別說了,你說的不對”這樣不行。世俗談論也好,要用善語、柔軟語去啓迪衆生。還有比這好的方法,知道嗎?爲衆生受苦之時,其心不動。菩薩行人都是默默承擔一切苦難,而不讓人知道。見衆生作惡,行少善,只對善業念念於心,儘管少,將來爲這小小的善念或善緣都來度;做那些惡事,等有可度之日,必替承擔,讓其出離,這才是修菩薩行的人。於三寶所,對佛法僧不生疑心,樂於供養佛法僧三寶,錢少時,先給貧窮。去寺廟禮佛,寧可進廟不燒香,也要把兜裏僅有的錢舍給廟外那些乞討的人,先施悲田,後種福田,這是菩薩行人。可是一般人不這樣,有一塊錢先去供養三寶種福田,舍一得萬報,種悲田看不著回報。菩薩行人不求回報,才去種悲田。所以說“先種悲田,後種福田”,這是菩薩行人做的。咱們有錢一定別吝嗇,對於那些殘疾人,受苦受難的人,一定要給予他們,讓他們心生希望,“還是信佛的人心善啊,我做了這麽多壞事,感召此報,他們還這麽對待我。世上好人多,還是信佛的人好。”讓這樣的人對佛法僧三寶生起恭敬心,要比自己種福田的功德要大,要大百千萬倍。菩薩行人做得到,小乘人做不到,其他人更做不到。有錢送當官的、管事兒的,就不供養三寶,更何況貧窮、下賤之人。瞧都瞧不起他,能把錢給他?看過那些惡人,要是遇到出家人跟他化點緣,寧可把饅頭扔給桌子下面的狗吃也不給出家人吃。先爲貧苦,再爲富貴。要是遇到一個窮人、一個富人,你要先跟窮人打交道,後跟富人打交道。做一切事情的順序,都是先對窮人,後對富人。讓窮人心生歡喜,富人不因爲沒先跟他打召呼而不快,而窮人容易生起這種自卑心。富人對誰是否先跟他打召呼覺得無所謂,就算輕慢他了,改日一說,淡淡一笑就過去;窮人要是被有意忽視,後打召呼了,他可能耿耿於懷,終身不忘。菩薩行人絕不讓任何人心生不快,更不應讓任何人將任何做的不圓滿的事耿耿於懷。樂贊別人的好處,說佛涅槃的樂處。如果有技術和藝術,要教窮人學,讓窮人得一技之長,讓他有飯吃。窮人學了技藝,會心生歡喜;別自私自利,教他並不是貪圖他的供養,而是讓他得到利益,讓他去養他的父母。身口意業,所造諸善,終不是爲了自己,只是爲了利益別人,共爲佛事。不是暫時這樣,而要一生都這樣,恒爲他人,這才是實義菩薩,真菩薩。 出家菩薩爲實義菩薩是不爲難;在家菩薩實是爲難。在家修菩薩道的人都是逆世之人,都是逆著來的;所以,難行難做。
【義菩薩心堅固品第九】
善生向佛請法說,義菩薩怎麽知道自己是實義菩薩呢?
佛說,菩薩苦行的時候,首先是自己有誠心,不爲苦而苦。幹點活是爲自己修道,爲衆生得道,爲同修能安心修道創造條件,做點累活實在是太幸福了,我吃點苦,同修都能成道,這點苦吃的太值得了,太應該了;這裏真是我修菩薩道的好地方,再也沒有比這裏更好更適合的地方了。有的人呢,受點苦、挨點累,心念就轉,“我可不在這廟待了。”這一轉,就不是實義菩薩了,是假名菩薩。暫時可以逃離,不能生生世世逃離,而且新去的地方可能遠比這艱苦百倍、千倍。還不如把無量劫要受的苦,都拿到今天受,那是修行人的福報啊。越是設置障礙的人,越是助道的善知識;越是設置困難的地方,越是成道的好地方。實義菩薩能行得到,不是實義菩薩做不到。佛說,我往昔修菩薩道的時候,就是從外道那裏受苦行法,至心奉行,心不退轉。每天只吃一粒生米或其他穀物;住的地方多有荊棘;路上有牛糞、牛尿等也要行走;天氣酷熱時在陽光下暴曬;寒冬臘月時受凍;偶爾有點像樣的食物時,與人分享,都不退轉。現在的寺廟能有這麽苦嗎,肯定沒有;在家人有這麽苦嗎,更沒有。跟佛比一比,我們這些自詡信佛的人,相差太遠了。咱們太享福了,福燒的,都不願意發菩提心了。佛往昔爲四事捨棄身命;一是爲破衆生煩惱;二是爲讓衆生得安樂;三是爲破除貪著身。不管出家、在家,怕吃苦就是菩提路上的攔路虎。如果發菩提心的人,怕吃苦,單有苦在等著。哪里魔王最盛,哪里是發菩提心的人修道的道場,無量劫來的業報都趕到今天了,實在太好了;四是爲報父母恩。如此不惜身命者,即是實義菩薩。有的學佛人,寧爲病重父母捨棄自己壽命而讓父母長壽;也有些人,別說舍壽,花個萬八千的給父母治病都不幹呐,給親生父母都不舍壽,爲別人就更不可能。這樣的人能成菩薩道嗎?發菩提心的人是只要你學佛修道,你的一切苦、一切罪我都替你承擔,你的病我來受,你去往生。佛這麽做能成佛,你不這麽做就不能成佛。說“我暫時先不這麽做,以後再這麽做行不行?”那暫時成佛的就與你無緣,成佛的時間就得往後推遲。爲什麽成佛得三大阿僧祇劫這麽長的時間,而且難以超越,就是其心不堅、心不轉物。佛于往昔爲正法故,割身爲燈三千六百盞,在那個時候,具足煩惱,身實覺痛。但是,爲了度脫衆生,讓衆生心堅固,心不後悔也不退轉。這是佛往昔修行時看到同修晚上沒有燈,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來給大家點燈。這是什麽精神啊!爲衆生修行不惜自身身命的精神!我們做到了嗎?別說讓人割肉,花點錢供養別人都捨不得;爲別人做點善事,舍點利益人都不願幹;爲別人犧牲點時間,不願幹;他的時間幹什麽了,忙於世間五欲樂呢。
佛當時具足三種事情,一是畢竟無有退轉;二是得爲實義菩薩,即只有不惜身命,才能得實義菩薩,光說不做,失掉百分之五十,爲假名菩薩;三是功德不可思議,只有如法行作才是功德不可思議。佛說,往昔曾受千種苦,周身長滿千瘡,具足一切煩惱,爲了衆生得解脫,常有爲衆生擔業受苦的願力,其心不退。比如有的人打坐,爲了自己能成佛,也爲了別人能成佛,堅持坐住。腿很疼,它不還沒折呢麽?有的人打坐,腿一疼,馬上就退,“哎呀,還是四字洪名輕巧啊,還不用打坐。念佛號就可成,何必這麽難受呢。”佛爲了衆生心不退轉,其心堅固,這才是菩薩功德的不可思議。佛往昔曾爲了一隻鴿子,棄舍自身。當時一隻老鷹要吃這只鴿子,鴿子飛到佛處尋求庇護,佛將鴿子保護起來,鷹追過來說,“天理設置如此,這類衆生就是以它爲食的。把它保護起來,我們這類餓了怎麽辦呢?”佛對鷹說,吃我的肉吧。爲一隻鴿子可以捨棄身命,而且不後悔,我們能做到嗎?爲了世間的一切衆生,讓他們得到解脫、得到莊嚴,我一切都可以舍棄。他們沒有智慧,沒有正知見,要用菩薩的智慧化度他們,前提是自己先具足菩薩智慧。讓他們無煩惱,讓他們的惡友、惡業都消失,這就是菩薩功德的不可思議。菩薩已舍離煩惱,不受惡獸之身、不受三途之身,雖示現業力現前,但不是自己的身口意所造作。因爲往昔有願力,要替衆生受業。所以,有的時候,受惡獸身是爲調伏此類惡獸;受地獄身,也是爲度地獄衆生。受三途身以後,善用人語、法語、實語、不粗語、不無義語,憐憫教化慈悲救度,讓這些有緣的三惡道衆生即除惡習、惡念,得生人天。這就是實義菩薩的不可思議。佛往昔爲度脫一個有緣衆生,受爲熊身,熊身有很多煩惱。佛要度脫的衆生在哪一道,佛就現哪一道的身去度脫,是化身去度,不是報身、法身去度。憑願力去的,只能是化身,化身有自在方便。用神力和各類衆生交流法音,進而度脫這一道的有緣衆生。有化身成就的菩薩,不僅可以化熊身,還可以化龍身、兔身、鹿身、蛇身等,度脫自己的有緣眷屬、親戚、朋友等。如果今生信佛,趕緊勸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眷屬也信佛,否則的話,他們落到哪道上去,你成道後有化身能力了,就得去那道度脫他們離苦。自己不去度,誰去度啊。有化身成就的菩薩義無反顧地到各道去度脫自己的有緣衆生,聲聞人和普通人做不到。現在沒修到那,根本不知道無量劫來的父母兄弟姐妹親友等各在哪道上,等成就了自己的化身,就能清清楚楚知道。今生有能力時,一定要用佛法去超度他們,到廟裏三寶前做法事超度;在世的趕緊勸他們信佛修行。現在不勸,死了以後受業報而牽入六道輪回,等自己成道了還得去度他們。菩薩行人要擁護正法,要憐憫衆生,要報四恩,要修菩薩的法行。
如果在這個世界饑餓的時候,就要立大願,變成大魚,讓衆生果腹,離開饑餓苦。菩薩爲化解衆生苦難,寧墮畜生身。而讓吃魚身的衆生有機會去修道、念道、不再作惡。如果在瘟疫的時候,就要立大願,化作藥草,讓這些有病的人,吃到這種藥,離開病痛苦。菩薩受如是苦,心不退轉,這就是實義菩薩。 佛說,菩薩修六度萬行的時候,不要求得到六波羅蜜果。佛道是證得的,不是求得的。說白了,只管去修六度萬行就可以,不用成天總想著“我得成佛呀”,“我哪天能成佛呀”,“我快點成佛吧”,這都不行。求六波羅蜜果就是貪性,不是實義菩薩。什麽事利益衆生就做什麽事情,菩薩知生死過幻,讓衆生脫離各種苦難,就是實義菩薩。菩薩所行不求恩報。如果受了別人恩報,還要加倍回報他人。一切衆生,常求自利;菩薩所行,常求利他。人自利利他,即一旦成爲菩薩,利他就是自利,只爲利他。雖然在利他過程中,有很多煩惱,要吃很多苦頭,還要把“怨”當“親”想,平等利益。這是實義菩薩的不可思議。
佛說,諸外道調伏衆生時,或打罵、或用刑具折磨衆生使之調伏;菩薩要調伏衆生,不打、不罵、不用任何刑具折磨,不用迷藥控制,而是用柔軟語、真實語讓其高高興興地接受,這是區別,一定要注意。又打又罵又用酷刑的,包括用粗俗之語侮辱的,一定是外道或邪魔鬼祟。菩薩如果遇到盲癃喑啞、愚癡或者是邊地這些惡衆生的時候,挨打受罵,心不疲倦,行不退轉。菩薩有四種不可思議;一是所愛重物能施於人;二是雖然替衆生受苦具足煩惱,能忍住惡事,一切惡事能忍;三是離壞之衆,就是說壞人堆裏找不著他,就算爲度壞人,與之同行,壞事肯定也找不著他;在壞人堆裏,能勸壞人從善;四是雖然臨終見到一些惡境界,不驚不怖,能說法轉之;如“我欠你的,成佛之後一定回來度你。你等著我。你要是不能等,寧可我不往生,也要讓你先報復痛快。”而不是“我都要往生了,你還來惱害我,看我成佛或成菩薩時,非讓你墮地獄不可。”這可不行。成道以後的慈悲心是非常大的。佛說還有三種事不可思議,一是開始給的時候,心生歡喜;二是給的時候,不求果報;三是給了以後,不生悔恨。凡是這麽做的人,這個人就是行菩薩道。出家菩薩這麽做不爲難;在家菩薩這麽做太難了,有多惡因緣纏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