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僧問曹山。
佛未出世時如何?
山云:曹山不如。

出世後如何?
山云:不如曹山。


請先看元音老人之ㄧ段話
 


霞云:“吃飯了也未?”僧云:“吃飯了。”
丹霞問來僧:“吃過飯了沒有?”來僧說:“吃過飯了。”壞了!麒麟皮下露出了馬腳,這僧原來是個懵懂漢。但是,也不能說定,有的人就敢於故意買個破綻,敢於橫身虎口讓對方咬。對方若咬不住,就不是明眼人。雪峰禪師就善用這種手段。雪峰座下有一僧,去參問靈云禪師,問靈云:“佛未出世時如何?”靈云舉起拂子。又問:“出世后如何?”靈云還是舉起拂子。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使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也就是為了使大家明心見性,明悟自心本具的真如佛性。“佛未出世”是指尚未明心見性,“佛出世后”是指明心見性之后。靈云答這兩問都舉起拂子,乾淨剿絕,以示“悟”與“不悟”不二,烘托出天真佛性在悟不增、在迷不減。掃掉了明心見性、開悟、成道等等概念上的粘著,一法不立、一絲不挂。只有如此透徹,才算得上真正明心見性。這僧卻不能當下契入,無疑是粘滯在開悟、成道等概念里,不能透脫。他又跑回來了,又回到雪峰這裡。雪峰說:“返太速乎?”你回來得也太快了!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呀?這僧說:“某甲到彼,問佛法不契,乃回。”雪峰問他:“汝問什麼事?”這僧便將靈云怎麼怎麼舉拂子的事說了一遍。雪峰明白了這僧的落處,對他說:“汝問,我為汝道。”僧便問:“佛未出世時如何?”雪峰舉起拂子。僧又問:“出世后如何?”雪峰放下拂子。有人說,雪峰答得好,舉起拂子錶示執著事物不放,放下拂子錶示一切都能放下。這理論聽來也不錯,卻和這僧犯的是同一種毛病。什麼叫“放下”?沒有東西可放,才是真正的放下,才算透脫。還有東西可放,分明沒有透脫,不算真正放下!雪峰一舉一放,正撓到這僧的癢處,這僧若能當下悟去,若能象玄沙那樣說一句“老和尚腳跟未點地在”,便可瀟灑自在去也!




說得比蕭平實精采
請問祖師若只這般
天下國文老師都開悟也! 



前後同樣一句問話
前皆舉起拂子。
後皆放下拂子。 



雪峰一舉一放,此處若解得通
再看曹山
如何道去~


僧問曹山。佛未出世時如何?
山云:曹山不如。
出世後如何?
山云:不如曹山。


請問雪峰與曹山
有差別嗎?
汝豈不聞
天下老和尚皆同一鼻孔出氣!


這元音老人被拂子瞞去也不知!
如何是元音老人被瞞處? 



有會者道一句來! 



曹山即不如
不如即曹山 


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梅庵 的頭像
    梅庵

    梅庵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