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四】
涅槃降魔咒
阿磨隸 毗磨隸 涅磨隸 瞢伽隸 醯磨羅 若竭裨 三曼那跋提 娑婆他娑檀尼 婆羅磨他娑檀尼  摩那斯 阿拙啼 毗羅祇 菴羅賴坻 婆嵐彌 婆嵐 磨莎隸富泥 富那摩奴賴綈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四】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煩惱因果,煩惱眾生,眾生身中怎麼還有妙藥王呢?
佛說,如果眾生能修清淨梵行,是身中有妙藥王,能醫眾生煩惱生死之病。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眾生怎麼樣才能修清淨梵行呢?
佛說,有的眾生有煩惱因,有煩惱果;有的眾生沒有煩惱因,也有煩惱果。沒有煩惱因的為清淨梵行,即眾生的身體是煩惱果,持戒修行遠離煩惱因。
怎麼遠離煩惱呢?             
第一,觀受是一切諸漏的直接樂因。
如男歡女愛有感受,佔有財物有感受,煩悶時打一打麻將、喝酒、旅遊等都有感受。這種受既有內因,也有外因,是內外都漏。漏失了美好的時間,漏失了梵行的機遇。由感受很好而心生愛身、愛人、愛財、愛玩、愛享受等。感受又是什麼因緣而生呢?都是由愛因緣和合而生,在和合時有感受,而生想、心、見三顛倒。所以,修清淨梵行要離和合斷愛,感受就無從談起。

第二,觀果報是苦。
由受生愛,由愛生取,得到諸有後,相伴而生的是生老病死等世間八種痛苦,又有三惡道果報苦等。知道貪著感受五欲樂苦報後,應修八正道。再觀受相,一種是苦受相;二種是樂受相;三種是不苦不樂相。苦受相有一人孤單苦、貧窮苦、生老病死苦等,都要承受之相。受不苦不樂相為人生隨眾,人家騎馬我騎驢,前邊還有挑擔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從外表看很好,可是如夫妻吵架,財產紛爭,人與人之間爭鬥兇殺,搶劫和地震及水火風災等,都要承受之相。樂受相來自三種觸,一是無明觸,二是明觸,三是非明無明觸。明觸是修行人身體發出的喜樂。無明觸與非無明觸,增長身心苦樂之受。所以,受是因又是果,因果迴圈。

第三,觀愛受苦果報。
由愛因生一切諸有,諸有是苦。如果修行人貪愛,不斷受因,就不能斷生老病死等苦,不能得無漏之道。所以,修行人應斷觸,觸斷以後,受就自滅,受滅愛也隨著滅。

第四,觀受愛因緣解脫。
受愛因緣是由想生,眾生見色貪受而生顛倒想。一切沒有得正道的眾生,都是這麼顛倒想。如果修行不能入定的人,應修空想觀。即從自身或男女房舍臥具等選其一,先想小,再想大,再想無量大。如果能入定的人,從十個一切入去觀想,即從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選其一,或分前五後五及十個一切入處一起觀想,也先從小到欲界,大到色界,無量大到無色界。這二個觀想後,再觀想滅,想滅後受自滅,想受滅後為解脫。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滅一切法為解脫,怎麼又說想受滅為解脫呢?
佛說,這麼說有二種原因。一種是根據聽法物件理解法的程度,有時因法說眾生,有時因眾生說法。想受滅,即是滅一切法的修持方法。二種是,想因觸生,觸有凡夫的煩惱觸和聖人的解脫觸。凡夫的煩惱觸是無明生。而觀想破顛倒想,破顛倒想為愛滅,愛滅則觸滅,觸滅則無明滅,無明滅則解脫,解脫則法喜生,勝世間一切觸樂。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聖人有沒有顛倒想和煩惱呢?
佛說,你怎麼問聖人有無顛倒想呢!
童子菩薩回答說,聖人對牛作牛想、也說是牛等,就是顛倒想。
佛說,世間凡夫有二種想,一是世間流行想,二是執著想。聖人只有世間流行想,而沒有執著想。凡夫為惡覺觀,於世間流行生執著想。聖人為善覺觀,於世間流行不生執著想。所以,凡夫為顛倒想,聖人不為顛倒想。
同時,聖人有聖人的智慧,能觀察到執著世間流行的惡想,果報在地獄道、畜牲道、餓鬼道和人道。世間流行為色聲香味觸,貪求五欲為執著想。執著想是凡夫的欲望,因欲望強烈,才有世間以惡對待父母、僧人以及不惜生命的去行打罵、奸欺、殺害等事。所以,聖人自有智慧能滅惡想,不生欲心,不受惡受,則無惡果報。
聖人的智慧,能觀察到凡夫的煩惱與業共行,本身因煩惱能造作業,自身苦報又是過去世造作業的報果。凡夫身口意三種業,身口為外業,意為內業;身行口說為作業,作業有果報;
意想而身未行口未說,不為作業,也無果報。造作業的因是凡夫內求受、外求有。凡夫因煩惱作業有四種果報,一是黑黑果報;二是白白果報;三是雜雜果報;四是不黑不白,不黑不白果報。黑黑果報是凡夫因煩惱,作十不善業,果報在三惡道。白白果報是凡夫雖有煩惱,但能修十善業,報在天人。雜雜果報,是凡夫雖有煩惱,又修十善業,又作十不善業,報在北俱盧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瞻部洲為人。不黑不白、不黑不白果報是,凡夫雖有煩惱,既修十善業,又持戒修行正法等無漏業,沒有果報能離開六道,往生佛國淨土。

聖人的智慧,能觀察十二因緣。能觀十二因緣的人,不造新業,破除舊業。深知三界諸苦都從煩惱的業因緣而生,天人五衰相現時如同地獄苦,人得重病生不如死時如同地獄苦。苦因是煩惱,苦果是受身。凡夫有二種求,一是求身,二是求財。身求為內求,求財為外求。內求能作業,外求能滿足內求。內求為業因,外求為業果。如果凡夫能修行八正道,把十二因緣倒過來斷,就會解脫六道之苦。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什麼是清淨梵行?
佛說,一切法是。即此經佛說諸善法是。因為此經能包括一切諸法。在具體一點說,三十七道品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有漏之法能作無漏法因,佛怎麼不說有漏為清淨梵行呢?
佛說,一切有漏即是顛倒,不是清淨梵行。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世間第一法是有漏還是無漏呢?為什麼不是清淨梵行呢?
佛說,四加行中世間第一法是有漏。因為,是修行人修無漏法身心所證,身心在世間為有為,所以有漏。而清淨梵行是從初發心學佛至修行證得菩提全過程的行持、願力和智慧。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眾生所行為什麼不是清淨梵行呢?
佛說,眾生思維萬念有漏,想心見三顛倒,又增加諸漏。為什麼是顛倒呢,眾生自性哪里有男女相,哪里有財物,哪里有諸法。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什麼是知根知畢竟呢?
佛說,三十七道品為知根。修行三十七道品的根本是學佛的欲念心,也稱初發道心。又覺得學佛很好,覺的很好又去用戒約束自己,約束自己的同時,又修行和聽聞受持善法,又定中生智慧,又遠離生死煩惱,證得解脫。知畢竟是解脫後,為大般涅槃。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於一切善法不放逸為本,怎麼初發道心為本呢?
佛說,要說成佛之因,是初發善欲道心;要說怎麼成佛的之因是不放逸。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在其他經中為什麼說三十七道品是佛的根本呢?
佛說,如果眾生不為自證佛道,誰還會去修行三十七道品。所以,想自證佛果的道心是根本。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什麼是明觸呢?
佛說,明觸為善意接觸。如親近善知識為觸,能聽到正法為觸等。善意接觸後,能夠善意接受,善意接受後能善思維,善思維能破諸惡煩惱,破諸煩惱後能專念,專念後能入定,入定後生智慧,智慧力能滅煩惱,能滅煩惱為最勝。即欲、念、定、智是修行的主導。如果說修行三十七道品,證得四禪快樂,只能是正常的事;如果能壞煩惱證得解脫時,是真的很了不起的事;如果只證得世間樂與出世間的樂,證得羅漢果解脫不是畢竟;如果能斷除三十七道品所行諸法事,才算畢竟,即是大般涅槃。如果修行人想即生成就道業,那就出家,或在家修出家行,受比丘戒或菩薩戒,依法禪行定力,證得智慧和果位。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根本、因、增三法有什麼區別嗎?
佛說,根本是初發道心;因是相續不斷,精勤修行;增是增長智慧,在心裏滅掉世間假相,證知出世間真相。再有,根本是行做,光說佛法而不行是空話,依法而行才是成道的根本;因是果,有行才有證,有證才有果位,果位才是真正的功德;增是用,有果位的人才有神通妙力,弘法利生。在未來世,即是正法時代結束以後,逐漸開始空說佛法種善根為根本;不親近善知識,不依正法修行為因;只用佛法作幌子,貪求名聞利養為增。可是仍有求正法修行的人為根本;得證悟智慧和果位為因;弘法利生,廣度群迷為增;再以受持大乘經典見道為根,修道為因,證阿羅漢為增。根本是成道正因;因是弘法的正方便;增是自證功德。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怎樣才能成就畢竟涅槃呢?
佛說,菩薩與四眾弟子能修十想,不受別人怎麼樣所影響,自己知道什麼是善與不善,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是人一定得畢竟涅槃。這是佛為菩薩與四眾弟子打的保票,修與不修在自己。十種想是,一有無常想;二有苦想;三有無我想;四有厭離世間雜食想;五有世間一切沒有樂趣想;六有身死想;七有做過很多罪過想;八有遠離生死解脫想;九有地球都有消滅的那一天,何況財物等滅想;十有無愛想。

童子菩薩向佛請法說,什麼是有無常等想。
佛說,菩薩有二種,一是初發心菩薩,二是證道後又行道菩薩。這裏只說初發心菩薩,不說行道菩薩。因為一地以上菩薩報身在佛淨土,沒有無常;化身來此世間的菩薩,早已知無想。所以,只對初發心菩薩說。初發心菩薩觀無常想時,有粗細二想;粗想無常是對世間事物有內無常與外無常的變化。內法的無常變化是,觀自身變化,童、少、青、壯、老、死的無常變化不能停留;財物沒有時與多時少時等無常變化也不能停留;所作善事功德和惡事果報,隨時間變化留作後世;世間千秋功罪任由評說等。外法的無常變化是,世間眾生無常,聽法知天道無常,世界成、住、壞、空劫數無常等。細想無常是觀世間一切內外之物,都是在物理變化下成就破相、壞相。就用人體作比喻有十種變化,一是細胞膜時;二是細胞時;三是受精卵時;四是肉團時;五是肢體時;六是嬰兒時;七是童子時;八是少年時;九是青壯時;十是衰老時。情念上又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的無常變化,又有內外八苦,都是身無常,法無常。

修苦想,是因為一切無常才有苦想,是觀苦想而修空。知生是苦、滅是苦,世間生活也是苦,身體是諸苦之器。
修無我我想,五蘊之身是假我,空苦無常總輪回。持戒修行破假相,諸法無我才是我。眾生迷而和合,諸法因緣和合,和合滅則法滅,和合滅則眾生滅。
修厭離食想,食有觸、轉、思、識四種,人類屬於觸食。眾生為貪食而身口意作業,為貪食身心受種種苦。修厭離食想之人,飲食讓身體健康,而捨身出家,所食是藥,對美食與不淨食,始終不生貪愛之心。如見淨食可虛觀不淨,若乞食願讓同修得飽,良藥能療毒身百病。

修世間不可樂想,一切眾生都是生老病死,三界天人無非地獄人,無非各類畜牲道,貧也一生,富也一世,荒塚一堆草沒了。一切美音財物等都是過眼雲煙,空無實際,轉眼即是百年、千年、萬年。
修死想,人有一息為壽,壽命在一息之間,若能以七日七夜及一日一時的時間,能夠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利益眾生,都是此生最大的事,也是最大的善事。
有此六想後,還要有常久修道想,樂於修道想,沒有恨誰妒誰想,希望人類和平等善願想,心不輕仁想,定樂自在想。遇事常思己過,遠離三界,滅除三界之苦,不再愛著諸法。這樣想為圓滿十想,得正知見,是為解脫,到達彼岸。
這時童子菩薩以偈贊佛,“自來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這裏“自未得度先度他”說的是初發心菩薩,道力堅固後才發願度眾生。否則,小心別讓眾生把你度了!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五】
涅槃降魔咒
阿磨隸 毗磨隸 涅磨隸 瞢伽隸 醯磨羅 若竭裨 三曼那跋提 娑婆他娑檀尼 婆羅磨他娑檀尼  摩那斯 阿拙啼 毗羅祇 菴羅賴坻 婆嵐彌 婆嵐 磨莎隸富泥 富那摩奴賴綈 

【憍陳如菩薩品第二十五之上】
佛說,憍陳如你要知道,色受想行識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是不淨,是生老病死,是無明因,是生因,是四顛倒因,是無量惡法之因,是束縛,是流而不堅固,是瘡疣,不是寂靜,若把這樣諸法之因滅掉,就獲得解脫,獲得涅槃寂靜之樂。如果有人也知道理解這樣的法,是真正的修道人,有圓滿的修道之法。如果沒有佛法,就沒有真正的修道人,也沒有圓滿的修道之法。一切外道,虛假詐稱,都沒有實際修行。佛常於大眾這麼說,憍陳如你等佛弟子也應于大眾中這麼說。

這時,有很多外道人聽佛這麼說,心生嗔惡。並稱言說,我們也是修道人,也有修道法。大眾中有一外道人站出來說,大家不要聽這位僧人狂言亂語,沒有根據,沒有水準的理論。這位僧人簡直就是世間狂人,一會哭笑駡贊;一會說生在淨飯王家,一會又說沒生;一會又說生後走七步,一會又說沒走;一會又說學習世事,是一切智人;一會又指責惡人賤事;一會又苦行六年,一會又指責外道苦行;一會又說菩提樹下證菩提,一會又說此身入涅槃,一會說身滅是涅槃。這樣言論不是胡言亂語是什麼,我一聽就氣憤。

這時,又有一位外道接著說,這位僧人出家後,說空苦無常、無我不淨,我的弟子們聽了心裏害怕,不敢接受我教化。今天于此雙樹林中又說這些法,我的弟子們聽後都捨我而去,聽這位僧人教化。真讓我即生氣又苦惱。
這時,又有一位外道接著說,你們大家聽一聽,這位僧人說修慈悲,此言虛假不實。若有慈悲,為什麼教我弟子自受其法,隨他意而違我願。這位僧人又說,不為世間諸法所染,也是虛妄不實。若少欲知足,今天為什麼奪我利,應該供養的財物而去供養他們。這位僧人又說種姓上族也是虛妄不實,自古以來,沒聽說過大獅子吃小老鼠。今天,上種姓僧人怎麼惱亂我們這些人。如果說這些僧人具有大勢力,也是虛妄不實。自古以來,沒聽說過金翅鳥王與小鳥爭鳴。今天,有大勢力的僧人怎麼與我們這些人共同鬥爭。如果說這些僧人有他心通的智慧,也是虛妄不實。若有此智慧,為什麼不知道我們這些人心裏怎麼想的呢!

大家再聽我說一說,過去一位有智慧的人說,過幾百年後,當有一妖人幻化而出世,就是這位僧人。這位妖人,今天在此雙樹林不久就要滅掉,請大家不要愁惱。
這時,又有一位外道接著說,我今天非常愁苦,但不是為我自己和弟子們的供養,而是為了世間人。這些世間人有眼無珠,不能識別誰是福田、誰不是福田,捨棄我們年歲大的人,而去供養他們年少的人。我為此而發愁。我知道這位僧人有大咒術,能讓一身作無量身,無量身又作一身;自身又能作男像、女像,牛馬羊像等。今天,這位僧人身滅則咒術滅,我們還會有很多供養和安樂。

這時,又有一位外道接著說,大家知道這位僧人成就圓滿無量功德,這事不應該爭論。大家說,你是癡人說傻話。他有大功德,怎麼生七日,其母就命終了?能是有福德之相嗎!這位外道說,你們不應該這麼說,聽一聽我說。這位僧人罵不生氣,打不還手,這就是大福德之相。其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無量神通,這就是大福德之相。心無驕慢,見人謙下,語言和氣,不說粗話,年高還有志向,心不暴躁,舍王國愛人出家。所以,我說這位僧人已經成就無量功德。

這些外道說,大家別爭論了。我們和他比試比試。這時,這些外道共同來到阿暗世王王宮。大王便問,你們要出家修行聖道,舍財富與家事,我們全國人民都供養你們。而你們現在不行,各受異法戒。你們今天怎麼如風吹落葉集在一起,來到這裏有什麼事嗎?這些外道說,我們是大法橋,一切功德之器,功德寶藏等。大王您也賢德,人民安樂,我們都擁護您。但是,今天有一大惡人,是一位僧人。大王您不知道,讓我們非常害怕。這位僧人自持豪族種姓,身體又好,生大驕慢,不能苦行,受畜財物等。所以,是世間惡人。身邊還有一些弟子,在雙樹林說常樂我淨,謗我弟子,讓我們忍無可忍,我們準備與他辯論辯論,希望大王主持公道。

阿暗世王說,你們聽誰教導,而心生狂亂,有智慧的人對你們心生憐憫,愚昧的人會恥笑你們竟說鬼話。你們這麼做等於在餓獅子身邊睡覺;將手指伸入毒蛇之口;用手拿火;等於狐狸作獅子吼;蚊子與金翅鳥較勁,必是自取其辱。
這時,這些外道說,大王您不要心疑不信,輕視我等大士。今天,請您主持公道。阿暗世王與諸外道,共同來到雙樹林中,禮佛而坐。

阿暗世王說,諸位外道有些問題要向佛問一問,願佛隨意給予解答。
佛說,大王您先不要說,佛知道怎麼做合適。
有一位外道急不可待的說,你這位僧人說涅槃是常法。我說不對,因為世間一切之法都是以子生果,相續不斷。你說,修無常因,怎麼會有常果呢?你又說解脫欲貪、滅除煩惱是涅槃,這些都是無常,涅槃也應無常。你又說從因生滅,從因墮地獄,從因得解脫;既然如此,因無常,解脫能常嗎!你又說色從緣生是無常;那色解脫也應該無常!若離人的五蘊解脫,解脫就是虛空,等於沒有那麼一回事。你又說因生是苦,怎麼又說解脫是樂!你說無常是苦、無我、不淨、無樂,怎麼又說涅槃是常樂我淨。你又說常與無常,也苦也樂,也有我也無我,這不都是二頭堵的話嗎?你又說佛即我身,又是什麼意思?

佛說,佛問你們可隨意回答。你們的性常還是無常?外道回答:性常。佛又說,是性能作一切內外諸法之因嗎?外道回答:是這樣。佛又說,是什麼作因呢?外道回答是性生大,大生慢,慢生法。法即地水火風空,也是我們的身體和思想等,都是從因之性生。佛又說,你說的身體與思想是常還是無常?外道回答說:都是無常。佛又說,在你們法中,因常果無常,而在佛法中是因雖無常果是常。你們法中有二因嗎?外道回答說,有二因。一是生因,二是了因。生因如泥可燒製成瓶;了因如燈照物,明見無餘。佛說,涅槃雖從無常獲得而有常,如燈照物,明瞭可見;所以有常樂我淨。涅槃如果從泥可燒製成瓶就是無常,無常樂我淨。外道說,真是佛出於世,無有二語。所說無差。有同樣說有,無同樣說無,有無又表示一個意思。佛又說,二語了於一語。即苦諦對於凡夫是二,身受苦,轉生後世還是苦;聖人是一,知苦而離苦。外道聞法,已得正見,當即懇求佛慈悲,准允皈依。佛告憍陳如為其剃度出家;一為落發,二為除煩惱。這位外道,即生證得阿羅漢果。

這時,又一外道說,這位僧人說涅槃是常,不談無煩惱為涅槃。這個說法,世間從來沒有出現過;或者有卻又沒有記載,等於沒有;或者將死亡變換個名稱;或者根本就沒有,就如龜毛兔角一樣,空說而已。
佛說,煩惱中無涅槃,涅槃中無煩惱。色是無常,解脫是常。
這位外道說,聽佛說法,我已知身體諸有無常,得證悟解脫才是真常。
佛說,憍陳如你可將三衣缽器給這位外道,他已證阿羅漢果。

這位外道對憍陳如說,大德,您看我這弊惡之身,得善果報,心裏非常非常懺悔;我是惡人,觸犯佛尊,請您替我在佛前表明心意。我不能久住毒身,今入涅槃。憍陳如將這位阿羅漢心意和已入涅槃的消息也向佛作了彙報。
佛說,憍陳如你知道嗎,這位外道已於過去無量佛所成就善根。今受佛語,如法而住,證得正果。你們應供養其身。
這時,憍陳如遵佛旨,供養這位阿羅漢。在荼毗其身時,現種種神通。
諸外道人見了此事,大聲說,我們這位同夥受了這位僧人的咒術了,以後一定會勝過這位僧人。接著,又有一位外道說,有我嗎?無我嗎?連續問了幾個問題,佛默然不語。這位外道又說,眾生處處都有我的存在,這種存在是上帝安排的。

佛說,上帝能安排眾生有我的存在,為什麼還安排天人、畜牲、地獄等五道呢,都安排人不就可以了嗎!你們雖修外道,不造作眾惡業,為的是不去地獄,修諸善法為受天身。
這位外道說,你說的對,於我的法中,一是身我,修善離惡是不去地獄;然後得生天堂永生,常樂我淨。人身現在有知,天人身現在不知。
佛說,人身無常,我在哪里。三界無常,天堂豈能永生。知現在身是煩惱不知未來天身還是煩惱。你們的解脫之法如同虛空拔刺,離開因緣說解脫,一切畜牲怎麼不得解脫。一切法都是我見我聞,我作我受,我苦我樂。眾生不得解脫,具足大慢,又能使慢增長為狂傲。然後,造作慢因慢業。眾生要想自我解脫,首先離慢生謙下心,然後思維究竟生信,信後才有諸行解脫。

這位外道又說,我已理解佛說諸法,得正法中的關鍵部分。請佛慈悲准我出家。我現在最願意出家修道。佛當即給起法號為善來比丘。善來比丘即時具足清淨梵行,證阿羅漢果。
這時,又有一外道說,身即是命,身不同命也不同,對嗎?連續問幾個問題,佛都默然不語。外道又說,是不是人捨身至得後世身之間,身不同命也不同呢?
佛說,人的身命都是依因緣生,又不是依因緣生。依因緣是父母緣,不依因緣是業力感召。在人捨身與得身之間,有無明為業與愛為因緣。有因緣身即是命,命即是身,身異命異。不能簡單說身異命異。

這位外道說,佛您能不能讓我明白一下因果?
佛說,因是色受想行識,果也是色受想行識。如火生煙,無火無煙。
這位外道說,請佛慈悲,讓我出家。佛告憍陳如為其出家受戒,五日後便證阿羅漢果。
這時,又有一外道說,這位僧人你說,這個世間是常還是無常,是虛不是實,是有邊還是無邊,是身是命,身異命異;佛滅度後,去還是沒去。
佛說,不能回答你所問。
這位外道說,我哪里得罪了,怎麼不回答呢?
佛說,若說世間是常,是能見得到,見得到就去行作,行作就有業,有業就有執著,有執著就有束縛,有束縛就有苦,有苦就想到快樂,想得到就有害怕,有害怕就有煩惱,有煩惱就難捨難離。凡夫為此輪回六道,要受無量苦。所以,不予回答。佛已遠離一切見,一切愛,一切慢。所以,不與人爭論,清淨梵行,無上寂靜,獲得常身。
這位外道說,我已得佛真實之法,我現在願意出家。佛告憍陳如,准其出家,證漏盡,得阿羅漢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梅庵 的頭像
    梅庵

    梅庵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