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小柯的回應拉到主題來
佛入滅前講了一部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就是在告訴佛子們
"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
要證到這步田地
下面這一帖都才只是初步
一切毛孔都通透了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5771738
所以若有人
還在講中脈如何通的話
就敢說自己已經得法
若還不及時懺悔去!
可是千佛都救不了!!!
風
看不見
摸不到
但你知道他的存在
風不動時
佈滿週遭
風動時
也佈滿週遭
風不生也不滅
風不增也不減
風吹過草原..的聲音
風吹過竹林..的聲音
風吹過山谷..的聲音
風吹萬物音不同
相同的是
聲音就在風裡
風就在聲音裡
相同的是
風過竹不留聲
吹到微風的說風涼
吹到寒風的說風冷
吹到焚風的說風熱
.......如人吹風
風就在風裡
見就在見裡
知就在知裡
而我就在這裡
看雲影流水
看鼻子向下
kkys12222 於 June 15, 2009 10:50 AM 回應
若認看不見是,如細菌者;
若認摸不到是,是鬼魂者;
若取動與不動佈滿週遭是,如空氣者;
若道風吹音聲冷熱總是,如凡夫者;
若道總不是,落在無記空中。
正當諸知見一起,安知止於相上名邈差別耶?
吾今問汝,汝身上那個是汝佛性,
看不見是耶?摸不到是耶?總是總不是耶?
風不生也不滅嗎?
風不增也不減嗎?
衣袖一擺動風便隨此緣而生
緣息便無
緣大便增
緣小便減
風會隨緣起
就得還回去
切記!
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
因為想深入述說小柯之回應
特將舊帖拉出來
先把小柯回應放在這裡
讓大家方便參看
~~~~~~~~~~~~~~~~~~~
小柯是觸及至重點了
心隨相生
那不動的在哪裡?
版主 於 June 12, 2009 09:58 PM 回覆 |
在荔枝上
在梵志的身上
在憨山大師的尿尿上
在旋嵐.在江河.在野馬.在日月
kkys12222 於 June 13, 2009 08:51 AM 回應 |
若在一切處
汝見否?
版主 於 June 13, 2009 12:08 PM 回覆 |
風
kkys12222 於 June 13, 2009 02:56 PM 回應 |
~~~~~~~~~~~~~~~~~~~~~~~~~~~~~~~~~
風是物非汝!
《楞嚴經(卷二)》
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象?阿難!極汝見元,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週遍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
云何非汝?
只是你不知滋味!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17664877
到一念不生前後際斷處。正要汝呀!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17694419
~~~~~~~~~~~~~~~~~~~~~~~
2007/1/27
今對吳言生之論(白色部分)詳述之~
先看序曲:
《大珠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
問:云何是正見?
答:見無所見,即名正見。
問:云何名見無所見?
答:
見一切色時,不起染著;不染著者,不起愛憎心,即名見無所見也。
若得見無所見時,即名佛眼,更無別眼。
若見一切色時,起愛憎者,即名有所見。
有所見者,即是眾生眼,更無別眼,作眾生眼,乃至諸根,亦復如是。
夫真見者。 無所不見。亦無所見。見滿十方。未曾有見。
何以故。無所見故。 見無見故。見非見故。
若見一法。則被一法所礙。不能圓通。
絕名相之端,無能所之跡
能無所見故,方無所不見
無所不見即見性
無所不見即圓通法界也~
楞嚴經云:
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
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
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
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見?
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睹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
為無有別,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較量,曾無有異。
見性圓通無礙,汝見若明若黑,
唯汝色身根塵識互觸之變現
根塵識若隱
汝見性(見滿十方)方顯也~
請再看下面吳言生之論!
“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諸可還者,非汝而誰”
“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卷2
請再看下面吳言生之論!“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諸可還者,非汝而誰”“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卷2請再看下面吳言生之論!“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諸可還者,非汝而誰”“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卷2請再看下面吳言生之論!“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諸可還者,非汝而誰”“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卷2請再看下面吳言生之論!“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諸可還者,非汝而誰”“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卷2請再看下面吳言生之論!“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諸可還者,非汝而誰”“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卷2請再看下面吳言生之論!“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諸可還者,非汝而誰”“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卷2請再看下面吳言生之論!“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諸可還者,非汝而誰”“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卷2
吳言生云:
意思是當“我”不起看的作用時,你就見不到這個看不見的自性;
如果可以見到這個看不見的能見自性,則你所見的並不是那個看不見的能見自性;
如果那個能見的功能根本看不見,自然不是物質現象,何以不是你的自性?
禪林對此段經文極為重視,
圓悟對其幽微之旨深有抉發:
“若道認‘見’ 為有物,未能拂跡。
‘吾不見時’,如羚羊挂角,聲響蹤跡,氣息都絕,爾向什麼處摸索?”
雪竇頌云:
全象全牛翳不殊,從來作者共名模。如今要見黃頭老,剎剎塵塵在半途。
《碧岩錄》第94則
“全象全牛翳不殊”,“全象”用仰山事。
仰山見人問禪問道,便作了一個 ○圓相,於中書“牛”字,
學人問其意旨,仰山說:
“吾今問汝,汝參禪學道,諸方老宿向汝身上指那個是汝佛性,
語底是耶?默底是耶?總是總不是耶?
若認語底是,如盲摸著象耳、鼻、牙者;
若認默底是,是無思無念,如摸象尾者;
若取不語不默底是中道,如摸象背者;
若道總是,如摸象四足者;
若道總不是,拋本象落在空中。
正當諸盲皆云見象,安知止於象上名邈差別耶?”
《林間錄》卷下
“全牛”用《莊子》事。庖丁解牛,
開始時所見無非全牛,後來又未嘗見全牛,順理而解,遊刃自在,
才舉目時,頭角蹄肉,一時自解。
如此十九年,其刃利如新發於硎。觀象而得全象、解牛而見全牛,
需要很高的悟性。雪竇卻認為縱使有這樣的高深悟境,
與眼中翳並無區別。
因為對《楞嚴經》這段經文,縱是修為極高的禪林大德,也摸索不著。
對此段經文的要旨,不論是迦葉,還是西天東土祖師,天下名禪耆宿,都只是“名模”。
“如今要見黃頭老,剎剎塵塵在半途。”
如今的參禪者要想見到佛祖真意,
縱使有“一塵一塵剎,一葉一釋迦” 的悟境,也只是在半途!
可見此段經文的微旨妙義,實在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
禪林用詩歌來表達對它的感悟。
湛堂頌云:
老胡徹底老婆心,為阿難陀意轉深。
韓幹馬嘶青草渡,戴嵩牛臥綠楊蔭。
《大慧錄》卷17引
“見性周遍,聞性亦然。洞徹十方,無內無外。”
《五燈》卷10《慶祥》
揚棄了虛幻妄動的色塵、聲塵,禪者便可體證到圓明的見性、聞性,
見性聞性超出物理的時空方位之外,
《五燈》卷4《常觀》:
師曰:‘汝還見牛麼?
曰:‘見。’
師曰:‘見左角,見右角?’僧無語。
師代曰:‘見無左右。’
在湛明中發揮著妙用,所以唐代韓幹畫的馬、戴嵩畫的牛,
都靈動地呈現於自性的境地。
與湛堂將畫景與現實打成一片來表現見性周遍不同,
另外兩位禪師,則援引艷情入詩:
雲收空闊天如水,月載亙娥四海流。
慚愧牛郎癡愛叟,一心猶在鵲橋頭。
《頌古》卷4佛心才頌
初學賣花日,嬌羞掩齒牙。及至容顏老,脫然無可遮。
卻笑白雲它自散,不知明月落誰家?
同上崇覺空頌
牛郎癡癡等待織女,而織女早已隨宇宙大化而逝。
執著於外相的牛郎,竟癡愛成叟。
詩人以此警醒世人不可追逐色法,為表像所迷惑。崇覺空的詩,
則以女性由少變老,說明物質現象的遷變不停,倏盛倏衰。
白雲自散,喻“諸可還者”,
而晶瑩圓滿的自性,卻如同白雲背後的一輪明月,亙古長新。
只不過,它到底 “落誰家”,就要看各人能否迴光返照了。
“明還日輪。”“日還什麼?”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069582
竹密不妨流水過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070082
《楞嚴經》指出,非獨見性不滅,聞性同樣不滅。
“汝更聽此礻氏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雲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卷3
“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卷4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卷6
人們耳朵聽到的,只是聲塵,塵生塵滅,無關於聞性。
“聲塵生滅,動靜皆空。聲不至於耳根,根不往於聲所。既無一物中間往來,則心境俱虛,聲不可得。”《宗鏡錄》卷54
《無門關》第16則將《楞嚴經》“聲來耳邊,耳往聲處”作為參究的重心:
“衲僧家騎聲蓋色,頭頭上明,著著上妙。然雖如來,且道聲來耳畔,耳往聲邊?直饒響寂雙忘,到此如何話會?”
禪門舉一反三,將《楞嚴經》對聲塵的否定運用於禪法實踐之中:
《保唐無住禪師》
于時庭樹鴉鳴,公問:「師聞否?」
佛世難值,正法難聞,各各諦聽。
聞無有聞,非關聞性。本來不生,何曾有滅?
有聲之時,是聲塵自生。無聲之時,是聲塵自滅。
而此聞性,不隨聲生,不隨聲滅。悟此聞性,則免聲塵之所轉。
當知聞無生滅,聞無去來。
梅庵云:
>>>非獨見性不滅,聞性同樣不滅。
本來不生,何曾有滅?
見性即聞性,聞性即見性
乃同一性也。
今觀至此
有人能說出吳言生之論何處不究竟乎?
分身是分無量身,皆同一形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060862
本自無生今亦不滅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04079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