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1/27
ㄧ代宗師聖一老和尚

下面是聖一老和尚獻給行者最經典的修行寶典
行者只要此篇就夠了!
若汝老實如是行去~
梅庵包汝一世休~~~



今天修行就是以這八個識為本錢,眼見色亦可以用功,耳聞聲亦可以用功,第六識分別思量亦可以用功,第七識更好恒審思量,第六識思量有間斷,第七識思量則無有間斷,思量到悟道為止,第七識古人稱為「志」,有志事竟成,這是第七識不是第六識,第六識很脆弱,第七識則可以令你所作事辦。
參禪也是如此,八個識用那一個識去參呢?就是用第七識去參,恒審思量,古人說:「念茲在茲,綿綿密密,相續無間。」普賢行願品裏說:「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個就是第七識,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中說得很清楚:「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智即分別智,在大乘佛法不是靠一個講字一定要修,所以莫執生死智;生,我亦知道,死,我亦知道,善惡我也知道,君子小人我也知道,這個是生死智、是第六識,分別好醜富貴,亦是第六識生死智。「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這個意就是第七識,吃飯時見到沙粒便會揀掉,而飯粒便吞下肚,見到合自己胃口的飯菜便夾來吃,不合自己脾胃的便不要,修行也是這樣,要找出自己的意,用這個意去修行。若有人問你:「有意無意?」「有意!」在你未出聲答以前已經有了這個意,有意、無意是意中的事,不是口中說。又如有人問你:「有意朝普陀山否?」你說:「有意!」縱使你從未表明想去朝普陀山,但當人家一問你有意否,你即答有意,有意是未講話以前那個心,這個就是意,而默然允許;人家問你喜歡否?你點頭,這個也是意,未講話以前那個心就是意,未開口以前那個心也是意;這個意是很長久的,「有意久矣。」意不是現在的,若人有意朝普陀山,可能十年前已有這個意在,十年後這個意還未間斷,若人明白這個意就懂得用功,若想學祖師的道、想明心,就不要用分別心去分別種種的名相,這是生死智。未分別以前那個心名之為意,參禪全憑用意去參,不是用念佛是誰,這個是生死智,要用無分別心去用功,不念而念,不是有念而念,不念而念打成一片,念念如是,念念都是這句──誰?不是文字上誰,是意識的誰,誰?誰?在心內繼續無間斷的打成一片,這就是努力須用意。

這個意字最難講,中庸有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和之道就是中庸,喜怒哀樂就是第六意識,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未發以前是什麼?未發以前,不是第六識,是第七識,今日用這個功,不是喜怒哀樂已發那個功,是喜怒哀樂未發以前的中和之道,中即不偏、和即和平,中和就是打成一片的氣份,保持這個氣份,不要那個喜怒哀樂,若用第七識修行,便很容易打成一片,前念後念、念念一如,前念是淨、後念是淨、念念是淨,淨便打成一片,以第七識用功,古德稱之為疑情,亦即是打成一片;第六識不會打成一片,第六識生生滅滅,妄想彼起此生,那裏可以打成一片,如大海波濤千濤萬浪,這就是第六識的境界,然第七識如水平、如鏡。

起疑情就是打成一片,打成一片後就沒有第六意識,一念萬年、萬年一念,沒有第六意識就沒有時間性,打成一片是一個氣份,只有自己才知道。不單參禪可以打成一片,持戒也可以打成一片,持戒之人,戒律現前如影隨形,行住坐臥出入往還,舉止威儀好得很,因有戒與其打成一片,定也可以打成一片,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不單定可以打成一片,慈悲心也可以打成一片,若慈悲心打成一片,這人慈祥和氣。所以用功打成一片後,行與坐無有差別,行如是、坐如是、寤寐一如,欲想打成一片,一定要用第七識,不可以用第六分別意識。以第六意識用功,話頭很粗,念佛是誰?好像有頃刻間便不見了,用功而話頭不見了,便會生煩惱,還是捨離第六識,用第七識。

以第七識用功,提又不是提很微細,但要留意那個「看」字,念誰則看誰,念無則看無,無字不會生滅,念念無則無生滅心便現前;前念心是無,後一念心是無,念念無「無」心相續,便打成一片;「誰」字也是一樣,第一念是誰、第二念是誰,念念是誰,誰字無相、誰字無生滅,便打成一片。所以虛雲老和尚說法,的確妙不可言,他老人家「看」話頭,用這個「看」字,他老人家提醒我們──看!老和尚講開示:「初發心的多提,老參師傅多看。」這個「看」字就是萬法一如,所以用功想功用成片,用第七識,下手用功用看字,一看便看下去,看到無我無人、無生無減、無此無彼,這樣就有成功可能!


看话头时,向一念未生以前看一切话之头,看一切念之头,看一切法之头,全副精神看下去,照顾话头,妄想便远离,执亦远离,妄想执着远离,第六七识便转过来,那时便是如来一切智、一切种智、无师智、自然智,自然现前,便见到如来智慧德相,见到如来智慧德相俗称明心见性,与佛相齐,故禅宗看话头的法门是无上之法



梵網經菩薩戒略註
聖一老和尚

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


此乃報身佛盧舍那成佛之文。


「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



「我」指釋迦牟尼佛的報身,
「今」字要留意,我今天惑淨功滿,才可以在華藏世界,坐蓮華臺成報身佛。
 一報身成佛坐蓮華臺,華藏世界有無量佛國土,
每一佛國土的佛成報身佛時都是坐此一蓮華臺,表示每一位報身佛的功德相同,
但是彼佛報身不與此佛報身互相妨礙,例如一室千光,彼此不相妨礙,
既然所有報身佛的功德相同,所以成佛時,佛佛同體,
如水合水,如空合空,無有彼此,這是指無相的自受用報身佛而言,

若他受用報身佛,在華藏世界成佛時,四十二位法身大士,
如雲靇月,佛為彼等說華嚴經,獨法身大士才可見聞,
唯識論云:「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


指報身佛化現一千釋迦,在摩醯首羅天上成佛,摩醯首羅天統一大千世界,
一大千世界有百億四天下,
是故在人間成佛時,是一千個百億釋迦,
意即盧舍那佛在華藏世界成佛,化成千釋迦在天上成佛,
每一釋迦又化成百億釋迦,共有千個百億釋迦在人間成佛。


爾時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

在華藏世界,大香水海中,有一蓮臺,上大下小,共二十層,
狀如蓮華,中有無量無邊數世界,故名蓮華臺藏世界。

娑婆世界就在華藏世界的第十三層,極樂世界也是在第十三層。
蓮華臺藏世界屬依報,是報身佛的國土,日夜放光明,
師子座上,盧舍那佛身亦放光,故稱赫赫天光。


金剛經淺易
聖一老和尚

聞是章句,一念生淨信,念念生淨信,
念念生淨信是由最初第一念而生,
在最初一念清淨信心中,見到自己的佛性,知道佛性才是真實。
因此,「一念生淨信」,是屬於十信位的菩薩,

傅大士云:
信心生一念,諸佛盡能知,修因於此日,得果未來時,
三大經多劫,六度久安施,薰成無漏種,方號不思議。


金剛經淺易
聖一老和尚

禪宗以心印心的法門,不落言詮。
昔日梁武帝請傅大士說法,傅大士是彌勒菩蔭的化身,
傅大士陞座,鳴尺一下,立即下座,梁武帝愕然,
誌公禪師云:「大士說法已畢。」



不落語言文字,名為禪宗,一落言詮,就是教下。

昔日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世尊拈花示眾,不落語言文字,表禪宗的心法,
迦葉尊者破顏微笑,是領會禪宗的心法,

以心印心,然當時大眾不明所以,
是故世尊惟有以語言文字再講: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為第一代祖。」

一落語言文字,便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有第一代祖、第二代祖等。 


金剛經淺易
聖一老和尚

昔日有一位香巖禪師,很年輕便出家,在百丈會下精研三藏十二部,
能問一答十,百丈圓寂後,他便到湖南親近溈山老人,
溈山老人知他會說不會行,
便問他:
「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你自己的本來面目?」他啞口無言,
三藏十二部內都無這句,香巖求溈山解答,
溈山說:
「我若說出答案,將來你會怨我。」
於是香巖把從前所學的文字般若,全部燒掉,跑到荊州玉泉寺,
一心參究「如何是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
參了三年,一日,鋤地時,把一塊小石子掉到竹樹旁,
擊竹之聲,使他猛然醒悟過來,悟到父母未生以前,自己的本來面目,

悟道便見道,見道便能說道,即時說了一首偈:
一擊亡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落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學道者,咸言上上機。

「一擊亡所知,更不假修持。」
無六根之能,亦無六塵之所,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佛,何用再修呢?

「動容揚古路,不落悄然機。」
揚眉瞬目,均顯禪機,

「處處無蹤跡」
若想求覓,更無一下手處

「聲色外威儀」
這威儀發乎內心,出乎外相,不是在一切事相之內,
是故「諸方學道者,咸言上上機。」

於是立即向溈山的方向頂禮,答謝他當日未曾說破,
所以今日能親見自己的本來面目,
是溈山老人善護念、善付囑求法之人。

聖一老和尚云:
法眼祖師未悟道以前,很喜歡研究肇論,曾到處參學,
有一次,因雪阻,在羅漢琛禪師處掛單,
琛禪師與他談肇論,禪師說:
「肇論云,天地與我同根,請問上座與山河大地,是同是別?」

法眼說:「別!」
琛禪師豎起兩個指頭,
法眼改說:「同!」
琛禪師又豎起兩個指頭。

兩個指頭,不能說同,又不能說異,
兩個指頭不一樣,所以不能說同,兩個指頭同一掌出,所以又不能說別;
意思是,山河大地與我,不可以說同,又不可以說別。

第二天,雪停了,法眼向琛禪師告假,禪師送他到門外,說:
「佛法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對麼?」
「對!」
琛禪師指著門外一塊大石說:
「那一塊石,究竟是在你心內,抑或是在你心外?」

法眼說:「在我心內。」
琛禪師說:「行者,何苦把石頭放在心內!」

法眼啞口無言,立即放下衣包,依止琛禪師。

法眼用三十天講言說道理,琛禪師不認可,說:
「佛法不是這個。」
法眼云:「某甲辭窮理極。」
琛禪師說:「若論佛法,一切現成。」
法眼當下開悟。

辭窮就是語言道斷,理極,就是心行處滅。
修行至心盡言絕之時,才能夠明白佛法,心行未盡,未解佛法,更不會說法,
所以云如來所說的法,不可以心取,更不可以口說。

語言道斷就是不可說,心行處滅就是不可取,
那又是什麼呢?就是非法、非非法。 

~~~~~~~~~~~~~~~~~~~~~~~~~~~~
何謂見法身?
聖一老和尚說的很好 

地藏經略說
地藏菩薩威神之力,惟佛乃知,
地藏菩薩修行用功,色身空時法身現,見到自己的法身,從法性起修,修成無量功德,無量功德與法身和合,便有神力。

我們學道,一念相應,初見法身,是名素法身,素法身無神力,不能處處現身,一定要從性起修,修般若妙慧、首楞嚴定,與法身和合,便有神力,便能處處現身。
華嚴經云:「水銀和真金,可以塗佛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

地藏菩薩,一身分無量身,一一身又化無量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其神力若斯,誰人能思議呢?故佛言:汝之神力,不可思議。

無邊身即法身,法身無身,法身清淨,無有邊際,色身有邊際,有肥瘦、高矮,色身不淨,有生老病死苦,色身有相,俄而做人,俄而做鬼,色身不是真,若空色身,則見法身無邊,週遍法界,無邊身如來者,即是自己的清淨法身佛。

如何空色身?以般若智時常回光返照,當照見五蘊皆空時,便見到自己的清淨法身,週遍法界。

地藏菩薩久証法身,法身是一,一能無量,無量分身從一身而生。今地藏菩薩蒙佛摩頂安慰之後,即合無量身而為一身,共復本來之形,涕淚哀戀,何故悲哀流淚呢?

悲眾生難度、悲地獄難空、悲如來不久入滅,悲度生任重,是故流淚。

是故證首楞嚴大定者
如是不可思議威德神力,不須打坐入定隨時隨地悉知悉見
一時可十方化現無量身~ 

如何起疑情?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472877


舌血經書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2193217

能不汗顏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2349858

自射無下手處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708333


分身是分無量身,皆同一形
http://www.wretch.cc/blog/mercybuddha&article_id=3060862



下面是一篇報導:
据羊城晚报报道:前不久随众往游韶关,在南华寺看了六祖慧能的真身。真身供奉在一座大殿的大玻璃橱里,闭目趺坐,状极安详,与一般菩萨像无异。

  释迦牟尼去世后,遗体是火化的。

  佛教称火化为“荼毗”,音译自古印度的巴利文。按照规制,僧人遗体火化时要举行“荼毗仪”。手执火把的僧众,朗声唱赞:“既随缘而顺化,乃依法荼毗……”佛教在印度早已消失,但火化这种殡葬方式,据说是流传下来了。佛教传入中国,僧人遗体也多火化,但极个别因端坐而逝,所谓“身死而色身不散”的,经过特殊处理,便成为“真身”。这特殊处理并不神秘。大致是先用布帛紧缠躯体,涂以掺和泥土的香料,放入盛有石灰和木炭的大瓦缸中,待日久风干,再遍体多次涂漆即成。佛学学者印顺特别指出,遗体的颈部要用铁片固定,以免头颅下垂。真身与埃及木乃伊的区别,在于能够基本保持生前的形貌。我们所见的六祖真身,比常人细小,则是风干收缩之故。

  慧能去世于公元713年,距今快1300年了。他的真身除维系佛教徒的信仰外,在众人眼里,已是较罕见的文物,理当受到保护。

  但世事也真难说。围绕六祖真身,就有过意想不到的变故。《坛经》末尾,说唐玄宗开元十年,汝州(今属河南省)人张净满,受新罗僧人之托,夜半持刀潜入寺内,欲取慧能首级“归海东世养”,只因颈部早有铁片维护,不果。这是慧能去世后遭逢的第一次“法难”。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在“破四旧”中又一次遭难。我认识的资深记者,有两位曾目睹狂热无知的“小将”砸破真身的情景,白骨外露!

  佛说慈悲,但为震慑世人,又讲报应和地狱。已步入中年的当日的“小将”,如今午夜梦回,会不会为从前的暴戾行为,出一身冷汗?不管怎么说,在国家安定繁荣的今天,讲一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于社会的祥和,还是有益的。 



大呆云: 

"上个世纪60年代,在“破四旧”中又一次遭难。我认识的资深记者,有两位曾目睹狂热无知的“小将”砸破真身的情景,白骨外露! " 

當時虛雲老和尚的侍者佛源老和尚深夜冒著生命危險,到遺棄在路旁的六祖真身,給撿回來
並傳一封信至香港給聖一老和尚請他回來幫忙處理六祖真身! 

"已步入中年的当日的“小将”,如今午夜梦回,会不会为从前的暴戾行为,出一身冷汗?" 

請諸佛菩薩慈悲攝受吧!

"释迦牟尼去世后,遗体是火化的。"

應該是"释迦牟尼入滅後,色身雖“荼毗”法身常住。

六祖真身,乃全身舍利
因其色身已非一般人的肉身是屬物質
非一般人的肉身滯在形體裡!不能與法界通流!

而六祖色身雖外似肉體實已非物質
其全身舍利在入滅之前就成就了!

~~~~~~~~~~~~~~~~~~~~~~~~~~~

請看聖一老和尚開示: 

昔日南京一位俞道婆賣油磁,它的師父是琅琊禪師,有一天她問禪師:「弟子賣油磁,可不可以修行?」「可以。」「請師父開示怎樣修?」禪師日:「看臨濟老人說的無位真人。」從此她便一心看無位真人,

這個無位真人不在眼識,眼識是有為,不在耳識鼻舌身意等識,這六個識都是有為的,全都不是,亦不是第七識恒審思量,恒審思量亦是有為,亦不是第八阿賴耶識,第八識集諸種子起諸現行也是有為,那麼這個無位真人在何處呢?於是在三年中不斷的看下去,離了五識、六識不起現行,把七識我執轉了過來,便豁然大悟,她的悟是觸景而悟,一天她賣油磁時聽到乞丐唱蓮花落:「若非柳毅傳書信,焉能得到洞庭湖。」她便悟了過來,跑到禪師處,禪師一見知道她悟了道,便問她:「何謂無位真人,道一句來!」答:「有一無位真人,三頭六臂怒目鎮;一掌華山分兩路,萬年流水不知春。」

因此要有長遠心,什麼也不要求,只求涅槃門;什麼也不要觀,觀自己的清淨心;什麼也不動,要用靜功,一天三十個須臾,看能生多少個須臾。「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 


>>於是在三年中不斷的看下去,離了五識、六識不起現行
>>
把七識我執轉了過來,便豁然大悟

歷代祖師皆如是走過來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