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上帖:

好酒的洪文亮,你的戒體還在嗎?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20433098

摘自
由心月輪觀解脫生死之道——洪文亮醫師

釋迦牟尼佛這一世有色身在印度,他與我們身體有什麽不同的呢?他也吃飯、也喝水、也會責備弟子、受傷也流血、也上洗手間……,這跟我們有什麽兩樣呢?在這方面,他現出化身佛的狀態,而化身佛的生活形態看來與我們相同的。另外,有相當道力的人,譬如修行已臻“初地”以上的“地”上菩薩才能見到報身佛,平常我們凡夫是看不到的,只能看到化身佛。 

~~~~~~~~~~~~~~
淨慧老和尚云:
菩薩除了五十五品級、十地以外,一個是有其他佛國土的報身菩薩,另一個是有八地以上的化身菩薩,包括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也包括現在兜率內院的報身與化身菩薩。一些人報身往生到兜率內院,叫報身菩薩。然後有其他佛國土來到兜率內院協助弘法的叫化身菩薩,所以有《華嚴經》是給化身菩薩講的,化身菩薩和報身菩薩是兩回事,化身菩薩可以度衆生。而報身菩薩修行過程當中一地、二地、三地、四地將來要隨彌勒佛來到這個世間,繼續轉龍華三會。龍華會報身菩薩來,化身菩薩化現衆生也來,化身菩薩在其他佛國土已經成就。所以咱們要分清楚兜率內院有報身菩薩也有化身菩薩,我再告訴你,一些色界和無色界的天王是菩薩做,很多是化身菩薩,不要以爲化身菩薩就不能是天王,因爲化身可以化無量億,天王也可以隨佛化度衆生。但是報身沒有成就,化身就沒有成就,報身沒有成就,法身就沒有成就。我說這些就是告訴你,要好好的修你的報身,你現在的肉身就是你的報身,你的報身沒有成就,一切全沒有,必須把咱們當下的肉身修持好,報身成就以後,法身、化身成就才談得上,否則談都談不上。知道這些似乎無關緊要,其實非常重要,一定要知道報身成就以後,在極樂世界必須超越七地以上的菩薩,才有資格談化身。一般按常理說,不同品級的報身菩薩做欲界天上的天王,一些菩薩(九品以上的菩薩)進入十地,才有資格見到阿彌陀佛,見到報身佛盧舍那佛。九地菩薩見不到,只能見化身佛。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有很多化身,示現佛身在度衆生,但不是佛報身。真正見報身佛的一定是十地菩薩,其他的佛國土大致一樣。證得佛果的菩薩才稱大菩薩。所以修行的事來不得半點虛假,要好好的修行,老老實實的修行,通過修好你的報身,“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是佛希望的,也是我們大家的共同願望。


山寨版的得法者說:
“初地”以上的“地”上菩薩才能見到報身佛

“地”上菩薩就能見到報身佛嗎?

請看淨慧老和尚如何說:
一些菩薩(九品以上的菩薩)進入十地,才有資格見到阿彌陀佛,見到報身佛盧舍那佛。九地菩薩見不到,只能見化身佛。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有很多化身,示現佛身在度衆生,但不是佛報身。真正見報身佛的一定是十地菩薩。

請注意!!!
十地菩薩才能見報身佛!


~~~~~~~~~~~
2009/4/10
謗大慧者洪文亮第一人也!



今天將貼有"自證三昧(大慧宗杲的謬見)"一文的帖子拉出來!!!
咱們來看看洪文亮大上師如何謗大慧禪師
若要看"自證三昧(大慧宗杲的謬見)"全文者
請往下拉!!!

梅庵只就其無根之謗處一一破之!!!

~~~~~~~~~~~~~~~~
洪文亮云:
大宋國紹興年中,有謂徑山大慧禪師宗杲者,元是經論之學生也。遊方,因隨宣州之珵禪師學雲門之拈古及雪竇之頌古、拈古。為初學之人,不會雲門之風,遂參學於洞山之微和尚,而微終不許堂奧。微和尚者,芙蓉和尚之法子也,徒添末席之人,不可與之齊肩。杲禪師雖參學彌久,然不能摸著微之皮肉骨髓,況乎不知有塵中之眼睛。一時聽說佛祖之道有臂香嗣書之法,遂頻繁請微和尚嗣書。然則,微和尚不許。遂曰:汝要嗣書,莫倉卒,直須功夫勤學。佛祖受授不妄付授也。吾不惜付授,衹是你未具眼在。時宗杲曰:本具正眼自證自悟,豈有不妄付授也。微和尚笑而休矣。
~~~~~~~~~~~~~~~~

>>>有謂徑山大慧禪師宗杲者,元是經論之學生也。
大慧禪師,元是經論之學生嗎?
大慧於十六歲時出家,次年(紹興四年,1105 )受具足戒,據〈傳經幹請普說〉謂:

〈傳經幹請普說〉云:
既有信根,即是成佛基本,(略)爾看,黃面老子(釋迦牟尼)才悟了,便見得如此廣大,然後興慈運悲於生死海。(略)這箇道理亦不出自家信種。(略)妙喜(大慧)自十七歲,便疑著此事,恰恰參十七年,方得休歇。


十六歲時出家,自十七歲,便疑著此事,恰恰參十七年,方得休歇。
請問大慧何時是經論之學生?


~~~~~~~~~~~
洪文亮云:
遊方,因隨宣州之珵禪師學雲門之拈古及雪竇之頌古、拈古。為初學之人,不會雲門之風,遂參學於洞山之微
和尚,而微終不許堂奧。微和尚者,芙蓉和尚之法子也,徒添末席之人,不可與之齊肩。杲禪師雖參學彌久,然不能摸著微之皮肉骨髓,況乎不知有塵中之眼睛。一時聽說佛祖之道有臂香嗣書之法,遂頻繁請微和尚嗣書。然則,微和尚不許。遂曰:汝要嗣書,莫倉卒,直須功夫勤學。佛祖受授不妄付授也。吾不惜付授,衹是你未具眼在。時宗杲曰:本具正眼自證自悟,豈有不妄付授也。微和尚笑而休矣。
~~~~~~~~~~~~
公案上則云:
大慧二十歲時,參訪曹洞宗諸師〈錢承務同眾道友請普說〉中 謂:

〈錢承務同眾道友請普說〉云:
山僧最是參禪底精,五家宗派都理會來,初行腳時,曾參洞山微和尚,二 年之間,曹洞宗旨,被我一時參得。又參泐潭準和尚 ,其時會中,有箇堅侍者,久依揩和尚,盡得洞下要領,我當時道他是則是,然裏面有些不是處。如何見得不曾悟在,若實有悟由,不妨一時得受用,其或未 然只是箇傳言語漢,不干他曹洞事,況言悟是建立, 落在第二頭,故不在說也。(略)山僧十七歲上,便知有此事,恰恰參十七年也。


《宗門武庫》云:
宣州明寂珵禪師,遍見前輩尊宿,如琅琊、雪竇、天衣,皆承事請法。出世嗣興教坦和尚,坦嗣琅琊。後遷太平州瑞竹,退居西堂。師初游方從之,請益《雪竇拈古頌古》。珵令看因緣,皆要自見、自說,不假其言語。師洞達先聖之微旨,珵嘗稱於眾曰:“杲必再來人也。”
  
複游郢州大陽,見元首座、洞山微和尚、堅首座。微在芙蓉會中首眾,堅為侍者十餘年。師周旋三公座下甚久,盡得曹洞宗旨。受授之際皆臂香,以表不妄付授。師自惟曰:“禪有傳授,豈佛祖自證自悟之法!”棄之依湛堂。 

事實是:
宗門傳統,須自證自悟後,才傳衣缽 ,而大慧時的曹洞宗是「受授之際皆臂香,以表不妄付授」 ,因此,大慧疑曹洞的受授,是否真的作到自證自悟,並棄之因而改依湛堂文準( 1061-1115 )。

~~~~~~~~~~~~~~~~~~~~
洪文亮云:
湛堂一日問宗杲云:杲上座,我這裏禪,你一時理會得。教你說也說得,教你參也參得。教你做頌古、拈古、小參、普說、請益,你也做得。祗是你有一件事未在,你還知否。杲曰:什麼事未在。湛堂曰:你只欠這一解在。若你不得這一解,我方丈與你說時,便有禪;你才出方丈,便無了也。惺惺思量時,便有禪;才睡著,便無了也。若如此,如何敵得生死。杲曰:正是宗杲疑處。後稍經載,湛堂示疾。宗杲問曰:和尚百年後,宗杲依附阿誰可以了此大事。湛堂囑曰:有個勤巴子,我亦不識他,雖然,你若見他,必能成就此事。你若見他了,不可更他遊。後世出來參禪也。
~~~~~~~~~~~~~~~~~~~~~
《宗門武庫》云:
(湛堂)一日問曰:杲上座,我這裏禪,爾一時理會得,教爾說也說得,教爾做拈古、頌古、小參、普說 ,爾也做得,只是有一件事未在,爾還知麼?對曰:甚麼事。湛堂曰:爾只欠一解在,若爾不得這一解, 我方丈與爾說時便有禪,才出方丈便無了,惺惺思量時,便有禪,纔睡著便無了,若如此,如何敵得生死 。對曰:正是某疑處。

在湛堂處,大慧對二十歲時之疑,仍未得解。湛堂在大慧二十七歲時(政和五年,1115 )去世,臨終前湛堂告大慧,終悟於圓悟克勤( 1063-1135 )。

下面洪文亮便依此公案極盡毀謗之能事!!!


~~~~~~~~~~~
洪文亮云:
檢點此一段因緣,湛堂尚不許宗杲,每度擬開發,而終欠一事也。無有補一件事,不脫落一件事。微和尚往年不許嗣書,勸勵曰:汝有未在。微和尚之觀機之明須相信。不參究正是宗杲疑處,亦不脫落,不打破,不大疑,無破疑礙。往昔亂請嗣書,即是參學之倉卒也,無道心之至也,無稽古之甚也。當謂厚顏,當謂非道器。疏學之至也。因貪名愛利,欲犯佛祖之堂奧。可憐,不知佛祖之語句。不會稽古是自證,不聞涉獵萬代是自悟。因不學,故有如此之不是,有如此之自錯。因為如是,宗杲禪師之門下,無有一個半個之真巴鼻,多是假底也。不會佛法,以不會佛
法,故如是也。而今之雲水,當必仔細參究,切莫疏慢。 
~~~~~~~~~~~

>>>往昔亂請嗣書,即是參學之倉卒也,無道心之至也,無稽古之甚也。當謂厚顏,當謂非道器。疏學之至也。因貪名愛利,欲犯佛祖之堂奧。

亂請嗣書?不知洪文亮依何公案?

洪文亮與南懷瑾之間糾葛不清
並為一紙依附道元及密宗上師
後又自命得佛真傳


若說亂請嗣書,無道心厚顏之至
還請洪文亮自照!!!

梅庵不禁嘆曰:
謗大慧者洪文亮第一人也!

~~~~~~~~~~~~~~~~~~~~
2007/9/26
不知咱們偽大慧於今安在?

先列出曹洞、臨濟兩宗譜系如下:
 
   

               ┌→元首座 
曹洞宗投子義青─→芙蓉道楷┼→洞山微
               └→堅首座

         ┌→石霜楚圓┬→黃龍慧南─→真淨克文→湛堂文准
臨濟宗汾陽善昭┤     └→楊歧方會─→白雲守端→五祖法演→圓悟克勤→大慧宗杲
         └→琅邪慧覺─→興教坦──→明寂珵 


再看一則有關大慧見圓悟前一路參學過程之公案:


  宣州明寂珵禪師,遍見前輩尊宿,如琅琊、雪竇、天衣,皆承事請法。出世嗣興教坦和尚,坦嗣琅琊。後遷太平州瑞竹,退居西堂。師初游方從之,請益《雪竇拈古頌古》。珵令看因緣,皆要自見、自說,不假其言語。師洞達先聖之微旨,珵嘗稱於眾曰:“杲必再來人也。”
  複游郢州大陽,見元首座、洞山微和尚、堅首座。微在芙蓉會中首眾,堅為侍者十餘年。師周旋三公座下甚久,盡得曹洞宗旨。受授之際皆臂香,以表不妄付授。師自惟曰:“禪有傳授,豈佛祖自證自悟之法!”棄之依湛堂。
  一日湛堂問曰:“你鼻孔因什麼今日無半邊?”對曰:“寶峰門下。”湛堂曰:“杜撰禪和。”又一日,湛堂見於粧十王處,問曰:“此官人姓什麼?”對曰:“姓梁。”湛堂以手自摸頭曰:“爭奈姓梁底少個襆頭。”對曰:“雖無襆頭,鼻孔仿佛。”湛堂曰:“杜撰禪和。”又看經次,問曰:“看什麼經?”對曰:“金剛經。”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雲居山高、寶峰山低?”對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堂曰:“你做得個座主。”使下。一日,問曰:“杲上座,我這裏禪,你一時理會得,教你說也說得,教你做拈古、頌古、小參、普說,你也做得。秖是有一件事未在,爾還知麼?”對曰:“甚麼事?”湛堂曰:“爾秖欠這一解在!若你不得這一解。我方丈與你說時,便有禪。才出方丈,便無了。惺惺思量時,便有禪。才睡著,便無了。若如此,如何敵得生死!”對曰:“正是某疑處。”
  後湛堂疾,亟問曰:“和尚若不起此疾,教某依附誰,可以了此大事?”曰:“有個勤巴子,我亦不識他。你若見之,必能成就此事。若見他了,不得,便修行去,後世出來參禪。” 



好個“禪有傳授,豈佛祖自證自悟之法!”

再看下面"自證三昧(大慧宗杲的謬見)"一文

自諸佛七佛,佛佛祖祖之所正傳者,即是修證三昧也。謂或從知識,或從經卷也。此是佛祖之眼睛也。是故,曹溪古佛問僧云:還假修證也無。僧雲:修證不無,污染即不得。由是當知:不污染之修證,是佛祖也,是佛祖三昧之霹靂風雷也。

或從知識,正當恁麼時,或相見半面,或相見半身,或相見全面,或相見全身。有相見半自者,有相見半他者。相證神頭披毛,相修鬼面戴角。有異類中行之隨他來,有同條生之變異去。

於如是處,為法捨身,不知幾千萬回,為身求法,不知幾億百劫,此是或從知識之活計,是參自從自之消息也。有瞬目相見時而破顏者,因禮拜得髓而斷臂者。

蓋自七佛前後以來,溢於六祖左右之見自之知識者,非一人,非二人;見他之知識者,非昔,非今。

或從經卷時,參究自己之皮肉骨髓。脫落自己之皮肉骨髓時,桃花眼睛可自突出來相見,竹聲耳根可自霹靂相聞。大凡從學於經卷時,經卷則真出來。謂其經卷者,盡十方界,山河大地,草木自他也。喫飯著衣,造次動容也。一一隨此經卷而學道,更且未曾有之經卷,不知有幾千萬卷出現在前。有宛然是字之句者,有歷然非字之偈者。得逢此等,拈身心而參學者,雖言消盡長劫,舉起長劫,然必有通利之到處。放身心而參學,雖言抉出朕兆,飛越朕兆,然必受持功成。

今將西天梵文翻譯為東土之法本,僅不足半萬軸。此有三乘五乘、九部十二部。此等皆是應從學之經卷也。雖欲回避,不想從之亦不可得也。故或為眼睛,或為吾髓。頭角正也,尾條正也。雖從他受之,或授之於他,然唯是眼睛之活出也,脫落自他也。唯是吾髓之咐囑也,透脫自他也。眼睛、吾髓,其非自非他,故佛祖往昔正傳往昔,而今咐囑而今。

有拄杖經,橫說豎說,自破空破有;有拂子經,澡雪澡霜;有坐禪經,一會兩會;有袈裟經,一卷十帙。此等皆是佛祖之所護持也。從如是經卷而修證得道。或天面人面,或現成為日面月面。從經卷之功夫現成。

然則,雖從知識,雖從經卷,然皆從自己也。經卷各自是自經卷也。知識各自是自知識也。是故,遍參知識者,遍參自己也。拈百草者,拈自己也;拈萬木者,拈自己也。必參學自己必是恁麼功夫也。於此參學,脫落自己,契證自己也。由是,佛祖之大道,有自證自悟之調度,非正嫡之佛祖則不正傳。有嫡嫡相承之調度,非佛祖之骨髓則非正傳。如是參學故,為人傳授時,則汝得吾髓,咐囑有在也;吾有正法眼藏,咐囑摩訶迦葉也。

為說者,不必拘於自他;為他說著,則是為自說著也。自與自,同參之聞說也。一耳聞,一耳說;一舌說,一舌聞。乃至眼耳鼻舌身意根識塵等,亦復如是。更有一身一心,有證之,有修之。其是耳自聞說也,舌自聞說也。雖言昨日為他說不定法,然今日則為自說定法也。如是而日面相連,月面相連也。為他說法、修法者,即於生生之地,聞法、明法、證法也。若有誠心今生為他說法,則自己得法易也。

或若扶助聞他人說法,則自己學法可得良緣。於身中得緣,於心中得緣。如障礙聞法,則自被聞法障礙。生生之身身說法聞法,則世世聞法也。前生以來,我等正傳之法,更於今世聞也。以法中生,法中滅故。盡十方界中正傳法,則生生聞,身身修也。令生生現成為法,令身身現成為法,故一塵法界皆拈來,令法證現。是故,於東邊聞一句,當來西邊為人說。是以一人之自己,聞著說著,一等用功也;東自西自,同時修證也。毋論如何,要欣求志道,希望自己的身心能與佛法祖道相親近,一時一日乃至一年一生,鞠躬盡瘁於佛法,方曰不虛度此生矣。然則,莫謂自未明究不可為人說。若待明究,則無量劫亦不可得也。雖究人佛,然更須究天佛。雖究山之意,更須究水之心。雖究因緣生法,然更須究非因緣生法。雖究佛祖邊,然更須明佛祖向上。擬於此世明究此等之後,而為他說法者,則不是功夫也,不是丈夫也,不是參學也。

大凡學佛祖道者,非參學一法一儀,而在於為他之沖天志氣,由此脫落自他也。若更參徹自己,則先已參徹他人也。若能參徹他己,則先已參徹自己也。此佛儀者,雖言生知,然若非師承,則不可體達;生知若尚非師,則不知不生知,不知不生不知。雖言生知,然佛祖之大道非可知,學而可知也。體達自己,體達他己,是佛祖之大道也。但應回眸自己之初心參學,同參他人之初心參學。自他皆由初心同參,得到究竟同參也。如自己功夫,當亦勸勉他人功夫。

然則,聞自證自悟等之道,粗人則謂:不可傳受於師,當自學。此大錯也。邪計自解之思量分別而無師承者,是西天之天然外道也;不明辨之徒,爭是佛道之人。況乎聞自證之言,而計是積聚之五陰,同小乘之自調也。不明辨小乘、大乘之徒,多自稱是佛祖之兒孫。然則,明眼人,誰被瞞哉。

大宋國紹興年中,有謂徑山大慧禪師宗杲者,元是經論之學生也。遊方,因隨宣州之珵禪師學雲門之拈古及雪竇之頌古、拈古。為初學之人,不會雲門之風,遂參學於洞山之微和尚,而微終不許堂奧。微和尚者,芙蓉和尚之法子也,徒添末席之人,不可與之齊肩。杲禪師雖參學彌久,然不能摸著微之皮肉骨髓,況乎不知有塵中之眼睛。一時聽說佛祖之道有臂香嗣書之法,遂頻繁請微和尚嗣書。然則,微和尚不許。遂曰:汝要嗣書,莫倉卒,直須功夫勤學。佛祖受授不妄付授也。吾不惜付授,衹是你未具眼在。時宗杲曰:本具正眼自證自悟,豈有不妄付授也。微和尚笑而休矣。後參湛堂準和尚。湛堂一日問宗杲:你鼻孔因什麼今日無半邊。杲云:寶峰門下。湛堂云:杜撰禪和。杲看經次,湛堂問:看什麼經。杲曰:金剛經。湛堂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雲居山高,寶峰山低。杲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湛堂云:你作得箇座主。便下。又一日,湛堂見於粧十王處,問宗杲上座曰:此官人,姓什麼。杲曰:姓梁。湛堂以手自摸頭曰:爭奈姓梁底少個襆頭。杲曰:雖無襆頭,鼻孔彷彿。湛堂曰:杜撰禪和。湛堂一日問宗杲云:杲上座,我這裏禪,你一時理會得。教你說也說得,教你參也參得。教你做頌古、拈古、小參、普說、請益,你也做得。祗是你有一件事未在,你還知否。杲曰:什麼事未在。湛堂曰:你只欠這一解在。若你不得這一解,我方丈與你說時,便有禪;你才出方丈,便無了也。惺惺思量時,便有禪;才睡著,便無了也。若如此,如何敵得生死。杲曰:正是宗杲疑處。後稍經載,湛堂示疾。宗杲問曰:和尚百年後,宗杲依附阿誰可以了此大事。湛堂囑曰:有個勤巴子,我亦不識他,雖然,你若見他,必能成就此事。你若見他了,不可更他遊。後世出來參禪也。


檢點此一段因緣,湛堂尚不許宗杲,每度擬開發,而終欠一事也。無有補一件事,不脫落一件事。微和尚往年不許嗣書,勸勵曰:汝有未在。微和尚之觀機之明須相信。不參究正是宗杲疑處,亦不脫落,不打破,不大疑,無破疑礙。往昔亂請嗣書,即是參學之倉卒也,無道心之至也,無稽古之甚也。當謂厚顏,當謂非道器。疏學之至也。因貪名愛利,欲犯佛祖之堂奧。可憐,不知佛祖之語句。不會稽古是自證,不聞涉獵萬代是自悟。因不學,故有如此之不是,有如此之自錯。因為如是,宗杲禪師之門下,無有一個半個之真巴鼻,多是假底也。不會佛法,以不會佛法,故如是也。而今之雲水,當必仔細參究,切莫疏慢。 


宗杲因湛堂之囑,而湛堂順寂後,參圓悟禪師於京師之天寧。圓悟一日陞堂,宗杲有神悟,以悟告呈圓悟。悟曰:未也,子雖如是,而大法故未明。又一日圓悟上堂,舉五祖演和尚有句無句語。宗杲聞而言下得大安樂法。又呈解圓悟,圓悟笑曰:吾不欺汝耶。此是宗杲禪師後參圓悟之因緣也。於圓悟會下,充書記。然則,前後不見新之得處。自己普說陞堂時,亦不舉得處。當知記錄者雖謂有神悟,記曰得大安樂法,然別無他者也。莫思重,只是參學之生也。圓悟禪師者,古佛也,十方中之至尊也。自黃檗之後,如圓悟之尊宿者不有也。亦是他界罕見之古佛也。然則,知之人天,少矣。可憐娑婆世界。今舉圓悟古佛之說法,檢點宗杲上座,則宗杲無有及師之智,無有等師之智,況乎優師之智,夢也未見也。是故,當知宗杲禪師者,不及減師半德之才也。僅只諳誦、華嚴、楞嚴等之文句傳說而已也。無有佛祖之骨髓。宗杲以為大小隱倫,被依草附木之精靈所牽付保任之見,解為佛法。將此計為佛法,故應知其尚未參究佛法之大道也。自參圓悟之後,更不他遊,不訪知識,妄為大剎之主,為雲水之參頭。所留語句,尚不及大法之邊際。然則,不知之徒則謂宗杲禪師亦非不如往昔之師。能知者,則決定其是未明究竟也。終不明大法,祗是口吧吧地也。是故,當知洞山之微和尚,誠為後鑒,明知不錯。參學宗杲禪師之徒,其未猜疑、嫉恨微和尚,至今不絕。微和尚衹是未許也。準和尚之不許者,則甚於微和尚也。每親見之,唯勘其過也,然不嫉恨準和尚。而今及過往之嫉恨之徒,將是幾許羞恥。蓋大宋國,自稱佛祖之兒孫者雖多,而學真實者少,故教真實者少。其旨者,可依此因緣知之。紹興間,尚如此,今亦劣於其時,猶不能比。而今不知何為佛祖大道之徒,儼然作雲水之主。當知佛佛祖祖,西天東土,嗣書正傳者,青原山下正是也。青原山下以來,洞山自是正傳也,其餘之十方不曾知也。知者,皆是洞山之兒孫也;雲水之中,遠布名聲。宗杲禪師生前尚不知自證自悟之言句,何況參徹其餘之公案哉。何況較宗杲禪老更晚進者,誰知自證之言哉。所以,佛祖道之道自道他,必有佛祖之身心,有佛祖之眼睛。以是佛祖之骨髓故,非庸者之得皮也。 
~~~~~~~~~~~~~~~~~~~~~



諸位可看出甚麼端倪嗎?
請問"自證三昧(大慧宗杲的謬見)"一文 是誰寫的?
乃洪文亮大上師也!

有兩段請注意:
洪文亮"自證三昧(大慧宗杲的謬見)"一文云:
杲禪師雖參學彌久,然不能摸著微之皮肉骨髓,況乎不知有塵中之眼睛。一時聽說佛祖之道有臂香嗣書之法,遂頻繁請微和尚嗣書。然則,微和尚不許。遂曰:汝要嗣書,莫倉卒,直須功夫勤學。佛祖受授不妄付授也。吾不惜付授,衹是你未具眼在。時宗杲曰:本具正眼自證自悟,豈有不妄付授也。微和尚笑而休矣。


公案上則云:

宣州明寂珵禪師,遍見前輩尊宿,如琅琊、雪竇、天衣,皆承事請法。出世嗣興教坦和尚,坦嗣琅琊。後遷太平州瑞竹,退居西堂。師初游方從之,請益《雪竇拈古頌古》。珵令看因緣,皆要自見、自說,不假其言語。師洞達先聖之微旨,珵嘗稱於眾曰:“杲必再來人也。”
  
複游郢州大陽,見元首座、洞山微和尚、堅首座。微在芙蓉會中首眾,堅為侍者十餘年。師周旋三公座下甚久,盡得曹洞宗旨。受授之際皆臂香,以表不妄付授。師自惟曰:“禪有傳授,豈佛祖自證自悟之法!”棄之依湛堂。 


哈~~~
洪文亮只能如此對大慧無根毀謗?
無法針對大慧法義辨正乎?

面對當今世上唯一默照傳人洪文亮大上師
之"自證三昧(大慧宗杲的謬見)"一文

不知咱們偽大慧蕭平實導師上人於今安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梅庵 的頭像
    梅庵

    梅庵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