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梅庵曰:
青州百問。
中都大萬壽禪寺辯和尚 問
唐慈雲十身禪寺覺和尚 答
燕京報恩禪寺林泉老人 頌
華亭生生道人     梓



【問】
有口讚不盡。無言心自明。是則裂破虛空。不是則鬼家活計。
上人端的處。道將一句來?
【答】
不道不道。
【頌】
鳧短鶴長。松直棘曲。李白桃紅。
山青水綠。與麼酬酢。千足萬足。
禪房一枕黑甜餘。方信無由容寵辱。 


如何是
上人端的處。道將一句來?


吳言生:《楞嚴經》的境界論與禪宗思想

本來現成的現量境  
    《楞嚴經》指出,徹悟之人,對
“現前種種松直棘曲,皆了元由”卷5, 

“烏從來黑,鵠從來白。烏從來黑,鵠從來白,
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
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令盡此形,亦復如是”卷5。 

松直棘曲,是原真狀態。這原真狀態,不需要任何知性的分析、論證就客觀存在,
本來現成。禪宗深諳此旨,
指出在本來現成的境界裏,智性的揣度蒼白無力:

“天下事物,皆知識到不得者。如眉何以豎,眼何以橫,發何以長,須何以短?此等可窮致否?如蛾趨明,轉為明燒。日下孤燈,果然失照。”袁宏道《德山麈談》

禪者將此發揮為禪機,重點在如下幾個方面:  
    1只有佛的智慧,才能了知“松直棘曲”的根本緣由。

僧問趙州是否   “親見”過南泉,
趙州答:“鎮州出大蘿蔔。”
雪竇頌:“鎮州出大蘿蔔,天下衲僧取則。只知自古自今,爭辨鵠白烏黑。”
圓悟謂“雖知今人也恁麼答,古人也恁麼答,何曾分得緇素來。
雪竇道,也須是去他石火電光中,辨其鵠白烏黑始得。”
《碧岩錄》第30則

這種“辨”,是般若直觀的“辨”,高度濃縮著邏輯與知性,而又超越了邏輯與知性。   

    
2既然本來現成,禪者就當順應這一切,拋卻理知的桎梏,
靜觀森羅萬象的氤氳化生,獲得精神生命的絕對自由。

“火不待日而熱,風不待月而涼,鶴脛自長,鳧脛自短。
松直棘曲,鵠白烏玄,頭頭露現,若委悉得,隨處作主,遇緣即宗。
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圓悟錄》卷1

“鳧短鶴長,松直棘曲。李白桃紅,山青水綠。
與麼酬,千足萬足。禪房一枕黑甜餘,方信無由容寵辱。”   
《青州百問》   
    

3縱使在原初的狀態中,直曲黑白仍只是相對的概念,
它們實際上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天左旋,地右轉,是平等法。雲開日出,雨下雷興,是平等法。
松直棘曲,鵠白烏玄,是平等法。”
《續古》卷4《慈航樸》


從相異的角度來說,鵠白烏玄,松直棘曲;
從相同的角度來說,也可以說松曲棘直,鵠黑烏白:

“未必是松一向直,棘一向曲,鵠便白,烏便玄。
洞山道這裡也有曲底松,也有直底棘,也有玄底鵠,也有白底烏。”
《五燈》卷15《曉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