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品第二】
這時,釋迦牟尼佛從三昧安祥而起(佛出定神態非常自在)。他告訴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佛的智慧沒法測度,十地菩薩測度不了。佛的智慧太深奧,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就是進入佛的智慧門太難。十地菩薩還有五個品位。爲什麽成就佛,在十地還得和佛的報身去學,取得報身成就,否則不能成佛?報身成就了,像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還得去和衆生結緣,報佛恩去度衆生。就是因爲佛門難入,真佛難成,佛的智慧咱們沒法比。
爲什麽佛講完這部經就要入涅槃?佛講經四十九年,很多弟子成了羅漢、辟支佛,給少數弟子講了菩薩乘,如《金剛經》,但沒有給大多數弟子講菩薩法。你要想成佛,從菩薩乘開始,才能究竟,否則辟支佛、四果羅漢不得究竟。這時他肉身度脫衆生的任務完成,可以進入涅槃。
咱們有些人總覺得學佛來得及,有佛住世。告訴你釋迦牟尼佛是化身成就,要想修行,必須從人身開始。這個世間人身難得,失去人身就無從談起。就像我跟你們說,要找到轉身處。哪里去找轉身處,沒有退路就是轉身處。人的惰性十足,有一點轉身他都不轉,轉身苦呀。什麽時候到了懸崖峭壁、萬丈深淵,前面沒路了,才想我好好學佛吧。很多人都是如此,你提個佛字,他就受不了,直喊“哎呀,別提了,我不信。”我就見過這樣的人,大難臨頭要死時,看到要帳鬼來了,才說“不信不行了。我不念地藏王菩薩不行呀,不念我睡不著覺。”那時候見人就說,“我造業了”,找到轉身處,開始信了。

現在的人拿學佛當副業,享受人生是主業。學佛對他們來說可有可無:寺廟商業化,僧人職業化,在家人閑著也是閑著,生活工作都不耽誤,混著學吧。有位居士從十六歲開始信佛,信了幾十年,吃淨口素,沒幹壞事,但是沒真正修行。生死來了阻擋不了時才發心說“我可好好修呀,再給我幾年壽吧”。衆生都這樣,到了生死相逼,才知道精進。學菩薩行,難涉難入,不好懂。只有佛和佛的弟子到這個世間引導,共同學習,才能引領衆生共同進入菩薩乘。否則的話,菩薩乘不好學。

有人說六度萬行太難了,一些學辟支佛法的、四果羅漢以下的,還認爲可以進入涅槃呢。八萬四千大劫是聲聞、緣覺都可以進入的小涅槃,怎麽又來了不究竟?很多人不敢相信。諸弟子有一些是化身出家的,一定要知道佛身邊有一些化身菩薩,隨他出家,有大願力,這些菩薩示現是羅漢,實則是化身菩薩,所以轉的特別快。而剛出家這些後經釋迦牟尼佛教育的有緣弟子,沒發大乘心,沒有成就,一聽就害怕,說佛今天講的怎麽又變化了呢?怎麽又講菩薩乘了?怎麽又不能入涅槃了呢?辟支佛認爲:我比他還高,我怎麽不行了呢?佛講:我也供養過百千萬億佛,諸佛都這樣,我也不能例外。佛有無量法,只有你勇猛精進,才知道佛家微妙甚深之法,但是微妙之法難解難入,是小乘人難以瞭解的。

佛說,過去佛是這樣,我也是這樣,我在菩提樹下示現成佛。提個問題給大家,釋迦牟尼佛需要別人授記不?不需要,因爲佛久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有其他佛國土的佛來讚歎,其他的外道被佛制住。你想魔想現個假佛都不行,那個時候佛的智慧力量比他強。佛住世還有一個好處,他的這些弟子證得果位的時候,佛直接就告訴他們了。正法時代修行不需要認證,因爲那時魔事太少。你看佛說末法時衆生如何如何。從像法時開始證得果位必須有認證,你的師父或者善知識,說你證幾果了,你現在走到哪一階段上,你的道業是什麽樣子。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就直接告訴弟子,你證得四果羅漢了,有神通不能說。現在哪個是四果羅漢呀?想修成不容易,有幾個是童貞入道的,有幾個真修實幹的?

我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比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衆生。是說我成佛以來,我看衆生的因緣,衆生因緣不同,我所用的比喻也不同。言教方法是方便引導,令這些衆生離各種貪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貪著六塵。方便就是方便知見,根據衆生知見不同,佛比喻的法就不同,讓你脫離你的知見,入佛的知見,到達彼岸,具足佛家智慧。如來知見,廣大甚遠,無量無礙,力無所謂。這樣來講,只是佛的智慧廣大甚遠,沒有邊際。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礙,能戰勝一切魔事。佛講法,你一定要注意,要看到“禪定解脫三昧,身如如地,未曾有法”。佛讚歎的就是“禪定”。你看《楞嚴經》告訴你隨佛多聞。你累劫隨佛多聞,不如一日修無漏法。讓你去參禪打坐、靜坐念佛。再比如《心經》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深”即行入深禪次定。不都是從禪定開始麽?

咱們學佛講,一定要從靜坐念佛開始,離開這個東西,不督攝六根,光講理論,很難使自己思維不放逸。只有靜坐念佛的人,而且要持六字洪名,身體才能有所轉化。特別是“南無”二字,它是打開我們心靈之窗的一把鑰匙,捨棄不得。念“南無”時,這個聲音似在我們喉輪之下,我們胸部位置發出的,而念“阿彌陀佛”四字洪名,是在我們腦袋裏發出的,你自己體會一下。靜坐念佛的人都知道這個事情。不靜坐念佛,光思維在念,還是五蘊織盛,打不開心靈之窗。靜坐念佛是佛怎麽做,我們怎麽做。佛提倡禪定,不打坐能進入禪定麽?佛給他弟子講法的時候就提倡禪定,佛住世時,開始時轉五比丘,講完理論後,怎麽做啊?怎麽成羅漢啊?聽完佛法就能成羅漢麽?現在人就愛聽這話。一聽說哪里有法師是某佛轉世,聽完他講法就成四果羅漢了,那可真好,都去攀緣。不是這麽回事。佛給你講法也得你自己坐。那時候的人修行就容易。佛在雪山苦坐六年,都不例外。只有打坐才能轉變自己的身體,使自己的身體和佛的身體吻合上,適應於化身佛弘法。佛給弟子講也是如此,參禪的從禪定開始,學淨土的從靜坐開始,密行的人告訴你一些修持秘法。告訴完弟子後,他就不管了。看《維摩詰經》不是講了麽,舍利弗打坐達到什麽程度,吃飯時候都宴坐。那時候就有修行人晚上住在山間、樹下或墳地打坐。自己內心精進,外有佛的加持,所以說他們修行特別快。

佛住世時,他的弟子可不是依佛混吃混喝,聽完佛講法就成四果羅漢的,而是全靠自己苦修實證來的。大迦葉菩薩的頭陀行,八十歲開始學佛,照樣成就。所以我跟你們說四十歲的、五十歲的、七十歲的,都好好學你的,你要真發心好好學的話都會成就。你要是真發心,“我今生成就了還想去弘法,也可以滿你願。”有些弟子歲數很大時想出家,師父一看,這個弟子將來可以接替他,做這個廟的住持,但是年齡太大,便說,你去換一個身吧,我等你換一個身再回來。這個歲數大的出家人立刻就做脫立亡,秉承願力轉身去了。等他長到二十多歲時來找老和尚,老和尚都八十多歲了還等他呢,教他幾年,由於他根器好學的快。原則上沒有這個任務的,不需要換身,有成就就可以。

佛住世時,佛的弟子沒有研究經文,他們就有證悟,因爲他們不怕吃苦,勇猛精進。不像現在的我們這樣安逸,有好的生活環境和條件。有的學佛人,平時講書本,講得一套一套的,那經書研究的才透呢,認爲衆生都是可憐憫者,到最後,他遇到點麻煩反讓衆生憐憫起他來了。你說你這道是修哪去了。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用正法的精神去學,我說你要是拿蹲監獄的一半精神去修肯定能修成;或者拿出農民幹農活一半的勁頭,你也能修成;你要是給人家打工十二個小時的,你拿出六個小時打坐,你就能修成,相對輕巧地多。可是現在人一打坐就來身障,身體疼痛。但一切的樂都是從苦中來的,所以佛在這讓從禪定入門,佛說:舍利弗如來能根據衆生的根基巧說諸法。

佛是如語者、實語者,怎麽還加一個巧說呀?不善巧方便,度不了這些衆生。不是說了麽?像哄小孩似的,你不給他一塊糖,他哭、他鬧、他不給你學了。他和佛的緣分像一根絲,一條線,稍一崩緊就斷了,斷了他就不學了。所以佛住世時就善巧方便,根據根基不同,用不同的方法度脫。有的人修到一定程度時,有毛病一定要說破,說破後必須改,不改不行;對於初學人,只能點一點,幫他去掉習氣。否則知見一出問題,衆生增上慢一上來,心中想“讓我沒面子,你批評我兩句,我還不跟你學了。”這點緣分一下子就斷。佛說善巧方便,就起這個作用。儘量讓你的善根保持住。我們現在講法一定要善巧方便,根據衆生的根基不同,想的不同,根據不同階段講不同的法,稍有成就時,你給他講,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麽,障礙是什麽,怎麽去解除掉、化解它,這才是他需要的。你要是不懂,你能講法麽?你要是拿著佛經給他念,他也聽不明白。所以說面對不同根基的人,講不同的法,一定要善巧方便,不是如語者就實話實說。“實話實說”是要根據不同階段用不同方法去說的,方法不當會把好事弄壞了,方法不當可能會把一個人毀掉。

說法要言詞柔軟。佛講法時,音非常柔軟,音聲輕微悅耳,衆生都願意聽。用現在的話就是輕聲慢語,聽佛講的法不白聽,悉有成就。這叫有發心。佛稍一講就透徹,因爲來聽佛法的都有幾年靜坐的功夫,一聽佛法有的立刻就開悟。如果他一天沒靜坐,別說你給他講,就算佛給他講法,他也不能開悟。因爲他沒那個基礎。那時的人沒那麽高的文化,聽佛一講,明白人生的真相,然後他就拼命去坐,一切都可以捨棄。阿難尊者是王子,出身高貴;釋迦牟尼佛是准太子,要接替王位的;羅睺羅也是王位繼承人,都捨棄一切出家了。如果學佛沒有極大的好處,佛能讓他的親生兒子出家學佛麽?就像現在我認爲學佛最好,世間爲人一次,唯有學佛不空過。我一定會勸身邊的人學佛、修行。學佛不唐捐,佛度人也是從他身邊的人開始,五比丘護送他出家,阿難尊者是他的堂弟,羅睺羅是他的兒子。佛第一次轉法輪不是五比丘麽?這時佛跟舍利弗說:止,你不要再說,不要再問了。因爲佛成就的是第一難解之法,唯一佛乘,唯一佛家之法,唯有與佛乃能究竟。

諸法實相,講到這人們往往不知諸法實相,光說諸法空相。我有一次說諸法實相時,有人說觀世音菩薩的《心經》說諸法空相,你怎麽講諸法實相呢?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天天面對的是諸法實相,什麽都逃避不了。空相是空性,在定中觀察是諸法空相。簡單的說,如果你家垃圾遍地,臭氣熏天,污穢不堪,你不會邀請別人到你家來。從人的心情來講是如此;佛菩薩來到這污濁的人世沒那麽多的分別心。油不溶于水,佛菩薩和道産生關係,和其他的不發生關係。我們這個神識出離肉體以後,到其他星球、到其他地方同樣如此。我們的人可以起瞋恨心,我們的神識不起,它什麽都明白。起分別心的只是我們的六根。諸法實相,極樂世界有沒有?有位法師講,心裏有的是精神世界。我說那位法師這樣講是方便說,因爲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一樣,都是實有的,也有很多星球圍繞,是物質世界。有人說極樂世界在地球的西邊,在這個西邊,那個西邊。其實,極樂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銀河系的西方。因爲我們的地球天天在自轉、公轉,太陽系也在動,沒法判斷。有人問極樂世界到底有沒有?有,在娑婆世界之西。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之西方,有個世界,蓮華藏世界海第十三層,我們住在十三層,同一層位。要知道諸法實相,而且是蓮花化身,那個星球是化生,不屬於胎生,而且有身體。阿惟越至菩薩金剛之身,都是物質的,諸法實相。如果極樂世界是以精神狀態存在的,那和非想非非想處天就沒有區別。

佛講經是諸法實相,如語者,實語者。佛講的真實的東西一點不差,那是非常真實的諸法實相。我們的肉體是顛倒的,判斷是非的標準是顛倒的,怎麽顛倒過來,諸法實相,通過禪定把它顛倒過來。是不是諸法實相,通過一步一步去證悟,一點都不能差,差一點都不是諸法實相。所以諸法實相,千萬來不得半點假的。想騙就是騙你自己,學習佛法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真實,你吃飯你飽,你喝水你解渴,你往西走,你就離極樂世界近一點。怎麽去走?用我們的心去走,所謂的諸法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諸法實相從性上、從貌上、從多個方面說的。諸法實相哪來的,從衆生的因、衆生的緣、衆生的果報所成的,我們這個世界是顛倒的,因爲衆生的知見是顛倒的,我們修行是把顛倒的東西顛倒過來,從哪下手?從我們顛倒的身體下手。佛重溫其義又說偈語,佛的力量不可思議,一切衆生不能知佛。只有靠禪定才能入三昧,才能明白諸法實相,不入禪定是空行。佛說不但我如此,十方諸佛都如此,佛與佛互相知道這是怎麽回事。有的說有極樂世界,佛都把我們拿去吧,那不行,要是把你拿去了就不是極樂了,都是娑婆了,衆生心性不夠,不把你的習氣去掉你不是到那兒搗亂麽?你把那個極樂都給破壞了,到極樂世界的人必須是心無雜念,感召到那個環境,極樂世界才能久住,就是像舍利弗這樣滿天下也不能測知佛的智慧,因爲佛的智慧不是用語言、文字、言詞來解釋、或者用理論來爭論。理論是幫助你實踐的,是實踐過程當中加以驗證的東西。我修到這兒,是怎麽回事呢?別出現偏差,研究研究看看佛經對照一下。我們研究佛經,一是消消業力,二要明白佛家的真知識,諸法實相;我們聽法知道諸法實相是怎麽回事,然後我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肯定不會出現偏差。我照此井挖下去肯定能出水,堅定你信心,要不然挖一尺,有沒有水,不見水不挖了,容易半途而廢,佛經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指導你的方向問題,加固你的信心。

憍陳如這些聲聞向佛請法:像我們這些不能進入涅槃的,只有八萬四千大劫,怎麽辦呢?是不是白修行了?舍利弗知道四衆之心起了懷疑。這些人起懷疑倒不是懷疑佛教和佛法,而是對自己的果位起了懷疑—我怎麽不能進入涅槃了呢?
佛家有大疑大悟之說,智慧不足沒有報身成就。所以禪宗讓你提出問題,在修行過程當中問你,你有問題可以互相交流。問題哪里來的?從疑問中來的。
這時舍利弗自己也懷疑。這部經是舍利弗請法,爲什麽不是阿難?爲什麽《楞嚴經》上讓阿難請法?因爲他不夠四果羅漢果位,三果有學,有學可遭魔事,有漏。佛是對三果以下的羅漢講的這個世間修行的方法,沒講一果羅漢的境界。雖遭魔事但他們都不退道。在羅漢的果位上,肯定是了七番生死以後可以到四果羅漢。你知道佛家實相以後,你靜坐一日,你一日的功德不滅失。就算你今生只坐一、兩個小時也不空過,將來你這幾個小時也照樣有用,你神識受益不可思議。你要想今生往生到佛國土,就得下功夫好好修,別起煩惱心。有的人從一果羅漢往二果羅漢修的過程中,遇到很多魔難。和生死搏鬥非常辛苦,普通人真接受不了。由於無量劫來積累的習氣,他就想放一放腳步吧,有了要停止修行的念頭。這一停止,你可能就會錯過幾萬年或幾萬劫。可能都感召不到這個世界,升到哪層天,一待多少劫,然後再回到這個世間修,再升天再回來,你想想得過去多長時間?千萬劫。可能錯過彌勒菩薩來到這個世間;錯過龍華會。你在哪層天享天福,龍華會你能來了麽?你來不了,就錯過了修行機會。所以千萬別停止,一些小乘根基修到果位的,別停止,有點波折、有點魔難,咬牙挺過去,千萬別後退,後退一點都耽誤你時間。得人身難,唯有人身修行最快,在天上修都慢。在地球上一日一夜修行等於極樂世界五百世,就相差這麽大

佛說聲聞緣覺只是進入佛乘的前奏曲,就像要成爲科學家,必須有基礎學習一樣,離開小學不行。但是這些人剛上一年級就想成爲科學家,能行麽?不可能,因爲缺乏過程。還得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個過程,還得經過實踐。佛家的第一智慧才是難解之法。
舍利弗說:我今生跟佛出家從未聽您這麽講過,今天四衆弟子皆有懷疑,這是怎麽回事呢?您能給我們講一講,讚歎方便意義在哪里?唯請佛給我們講一講。此會中如我等這樣的比丘很多,也是生生世世受佛教化,我們能夠相信,而且對以後的衆生也都有利益,舍利弗向佛連請三次,請佛講講爲什麽讚歎方便第一。這時佛說:你已三請我能不說麽?你們要認真思維,我爲你們分別解說。這時五千人禮佛而退出道場,他們是小乘根基,貪著小乘涅槃。佛在這說《法華經》不請不講,不爲根基淺薄的初學講。小乘人看完《法華經》認爲有功德。爲什麽說沒有功德才是功德處?由於不貪著功德,你才有成就,由羅漢進入菩薩。一旦進入菩薩,你說有沒有功德?菩薩本身就是功德。你說現在你想功德、要功德,那是功德麽?不是,明確告訴你沒有功德,只是人天福報。進入菩薩地才是功德,連一果羅漢都是你的功德,沒有功德哪來的道業?世俗人凡愚,認爲供養誰有功德,如何如何有功德。事實上,什麽時候成菩薩了,才有真功德,佛是兩足尊。
著名的五千人離席,爲什麽要退呢?因爲業習深重,想聽佛法都聽不了,聽佛法就鬧心。現在也有這樣人,一聽佛字,他都難受。佛經上講過,凡是這樣人,都從不善道而來,業報重。
別跟他計較,不要和他比,自己業報自己了。要化度還得化度有緣衆生,佛不度無緣之人,佛不能替你修道,不能直接把你拿到佛國土去,道是你自己修的。罪業深重的人要懺悔業障,去掉業報。佛說業報深重的這些人還增上慢,驕傲的誰的話都不想聽。我們學佛人,跟佛學什麽?學佛的智慧。有的人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修到四禪天,得少爲足。因爲他們進入禪定後易招引一些魔事,所以出現這些不奇怪,五千人離席,世尊不加阻攔。佛把這些人叫焦芽敗種,焦芽敗種不能發芽,長不出苗,這樣人將來也不能續佛慧命。看種子發黴了,不能發芽,就不能長出好的莊稼苗來,本來修的不好,發心挺大,一實際行就往窄了走,很多人都犯這個毛病,這個世間的事情太難了。這時佛說他們走了更好,我們這個會上沒有了雜枝雜葉,都是有果位的,真修的人留在這了,而且純潔了這個學佛人的隊伍。

我告訴你:學佛別求轟動效應,你別以爲有一萬人來聽法我就高興,有一人聽法嫌這太少。我告訴你實話,你能把這一個人度到極樂世界去,不少;一萬人聽法一個沒度走,不如給一個人講法真實。所以佛講法,不以數量多少爲標準,而是講“修一個,成一個”來的真實。爲什麽我發願有一個聽《楞嚴經》、《法華經》、《金剛經》的我都給講?離席的五千人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佛講一叫業報重;二是增上慢人,所以他們離席,但問題出在哪里?佛說的對不對?肯定對。用今天的話告訴你們一句:這些人犯的毛病是知見障,他們認爲自己這個對,他們這麽修就可以,順著小乘人的路子修下去就行了,別人說什麽法我也不想聽。現在犯這個毛病的人特別多,按書本咬文嚼字,拿這把尺子衡量別人。自認爲掌握了佛法,用這個“法”度量別人。一量就出毛病,爲什麽?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是衆生,不是佛,你說你拿佛的標準來量我們,不是太擡舉我們了麽?衡量你的話,你別生氣,說一句“謝謝,擡舉我了”,一笑而過。

因爲這些人有知見障,帶著知見障看這世間其他人,你也不是佛,他也不是佛,那還跟你學啥呀?你們講的我也不聽了,因爲你不是佛。但是他不問自己是不是佛,心外求法,典型的知見障,現在這樣的人有,而且相當多。遇到了怎麽辦?不去理、不去探討、不去爭論、不去分別,咱們修咱自己的,你坐你的,修你的道,他研究他的佛家理論,互不干擾,殊途同歸。他既然讀了佛經,將來也有成熟的那一天,將來也能成菩薩,只不過時間有所差異。他今天是小苗剛出土,你已經開花結果,你非讓他去開花結果,他不可能做到。學佛一定要和當下聯繫起來,這樣才有意義,否則佛經是佛經,你是你,只種善根沒開花結果。

佛對舍利弗說:如來很少說這個大法、這種妙法、這種世間第一法。《華嚴經》是從龍宮取來的,不是在這個世間講的。講《法華經》如曇花一現很少見,這一生就講這一次,這個世界多少劫才值佛住世一次?人很難遇著,這種佛法很難聽聞,你們要相信佛說的話。佛是如語者、實語者、從不虛妄,不隨意講法。這個隨意講法是根據你的根基不同、聽衆不同而講的法。給有修證的人講法就要按照佛經的意趣來講;有的人沒皈依佛門或剛皈依,對佛家的事情瞭解有限,也想聽一聽佛法。由於他沒修沒證,你就不能講現在這些。你們看到那天有一位博士生、一位研究生來聽法,他們世間的學問很高,但論學佛,都是初學者。我就得把佛法用世間的語言淺顯地講出來,這樣他們才能接受,這就叫善巧方便。根據聽法的物件而講,按照聽法人的平均水平,又照顧到少數。“隨意”就是和衆生的根基相宜,而不是想啥說啥。

佛講法本來是意趣難解,但是用比喻說、方便說,用種種方便讓你聽明白。你說講六度萬行,格式簡單。不講這佛經三藏十二部,理論東西也沒有,光是打坐、念佛,然後一果、二果…到成佛,一篇紙就寫下,不到十分鐘就講完了。當然不行。這麽簡單的講也不容易相信,所以佛沒有辦法,只能是善巧方便。根基千差萬別,講的法門、度脫的方法也千差萬別。

諸法實相不是我們思維上的東西,佛講法是把出世間的智慧變成世間的語言說出來,用世間的語言理解出世間的智慧,倒過來理解的快。現代人認爲釋迦牟尼佛太了不起,科學家也認爲他了不起,用科學研究不了、證知不了,又否認不了。說明他是超時代的,神通和科學是二回事,所以出世間的東西用科學無法解釋。
這時佛講:雖然是這樣,諸佛世尊爲一大因緣故出現於世。不是說佛妙麽?佛說我爲什麽來到這個世界?十方諸佛爲什麽來到這個世界?爲一大因緣故來到這個世界。佛說爲什麽呢?諸佛世尊欲令衆生開、示、悟、入佛知見,得清淨故。因爲這些衆生無佛知見,沒有佛知見就是知見障,衆生知見就是顛倒的,貪、瞋、癡、慢、疑、殺、盜、淫、妄、酒,這個是他們認爲是正常的。佛是讓衆生出離這些顛倒知見,出離這個娑婆世界,到清淨的佛國土去,樹立正知、正見。所以“佛妙”是說佛的任務,佛來是要讓讓衆生聽到佛的法音,知道佛的知見得清淨。示佛知見,是讓你堅固信心,讓你相信有佛世尊,不懷疑,讓衆生出離,然後悟佛知見。讓你去悟,用思維想不是悟,只有通過修行自己,在定中觀察才能使自己開悟,找到自己的真心。用我們真心去看待佛法,去證知、驗證佛法,才叫悟佛知見。

所以是讓你聽聞佛法、相信佛法,讓你悟到佛法,出離這個世界,讓你入佛知見才是目的。四個知見度脫衆生,信、解、行、證四個次第,證才是入佛知見。只有這樣信、解、行、證才能脫離這個世界。
什麽是一大因緣?就是度脫這些有緣衆生。你現在修道,廣結善緣,將來就有無量衆生需要你度,凡是你吃過的、殺過的、傷害過的,對你有恩的、有仇的都需要你去度,否則這些衆生沒人度。因爲他們和佛沒緣,和你有緣。和你有緣,你不去度誰去度?佛度咱們是和咱們有緣,佛不度沒人度,所以我們要感佛恩,佛修成了沒忘了咱們這些有緣衆生。

佛爲什麽對舍利弗說教化菩薩?因爲諸佛周圍都是菩薩圍繞。我以前講過,諸報身佛周圍都是十地菩薩,沒有聲聞、緣覺。聲聞、緣覺在咱們這個世界,化身佛國土有,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但是在報身佛國土沒有。佛講完《法華經》以後,留下一些解脫的方法,將度脫這些聲聞、緣覺的任務交給了諸菩薩去完成。一些菩薩乘願來到這個世間弘法,請佛放心,他們將來擁護《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彌勒菩薩都在這個世界住世,都在度脫衆生,給衆生做榜樣。這些大菩薩還有一些化身菩薩都承諾要報佛恩,都來化度衆生。所以佛說諸佛如來教化的都是菩薩,唯一佛的知見度脫衆生,讓衆生瞭解佛的知見是什麽。爲什麽?佛是世間的覺悟者,衆生是迷誤者, 一字覺就是佛;一字迷就是衆生。要讓衆生知道宇宙之中是有佛道可成的,可以解除衆生之苦。如來唯一佛乘才能永恒,和宇宙同存,離開唯一佛乘都不可能永恒,唯一佛才是宇宙的徹底覺悟者。怎麽成菩薩、成佛?要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去成就,但是菩薩還不是佛乘,是行菩薩道的菩薩,不是世間的徹底覺悟者,還有無明未破,還有一個情字。所以說倒駕慈航,度脫衆生,這些菩薩都能成佛,從一地開始的菩薩一定能成佛。這些菩薩其心堅固,什麽事情也改變不了這些菩薩力、信仰力、修行力、堅固力。這些菩薩說的是誰的法?說的是佛法,示現的是佛法,不是菩薩法。佛說唯一佛乘,別無餘乘,說聲聞、緣覺都是方便說。

佛對舍利弗說:一切十方諸佛都是這樣,唯一佛乘。只不過是衆生的根基不同,要講聲聞、講緣覺、講三乘,不講這三乘直接成佛能成麽?越過聲聞能成菩薩麽?不能。越過菩薩能成佛麽?也不能。所以說,佛講三乘法門讓衆生去修證,從一果羅漢開始。未來的佛出現於世的時候,也要以無量言詞比喻演說諸法,雖然說三乘,但目的都是一個。
佛對舍利弗說:十方無量百千億佛國土中多所饒益,使衆生得到安樂。爲什麽說衆生不說聲聞、緣覺呢?因爲有諸天王,各種天衆,泛指衆生是指聽法華會的這些衆生和有機會讀誦、修行佛法的衆生。佛住世時有很多人不知佛法,現在有人聽聞佛法卻不信,等於沒聽到一樣。因爲唯一佛乘得究竟,得一切種智,諸佛爲了教化菩薩示現三乘,逐漸的按層次、按等級慢慢的一點點趨向菩薩,入菩薩地才知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佛說:過去諸佛是這樣,我現在是這樣,未來佛還是這樣。衆生種種貪欲,身心所著不好改,習氣太重,隨著本性,衆生的因緣不同,根性不同,所需要的法門又不同。現在末法的修行人糟糕,正法住世時不管哪個法門都是“學佛的一家人”;到了像法以後有了分別—我修密的、他修禪、你修律,修禪的內部也有爭論,修密的內部也爭論,學淨的不服學禪的,學禪的不服學密的,互相不服。說實在的,都是從一個師尊傳承的,有啥不服的。修什麽法門都是去極樂,我告訴你,凡是互相不服、有所排斥、互相爭論的,都去不了極樂。等你把這些習性去掉了,才有機會去。爭論沒有止境,誤人、誤己、誤衆生。你修你的,我修我的,哪個法門都是佛說的,只能是證悟不同,知見不同。哪位法師講的都好,哪位法師講的都對,都加以讚歎,因爲講的不是你法、我法,而是佛法。可是,有人把佛法當“我”法,修了幾天佛就貢高我慢,誰也瞧不起,誰也不如他。極樂世界就不需要你這種人。你要是認爲他不如你,你就慢慢滲透,互相提高,讓他在修證上有所覺悟不就可以了?你攻擊他也無濟於事。末法衆生互相排斥是最可怕的,把其他衆生弄的都無所適從了。你說都是學佛的,宗派間還起鬥爭,不僅誤衆生,自己也造無邊罪業,佛國土絕不要這種人。

佛說十方世界都是報身菩薩圍繞,沒有聲聞、緣覺。因爲四果羅漢、辟支佛智慧不足。法師發願有這種願力:“願我來世得菩提時,願我國土功德莊嚴,正法久住,無有像法、末法。無有諸天及聲聞、緣覺諸智慧不足之人。所有衆生皆具行菩薩道之人,具足菩薩智慧,具足菩薩種性,具足菩薩明傑,具足菩薩妙音,具足菩薩清靜,具足菩薩勤行,具足菩薩願心,具足菩薩法藏,具足菩薩安樂,具足菩薩無礙,直至菩提。若不爾者,弟子誓不得菩提”。智慧不足,沒有功德去不了,是讓你小乘人發菩提心,培養你的善根。
佛對舍利弗說:佛出於五濁惡世。
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叫五濁惡世,劫濁、見濁、命濁、煩惱濁、衆生濁。這五濁來源於五蘊(色、受、想、行、識)。如何破解這五濁?佛說劫濁時,衆生奸貪嫉妒,業報深重。奸貪是貪圖好的,用世間話說就是非常小氣。自己的東西給別人一點都不行;別人的東西給他多少都行。想方設法把別人的財物弄到自己這來,你不能比我好,不能比我強。法師之間,你的弟子不能比我多。法師都嫉妒,何況衆生呢?互相攀比,互相嫉妒。我們修行人要去掉奸貪嫉妒,去掉業垢。怎麽去掉?懺悔並發大願心,樂善好施。中國的孔子講仁、義、禮、智、信,尊重別人。佛說只有這樣,才能躲過劫濁。佛講二乘、三乘,也是爲了破除劫濁的這些東西。衆生有貪,所以佛將一乘說成三乘,讓這些人容易接受。佛說:我弟子當中有阿羅漢、辟支佛,他們得少爲足,而不知佛教化菩薩的事情。佛怎麽教化菩薩他們一點都不知道,他們不發菩提心,不得究竟,只是暫時請長假,不是永恒,只是賢劫千佛出世不受輪回,賢劫壞時又淪爲六道衆生。因爲佛是教化菩薩的,只能是在這個世界化身菩薩再度脫聲聞、緣覺;在報身佛和其他佛國土不是這樣,阿彌陀佛的國土一個聲聞、緣覺都沒有,這些羅漢以爲是最後身了,得少爲足。所以告訴這些羅漢,你這只是修行的一站,還得去發菩薩心,還得去度別人,還有許多魔難。而這些小乘人怕吃苦,不發菩提心。這個世界,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吃過苦、挨過累的人。現在打坐這點苦不算苦。有的多幹點活就抱怨別人不幹,只有他自己幹。你這是學佛人麽?學佛人就你這心態麽?發菩提心的人不這麽說,人家是謙下心,沒有任何報怨,默默的去幹。這些羅漢得少爲足,以爲究竟,不求成佛之路。佛說這些人是增上慢人,咱們還說不起這話呢,這些人佛話都不聽還能聽誰的?在《涅槃經》上講,羅漢是世間人的皈依處,因爲世間人必須從小乘人修起。現在末法時代,別說善知識難尋,就連皈依一個真正的一果羅漢都難找。更何況見一位化身菩薩,那是更加難值難遇。菩薩行人是隱入這個世間當中的真修行人,不顯山、不露水隱士修行,做一些佛法的事情,足矣。

對於佛說是增上慢的這些羅漢,咱們可不能瞧不起。別“身高說大法,敢笑梁武帝。”你笑梁武帝?梁武帝修多少塔、造多少廟,供養多少僧人,你做到了麽?你連一個他一個衣角都不如。一果羅漢已經具有一些佛家的智慧,修到這是正常的,具有佛家的根基,逐漸再往上修還有佛可成。我說實在話,末法時代證果的人實在太少,你找一個證果的人都找不到,你那肉眼凡夫知見離道千里萬里。佛說:你們要證得羅漢,你們一定要相信我的法,你們不信就是增上慢人,不謙下。佛爲什麽這麽講?佛住世時,講法五千人離席,像法、末法,特別是末法時期,有人連一個佛字都不想聽,怎麽辦?你給他講《法華經》他聽得了麽?更不聽。裏面講小乘有八苦,人身難得,還能接受。如果你就《法華經》講《法華經》,照本宣科,修六度萬行,你就講頭、目、腦、髓、內財、外財、國城、妻子,誰要可以給誰,都可以供養別人。你一聽就嚇一邊去了,這不是傻子、瘋子麽?誰還聽你講啊,早就嚇跑了。更別說“忍辱”了,打你、罵你不但不能還口,還得感謝人家,能做到麽?有人說:這世間有這樣的人麽?我不相信。疑心重,使末法時期的衆生更加難度。再說持戒,別說多少大條的具足戒,單說不讓他吃肉、喝酒、邪淫、說是非、占別人便宜,一般人已經做不到。不幹這些,他說那活著還有什麽意思。佛說,末法時代的衆生很少有人相信,相信的也不堅固。所以我說,有一個人請法我都給講,肯定給你好好講,講明白。爲什麽?末法衆生業報重,非常難度,相信的太少,何況很多人請法,很多人要聽。佛說,你不行菩薩道就成不了佛。所以,我們都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