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8 12:11:00
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
舜若多神。無身有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
問。滅盡定。與無想定。俱稱無心。二定何別?
答。有四義不同。古釋云:
一約得人異。
滅盡定是聖人得。無想是凡夫得。
二祈願異。
入滅盡定者。作正息想求功德入。無想定。作解脫入。
三感果不感果異。
無想定是有漏。能感無想天別報果。滅定是無漏。不感三界果。
四滅識多少異。
滅盡定:滅識多。兼滅第七染分末那。無想定:滅識少空滅前六識
溫陵曰:
修滅盡定得寂聲聞。意根斯滅。如大迦葉雖滅意根。而能了知。
玄策云:
「若你不見有無之心而入定,離了有無之心而定,是常定,常定是大定,大定就是佛定,佛定常定而無出入,你怎可以說自己入定?」
有些外道可以五百劫無妄想,入無想定,生於色究竟天,
2011/6/27是誰說錯了“未到地定”?
延續釋惠敏教授有關滅盡定的主題把舊帖拉上來
請問釋惠敏教授不知道「滅盡定」不是佛定嗎?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10133655
>>>未得初禪之前,先修欲界定和未到地定
“未到地定”在初禪前嗎?
所有四禪八定乃至滅盡定及至究竟佛定
除非悟道祖師都不能知!
1999年七月初次拜見聖一老和尚時,
老和尚很不尋常地一再要留我住下來(這段故事以後再詳述)
我說隔天就要進大陸上峨嵋山了不能留下.
當天初次見面就跟老和尚說已入“無眼耳鼻舌身意”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老和尚說:要“入無所入”
現在只到“未到地定”的這一種前方便.
這句話種下我同年十月再訪老和尚並渡過我一生最重要的三個月.
什麼是“未到地定”?
淨慧老和尚這麼說:
要進入空處定,首先就要把色看破。昨天講到三法:一不受、二呵斥、三窮見。在要進入空處定之前,就要對色法、對色界,進行比較深入地分析與呵斥,然後要觀想虛空無形無色、無質無礙,“虛豁寂靜,無諸過患”,想到虛空的豁達通透。作此念已,就要一心諦觀己身,一切毛孔、九竅,悉皆虛疏。一切毛孔都通透了,就與虛空和爲一體。好像羅縠內外相通,亦如芭蕉重重無實。觀到自己的身體融入到虛空當中,漸漸地感到身的質礙成了粉末狀態,最後感到身體手足一切皆淨。如此觀時,眼見色壞,耳聽身壞,鼻嗅香壞,舌嘗味壞,身與一切物質的接觸也沒有質礙,色身香味觸五塵次第寂滅。色法寂滅,當下一念心以虛空爲緣,如此禪定轉增,色界定就會退謝,空處定就會生發。
在此期間,也有一個中間定。到此時,修定之人千萬不要憂悔,要專空精勤,念空不舍。則“其心泯然,任運自住空緣”。認識到一切色法皆壞,色界定需要提升,空處定又尚未成就,在這個過渡階段,在這個捨下定攀上定的階段,千萬要把握住。要專心精勤,觀空不舍,能如此,則其心泯然,任運自住空緣,這就叫做未到地定。
到了未到地定之後,豁然與空相應,這一刻,好像是豁然開朗,頓入空定。既然與空相應,則“其心明淨,不苦不樂,益更增長”。在此深定之中,唯見無邊虛空,心無分散。這些都是定中的境界,都是精神的境界,因爲我們的身體還在欲界。在欲界而修無色界定,獲得這種定,那就是一種不共的自受用,一般人沒有這種境界。只有通過一定的方法,觀想得成,才能夠成就空處定。
“未到地定”是進入無色界的空處定的前方便
又什麼是“空處定”?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色界定就是四禪
四禪後進入進入無色界的無色界定
四無色定。四無色定又叫四空定,是無色界的禪定。在欲界通過修習禪定進入色界定就是四禪,然後在四禪的基礎上又進入無色界定。
無色界定,一共有四種:
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或者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
~~~~~~~~~~~~~~~~~~~~~~~~~~~~~~~~~~~~~~~~
2007/1/12
首楞嚴大定
請大眾注意此帖剛集结完
請回頭再看~
宗鏡錄 (卷5)
經言。一切凡夫。常在於定
問言。常在何定
答言。以不壞法性三昧故。此是末中含有本。法性中含有眾生。即是本中含有末
又末即是本。本即是末。義。如波即是水。水即是波。
又楞伽經云。真識現識。如泥團微塵等。乃至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
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差別。
如是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
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
是故非自真相滅。但業相滅耳。
大呆云:
此乃佛性定也!
凡夫即常住大定也!
不一不異!
本無生死涅槃
因為妄所覆故不見也!
~~~~~~~~~~~~~~~~~~~~~~~~~~~~~~~~~~~~~~~~~~~~~
今見有行者云:
大般涅盘经卷八云: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难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见?」
佛言:「迦叶善男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随顺契经以信故知。」
经中已经很清楚说明,肉眼是可以见佛性的,并非如djsz兄、梅兄所能否认的,
更何况这是世尊亲口所说,启是佛弟子所能否认的。
我想身为佛弟子,如果举经典来证明自己说法,也不应断章取义才是,如果以自己偏颇心态来说别人,
很可能自己成就毁谤他人的罪业,因此建议说法要小心谨慎,以免造业而不知。
大呆答:
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乃唯佛的之肉眼始能能得见呀!
非凡夫二乘大乘菩薩能見!因佛證首楞嚴大定故!
證首楞嚴大定者能千百億化身!
若人曲解佛言說能眼見佛性
卻不能千百億化身者是騙人的!
若自己修證不足,不但曲解佛意硬說人家斷章取义,以偏颇心态来说,
如何能讓自己捨邪歸正趨向正道呢!
且佛的之肉眼已非跟凡夫之肉眼一般
何故?因佛證首楞嚴大定故!
~~~~~~~~~~~~~~~~~~~~~~~~~~~~~~~~~~
梅庵曰:
虛雲老和尚五十六歲開悟後
即入首楞嚴大定~
非滅盡定
滅盡定屬四禪八定外的第九次定
修四禪八定及滅盡定是不可能開悟的~
請諦聽~
下文之重點:
若無妄想,亦無話頭。空心靜坐,冷水泡石頭,坐到無量劫亦無益處。
答:非看話頭不可。
這至為重要的兩句
節錄自釋惠敏
虛雲和尚長時住定經驗之探索
《虛雲和尚年譜》,虛雲和尚一生中有三次長時(半月、九日、九日)
「住定」時間記錄,如此長時間住定的能力,
從佛教的觀點應如何理解?
與禪定學相關的議題為何?
佛典中是否有類似的實例?
(1)半月(十八天)。1901年底(六十二歲)至1902年初(六十三歲),
獨居終南山茅蓬煮芋,跏趺待熟,不覺定去半月(十八天)。
六十二歲煮芋,跏趺待熟,不覺定去半月
虛雲和尚於1901年底(六十二歲)至1902年初(六十三歲)之過年期間,
獨居終南山茅蓬煮芋,跏趺待熟,不覺定去半月的事蹟,
《年譜》中相關記載如下:
光緒28年(1901年)壬寅……歲行盡矣,萬山積雪,嚴寒徹骨。
予獨居茅蓬中,身心清淨。一日煮芋釜中,跏趺待熟,不覺定去。
山中鄰棚復成師等,訝予久不至。來茅蓬賀年。
見棚外虎跡遍滿,無人足跡。入視,見予在定中。乃以磬開靜,
問曰:「已食否?」
曰:「未!芋在釜度已熟矣。」
復成訝曰:「你一定已半月矣。」
遠近僧俗,咸來視予。厭於酬答,乃宵遁。
一肩行李,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
《年譜》記載虛雲和尚在禪定中,
由鄰近茅棚的復成法師以打擊「引磬」聲音開靜,
使虛雲和尚出定;並且估計「住定」時間約是半月。
但是,虛雲和尚圓寂後,福建鼓山寺門人之一的純果法師所寫的
《雲老和尚見聞事略》追思文中,提到是有十八天之長。
此外,根據虛雲和尚徒孫靈源法師(曾任南華寺住持)
所記之「師公老和尚的開示」
(收載於岑學呂編輯《虛雲和尚法彙──開示》),
對虛雲和尚在終南山入定事蹟也同樣記載是十八天住定時間,
並且對於此禪定的議題有如下的敘述:
問:聞說師公在終南山入定十八天,是有心入呢?無心入呢?
答:有心入定,必不能定。無心入定,如泥木偶像。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答:非看話頭不可。
在妄想未起處,觀照著,看如何是本來面目,名看話頭。
妄想已起之時,仍舊提起正念,則邪念自滅。
若隨著妄想轉,打坐無益。若提起正念,正念不懇切,話頭無力,妄念必起。
故用功夫須勇猛精進,如喪考妣。
古德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守一場;
不受一翻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幾句話每次打七師公都要話的)。
若無妄想,亦無話頭。空心靜坐,冷水泡石頭,坐到無量劫亦無益處。
參禪不參則已,既決心參,就要勇猛精進。
如一人與萬人敵,直前毋退,放鬆不得,念佛亦是如此,持咒亦是如此。
生死心切,一天緊似一天,功夫便有進步。
(2)九日。1907年(六十八歲)於泰國龍泉寺講《地藏經》後,續講《普門品》,
一日趺坐,定去,忘記講經。一定九日,哄動泰國京城。
自國王大臣,以至男女善信,咸來羅拜。
六十八歲講《普門品》,定去九日,哄動暹京
根據《年譜》,此次定後二十餘日之間,虛雲和尚的身體產生如下的變化:
護法聘中西醫診治,針灸服藥,俱無效。甚至口不能言,目不能見。
群醫束手。惟身心泠然,並無痛苦,一切事皆放下,獨有一事放不下。
因有匯票縫在衣領,無人知者。口不能言,手不能寫。
萬一化身時,一火燒去,則藏經不能到,雞山殿閣不能修建。
這筆因果,如何能負?思深淚下,默祈迦葉尊者加被。
囑其取茶,禱迦葉,服下,心內清涼,即入夢。
見一老僧如迦葉狀,坐予身邊,以右手摩我頭曰:
「比丘!衣缽誡勿離身,汝不須憂。以衣缽作枕,就好了。」
予稍能言,令妙師到華陀前求方藥,只木櫛夜明砂二味,服後目能視,口能言。
再求一方,只赤小豆一味,以豆煮粥充飲食,不准吃雜物。
吃二天,頭略能動,再求仍是赤小豆。
漸漸知痛癢,能起能行,先後二十餘日矣。
(3)九日。1951年(一百十二歲)春戒期中,「雲門事變」
(廣東曲江雲門禪寺被誣窩藏軍械及金銀為由,二十六名僧人擄去,酷刑逼供,
有被打致死與折斷手臂者,師自身亦屢遭毒打)。
3月3日,師病重時,即趺坐入定。閉目不視、不言、不食、不飲水。
惟侍者法雲、寬純,日夜侍之,端坐歷九日。
一百十二歲雲門事變,趺坐入定九日
先是三月初1日,將師別移禁一室,門封窗閉,絕其飲食,大小便利,不許外出,
日夜一燈黯然,有如地獄。
隨打隨問,師即趺坐入定。金木交下,撲撲有聲。
師閉目不視,閉口不語,作入定狀。
是日連打四次,擲之撲地,視其危殆,以為死矣。
初5日,彼等聞師未死,又復入室,視老人端坐入定如故,益怒,
以大木棍毆之,拖下地,十餘眾以革履蹴踏之,五竅流血,倒臥地上,以為必死無疑矣。
又呼嘯而去,入夜,侍者復抱師坐榻上,端坐如故。
初10日晨,師漸漸作吉祥臥下(如佛涅槃像),經一晝夜,全無動靜。
侍者以燈草試鼻孔,亦不動搖,意圓寂矣。惟體尚溫,顏色怡然,侍者二人守之。
至11日晨(即4月16日),師微呻吟,旋扶之起坐。
侍者告以入定及臥睡時間,師徐語侍者法雲等,神遊兜率聽法事。(見頁181、182)
夫甚深禪定境界,苦樂俱捐。
昔憨山、紫柏受嚴刑時,亦同此境,此非未證悟者所能代說也。
有似頭目者問僧曰:「為甚麼老傢伙打不死的。」
答曰:「老和尚為眾生受苦,為你們消災。打不死的,久後自知。」
其人悚然,從此不敢復向師施楚毒。
惟事情擴大至此,所圖未獲,更恐洩漏風聲,故仍圍困,及偵查搜檢。
對各僧人,不准說話,不准外出。即飲食亦受監視限制,如是者又月餘。
目不能視,耳益重聽。弟子慮有意外,促師口述生平事略。
隨錄為自述年譜草稿,正此時也。
虛雲和尚禪定九日出定後,告訴侍者如下
「夢至兜率內院,見彌勒菩薩說法」的經驗:
見彌勒菩薩,在座上說法,聽者至眾。
其中有十餘人,係宿識者。
即江西海會寺志善和尚、天臺山融鏡法師、
歧山恆誌公、百歲宮寶悟和尚、
寶華山聖心和尚、讀體律師、金山觀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
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坐東邊頭序第三空位。
阿難尊者當維那,與余座靠近。
聽彌勒菩薩講「唯心識定」未竟,
彌勒指謂余曰:「你回去。」
余曰:「弟子業障深重,不願回去了。」
彌勒曰:「你業緣未了,必須回去,以後再來。」
並示偈曰:
~~~~~~~~~~~~~~~~~~~~~~~~~~~~~~~~~~~~~~~~~~~
迦葉問:
今夏在何處安居。
文殊云:
在三處安居。迦葉於是白眾欲擯文殊出。
纔舉犍槌。乃見無量佛剎。
一一佛所有一一文殊
一一迦葉。舉槌欲擯之。
世尊於是告迦葉云:汝今欲擯出那箇文殊
雲居山方便開示
(1955年)
才拈槌,乃見百千萬億文殊,
迦葉盡其神力,槌不能舉,
世尊遂問:「迦葉!擬擯那個文殊?」迦葉無以對。
梅庵曰:
>>>才拈槌,乃見百千萬億文殊
此乃文殊之首楞嚴大定
千百億化身也~~
是故文殊有本事三處過夏
未證法身如迦葉
而言文殊有過
想用戒律來框文殊
然就如世尊所言:「迦葉!擬擯那個文殊?」
迦葉亦無可奈何矣~
密菴和尚語錄 (卷1)
師乃云:
昔日文殊大士。三處度夏。一月長者家。一月魔宮。一月婬坊。
末後卻歸世尊會中解制。
迦葉欲白槌擯出。
纔舉念。見無量世尊。無量迦葉。無量文殊。
世尊云:
汝欲擯那箇文殊。
迦葉盡其神力。槌不能舉。
後來尊宿拈云:
好一槌又卻放過。甘作小乘人!
>>>迦葉盡其神力,槌不能舉
如是一舉
道盡一切諸佛出生處~
盡其神力,槌不能舉
乃迦葉未證首楞嚴大定也!
~~~~~~~~~~~~~~~~~~~~~~~~~~~~~~~~~
不會云:
亞慈姐姐此句我不懂請您指導好嗎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梅庵曰:
觀世音菩薩證首楞嚴大定
故汝持其名號
佛性定故遍十方法界
必能感應汝之所求~
佛性定故具威德神力
必能拔一切眾生之苦~
~~~~~~~~~~~~~~~~~~~~~~~~~~~~~~~
虛雲老和尚禪七開示
古來漳州有一貧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怎樣是好,無處問津,每日只做苦工,一日遇著一位行腳僧到那裏掛單,看他每日忙忙碌碌,問他日常做些什麼功課?他說:「我一天就是做些苦事,請問修行方法。」僧答:「參「念佛是誰?」」。如是他就照這位和尚所教,每天在工作忙碌中,把這個「誰」字蘊在心頭照顧,後來隱居在石巖中修行,草衣木食;這時候他家裏還有母親和姐姐,聽說他在石巖中修行很苦,他的母親乃命他的姐姐拿一匹布和一些食物給他。他的姐姐將物送到,見他坐在巖中,動也不動,叫他,也不答應,姐姐氣不過,把這些東西放在巖中回去了,但是他也不踩也不瞧老是坐在洞中修行;過了一十三年,他的姐姐再去看他,見那匹布還在那兒沒有動,後來有一位逃難的人到了那裏,腹中飢餓,見了這位和尚衣服破爛的住在巖中,乃近前問他,向他化乞,他便到石巖邊拾些石子,放在鍋裏,煮了一刻,拿來共食,好像洋薯一樣,那人飽餐而去。他告訴那人說:「請不要向外人說。」又過了些時候,他想,我在這裏修行許多年了,也要結結緣吧!於是下山走到廈門,在一大路旁,搭一茅蓬,做施茶的工作;這時,是萬曆年間,皇帝的母親皇太后死了,要請高僧做佛事,先想在京中請僧,因那時京中沒有大德高僧,皇太后乃托夢給萬曆皇帝,說福建漳州有高僧,皇帝乃派人到漳州迎請許多僧人進京做佛事,這些僧人都把行袋整理進京,恰在這路邊經過,他問:「諸位師傅今日這樣歡喜到那裏去啊?」眾答:「我們現在奉旨進京,替皇帝做佛事,超荐太后去。」他問:「我可同去麼?」眾答:「你這樣的苦惱.怎能同去呢?」他說:「我不能念經,可以替你們挑行李,到京中看看也是好的。」大家答應了,於是他就代那些僧人挑行李進京去了。這時皇帝知道他們僧人要到京了,乃叫人將金剛經一部,埋於門檻下,那些僧人都不知道,一一都進宮去了,只有這位苦惱和尚走到門檻,雙膝跪下,合掌不入,那裏看門的人叫的叫,扯的扯,要他進去,他也不入;看門的稟告皇帝,這時皇帝心中有數,知道是聖僧到了,遂親來問說:「為什麼不入?」答:「地下有金剛,故不敢進來。」皇帝說:「何不倒身而入?」他聽到皇帝的話,便兩手撲地,兩腳朝天,打一個肋斗而入,皇帝深深敬重,延在內庭款待,問以建壇修法事。他說:「明朝五更開壇,壇建一台,只須幡引一幅,香燭供果一席就得。」皇帝此時心中不悅,以為不夠隆重,於是懷疑地沒有道德,乃叫兩個御女給他沐浴,浴畢,他的下體了然不動,御女告知皇帝,帝才確知他是聖僧,更加敬重,就依照他的意思建壇。第二天早上,他陞座說法,登台打一問訊,持幢到靈前說:「我本不來,你偏要愛;一念無生,超昇天界。」法事畢,對帝說:「恭喜太后解脫了。」帝很懷疑,以為這樣草草了事,恐功德末能做到。正在疑惑時,忽聞太后在房間裏說:「請皇上禮謝聖僧,我已得超昇了。」帝驚喜再拜而謝,在內庭設齋供養。是時他見帝穿著花褲,日不轉瞬。帝說:「大德喜歡這褲麼?」遂脫下給他。他謝恩,帝便封他為龍褲國師。齋畢,帝領到御花園遊覽,園內有一寶塔,他見塔非常歡喜,徘徊瞻仰。帝說:「國師喜這個塔嗎?」他說:「這塔甚好。」帝說:「可以將這塔敬送給師。」正要叫人撒送漳州修建。他說:「不須撒送,我拿去就是。」言說之間,即收這塔置於袖中騰空而去。帝極歡喜,嘆末曾有。諸位,請看這是什麼一回事呢?只因他出家以來,不雜用心,一向道心堅固;他的姐姐去看他也不理,衣衫破爛也不管,一匹布放了十三年也不要。你我反躬自問,是否能這樣的用功?莫說一天到晚,自己的姐姐來了不理做不到;就是在止靜後,看見監香行香,或旁人有點動靜,也要揪他一眼;這樣的用功,話頭怎麼會熟呢?諸位只要去泥存水,水清自然月現,好好提起話頭參看。
有人問此僧如何辦得到?
乃其證首楞嚴大定也~
虛老如何得知?
因虛老亦証之~
~~~~~~~~~~~~~~~~~~~~~~~~~~~~~~~
何謂見法身?
聖一老和尚說的很好
地藏經略說
地藏菩薩威神之力,惟佛乃知,
地藏菩薩修行用功,色身空時法身現,見到自己的法身,從法性起修,修成無量功德,無量功德與法身和合,便有神力。
我們學道,一念相應,初見法身,是名素法身,素法身無神力,不能處處現身,一定要從性起修,修般若妙慧、首楞嚴定,與法身和合,便有神力,便能處處現身。
華嚴經云:「水銀和真金,可以塗佛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
地藏菩薩,一身分無量身,一一身又化無量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其神力若斯,誰人能思議呢?故佛言:汝之神力,不可思議。
無邊身即法身,法身無身,法身清淨,無有邊際,色身有邊際,有肥瘦、高矮,色身不淨,有生老病死苦,色身有相,俄而做人,俄而做鬼,色身不是真,若空色身,則見法身無邊,週遍法界,無邊身如來者,即是自己的清淨法身佛。
如何空色身?以般若智時常回光返照,當照見五蘊皆空時,便見到自己的清淨法身,週遍法界。
地藏菩薩久証法身,法身是一,一能無量,無量分身從一身而生。今地藏菩薩蒙佛摩頂安慰之後,即合無量身而為一身,共復本來之形,涕淚哀戀,何故悲哀流淚呢?
悲眾生難度、悲地獄難空、悲如來不久入滅,悲度生任重,是故流淚。
是故證首楞嚴大定者
如是不可思議威德神力,不須打坐入定
隨時隨地悉知悉見
一時可十方化現無量身~
~~~~~~~~~~~~~~~~~~~~~~~~~~~~~~~~
非一切聲. 聞緣覺所知。如來藏處。說聖諦義。如來藏處甚深故。
說聖諦亦甚深。 微細難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間所不能信。
網上眾多行者因未證首楞嚴大定
故其所言皆止於經典
又因其行未充所解經典多流於凡夫之見
梅庵今起將陸續就大眾所解誤謬之處一一舉出
就以此央掘魔羅經卷第四開場吧~~~
央掘魔羅經卷第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爾時央掘魔羅白佛言。世尊。奇哉如來。哀愍一切眾生。為第一難事。佛告央掘魔羅。非是如來為第一難事。更有第一難事。謂於未來正法住世餘八十年。安慰說此摩訶衍經常恒不變如來之藏。是為甚難。若有眾生持諸同類是亦甚難。若有眾生聞說如來常恒不變如來之藏。隨順如實是亦甚難。
莫言正法住世餘八十年時,弘傳如來藏法甚難,於此距法末尚有數千年之遙的今日,已是如此甚難, 實難以想像屆時『菩薩』所遭遇的困境。 佛言真實不虛! 佛言真實不虛!
此地乃五濁惡世,眾生根劣,復又障重福薄,如來藏法亦又難信極難信,甚深極甚深,故眾生多難以信受;觀此論壇,已可一窺概略了。
如來藏其義甚深,在眾生則曰佛性,在諸佛則曰法身。
如來藏即是法身,法身即是如來藏。
法身隱時,名如來藏。
法身在纏,便名如來藏,名佛性。
如來藏出纏,即名法身,謂之佛。
請注意下面竟然有人將如来之藏解為(阿赖耶识)
《大方等如来藏经》卷1所说:“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阿赖耶识)常住不变。”
曲解經藏莫此為甚!!
"阿賴耶識正是如來藏"
這正是蕭平實發散出來的毒藥啦~~~~
《大方等如来藏经》卷1所说:“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
法身在纏,便名如來藏,名佛性。
如來藏出纏,即名法身,謂之佛。
此句應該如何解就很明白了!
是故一切眾生佛性常住不變~~
《不增不滅經》、《大乘起信論》用「如來藏」。
《大般涅槃經》及《究竟一乘寶性論》,用「佛性」。
《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法鼓經》、《央掘魔羅經》,則「佛性」及「如來藏」並列。
若未行至"不動"所有動皆妄動~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320479
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16115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