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jebfyt
【五燈會元】
山南溫造尚書問:
悟理息妄之人,不結業,一期壽終之後,靈性何依?

師曰:
一切眾生,無不具有覺性。靈明空寂,與佛無殊。
但以無始劫來,未曾了悟,妄執身為我相,故生愛惡等情。隨情造業,隨業受報,
生老病死,長劫輪回。然身中覺性,未曾生死,
如夢被驅役,而身本安閑。如水作冰,而濕性不易。

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無生,何有依託?
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頓悟也。)

然多生妄執,習以性成。喜怒哀樂,微細流注。真理雖然頓達,此情難以卒除。
須長覺察,損之又損,如風頓止,波浪漸停。豈可一生所修,便同諸佛力用?
但可以空寂為自體,勿認色身;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
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即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繫。

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託。(是受生自在也。)
若愛惡之念已泯,即不受分瑕之身,自能易短為長,易粗為妙。(是變易自在也。)
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
即隨機應現千百億化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是究竟自在也。)
謹對。

釋曰:
馬鳴菩薩撮略百本大乘經宗旨,以造大乘起信論。
論中立宗,說一切眾生心,有覺義不覺義。覺中復有本覺義、始覺義。
上所述者,雖但約照理觀心處言之,而法義亦同。

彼論謂從初至「與佛無殊」,是本覺也。
從「但以無始」下,是不覺也。
從「若能悟此」下,是始覺也。始覺中復有頓悟漸修。
從「若能」至「亦無所去」,是頓悟也。
從「然多生妄執」下,是漸修也。

漸修中從初發心乃至成佛,有三位自在,
從初至「隨意寄託」者,是受生自在也。
從「若愛惡之念」下,是變易自在也。
從「若微細流注」下至末,是究竟自在也。

又從「但可以空寂為自體」至「自然業不能繫」,
正是悟理之人朝暮行心修習止觀之要節也。

宗密先有八句之偈,顯示此意。
曾於尚書處誦之,奉命解釋。
偈曰:
作有義事,是惺悟心。作無義事,是狂亂心。
狂亂隨情念,臨終被業牽。惺悟不由情,臨終能轉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梅庵 的頭像
    梅庵

    梅庵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