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一張(熱鍵:c)

前帖已滿

當風是物時,何者是汝?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10265416


移至這裡再論:
"因因而果。因不昔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今。不滅不來。"

佛云:
到亦不來。不到亦不來。我觀是義。都無有來。

佛鑑和尚示眾:
舉僧問趙州。如何是不遷義。州以兩手作流水勢。其僧有省。又僧問法眼。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如何不取於相。見於不動去。法眼云。日出東方夜落西。其僧亦有省。若也於此見得。方知道旋嵐偃嶽。本來常靜。江河競注。元自不流。其或未然。不免更為饒舌。天左旋。地右轉。古往今來經幾徧。金烏飛。玉兔走。纔方出海門。又落青山後。
江河波渺渺。淮濟浪悠悠。直入滄溟晝夜流。遂高聲云。諸禪德。還見如如不動麼。

土土土土土土>山

今天的山
請問
是每一個過去的土滅了嗎? 不滅!
是每一個過去的土來了嗎? 不來!

~~~~~~~~~~~~~~~~~~

2007/2/23
何名般若無知耶?


無記與般若無知之差別
簡單的說:

般若無知者
無緣之知

無記者
有緣之不知

此緣者前後相續之緣也

無緣者
乃前不接滅。後不引起。前後斷續。中間自孤。當體不顧。應時消滅。

有緣者
前念起知。至後念妄卻知想

切記!!
只此知性。自無知矣。不待忘也。



信心銘云:
虛明自照。不勞心力。
又云:
若體自無取相之知。故言無知。不是前念起知。至後念妄卻知想。然後名無知。
若然者。則成無記之心。

何名般若無知耶?
蓋是無緣之智。照無相之境。
真境無相。真智無知。
境智冥一。理無不盡。

鑒無不窮。可謂佛智見性也。

又夫有取相之知。則心有間礙。不能垢淨同如。有無一旨。
照空迷於辯有。知俗乖乎了真。不能圓照萬法。
故云:
有所不知也。

永嘉集云:
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
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非無不拳手。

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自性了然故。
不同於木石。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

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

乃至今言知者:
不須知知但知而已。
則前不接滅。後不引起。前後斷續。中間自孤。當體不顧。應時消滅。
知體既已滅。豁然如托空。
寂爾少時間。唯覺無所得。
即覺無覺。無覺之覺異乎木石。

觀和尚云:
此上無緣之知。斯為禪宗之妙。


肇論云:
般若無知者。
無有取相之知也。

常人皆謂般若是智。智則有知也。若有知。則有取著。
若有取著。則不契無生。
今明般若真智。無相無緣。雖鑒真諦。而不取相。故云無知也。

故經云:
聖心無知。無所不知矣。

又經云:
真般若者:
清淨如虛空。無知無
見。無作無緣。
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返照。然後無知者哉。


只此知性。自無知矣。不待忘也。
以此真知。不落有無之境。
是以諸佛有祕密。祕密之教。祖師有默傳。密付之宗。
唯親省而相應。非言詮之表示。
若明宗之者:
了然不昧。寂爾常知。昭昭而溢目騰輝。
何假神通之顯現。晃晃而無塵不透。豈勞妙辯之敷揚。

為不達者。垂方便門。令依此知。無幽不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梅庵 的頭像
    梅庵

    梅庵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