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
涅槃降魔咒
阿磨隸 毗磨隸 涅磨隸 瞢伽隸 醯磨羅 若竭裨 三曼那跋提 娑婆他娑檀尼 婆羅磨他娑檀尼 摩那斯 阿拙啼 毗羅祇 菴羅賴坻 婆嵐彌 婆嵐 磨莎隸富泥 富那摩奴賴綈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二】
高貴德王菩薩向佛請法說,若犯四重戒、謗法、五逆罪、一闡提等人,既然有佛性怎麼還墮地獄呢?這樣的人有佛性怎麼說無常樂我淨呢?一闡提人斷善根而佛性怎麼不斷等。
佛說,一闡提這樣的人不能決定永遠不變化。因為,這樣人的思想也會發生變化。所以,佛性不斷。
怎麼說一闡提這樣的人斷善根呢?
因為善根分二種:一是內,二是外。內為思維,外為身體;佛性不在思維,又不是身體,所以佛性不斷。又因為善根分有漏與無漏,有漏為善根不具足,無漏為善根具足;而佛性不是有漏與無漏,所以佛性不斷。又因為善根分有常與無常,隨業力為常,隨身體為無常;佛性不是業力之常,也不是身體的無常,所以佛性不斷。根據這個原理,犯四重戒、謗正法、作五逆罪的人,雖因業報而墮地獄,思想也會發生變化,形體隨輪回也要發生變化,胎卵濕化四種生法也不停發生變化,二十五種有形眾生的形相,也要隨著變化。凡夫之人見生定相,聲聞緣覺一切法生定相,如太陽東升西落,認為永遠不變等;諸佛菩薩于一切法不生定相,因為太陽、地球也是有壽量的,也會壞掉。這樣的人無論怎樣變化,不去掉業報,不去掉有想與有色,永遠不能得無上正等正覺。
佛說,菩薩見一切法是無常相,也有定相。定相是佛入般涅槃,常樂我淨。無常相為不定相。一果羅漢為不定相,要經八萬劫,才能得菩提心;二果羅漢為不定相,要經六萬劫,才能得菩提心;三果羅漢為不定相,要經四萬劫,才能得菩提心;四果羅漢為不定相,要經二萬劫,才能得菩提心;辟支佛為不定相,要經一萬劫,才能得菩提心。發菩提心為地前菩薩,得菩提心為一地菩薩。這裏“聲聞緣覺得菩提心”是指發菩提心的聲聞緣覺;不包括未發菩提心的聲聞緣覺
佛說,今天於此雙樹間,佛欲入涅槃,讓聲聞弟子憂苦,讓其他眾生供養,又準備七寶棺、香油、香木等火化之物品;佛又囑託,佛肉體所穿內衣和外衣不可火化掉;內衣表出家人,外衣表在家人,在此世間共同承載佛法一萬二千年。又囑託將佛舍利分為八份,讓八方供養等。一切聲聞弟子見佛這樣安排,都會說佛示現涅槃,也不一定入涅槃,因為佛說如來常住不變。
佛說,佛不能用定相來衡量,佛示現涅槃也是示現不定相。因為天有四種,一是世間天;二是生天;三是淨天;四是義天。世間天此世間是;生天為四王天至非想非非想處天;淨天為一果羅漢至辟支佛所居天;義天為十住菩薩所居天。此處四天是從各星球功用上劃分的;欲界、色界、無色界是根據各星球的環境和所居天人的欲望劃分的。似一件事物的二種說法,這樣理解就可以。四天無定相,佛就要示現不定相度眾生。

佛說,佛是怎樣示現無常的,有語言、有姓氏、有父母、有身體形像、有住址、有姓有名等。
佛說,三界無有色相,無有想與無想,而又是確實存在的常住之法。佛身不受三界所控制,有神通自在而不是虛幻。因為三界有三漏,欲界之漏為一切煩惱,色界與無色界也為一切煩惱;佛已永斷三界無明,所以為常。凡夫有漏,不見三世,懷疑佛法,執著父母所生身命,沉迷於殺盜淫妄酒諸欲之中,我作我見我想我受等,為惡習惡念惡業所牽,最後到不善之道而去,常為三惡道眾生。所以,凡夫要都攝諸根,遠離三漏。
菩薩聽聞此經,得智慧專念,諸根不散亂,不見我相,不見法相,于眾生不起貪著。
菩薩修于此經,無眾生相。如見端正女人,不起貪著之心。知五欲法無有歡樂,是煩惱不得暫停,如人逆風持火、筐裝毒蛇一樣可怕。
菩薩修于此經,觀諸眾生為色聲香味觸因緣牽引,常受苦惱。觀見一一眾生一劫中積骨如山;為父母兄弟、妻子等眷屬命終所哭的眼淚如四海之水;父母于三惡道生死無量,受苦無法計算。
菩薩修于此經,不失念慧,諸根清淨,戒律護持,諸根無漏。又有諸根離漏,離於惡漏。怎麼為離,即受持此經,思維其義,能離惡漏。四眾弟子中有接受教化的,心不再造惡。
菩薩修于此經,心不造惡。菩薩教化四眾弟子受持此經,聽聞的人七劫不墮三惡道;如果有思維其義,依法持戒修行的人,必能證得菩提。

佛說,此經有無量功德,如果有人書寫、讀誦、解說此經,思維其義,要知道這樣的人真是佛弟子,善受佛戒,是佛所見、所念,知佛示現涅槃而不涅槃。這樣的人不論住在城市、農村、山林等處,常為佛護佑。這樣的人不論是四眾弟子還是外道、貧窮或者乞食,常得佛受其所施法財或法食,夜夢吉祥;所施在命中增加,樂修善法。是此經能成就無量功德。
佛說,如果有人想見佛,供養佛,修行佛法,修行首楞嚴定,破八種苦魔和魔師、魔子、魔經、魔律四魔,得人天之樂等,如見到有書寫、讀誦、解說、思維其義的人,應該親近、依附、受教、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等。為受持或聽聞此經,如家中無物供養,寧可賣身,都要置辦供養。因為此經難遇。我釋迦牟尼於往昔,在善友處聽聞有佛要說此經,心生高興,但無物供養;便賣身為人打工,可又找不到買主。此時,有一人說,我有惡病,須日服三兩人肉,每日給五枚金幣。我釋迦牟尼與這人商量,能不能先給點錢,再容七日後去你家割肉;那人說,只容一日。無奈之下,只能取其錢至佛所,禮佛聽經。當時愚笨,聽聞此經只記住一首偈:“如來正涅槃,永斷於生死。若能至心聽,常得無量樂。”然後,便至病人家,日割肉三兩,割滿一個月時間。以此因緣,那個人的病況越來越差;而我釋迦牟尼念誦此偈割肉不痛,連疤都沒留下,恢復身力。當時就發心學佛成佛。以此因緣,要知道是此經成就無量功德。

佛說,能受持此經的人,一定會斷離惡漏。如惡狗、毒蛇等;懸崖、暴水等;惡人、惡國等;惡知識等,都能有因緣離的遠一點。一定能智慧方便遠離,為行善積德得遠離。如世俗有的搬遷、離婚等事,為遠離惡因緣;也有惡人或惡事等自動離去。要知道是此經功德不可思議。
菩薩受持此經,觀身是一切善惡根本。身雖不淨,還要善待,為善法涅槃常樂我淨,為行菩提道,為唯一佛乘等。所以,菩薩要善護其身,也應該善護其身,得離一切惡漏。

菩薩受持此經,觀惡象與惡知識不一樣。因為惡象等只有能破壞掉人的身體,而心不害怕;但惡知識能破壞掉人的善行,而心生害怕。所以,惡知識要比惡獸可怕得多,是身心都被破壞掉;惡獸的破壞有限,而惡知識的破壞力不知有多大;為惡獸傷害的是肉身,而為惡知識傷害的是法身;為惡獸傷害不墮三惡道,而為惡知識傷害必定墮三惡道。惡知識是善法的怨家,凡夫有漏親近惡知識;菩薩無漏得以遠離惡知識。

菩薩受持此經,觀身是漏,一切凡夫在衣食住行方面,求得最好為身心快樂;因此造作種種惡業而又不知不覺,糊裏糊塗輪回在三惡道中,為身是漏。菩薩見到有漏必有惡,穿衣為法衣,不敢有穿得比別人好的想法。而是,心常卑下,穿衣不為華麗,只為遮羞,擋風禦寒,防蚊蟲叮咬等。吃食物為法食,不敢有貪求營養美味的想法,只為治饑餓之病。住房舍、用醫藥也是這樣對待。因為,菩薩觀身有病瘡,才用衣服覆之;身有九孔之漏,才飲食治之;身有風雨之惡,才用房舍擋之;身有生老病死四毒,才用藥療之。菩薩受四種供養,不是為欲樂和壽命,而是為身體健康能忍受各種苦難,修行善法得無量功德。與此相反,凡夫遇眾苦會怨天尤人,求樂不得,而生煩惱。所以凡夫之人有身為漏,而菩薩雖有身而無漏。
佛說,一切凡夫雖善護身心,貪嗔癡三種惡念不除,難離三惡道,因為沒有保持常久的善念。凡夫之人的善心,有高尚的時候,也有下劣的時候;慧心少而愚心多。所以,得人身一次,增長一次漏業。諸菩薩見凡夫眾生被貪嗔癡三惡覺因緣束縛增長漏業,不見佛性,心生顛倒,而慈悲心顯,積極入世,示範三乘佛法,又示範一乘實有之道。

 
佛說,菩薩入世是眾生最好的福田。而菩薩卻不想、不說、不認為是最好福田,而以平等心,對眾生起父母想。如果出家對忍眾苦和辱難不起一惡念,而是有機遇進山求寶,修行正法之道,修行諸善慧覺。然後,經常用善道慧覺之心提醒自己是出家人,是比丘等,破除惡覺煩惱是理所當然;常起六種心。
一是佛世難值,包括佛法住世;
二是正法難聞,像法、末法時代依然正法住世;
三是怖心難起,不知、不覺、不信、不怕有輪回果報;
四是中國難生,佛誕生時的地球中心之國或值佛住世之國難生;
五是人身難得,三界中無量眾生而人少,唯人類易修道;
六是諸根難具,諸善根所應具備的自身條件和外部條件很難具足。再正定之心,憶念善法,身心寂淨,正住伽藍,為人師表。
講完這一品,諸位要想到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人生的座標。有了這個中心目標後,無論作什麼事,無論身邊發生什麼事,心裏都非常清醒,不以得失論短長,不以成敗論英雄,一切心裏都應坦然忍受。因為,衡量是非的標準不在世間,而是出世間的智慧。所以,諸位要找到人生座標,確立心中的座標,生生世世無怨無悔的守護這個至高無上的彼岸座標,那就是發菩提心,行菩提道,證菩提果。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一】
涅槃降魔咒
阿磨隸 毗磨隸 涅磨隸 瞢伽隸 醯磨羅 若竭裨 三曼那跋提 娑婆他娑檀尼 婆羅磨他娑檀尼  摩那斯 阿拙啼 毗羅祇 菴羅賴坻 婆嵐彌 婆嵐 磨莎隸富泥 富那摩奴賴綈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三】
佛說,菩薩受持此經,觀念是漏。一切凡夫若遇到讓人身心痛苦煩惱的事件,心裏會生起種種惡念。如自身有病和自己原因的心裏痛苦,或外部原因傷害造成的身心痛苦和財產損失等煩惱,身口意容易起噁心,作惡事。因解一時之很,逞一時之強,圖一時之快,而用愚蠢的心態支配愚蠢的行動,造作三惡道之漏業。這種沒有智慧的念頭,為念漏。
菩薩于無量劫時間觀念是漏,知以惡念為因,惡因緣苦報為果。所以,身心害怕惡念,不起惡念,轉化各種苦惱之事,趨於善念,才遠離輪回。
菩薩觀念是漏,還要躲避貪、嗔、癡、慢、疑五鈍使的追逐,看破眼、耳、鼻、舌、身、意;六賊之謀,乘上佛法之舟筏,才能登上生死彼岸。

佛說,菩薩受持此經,觀身如匣。即身體如地水火風四大毒蛇,天天見觸、氣、齒毒。眾生見毒而起噁心,觸毒而起噁心,氣毒而起噁心,齒毒而起噁心。見毒有堅固性,見到起貪為毒;觸毒有深性,欲壑難填為毒;氣毒有熱性,火氣高萬丈為毒;齒毒有動性,喜歡吃什麼就去吃為毒。菩薩知身體四大毒性,視為正見,觸為正見,觸為正法,氣為正精進,齒為正定。眾生若為四毒所害,必落三惡道,因為身體被欲望所牽,造作眾惡,惡業因轉果,必遭惡報。諸佛菩薩心裏害怕身體的欲望,而修聖道,觀五蘊皆空,遠離八苦。

佛說,菩薩持戒此經,觀五蘊為諸煩惱的關鍵所在。眾生沒有足戒,沒有慧力,沒有善知識導引,必被五蘊賊所害。眾生若被劊子手所殺,不墮地獄;若被五蘊賊所害,必墮地獄。劊子手只能殺人于欲界,五蘊賊能害三界眾生。劊子手只能殺有罪之人,五蘊賊不論有罪無罪,都能害之。劊子手不殺老人、婦女、兒童;五蘊賊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害之。劊子手能殺別人而不自殺,五蘊賊既能害別人,又能害自己。劊子手殺人可以用財物賄求而不殺,五蘊賊害人不論用什麼財物也不能得免。劊子手殺人有時間性,五蘊賊害人無時間性。劊子手殺人還有逃走的機會,五蘊賊害人無機會可逃。劊子手殺人自己不跟著被殺,五蘊賊害人害己等。所以,菩薩以善行佛法的方便力不受五蘊控制,而入於菩提行。

佛說,菩薩受持此經,觀貪愛為生死根本。在貪嗔癡慢疑五鈍使當中,貪愛是偽善,讓凡夫之人神魂顛倒,愛的死去活來;實際性質是輪回煩惱之本,生死苦痛之根。眾生於貪愛難舍難離,於生死也難離難舍,從而遠離一切善法。菩薩深觀貪愛,詐親偽善,以智慧力,見而不染著;聲聞緣覺也是這樣遠離貪愛。菩薩深觀貪愛,心生極度害怕。因為,貪愛有一定的迷惑性、欺騙性、表面性,能惑一切眾生,無始無終,很難遠離,當下也難舍,明日也難離。所以,一切眾生遠離大涅槃而近於生死;遠常樂我淨而近于無常苦;遠于智慧而近於無明。

佛說,菩薩受持此經,觀六入為空。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覺器官產生的觸覺,它的對立面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講六入就要知道十二因緣,即從無始無明產生了以我為中心的我執,由我執又產生了生命的求生意志的行,由行又產生以我為中心生命意識,由生命意識又產生受業牽引而投胎產生名色,由名色又產生人身的本能反映六入,由六入又產生對外部環境的感受為觸,由觸又產生對感受到的東西加以分別執著為受,由受又產生喜歡與不喜歡的愛,由愛又產生想得到為取,由取又產生對外部存在的依賴為生,由生又產生生命現象的老死。凡夫見生死流轉為自然現象,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生命這個事實。而佛見到了宇宙人生生命如何產生、如何流轉、如何滅掉等三世十二因緣過程的實相,又原原本本的告訴眾生。一切眾生以六入感受為實,一切以我喜歡不喜歡為中心,去無休止的貪求財色名食睡五欲之樂。而菩薩對六入轉有為空,逆世而行,見五欲之樂如毒蛇猛獸,不但產生今世的煩惱,還有後世的苦報。所以,菩薩內觀六入而心裏害怕,才修正法而觀空。

佛說,菩薩受持此經,觀六塵為賊。內有六根為家賊,外有六塵為外賊,相互勾結,自劫家財,將心裏的一切善法功德破壞掉,讓人甘心情願地做不信因果的一闡提。再有,家賊外賊相互勾結,可劫奪三世善財,而且不分貴賤,用無明歡樂為誘餌,不擇手段將善財搶劫一空!再有,家賊與外賊相互勾結,用見、聽、嗅、嘗、觸、覺為目的,劫奪三界善寶,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生命體都執著於色我和色有之想,有想為漏,將無量功德善寶漏失。一至四果羅漢為勇健人,寧可斷其手足也調伏家賊,摧伏外賊;諸佛菩薩早已如此。

佛說,菩薩受持此經,觀煩惱無邊。菩薩深觀煩惱如苦海,無邊無底,諸煩惱如鯊魚兇惡難調難伏;落入煩惱海中,必輪回三界六道各類眾生,淹沒身心一切善法,三界人天難達彼岸。唯有諸佛菩薩以戒定慧,修空無相,能乾枯苦海;能用六度萬行之大船渡之彼岸。但諸菩薩仍是難可得渡,唯佛究竟渡;即菩薩仍須在佛國土修行,為渡眾生,還要來此苦海示現眾生。凡是有善根、善業、善行、善念之人諸菩薩有很大的力量能救渡得上佛之法船,唯一闡提不能得到救渡。諸菩薩為渡眾生出離生死苦海,忍受無量身苦心苦,在諸苦中無有漏,並以苦為樂,修苦樂法。
這時,高貴德王菩薩又向佛請法說,什麼是涅槃,什麼是大涅槃?
佛說,如饑人得食,病人得安樂,窮人得財寶,是為涅槃。聲聞緣覺雖得涅槃,煩惱習氣之根尚沒有拔出;另外涅槃的地點是色界與無色界,不是自己的國土;再有涅槃時間有限,最長為八萬四千大劫。而大涅槃能了見佛性,得無上法,能主宰娑婆世界廣度眾生;有八種大自在:
一是能示一身為多身,即化身成就,化身數量充滿十方世界,為自在大我;
二是能示一身如塵土那麼大滿於三千大千世界,為自在大我;
三是能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之身,輕舉飛空于無量諸佛世界,無有障礙,為自在大我;
四是能以自在之身常住一土,而令他土一切眾生都能見到;又可變化為各類眾生形體,為自在大我;
五是能身體六根互用,用耳看路,用眼聽聲等,為自在大我;
六是能無想得一切法,為自在大我;
七是能以戒定慧一偈之義,經無量劫其義不盡,為自在大我;
八是能如虛空不可見,又可示現讓一切眾生能見到,為自在大我。
還有功德圓滿,得有四樂,一得大樂,二得大寂靜,三得一切知,四得身不壞等,是佛大涅槃。再有,大涅槃有四種純淨,一是永斷三界二十五有形眾生;二是業大清淨;三是身大清淨;四是心大清淨。
佛說,以上是菩薩受持此經圓滿成就第一種功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