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摘自《正理門論》探微一文
陳那的《正理門論》是三支新因明的第一部代表作
關於現量和「無錯亂」要求:
什麼是現量?《理門論》曰:「謂若有智於色等境,遠離一切種類、名言、假立、無異、諸門分別,由不共緣,現現別轉,故名現量。」意思是說,現量就是以正智去認識色、聲、香、味等境中的自相,並且不介入一切種類和概念名稱等主觀上的區分—五識的見分與相分間的「緣」是各別進行的,互不相染,互不聯繫,這叫做現量。由此可知,陳那的現量是指純感覺,不但要遠離名言種類的區別,感覺之間也不能相互聯繫。實際上陳那的現量是排斥「知覺」和「表象」的:
「離分別」是陳那對現量的根本要求,但在《集量論》中他又把「錯亂」列為第七種似現量:「迷亂世俗智,比與所比生,憶念及希求,似現有翳膜」。其中前六種《理門論》稱之為:「憶念、比度、希求、疑智、惑亂智……世俗有」。沒有提到的第七種「有翳膜」者,是指白內障患者好像會看見空中有蓮花,車輪邊上長毛,月亮成重影等。這純屬主體感官上的缺陷而造成的錯覺。法稱在《正理滴論》中進一步明確把「無錯亂」正面列入對現量的要求:「此中現量,謂離分別,復無錯亂」,「翳目、急劇旋轉,乘舟及諸界不調所生錯亂」。法上解釋說:「翳目是一種眼病,是眼感官上的錯誤原因,急劇運動也會引起錯亂,例如舞動火把,就可以見到火圈,乘舟航行也會有錯覺,站在船上的人會以為岸上的樹在走動……疾病是由於三種體液(氣、膽汁和粘液) 不調和,就會出現燃燒木柱的幻想」。這裡的第一種和最後一種是由於人體自身的疾病引起錯覺,中間的二種是指外界環境所引起的錯覺。
陳那之所以把「無錯亂」實際上亦列為現量的基本要求,這是因為當識顯現為相分時,作為認識主體的「見分」在把握「相分」時仍然有一個不錯亂的要求,盡管見分和相分不過是識的不同顯現,這是符合唯識宗立場的。天主和法稱則繼承了這一思想,並更加明確了。
又陳那論直接認知一文
現量的意義
現量的特性
從字源來說,現量一詞梵文為pratyaksa,字面意義是通過感官而獲取知識,此詞印度古已有之,並非陳那首創[,但陳那卻以其根本區分現、 比二量的哲學系統來賦予該名詞一種新的意義。他在《理門論》中以字源 意義來界定現量:
「由不共緣現現別轉,故名現量。」
似現量
似現量梵文為pratyaksabhasa,中譯依陳那知識論理路來看,是頗妥當的。筆者以為,中文「似」字可作三解:
(1)「相似」之義──這是「似」字最一般的用法。
(2)「不是」之義──這可視作「相似」義之引伸。因為我們說某些事物相似時,往往表示該事物不相同(或即:「彼物不是此物」之意)。否則,若事物相同時,我們便不會說它們「相似」。所以,中文裡又有「似是
而非」一詞,最能表示「相似而不是」這個意思,將(1)、(2)二義關連起來。
(3)「虛假」之義──也可視作「相似」及「不是」(或「似是而非」)意義之引申,因為有了真、假之判準,我們才能說某事物「似是而非」。譬如說,我們以某些事物為真黃金時,我們才可說另一些事物「相似於真黃金而不是真黃金」,或直稱它們是「(虛)假(的)黃金」。
至於陳那所說的「似現量」,其「似」之概念實可包涵上面三種意思。 換言之,當我們說「似現量」時,是表示:(助相似於現量的東西,(助不是現量的東西(或非現量),(3)虛假的現量。(即:我們定某東西以外的另 一些東西為真現量時,該東西即使與它們相似,也只能是虛假的現量。)
陳那對似現量的正確分類。筆者嘗試將其所說似現量分成三類,說明如下:
(1)錯亂智──指一般的錯覺。例如:誤認陽光是水。
(2)俗有智──指超越的錯覺 ,這包括一切經驗的認知,因為它們在經驗上雖然可以 正確,但在終極上與事物的真相(以康德哲學語言來說,可稱「物自身」) 不同,所以都只是錯覺而非正確的認知。例如:見瓶、衣等物,以為它們皆有實體。(案:此例子《集量論》無,依傳統佛學文獻慣用的例子增補。)
(3)比量及彼果智──就其自身來說,比量是一 種獨立的量,彼(即:「比量之」)果智是一種非量,(此依上文分析,比量之果智等同數數知,而後者於第二章時已說明其為一種非量。)可不與現量拉上關係。但若站在現量的立場來看,它們都可說是「相似於現量但不是現量的東西」,或「虛假的現量」。例子方面,比量於第二章已多次談及,茲不贅述。比量之果智因等同數數知,可視念、欲等為例子。
陳那的《正理門論》是三支新因明的第一部代表作
關於現量和「無錯亂」要求:
什麼是現量?《理門論》曰:「謂若有智於色等境,遠離一切種類、名言、假立、無異、諸門分別,由不共緣,現現別轉,故名現量。」意思是說,現量就是以正智去認識色、聲、香、味等境中的自相,並且不介入一切種類和概念名稱等主觀上的區分—五識的見分與相分間的「緣」是各別進行的,互不相染,互不聯繫,這叫做現量。由此可知,陳那的現量是指純感覺,不但要遠離名言種類的區別,感覺之間也不能相互聯繫。實際上陳那的現量是排斥「知覺」和「表象」的:
「離分別」是陳那對現量的根本要求,但在《集量論》中他又把「錯亂」列為第七種似現量:「迷亂世俗智,比與所比生,憶念及希求,似現有翳膜」。其中前六種《理門論》稱之為:「憶念、比度、希求、疑智、惑亂智……世俗有」。沒有提到的第七種「有翳膜」者,是指白內障患者好像會看見空中有蓮花,車輪邊上長毛,月亮成重影等。這純屬主體感官上的缺陷而造成的錯覺。法稱在《正理滴論》中進一步明確把「無錯亂」正面列入對現量的要求:「此中現量,謂離分別,復無錯亂」,「翳目、急劇旋轉,乘舟及諸界不調所生錯亂」。法上解釋說:「翳目是一種眼病,是眼感官上的錯誤原因,急劇運動也會引起錯亂,例如舞動火把,就可以見到火圈,乘舟航行也會有錯覺,站在船上的人會以為岸上的樹在走動……疾病是由於三種體液(氣、膽汁和粘液) 不調和,就會出現燃燒木柱的幻想」。這裡的第一種和最後一種是由於人體自身的疾病引起錯覺,中間的二種是指外界環境所引起的錯覺。
陳那之所以把「無錯亂」實際上亦列為現量的基本要求,這是因為當識顯現為相分時,作為認識主體的「見分」在把握「相分」時仍然有一個不錯亂的要求,盡管見分和相分不過是識的不同顯現,這是符合唯識宗立場的。天主和法稱則繼承了這一思想,並更加明確了。
又陳那論直接認知一文
現量的意義
現量的特性
從字源來說,現量一詞梵文為pratyaksa,字面意義是通過感官而獲取知識,此詞印度古已有之,並非陳那首創[,但陳那卻以其根本區分現、 比二量的哲學系統來賦予該名詞一種新的意義。他在《理門論》中以字源 意義來界定現量:
「由不共緣現現別轉,故名現量。」
似現量
似現量梵文為pratyaksabhasa,中譯依陳那知識論理路來看,是頗妥當的。筆者以為,中文「似」字可作三解:
(1)「相似」之義──這是「似」字最一般的用法。
(2)「不是」之義──這可視作「相似」義之引伸。因為我們說某些事物相似時,往往表示該事物不相同(或即:「彼物不是此物」之意)。否則,若事物相同時,我們便不會說它們「相似」。所以,中文裡又有「似是
而非」一詞,最能表示「相似而不是」這個意思,將(1)、(2)二義關連起來。
(3)「虛假」之義──也可視作「相似」及「不是」(或「似是而非」)意義之引申,因為有了真、假之判準,我們才能說某事物「似是而非」。譬如說,我們以某些事物為真黃金時,我們才可說另一些事物「相似於真黃金而不是真黃金」,或直稱它們是「(虛)假(的)黃金」。
至於陳那所說的「似現量」,其「似」之概念實可包涵上面三種意思。 換言之,當我們說「似現量」時,是表示:(助相似於現量的東西,(助不是現量的東西(或非現量),(3)虛假的現量。(即:我們定某東西以外的另 一些東西為真現量時,該東西即使與它們相似,也只能是虛假的現量。)
陳那對似現量的正確分類。筆者嘗試將其所說似現量分成三類,說明如下:
(1)錯亂智──指一般的錯覺。例如:誤認陽光是水。
(2)俗有智──指超越的錯覺 ,這包括一切經驗的認知,因為它們在經驗上雖然可以 正確,但在終極上與事物的真相(以康德哲學語言來說,可稱「物自身」) 不同,所以都只是錯覺而非正確的認知。例如:見瓶、衣等物,以為它們皆有實體。(案:此例子《集量論》無,依傳統佛學文獻慣用的例子增補。)
(3)比量及彼果智──就其自身來說,比量是一 種獨立的量,彼(即:「比量之」)果智是一種非量,(此依上文分析,比量之果智等同數數知,而後者於第二章時已說明其為一種非量。)可不與現量拉上關係。但若站在現量的立場來看,它們都可說是「相似於現量但不是現量的東西」,或「虛假的現量」。例子方面,比量於第二章已多次談及,茲不贅述。比量之果智因等同數數知,可視念、欲等為例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