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神話裡的國度

預告:
我將會在梅庵
解開扶桑神話裡的國度 
這個千年謎團
请大家把上帖人數先湊足500

~~~~~~~~~~~~~~~~~~~~~
傳說中的太陽神木

不要懷疑
這篇是日本民族起源
不是台灣民族起源
更不是中國民族起源

有何玄機?
當然!
有人猜得出來
送他一件買不到的禮物


扶桑神話與日本民族起源

《山海經》中遠古神話
本文摘自何新著《諸神的起源》(寫於1986年)

本文作者近年來通過對中國遠古神話的研究,特別是對《山海經》的研究,發現《山海經》中有關扶桑的記載遠比《梁書》扶桑記為早。並認為早在遠古時代,中日便在地理上有密切的交通,帝堯時代就有大陸移民奔赴日本探尋日所出處;《山海經》並非荒誕之作,乃是一部關於遠古山川海陸和地理、人文、氏族、物產情況的有價值著作。

扶桑,是中國遠古傳說中一棵與太陽有關的神木

根據《古今圖書集成·邊裔典》記載,日本島上古代列國中,很早就有以“扶桑”自稱的國名或族名。 但中日之間建立關係,根據正史(《漢書》、《三國志》)的記錄,目前所知不早於漢代。 然而,扶桑神話的產生卻很早,在《山海經》中記述尤多。 

我最近對《山海經》以及中國古代東方的史地情況作了一些考察,結果,獲得了一些意外的發現。 由此,不僅可以確證中國古代之所謂“扶桑”的神話,與日本的富士山信仰有關,而且可以斷定《山海經》中“海外東經”和“大荒東經”兩章,所記內容基本是遠古時代日本海和日本列島的地理、氏族、人文情況。 令人驚異的是,其中多數記述,竟可以與漢、唐、明以下關於日本的信史相參證,還可以與日本海及日本列島周圍的地理情況相參證。 由此,我們可以對日本文化起源、日本民族史以及中日文化和關係史,對《山海經》的史地文獻價值,以至遠古華夏人的海地觀念、地學知識,都獲得某種新的認識。 

茲將所見,證述如下,供有興趣的海內外讀者研究、參考。

一、關於扶桑國的論爭 

關於“扶桑”的地望所在,可以說是歷史上遺留下的一個遠古地理之謎。近代廣為流行的一種見解,認為其地與美洲墨西哥有關。始倡此說的是法國人金捏(De.Guignes),他於1761年提交的一個研究報告中說:根據中國史書,在西元5世紀時,中國已有僧人到達扶桑,而扶桑,他認為就是墨西哥(按金捏所說的中國史書,指《梁書》“扶桑傳”)。在中國學者中較早回應此說的是章太炎,他在所著《文始》中也認為扶桑即墨西哥。但西方學者中,很早就有人反對這種觀點,例如德國學者克拉被羅(H.J.Klaproth)曾於183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扶桑國不可能是墨西哥,而應當是日本或薩哈林(庫葉島)。由此形成了關於扶桑地望問題有代表性的兩派觀點。自18世紀以來,在西方學術界,有眾多的傳教士和東方學家參與了這一問題的討論。據統計,國外有關論著可達39種以上(羅榮渠說,見《中國人發現美洲之謎》)。在我國學者中,也許是為了論證中國人享有最早發現美洲這一榮譽,許多人贊同扶桑地在美洲墨西哥一說。除章太炎外,影響較大的尚有朱謙之(1941年,《扶桑國考證》)、鄧拓(《誰最早發現美洲》,1961)等。

 然而,贊同扶桑與古日本有關這一觀點的。 卻較鮮見。 儘管從古地理看,這一觀點應更為信實。應當指出,關於東亞人種與美洲土著印地安人種,在體質人類學和文化遺存方面,都存在許多近同之點,這已被考古方面的大量實物材料所證明。 但是,這一方面的材料,卻未必可以用做支持扶桑地在美洲的證據。 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史書中所記載的“扶桑”,其地理位置和人文情況究竟如何? 這些記載,究竟是與日本還是美洲墨西哥的古代情況相吻合? 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近人研究扶桑問題,所注意的書證多援引中古以後的史料(如《梁書》)。 而對於最早系統記述“扶桑”地理問題的《山海經》一書,卻頗為忽視。 我在本文中,即想提供若干取自《山海經》一書的材料。 根據這些材料,基本可以確認遠古中國人所謂“扶桑”之所在就是今日之日本列島。 

二.扶桑、富士與黑齒國

“富士山”一詞,在日語中讀音作“fujisang”——幾乎完全同於漢語“扶桑”的讀音。當然,語言的耦合可能只是一種巧合,問題在於其他方面的實證。關於富土山,我查閣了百科全書及中國古代的若干資料,瞭解到:

1、富士山,從古以來在日本民族中就享有“聖嶽”之稱(相當於中國之昆侖山、天山或泰山)。它實際是被日本全民族所崇奉的一座地位至高的宗教性神山。

2、有關富士山的山文簡況如下:


它是日本第一高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著名的火山。自西元781年有文獻記錄以來已噴發18次之多(也就是說,平均每隔七十年左右噴發一次)。最近一次噴發在西元1707年。山體位於本州上富士斷裂層(fossamagna)的山地構造上。山體呈標準圓錐體形。山頂終年積雪,山色優美。如果以中國中原(河洛)地區為中心,則富士山的位置,幾乎就在中國的正東方向。

富士山是活火山,現在仍有噴氣現象。 山北有著名的富士五湖。 

了解關於富士山的基本情況後,我們再來研究一下中國《山海經》以及傳說中關於“扶桑”的情況。 傳說中的扶桑是東方的一棵神樹,此樹位置在東方大海一座山的溫泉山谷中,太陽由此升騰而起。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君羝。 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 有谷口'溫泉谷'。 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 皆載於烏。 

《海外東經》記:

湯穀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核,一是居上技。

我們知道,《山海經》一書來源古老。前人早已指出,此書在流傳中有散失、增益、錯簡,文未必出於一人一時。由於中耳相傳,間生想像,所以其中確有一些神話和難以考實的傳說。但問題不在於此,卻在於其中的多數記載,往往可以被史料證實。

這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山海經》對於“扶桑”所在地點的定位。據《山海經》記載,扶桑位置,是在“黑齒(國)”的北部。那麼由此發生的問題就是:

1、古東方歷史地理中,是否的確有一個黑齒國?
2、如果有,此國位置在哪里?

查證史料後,答案是明確的:

1、古東方歷史中確曾記載過一個“黑齒國”(據《周書‧王會》記:周成王時,即有黑齒國人人貢,獻白鹿、白馬。而考日本古民俗確有崇奉白鹿、白馬的風俗)。

2、黑齒國地望,就在今日的日本列島上。

在《山海經》中,關於黑齒國的報導數見。其位置,據《海外東經》記,乃是在中國東方海外“東南陬至東北陬”(日本列島恰在這一方位上),“人黑齒,食稻”。《山海經》中的上帝名叫“帝俊”,而黑齒人被認為是帝俊的子孫。(此族人據說與中國周朝時封於山東半島海岱區域的姜太公族也是同姓。《大荒東經》:“有黑齒之國。帝俊生黑齒。薑姓。”)

實際上,早在1600多年前,最早為《山海經》作權威性注釋的東晉學者郭璞已經明確指出,黑齒國與古日本(“倭國”)具有密切關係:

“東夷傳日:倭國東四十餘裏,有棵國。裸國東南有黑齒國,船行一年可至也。”倭國,其確切地望在今日日本的九州上。(《漢書‧地理志》顏師古注:“倭在帶方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國。渡海千里,複有國,皆僂種。”所說自倭國渡海千里別有島,應是指與九州隔海相望的本州。又據《元史‧外夷》:倭又名“倭奴 ”。倭奴,實際就是日本本土上的古老居民阿伊奴人——Ainu的轉音。在中國古地理書中,常稱中國大陸東方的居民為“隅夷”。從古漢語語音看,“隅夷”一 名,也與阿伊奴人有關。阿伊奴古代曾遍佈於整個日本列島上。)郭璞所引《東夷傳》,指《三國志‧魏書‧鮮卑烏桓東夷列傳》,書中記:

女王國東,渡海千餘裏,複有國皆倭種……黑齒國在其東南,船行一年可至也。

根據現代日本學者的研究和近期考古發現,《三國志‧東夷傳》中所記的“女王國”,乃是古代日本九州上的一個強國,日語稱“邪馬台國”。我們知道,今日之日本列島,實際由四塊大島組成。由東北向西南呈弧形延伸,分別為:北海道島、本州(面積最大)、四國島、九州。如果女王國在九州島上,那麼“裸國”在其東南約相當於四國島。而所謂黑齒國,位置應在日本本州的東南部。富土山則在其北側。

根據明代學者李言恭所著《日本考》的記述,直到明代,日本貴族中尚普遍流行以染牙成黑齒為貴的特殊風俗。他還記述了染牙的方法:

其(日本)士官本身宗族子侄並首領頭目,皆以鏽鐵水浸染烏蓓子(五倍子)末,悉染黑牙。與民間人以黑白分貴賤。女子年及十五以上,不分良賤,亦染黑牙始嫁。

由上述可知,《山海經》中所記在中國東海“大荒東”(即極東方)的黑齒國,可以肯定,就是指古代日本的一個方國。那麼據此,《山海經》中所說的日出之地“扶桑”,其地既與黑齒國不遠,那麼它也在日本列島上,這一點應當已經沒有疑義。

今本《山海經‧海內北經》中還有如下一段記載:

蓋國在钜燕南,倭北,倭屬燕。”(蓋國地在遼東、北朝鮮。)

郭璞注釋指出:

倭國在帶方(即帶郡)東大海內,以女為王。其俗露介,衣服無針功,以丹朱塗身。

由此可見,《山海經》的作者,是的確瞭解日本(“倭”以及“女王國”)的存在的。

又《海內經》記:

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債人愛(挨)之。

案:“偎”音通委,倭人亦可記作委人(日本出土漢代金印刻“倭奴國”即作“委奴國”。“愛”可讀作挨或依。參證《玉篇》:“北海之偎,有國曰偎人”。這個地處東、北海之上,瀕臨朝鮮的“偎人國”,實際也是指日本。

三、大人國、小人國、毛人國與阿伊努(Ainu)人
可以補證以上說法的,我們還可以舉出《淮南子·時則訓》:
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貫大人之國,東至日出之次,傅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皓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歷代學者均承認,文中所謂“博木”,也是扶桑的別名(詳後)。 從地理方位看,古“碣石”地在今河北渤海灣西北側,朝鮮與碣石隔海相望。 而傳說中的“大人”部落,即是位置相當於今日中國遼東及朝鮮半島的古扶餘國:
“扶餘在長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其人粗大。”(《三國志·扶餘傳》)由大人國再向東——越過朝鮮半島,就到達所謂“日出之次,博木之地,青上樹木之野”。 其他,正相當於日本列島之所在。 至於所說路程一萬二
千里的距離,我們可以核驗一下《三國志·東夷傳》所記中國到日本之間的距離:
自(漢)帶郡(漢朝東方航海的大港,位於今南朝鮮漢城附近)至(日本)女王國,萬二千餘里。
實際上,直到明代,中國人仍然認為中日之間的距離是一萬二千里。 明·薛俊《日本考》:
(自日本國)渡百濟到樂浪及帶方等郡,約一萬二千里。 可謂絲絲入扣,密合無間。 值得注意的是,從今日地理距離的實測情況看,中國大陸與日本列島的距離,並非一萬二千里。 但是,古代測距術不准確,實際距離往往依靠族行者的感覺和估計,所以在《梁書·扶桑傳》中,估測扶桑國與中國的距離,又認為約為二萬里。 如果一萬二千里是指九州島與中國的距離,那麼二萬里很可能是指本州島與中國的距離(根據中國古代旅行者的記錄,自九州到本州,船行需一年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大人國”的存在,亦見之於《海外東經》:
東海之外,有山名曰大言。 日月所出。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
平州別駕高會語云:倭國人海行遭風,吹度大海外,見一國人皆長丈餘。 形狀似胡,蓋是“長翟”別種。
又據《山海經》,在扶桑和黑齒國附近,還有一個奇怪國度叫“毛人國”。 《山海經》中有多處關於“毛人”、“毛民”的記載,分別收錄在《大荒北經》和《海外東經》中。 檢證史料,我發現,正如“黑齒人”一樣,《山海經》中所謂“毛人”也與日本列島的古代居民有關。
據《大荒北經》說“毛民依姓”。 郭璞說:毛民“面、體皆生毛”。 又說毛民與大禹具有關係;而《史記·五帝本紀》記,大禹曾到過。 “東極日出蟠(搏)木之地”。 《海外東經》記,毛人國位置在黑齒國北方:
19世紀德國學者希格勒(G·Schlegel)認為,中國古書中所記北方“毛人”是指日本的“Ainu”人(阿伊努人)。 此說甚確。 毛人,實際上也是北狄之一種。 而“Ainu”日語中,至今仍讀“狄”。 中國古《尚書》中把北方之民,稱作“奧”,又稱作“狄”;把東方之人稱作“隅夷”(隅、奧古音相近),我以為,這些族名,其實都是“Ainu”的轉語。
阿伊努人是日本列島上的土著人種,其別名又稱“蝦夷”(AimiXi,Aizou)。 其人種體型與北美印地安人接近。 高顴,深目,多毛,身矮,大腳,大頭,具有鮮明的體徵。 他們一度佔據過大部分日本列島。 一直到8世紀,仍然控制著本州島的三分之一地區。 

深知日本的前美國駐日大使(1961-1966)賴肖爾,在他的名著《日本人》中曾經指出:阿伊努人後來“逐漸地被日本民族的主體所征服和同化,迄今,只有在北海道島嶼尚存在約二萬人。但是至今他們也還保持著自己的文化特徵”。 他還指出:Ainu人在體型上具有一些與其他族類不同的特殊特徵:身材矮小(其現代男性已混血,但平均身高仍僅1.60米)。 更有特點的是,他們“臉上與身上明顯地毛髮較重”,“他們代表一種現代民族尚未形成之前的早期土著(日本)人”。 (節錄賴肖爾《日本人》) 

馬瑞臨《文獻通考》中有關於蝦夷人的記載:
(此外,在唐代來華的日本遣唐使中有一人名叫“佐伯今毛人”。如果“毛人”是這位使節的氏名的話,那麼他就也屬於毛人族。) 

《山海經》郭璞註說:
去臨海(位於浙東)郡東南二千里,有毛人在大海州島上。 為人短小而體盡有毛,如豬熊,穴居,天衣服。
郭璞所說“毛人島”,從方位看亦是日本。 (自明代海圖上看,古人由於測方向不夠精確,所以長期以為月本位置是在浙江海外的東南方。)
郭璞這個注文還有值得注意的兩點:一、他指出毛人穴居。 二、他還指出了“毛人”的另一種特徵:“為人短小”。 而這兩點,恰也與Ainu人的特徵相合。
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很早就有東方海外存在“小人國”的傳說。 《海外東經》記:“有小人國名靖人。”《列子·湯問》記:“東北極有人名曰諍人,長九寸。”(袁珂教授認為靖人、諍人都是“侏儒”的轉語,甚確。但人高不足一尺,則顯然是誇張之說。) 

日本國在東南大海中,依島而居,西南皆據海,東北隅隔以大山,廣袤四面各數千里。 東北山外,歷毛人國至文身國,約七千里。 至體儒國,約四千里。 西循一支乍,北望耽羅,渡百濟到樂浪及帶方等郡,約一萬二千里。 

案《後漢書‧東夷傳》:“倭國男子皆黯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別尊卑之差。”可知紋身也是日本居民的古代風俗。這一則材料,既證明了《山海經》中所記東海“毛人國”、“小人國”的真實存在,也確證了“毛人國”、“小人國”(誅儒國)與日本在地理上的關係。順便指出,18世紀英格蘭作家斯威夫特的名著《格列佛遊記》中,也寫了大人國與小人國的故事。我猜想,生成其幻想的原型,也許就出自東方的《山海經》。如果真是如此,那麼這將對 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問題,提供某種新的啟示。

此外,我還懷疑,古代中國人所謂“東夷”,實際也與阿伊努人有關。東夷著名的酋長、射神大羿及其射回故事,實際反映了阿伊努人善射的技藝和扶桑神話。可以旁證這一點的,是關於日本富士山女神的一個著名神話。富士山神是兩位白衣女神。其中一位與日本的最高大神——天照大神(北極星神)有關。而我們知道,天照大神對一位名叫“娥羲”(大日靈貴)的女神。耐人尋味的是,《山海經‧大荒東經》中的太陽女神則叫“羲娥”(與 “娥羲”相近)。而另 一個富士女神名叫“赫夜姬”,傳說她曾於八月十五日夜晚,像中國神話中著名的嫦娥(羿的妻子)一樣奔月,成為月神。《大荒東經》中說:天之東極有“女和月母之國”(似即邪馬台——女王國)。這些神話傳說雖有細節上的種種差別,但卻仍然不難看出似乎出自同一的原型。從而暗示了遠古中國文明與日本文明的深刻曆 史關係。

最後,我還想從與日本海的地質構造有關的方面指出一個重要的證據。《大荒東經》中記有一則地質材料,說:東海之外有“大壑”。郭璞注指出:“《詩含神霧》曰:東注無底之穀,謂此壑也。”

《列子‧湯問》:“渤海之東,不知其幾億萬裏,有大壑焉。是為無底之穀,其下無底,名曰歸虛。八法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案“歸虛”,在《莊子》中記作“尾閭”。《莊子注》雲:

“尾閭,泄海水出外者也。在百川之下,故稱尾。水聚族之處,故稱閭。”

《康熙字典》引《五音集韻》:“尾閭在扶桑東。”《海國聞見錄》:“自日本琉球以東,水皆東流,莊子所謂:尾閭泄之。”

使人極為驚訝的是,上引這些中國古籍中所傳說的那個位於渤海海東、“扶桑”、日本附近的海中大壑,竟是一個完全真實的地理存在。這就是位於日本本州東方海外,自北緯25--40、洋深8490-10554米的著名“日本大海溝”。至於海水中的洋流,應是指環繞日本列島的著名“黑潮 ”。

綜上所述,我們以《山海經》等古書所記述的與扶桑有關的海東地理、人文、地質情況,與古史書中關於古代日本列島的記載作了一些比較,可以看到,基本情況毫無牽強地完全吻合。

傳說大人國善用弓箭和標槍。“晉永嘉二年,有鷙鳥集于始安縣南,……民周虎得之。木矢貫之鐵鏈。其長六尺有半。”但這樣長的箭鏃,我懷疑實際是標槍。古歐洲人慣用。在《尚書》中,有肅慎來貢巨失的記載。

四、“湯穀”與火山

前已指出,據《山海經》中記述:古代中國人傳說為太陽所出地的“扶桑”,是在日本列島上“黑齒國”北方的“湯穀”中。何謂“湯穀”呢?郭璞說:“湯谷,谷中水熱也。”據《大荒東經》:“湯谷”別名“溫源穀”,似即溫泉。
我們知道,溫泉是一種地熱現象,多與火山有關。日本列島上有多座火山,也有眾多溫泉。《山海經》記載太陽的所出地,除扶桑外,還有幾處神山,其名不一,但都在海外“東極”(均在“大荒東經”),即日本列島上。而最可注意的是,其中所記載過的幾座山,至今仍可以在日本列島上的山文情況中,得到驚人的驗證。
例如: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巨陵,於天東極。黎明日月所出,名曰析(折)丹。東方曰析(羲),來風日俊,處東極以出入風。巨陵,就是大山。 東方神名“析”,也就是“羲”。羲,乃是“羲俄”或“羲和”的省稱——正是中國和日本太陽神的共同命名。我們知道,據《山海經》記載:中國的太陽神羲和,是女性,在古代典籍中也記作“羲俄”或“羲娥”。據《大荒南經》的記載:日神羲和之國,在“東南海之外”。而在日語中“日”(太陽)讀“Xi”。日神則稱 “OuXi(顯然是“羲俄”轉語)。 

更令人驚訝的是,《山海經》所記這座立於天之東極、負責“出入風”(即職掌季節),並且主司黎明晨曦、令日月出入於其中的“巨陵” ——其實就是位於日本的本州中部,享有“日本阿爾卑斯”之稱的著名大山——飛彈山脈。此山,在日語中至今仍然讀作“xidan”,亦即“析丹”。

《大荒東經》又記:

大荒之中,有山名猗天蘇門,日月所生。山名“猗天蘇門”與前面的“孳搖君羝山”,均不像漢語,看來卻很像是古日語或其他東方語言的對音。案“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指出是“嘆詞”。《字通》考訂“猗”字的古音,指出通于“阿”(“符慚’可記作“阿慚”)。日本九州上有一座著名火山名叫“阿蘇山”,日語讀作“asuzang”。而在古日語中,“火山”一詞則讀作“阿蘇麻”(asuma),與漢語“阿蘇門”(即“猗天蘇門”)語音甚為接近。由此觀之,這座名叫“猗天蘇門”的“日月所生”之山,似乎正是日本語中“阿蘇火山”一詞的記音。明‧薛俊《日本考略》記:“阿蘇山,其石無故火起,接天。俗異之,因行禱。產如意寶珠,夜則有光。”此所記“阿蘇山”,也就是指這座火山。 

《大荒東經》中還記:

有大阿之山者。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所謂“大阿山”,有可能也是“阿蘇山”的轉語。而所謂“明星”,或許是指自火山熔岩中生成的“夜光如意寶珠”。

關於太陽與火山的關係,我們後面會作進一步討論。但是這裏不妨指出,中國古代歷來有關於“十日”的傳說。而《山海經》中所記“十日 ”所在的位置,又正是在東南海中的羲和之國(大荒南經)。在古本《山海經》中,曾記錄射神“羿”射落十日,而十個太陽下墜後,變成了“沃焦”。(此事見 《莊子‧秋水》成玄英注疏本,引用古本《山海經》。)

那麼,什麼是“沃焦”呢?原來“沃焦”正是中國古人所記錄的日本火山。請看:

“在扶桑之東,有一石,方圓四萬里,厚四萬里,海水注之,莫不焦燼,故名'沃焦’也。”(《文選‧養生論》注引《莊子》司馬彪注)

“沃焦者,山名也。在東海南方三萬里。海水灌之而即消,故水東南流而不盈也。”(《古小說鉤沉》輯《玄中記)》)

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上述不可思議的說法,似乎只是一種神話。但是,更深刻地透視一下,我們從“沃焦”的地理位置(在東南大海中),這巨石的形狀(方四萬里),特別是其物理性質:海水注之,竟為之沸騰、燃燒、“焦燼”,卻可以有把握地斷定,東海中的“沃焦”,其真相,就是古代旅行者對於日本列島上火山形態的一種誇張性描寫。

明代李言恭《日本考》,曾記述日本本州上有一座太陽山,名叫“日光山”:

日光山,乃日所升之處。其山草木四季皆紅色。但日升之初山石有聲,至暮或陰雨始靜。乃日春京之東也。其日春京原系春回京,有春日大明神鎮之。

案李所說“春日大明神”,相當於中國《楚辭》中的日神東君,以及五方神中的東方春神太昊。(《淮南子》:“東方之極……太昊句芒之所司者。”)

又據清人記述,“東山道磐城國日光山,綿延西跨宕代、下野二國。”“溫泉地形聳拔異常,氣候殊冷,原野草木之花至秋開者與八月相 應。”“山頂有湖,湖水溢出,散作瀑布無數。”(清‧王滔《扶桑遊記》)“其山上多楓木。”楓樹春季開紅花,秋季著紅葉。但說此山“草木四季皆紅色”,則似乎是誇張。

我們知道,楓木有多種——“江南凡樹葉有叉歧者,多呼為楓,不盡同類。”(《植物名實圖考》)所以,楓木乃是“秋令紅葉植物的代名詞,非專指某一樹種言”。(《辭海》)但在中國人所說的楓中,卻有特別一種名叫“楓香木”(Liquidamber formosana),屬金縷梅科, 是一種落葉大喬木,十分值得注意。

但楓香樹主生於中國。在日本多見的楓樹,實際卻是山械木的一種。這種樹與楓香樹在形貌上有所相似。木高亦可達十米,葉呈掌形,也似梧桐。春季盛開紅花,結果實。秋亦著濃重紅葉,在日本俗名其為“山紅葉”。古人所見楓木(槭樹)與楓香木形態非常相似,所以長期誤認為同種。甚至在明代李時珍的大著作《本草綱目》中,也仍將二者混為一談(《本草綱目‧楓香脂》:“楓樹枝弱善搖,故字從風,俗呼香楓。”“樹甚高大,似白楊。葉圓而作歧,有三角而香。二月有花,白色,連著實,大如鴨卵。……說文解字雲:楓木,厚葉弱枝善搖,霜後葉丹可愛。述異記雲:木之老者為人形,呼為靈楓,以雕刻鬼神,可致靈異。”)。直到清代,才有學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將楓、楓香木區分別為二類。

楓香樹之所以被認為是傳說中的“扶桑”,與其形態習性可能有關。因為楓香樹是一種形體高大、喜趨日光的紅葉樹。但值得注意的是《梁書‧東夷傳》關於扶桑及扶桑樹又有如下一種記載:

齊永元元年,其國有沙門慧深來至荊州說雲,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裏,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

扶桑葉似桐,初生如筍,國人食之,實如梨而赤,績其皮以為衣,亦以為棉。

這裏所傳說的扶桑木,又似乎是與楓香樹不同的另一種樹。德國學者希格勒認為,這裏所記的這種“扶桑”可能是楮木中一種,日本稱作Nire或Aknire,其樹皮確能織布。

案:“楮”,又名“枸”,古人又名其為“句芒木”。學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屬於桑科,高可達 16米,結桔紅色果實,皮纖維可織績。李時珍《本草綱目》記:

“椿,轂。音媾,亦作構、轂桑。……武陵人作轂皮衣,甚堅好。……其實初夏生,大如彈丸,青綠色,至六七月漸深紅色,乃成熟……績其皮以為布,……又食其嫩芽,以當菜茹。”其形態確與《梁書》所記之“扶桑木”相近。總之,傳說中作為樹木的扶桑,一是楓香,二是楮樹。

知道中國古人一直認為傳說中的太陽神木“扶桑”出在日本,我們就可以理解“日本”之所以稱作日本這一命名的由來。《說文》:“木下日本。”“本”,也有草木本根的涵義。以“日本”為名,寓有太陽、太陽樹本根之所在的意思。《舊唐書‧日本傳》:“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隋書‧倭國傳》記:大業三年(607年),日本國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貢,國書自稱“日出處天子”。明《籌海圖編‧王官使倭事略》中記,洪武二年日本國王對明使節趙秩雲:“我國地在扶桑。”可以看出,這些話都正是以太陽所在的神樹之地而自命。而日本人的這種觀念,與其說出於虛妄,倒不如說是反映著上古時中國人和日本人所共有的一種宇宙結構觀念。

六、扶桑神木的真相

但是,扶桑神話與作為植物的扶桑樹並不相干。因為傳說中作為太陽樹的扶桑是一棵神樹而非真實的植物。看來是這樣的:先有關於扶桑的神話,然後好事者乃以楓木、楮木等真實的樹木去附會之。由於“扶桑”中有“桑”字,因此就有人天真地認為,扶桑似乎是一種桑樹。但實際上,這完全是出於一種“文字障”性的誤解。扶桑不僅與桑樹毫無關係,而且更有趣的是,真正的“扶桑”根本就不是任何一種樹木。

扶桑傳說在歷代流傳中經歷過不斷的變形。從語詞看,圍繞著一個“元語詞”的喜讀內核,在典籍中曾形成一系列頗為繁複的“次生詞”系統。舉其要者,例如:扶木、扶桑、若木、蟠木、村木—‧。‧‧等等。但大體說來,扶、幡、博等字,都是由於語音相近而通轉假借。古代學者在考訂時早就指出,這些語詞都是表音記號,既無定字,也不可泥於其字面的意義去尋求解釋。南唐徐指《說文解字系傳》,在解釋“桑”這個字時,就曾著重指出:

“蠶所食桑,異於東方之神木。”

在這裏,我想特別有必要引述一下章太炎的看法。他在研究了歷代關於扶桑問題的各種矛盾歧異說法後,作了比較全面的反思,還為後來的研究者提示了一種極其重要的見解。茲將其所見,略作梳理綜合,擇要如下:

一、扶桑在說文中記作“殺”。《說文》雲:“'錄’日初出東方場穀所登搏桑,木也。桑,象形。”桑為象形字。段玉裁注雲:取象於其木之枝葉蔽毅,知扶桑乃木之以桑史者,不必專指桑。

二、扶桑,《說文》木部又記作:“搏,搏桑神木。日所出也。”因知:搏桑但言“搏”,可。但言“木”,也可。即言桑、木皆可。唯獨不可混同蠶所食葉之桑。扶桑雖名曰“桑”,實非桑也。

三、或謂扶桑地名。《初學記》、《太平御覽》引《淮南子》“登於扶桑”有注雲:扶桑,東方之野。備一說可也。蟠木、搏木、扶桑,皆是古儒教所及之地,其後隔絕。

章太炎的上述見解極為重要。我們應該注意到,與“扶桑”有關的記載,不僅出現在《山海經》中,事實上也出現在《史記‧五帝本紀》、《尚書大傳》等被認為具有信史意義的古代著作中。如《呂覽‧求人》記:“禹東至搏木之地。”《史記‧五帝紀》:“東至於蟠木。”《尚書大傳》:“東方之極,自碣石東至日出搏木之野。”在這裏,搏木——蟠木——扶桑顯然都是東方的地名。

神話無論多麼美妙,畢竟只是神話。相信太陽從一棵大桑樹上飛升——而且這桑樹還直接生長在東海中,這顯然是非理性的,事實上也不可能。所以對於《說文》中關於“扶桑”的釋義,清代就有學者曾批評為:“日出搏桑,不經之談。”(徐灝《說文解字注箋》)

那麼,“扶桑”神樹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我們是否可以通過解釋學的方法,穿透這一神話的非理性層面,發現它的真相,並從而揭示出隱藏於其後的真實歷史意義呢?

在前面的研究中,我們根據史實、地理情況與《山海經》傳說的比較,確定了如下兩點:

1.傳說中“扶桑”的所在地是在日本列島上。

2.扶桑作為地名與日本的聖山富土火山相切合。 

在備覽有關扶桑的多種古代傳說資料時,我注意到其中有這樣一則:

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蛇而下,屈通黃泉。(《玄中記》)這則材料,看起來也似乎只是一種神話。因為樹木再高,畢竟不可能通天透地。但這裏卻有耐人尋味而不可思議的一點,就是認為扶桑雖然像一種高大的“樹木”,但其上卻並沒有任何樹枝(“無技木”)。

那麼對此,我們是否可以提出一種假設:傳說中所謂“扶桑”,事實上乃是一種非常巨大、形態有些像樹木的事物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從火山爆發圖中看到,自火山口上,烈火雲煙滾滾噴薄而出,騰空拔起,其勢正像上逼蒼天、下臨黃泉(指地下)的一柱“神樹”。我們已經知道,傳說中的“扶桑”所在地,與日本的富士火山關係密切。我們也知道,日本島上特多火山,全境火山有二百多座,其中活火山約為1/3。我們還知道,富士火山噴發頻繁,而且至今還在從山口中噴煙出雲。
那麼,所謂扶桑日出神話的本來真相,是否正是起源於遠古人類對於富上火山大噴發的觀察和描繪呢? 
我們還應當注意十分耐人尋味、卻未必出於巧合的以下幾點:

1.火山噴發,在日語中稱作“噴火”,發音fonka,正接近漢語“扶桑”的讀音。
2.傳說中的扶桑木,乃是一種可以發光、光華照地的神樹: 

若木之生,昆山之濱。朱華電照,碧葉玉津。(郭璞《若木贊》)
思若木以照路,假龍燭之赤光。(《文選‧愁霖賦》)

3.從漢語語源學的角度,我們還注意到古代典籍中的“扶桑”一詞,在文字上曾經發生過一系列變形,從而衍生了一系列同源詞:

扶桑——扶若——扶蘇(“大木也”)——扶疏——扶胥(“拂煦”)——扶翳(扶翼)——扶餘——扶搖。

在這個系列中,特別值得注意“扶搖”這個詞。

根據古代學者的考釋,它具有兩種語義:

一、“扶搖,神木也,生東海。”(《經典釋文門陣頤釋《莊子‧在著》)

二、自下而上的大旋風、大風暴。

《爾雅‧釋天》:“扶搖謂之飆。”郭璞注:“暴風自下上也。”《莊子‧逍遙遊》:“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成中英疏:“扶搖,旋風也。”

可以看到,“扶搖”這個詞,一具有“東海神木”(即“扶桑”)的意義.二具有自地沖天、旋轉而起的狂飆、風暴(又名“羊角”)的意義。

我想,通過漢語中“扶桑——扶搖”這個詞的雙重含意,實際上可以揭示“扶桑”的真相。所謂“扶桑”,其實就是日本富士火山噴發時,所發生的沖天火柱、火球、煙塵和旋轉的颶風。因其形態像樹,所以被傳說為東海中的“神木”。

從語源關係上說,“扶桑”一詞之所以轉為“扶搖”,因為“桑”字從“口”。而“口”讀“若”做扶桑亦記作“若木”、“扶若”)。若音通弱,通柔。而“口”音從“又”(《說文》)。搖古吉讀“由”,與“又”、柔”迭韻相轉。所以,“扶搖”一詞無疑正是扶桑的轉語。

知道“扶桑”的真相是火山噴發,那麼所謂太陽從“湯穀”中上升這一似乎不可思議的遠古傳說,就可以得到完全合理的揭示:那能創生“太陽”的“湯穀”,並不是通常所認為的“溫泉”,卻正是自火山口滾滾噴湧而出的熔岩。在這裏我們還可以注意到,《山海經》中談到“扶桑”和太陽起源地時,常提到一條水名叫“甘水”。在甲骨文中,甘字字形為“口,它與《說文》所錄的古文“丹”字字形口完全相同。所以我以為所謂“甘水”本應是“丹水”。《廣雅》:“丹,赤也。”太古名“渥丹”。《爾雅‧釋地》:“ 距齊州以南,戴日為丹穴。”——日出之地,古代稱作“丹穴”,我認為“丹穴”正是指火山口穴。至於所謂“丹水”,《水經柱》說:“有赤氣,故名丹水。”“ 丹水,猶赤水也。”(《楚辭‧惜誓》注)“赤水宜丹。”(《淮南子‧地形訓》)故我認為,《山海經》中與太陽有關的“丹水”,恐怕是指赤紅、流動、沸騰的火山岩漿河。在先秦時代的傳說中,又有所謂“丹丘”,據說其山上有羽人。“丹丘,晝夜常明也”——其實這種晝夜長明的“丹山”,恐怕也是指活火山(參看 《楚辭‧遠遊》注)。至於“羽人”,一人神話就成“仙人”。但現實地看,“羽人”也不過就是關於日本火山島上“毛人”的另一種神秘說法而已。作為旁證,我們可以指出古傳說中的如下證據: 

蓬萊山東有隅夷國,其西有含明之國,綴鳥毛以為衣,……有冰水、沸水,飲者千歲。(《拾遺記》卷十)案“隅夷”即扶桑,亦即日本。 “含明之國”,應即丹明之國(含丹音轉)。“沸水”即丹水。根據19世紀西方旅行者的記載,古代東亞海島上確實有以一種鳥羽衣服的“羽人”,這就是分佈於日本海東北部千島群島上的阿伊努人。例如,根據斯特萊(Steller)的記載:

日本海中的國後島有庫西(Kouchi)人(屬於北方阿伊努人中的一族),上衣鳥皮長袍,下不穿褲。制袍之鳥皮名叫 Procellarja glacjalis,是一種大型海鳥。我們注意到,《山海經》海外東經、大荒東經中,有多處關於有人,鳥身人面”的記述。我們還可以注意到,《左傳》傳說中的東方之神名叫“句芒”,也是“鳥身人面”。我想,通過以上所揭示的東海羽人與阿伊努人的關係,這些傳說的真相也不難窺破了。

瞭解扶桑與火山的關係,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湯穀又記作“腸穀”。
晉代人的詩歌:

朝霞迎白日,丹氣臨山谷。(張協《雜詩》)

宋代張載根據《山海經》中“浴日”神話的詩:

白日隨天回,敦敦圓如規。踴躍湯穀中,上登扶桑枝。

李白詠日詩:
日出東方隅,還從地底來。
〔何按:隅有洞穴之義。中國古代人認為,太陽是從東方的地穴中升起的。這種出口之洞穴的原型,實際是火山口。〕

《楚辭‧九歌》王逸注“扶桑”:東方有扶桑之木其高萬仞。日下浴子湯穀,上拂(飛)其扶桑。爰始而登,照耀四方。

通過以上的闡釋,這些傳說的來源,就都已不難理解。以至《山海經》中所謂“九日居下”,“一日居上”;所謂“一日在地,一日在上”等等傳說,也都不復難以理解。

我以為,所有這些看來似乎出於想像的神話,卻都具有現實的基礎:它們不過是遠古人們以為雄奇壯麗的火山噴發和熔岩現象,也就是天空中日、月、星辰等光明物體的起源罷了。

在中國山東大江口陵陽河新石器遺址中,曾經出土過兩個紅色的祭神陶器,上面繪製有一種奇特的日出圖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

一、早在遠古時代,中國,日本之河在地理上已經有密切交通。並且遠古的中國人對於日本海域的地理、人文情況,早已相當熟悉。。

二、在《尚書‧堯典》中,我們可以注意到,也至少有兩次提到日本。一在“禹貢”篇中,提到青州“隅夷”。關於“青州”:

前面我們曾談到《淮南子‧時則訓》中所說“青土”(搏木之地)是日本,“清土”也就是“青州”。至於“隅夷”,也就是“侯夷”的轉語。《說文》中,隅夷記作:“蝸夷:在冀州腸穀。立春日,日值之而出。”可以為證。

另一證據在《堯典》中。說帝堯命令“羲仲”率族東行,“宅隅夷,曰腸穀”,占候太陽的東升。《堯典》中關於四方地名、神名、季節的許多記述,後來被甲骨文和天文測算所證實(李四光、胡厚宣的工作)。因此,如果《堯典》的這一說法也可信的話,那麼帝堯時代“羲”部族向“隅夷——腸穀” 的這次遠征,就是中國史籍中關於遠古大陸移民,奔赴日本探尋回所出處的一項最早文字記錄。(順便指出,日本語中的許多語彙與中國東南部的吳方言相似。其實,倭、吳雙聲通轉。古倭人與吳人,與中國大陸東部、東南部先秦所居住的以鳥為圖騰的少昊族,以龍為圖騰的太昊族,均具有深刻的關係。)

三、因此,通過本文的研究,我想已經可以證明:《山海經》一書,遠非像其表面所呈現的那樣荒誕。它恐怕並非什麼“神話巫術”之書,卻是上古中國人根據實地經驗或旅行者的口述傳說(因此方雜有想像和神秘的成分,但這種成分並非主要),而編述的一部關於遠古山、川、海、陸情況以及地理、 人文、氏族、物產情況的很有信實性的著作。對其價值,值得給予重新評估。



~~~~~~~~~~~~~~~~~~~~~~~~~~~~~~~~ 
200911/8
芭蕉,似僧在塵


芭蕉本名松尾宗房,三十二歲 左右開始別號「桃青」。
俳書中正式 以「芭蕉」為號是在天和二年 (1682),時年三十九歲。之所以止於「芭蕉」的名號並沿用一生與佛經有關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 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 燄,從渴愛生。是身如芭 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 從顛倒起。(維摩詰所說 經、卷上) 
是身不堅,猶如蘆葦。伊蘭水沫,芭蕉之樹。是身無常。(大般涅盤經、 卷一)
譬如芭蕉,生實則枯。一切 眾生身亦如是。善男子,亦 如芭蕉內無堅實,一切眾生 身亦如是。(大般涅盤經、 卷二十九) 
如是了知諸行不轉,離一切 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又 此眼等譬如芭蕉,體不實 故。於芭蕉中無我無人,乃 至離一切相。(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二十四) 
彼提婆達多別受利養,今則自壞,他世亦壞。譬如芭蕉、竹、蘆,生果即死,來年亦壞。(雜阿含經、卷三 十八) 
成於正覺即無所見,譬如芭蕉,皮葉既除,中無有實。 (大乘密嚴經、卷上)

如大般涅盤 經義記云:「譬如芭蕉生實則枯,喻眾生身著有沉沒。亦如芭蕉內無堅 實,喻眾生身內無真實。」一切諸行,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