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有人不理解在達摩祖師時代,禪宗爲什麽以《楞伽經》爲宗,六祖惠能大師後以此經爲宗。一句話,道可漸修;理可頓悟。《楞伽經》是漸修,《金剛經》是頓悟。《楞伽經》講的也非常好,禪分四種:凡夫禪;觀察禪(聲聞、緣覺);攀緣如禪(菩薩禪);如來禪。聲聞緣覺煩惱、業習之根不斷,未達漏盡,所以不離分段生死。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佛對須菩提說,若有人說,佛有法所說就是謗佛,衆生非衆生。佛在世間所說之法,是隨順世間衆生根基所說,讓不同業報之人聞思修,用世間法修出世間。而在出世間,真佛無言語、無音聲、無白紙黑字,法字了不可得。所謂“幻化無因亦無生,皆到自然見如是。諸法無非自化生,幻化無生無所畏。”一些凡夫一聽到“無法可說”就著兩邊兒,一著文字,二著斷滅。不求了業修慧,證知真常之法,性成真常之僧。
衆生業感百千像,隨業流轉斷滅身。千年前身今何見,我今肉身存何年。所以衆生非衆生,衆生性隨業現衆生。衆生見人生人,羊生羊,鳥生鳥,便認爲衆生不變。不知昨日的人,今日的羊,明日的鳥,因業而相互轉化,像同本不同,業同人不同,迷悟本性,流轉六道,相互換身,所以衆生是名衆生。昨日人已覺,今性已解脫。衆生中無我,覺了自然明。證道之人知佛真法不在文字上,而在證悟上,修的世間法證的是出世間的智慧,在文字上找不到出世間的智慧。肉身思維無法理解出世間之法,離開世間法又求不得出世間之法,出世間的智慧是因地在世間修行參悟而證得。
色身不常住,唯性乃是真。業轉迷不知,性覺是彼岸。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對須菩提說,佛於法無所得,真性無法,性中無他物,佛性無上正等正覺,自性具足,不從外來,乃爲真得。有法可得,被法所縛;無法可得,方爲解脫。講到這裏,有人說,既然如此,講佛法是“頭上安頭,腳上安腳”。實則把出世間法和世間法搞顛倒了。佛說的是出世間法,拿出世間法往世間法上安,是多餘的。世間法是依法修行,依法證入,依法破四相,證得出世間。在世間借假修真,心上功德增長,性上了無一法可得。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對須菩提說,以無相清淨心、無染著心在世間行一切善法,爲淨心善行。衆生之性在世間平等無二,無高下,在凡不減,在聖不多。世間善法依相行善,相非真相,離相真心,性上無善惡。世間依相行善才有六度萬行,依相離相爲真行。無相無行爲虛無,落入空道。在這裏,有人不理解在達摩祖師時代,禪宗爲什麽以《楞伽經》爲宗,六祖惠能大師後以此經爲宗。一句話,道可漸修;理可頓悟。《楞伽經》是漸修,《金剛經》是頓悟《楞伽經》講的也非常好,禪分四種:凡夫禪;觀察禪(聲聞、緣覺);攀緣如禪(菩薩禪);如來禪。聲聞緣覺煩惱、業習之根不斷,未達漏盡,所以不離分段生死。

菩薩意生身分三種,三味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意生身;無行作意生身。
意生身是得如幻三味,通達究竟力,明白自我,救攝饒益一切衆生,猶如大地載育衆生。衆生有外五無間,內五無間。外五無間在地府,內五無間指貪愛爲母;無明爲父;迷境識;行做癡;名聞利養。身有二障,煩惱障和智障。心有兩種煩惱,見惑和修惑。兩種死,分段生死和變異生死。人可造業,性不造業。佛有兩種法通,說通和自宗通。世間有七種無常,名無常;行無常;性無常;事無常;因無常;造作無常;色無常。魔分三類:人魔;外魔;心魔。而此經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立刻悟真如實性。理頓悟後,尚需漸修,離開漸修基礎,很難證入頓悟。
惠能頓悟不是多數人做得到的。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佛對須菩提說,若有人以無量七寶來供養佛和衆生,不及有人受持讀誦或爲他人說此經或四句偈所得福德千萬億分之一。世間人認爲這是空說,供養三寶或賑災捐款一百億元人民幣還不如一個人空說此經或四句偈麽?所以不敢相信。 佛說的是實相,供養一百億元是有爲供養,福德將被諸漏在無限長的時間內漏失掉,其人仍爲分段生死。妄心不真,一世名聞,幾世福報,六塵所繞,五毒不減,落入諸有,空費時日,不出輪回。而能受持此經者,能除妄心,能轉六塵,能離五毒,出離諸有,解脫自在,成就聖道,饒益無量衆生。何況能爲他人讀誦、解說此經?世間的福德與出世間的功德誰大不言而喻。當然,既能離相供養一百億,又能受持、讀誦或爲他人說此經或四句偈,功德更大,爲世間稀有。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于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
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佛對須菩提說,你們千萬別以爲佛有度衆生之念,想都不要這樣想。因爲實相無有一個衆生是佛度,都是衆生自覺佛性,自度至彼岸。不是佛將某一衆生送到彼岸,阿彌陀佛接引也是接引覺悟衆生。若說有衆生是佛度者,是佛有四相;而佛無四相,不可這麽說。佛示現世間,依佛法度化衆生,轉迷爲覺,是衆生依佛法自己轉迷爲覺,不是佛能把衆生轉迷爲覺。現在世間有人自稱是佛,說“我是佛,我能度人。”此是魔說,不可相信。因爲釋迦牟尼所示現肉身佛都不能把衆生的煩惱、業報一筆勾銷,把充滿煩惱業報、不具足功德的衆生直接送往佛淨土,不能如是化度衆生。 佛說,我釋迦牟尼,此非真我。你們也不要執著有我,若執著有我、妄作有我,便是凡夫。所說凡夫也不 是真正的凡夫,是迷而不覺的衆生。釋迦牟尼佛肉身今何在?唯舍利留存世間,唯像留存世間,世間所留又不常住,還會被無常力化爲虛無。這裏的我是我性真常,無相真佛常住,沒有任何無常力可以破壞。真佛、真法、真僧是我性具足,性是真我。凡夫之人是心迷衆生,貪著諸有,造諸惡業,不得出離三界,雖是非想非非處天人或聲聞四果,也是大凡夫,漏根未盡。在世間依佛法而修,積聚無量功德,覺悟自性真常而出世間者,還是凡夫麽?佛性無凡聖,衆生一般同,只是迷與覺,覺了自聖淨。佛度衆生非佛度,依教去奉行;法度衆生非法度,心性轉萬法。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于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
:“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佛對須菩提說,不應以三十二相來觀想判定是不是佛,轉輪聖王也具三十二相。清淨法身是功德力、智慧力二力圓滿所成,這是以相不能觀想判定的。佛現三十二相是隨順世間,真佛無相。所以,不能以肉身色目見佛,不能以肉身音聲求佛。若有人這樣做,是心往外求,不見自性,心外求法,不能見佛。所謂“有相有破不真常,有聲有求有爲法。”有人會說,觀世音菩薩不是天天尋聲救苦嗎?這裏怎麽又有不能用音聲求佛了?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間音聲,救度衆生脫離三災八難之苦。不能自己不修持,賴上觀世音菩薩法身,把自己弄到極樂世界去。現在這個時代,衆生攀緣心重,一聽哪位法師有名,就去追星,我之所以隱世就是這個緣故。又有人問,佛法不在言說上,不在文字上,那到底在哪里呢?方便說,在傳承上,在修持上,在心念上,在證悟上,在解脫上,在彼岸上;實相說,法無定法,無法可說。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
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佛對須菩提說,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也不要想以不具足相觀如來。具足與不具足是兩邊兒,仍是世間相。具足相觀爲著相,以不具足相想爲偏法,都落入有爲。菩提心、菩提行、菩提相都爲世間說;出世間自性菩提圓融,哪有心、行、相?衆生若以相發菩提心,相破而法斷,相滅而法滅。這裏法斷滅是衆生心中欲出世間菩提之法斷滅,非世間法斷滅。真正發菩提心的人,實知世間佛像幻化像,隨順衆生示現像。佛真常,法真常,僧真常,性無諸法斷滅相。佛住世時,有一弟子說,我見佛具足三十二相,才發心出家修道,對此如何理解。那裏講的出家修道,是衆生的攀緣心、好奇心、善心等;而這裏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明心見性之人所發,是聖人所發,這二者不是一回事。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佈施;若複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
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佛對須菩提說,若有菩薩以無量世界諸寶施捨於人,其功德不如有人證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的功德。
因爲菩薩不貪著福德,才說不受福德。施捨所用諸寶是外財,持用外財是暫時的,外財無常。外財只能滿足衆生貪愛之心或救濟身命,雖不著相施舍,仍屬菩薩修福德。若菩薩證知一切法空,我性離諸法。所謂“覺悟有情因緣事,法忍四像存世間”,這樣能成就法忍。
所謂“法忍”,一能忍受順逆二境,勝諸魔事。因爲欲火無煙可燒人心靈;嗔水無形可毀人道行;癡風無聲可摧人功德。二能忍耐孤獨寂寞,遠離凡心,老實修道,無爲而入。入分:理入、行入。理入是修定慧禪觀,證得無自無他,無有分別,凡聖等一,寂然無爲。不是讀幾部佛經就是理入。行入是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爲法行。三能忍住以怨報德,以惡報善。你欲度衆生離苦得樂,衆生不理解,還要詆毀、憤怒等,此時的衆生若有苦難還要救度,不舍一切衆生。四能忍得世間法無忍之忍。如一位修道人弘法一生,年邁住漏雨茅棚,身染重病,饑渴無藥。這時有人問他,“你苦不苦?”他說,“我身心有苦而性無苦;我身心痛而性無痛;我身心饑餓而性無饑餓;我身心寒冷而性無寒冷。”身心成就世間法無忍之忍,性出世間。忍的功德是菩薩的功德,難以成就,還必須去成就。菩薩有忍才成就慈悲,救度衆生世間苦,憐憫衆生輪回苦,以身示範,隨因緣教化衆生轉迷爲覺,出離苦海,這就是菩薩的功德。菩薩如此忍,不貪、不求、不著、不受世間福德,是真功德。一位報身在佛淨土的菩薩,本身就具足功德,證得菩提時,功德自然圓滿。功德圓滿的菩提者,願力成就世界,無量諸寶是法性身幻化之物,載育衆生,法化衆生。所以菩薩行人不要停留在物化佈施上,還要六度萬行成就於忍,成就於慈悲,成就于清淨,成就於菩提。

【威儀寂淨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
所去,故名如來。”


佛對須菩提說,如果有人說,佛想來就來,想去就去,想坐就坐,想臥就臥,這樣的人沒有理解我說的真意。因爲佛者如來,無有一處固定的地方來,也無有一處固定的地方去,這樣才稱如來、佛。佛已證得自在,有願力在世間隨因緣示現自在。若人只見世間示現自在,而不知出世間真自在,就被四相所著。不知佛自在真身,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世間示現自在者,要隨順世間示現涅槃,自在者不常住。而出世間自在者,無相無著,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真常久住。所謂“肉身示現佛,木雕銅鑄佛,三十二相 具,非是真性佛。真性無相佛,來去自在佛,衆生迷不見,娑婆常住佛。”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于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
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佛對須菩提說,若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的星球碾碎爲微塵,你想微塵是不是很多。須菩提回答,很多。佛說,若實有這麽多微塵,佛就不說微塵多。因爲,佛說微塵多,就不是微塵多,是名義上的微塵多。佛說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如此。因爲,若實有世界,是一真如法界。佛說一真如法界也是如此。一真如法界相本來不該說,但要隨順世間,在法理上滿足衆生所求。娑婆世界有無數三千大千世界,由無數星球組成,是實有世界,是物質世界。但娑婆世界是賢劫千佛願力所成,如阿彌陀佛十劫坐道場,願力所成極樂世界一樣。在蓮花藏世界海裏,即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各星系所成因有多種說法。但在佛教裏,衆生造作業報多種多樣,無量無邊,不可稱量。佛有願力,要化度無量無邊業報衆生,就要所成不同的星球、星系,如賢劫的娑婆世界。設有三界、六道,不同業報的衆生感召不同的星球受報。現在世,賢劫千佛第四尊釋迦牟尼佛住世,佛的法性身毗盧遮那佛主宰娑婆世界,即一真如法界。所謂“毗盧遮那法性身,娑婆世界一小真。森羅萬象法中物,虛空無礙性如真。”這就是娑婆世界的一合相。整個蓮花藏世界海“佛佛法身同,虛空互相通。衆生含靈動,覺者一真行。”這是宇宙的一真如法界,即蓮花藏世界海一合相。我們這個地球有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各星球有不同時間的成、住、壞、空。娑婆世界賢劫千佛願力盡時,此娑婆世界壞掉,化入虛空,不復存在。又根據星宿劫千佛願力組合新的世界、不同的星球。是色有相的物質星球,在一道流光中消失,三千大千世界在不同時間也是如此。所以佛說,三千大千世界,一合相世界都不真常,是非世界,是非一合相。衆生的貪著能止住麽?是貪而不止,著而無住。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雲何?是人解我說義不?”“不也
,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對須菩提說,若有人說,佛雖說無四相,但仍然有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或見我、見人、見衆
生、見壽者。須菩提,你想這樣的人能理解佛所說真實義麽。須菩提回答,是人沒理解佛所說真實義。因爲佛說四見非真實四見,仍是假名四見。見知見解屬知識、屬虛妄,滅盡不生,方證無上菩提。四見落入五蘊,以色見色是變相的著四相。四見是法見、見心,不是見性,不是性見。法見不離,見心不破,仍落諸有,四相具著。所以佛說四見非四見,假名四見。

佛又對須菩提說,發菩提心的人對世間一切諸法及法相,應該如此離相證知,離四見而見本性,信受解悟 ,證自性真如,不住法生心,不著諸法之相。因爲法中無我,法相非真,一切法及法相,由此世界而生,由諸衆生業報所感。此世界在無限長時間的無常力破壞下,不能久住,何況諸法及諸法相。所以佛說非法相,假名法相。佛爲接引衆生,說出破衆生心上諸法法相、見相,最後連承載法相的世界都破除掉,讓衆生無所執著,無所處執著,這才是佛的般若實性。讓發菩提心的人依般若實性而住,而生其心,降伏其心。佛在此經此處所論,達佛經三藏十二部“登山絕頂我爲峰”的高度。智慧無礙,慈悲平廣。總之,見聞覺知諸法相,如露如電不真常。於無著處生其住,於無我處生其心。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
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對須菩提說,若有發菩提心的人,能按此經乃至四句偈等所行,能受持、能讀誦或爲人說,其福廣大, 要勝於有人用無量世界七寶持用施捨所得之福。因爲能受持此經、發菩提心的人,已不著相,離于諸相,無相可取,保持平常心、清淨心、平等心等如如不動的慈悲心。因爲這樣的人已證知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如是不真實。衆生著有爲法,如夢幻泡影般流轉,如露亦如電般生死,異形換態。魔王著有爲法,既現天魔身,如夢幻泡影般魔其有成就者,又住伽藍,如露亦如電般破壞佛法,讚歎有爲名聞,受用有爲利養。邪不侵正,魔王魔法等在正法的慧日下如夢幻泡影,在正法無爲空寂中,如露亦如電。一切有爲法,乃至一切有爲世界,像晨露一樣,在慧日的照耀下,短暫而不常住,如空中閃電一樣,流失而不真常。所以佛說,發菩提心並受持此經的人,能證知佛性常住,自性是佛,無爲而爲,無有妙有。
佛說完此經,世間四衆及天人、阿修羅等,歡喜願聞,信受奉行。

諸位所提疑問,我已在講經中分別作答,不另解說。
感謝諸位請法,感謝諸位擁護道場。

根據錄音整理,難免有誤,敬請原諒。
講於佛曆二五四九年八月。西曆二零零六年九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