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7 17:16:00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八】
涅槃降魔咒
阿磨隸 毗磨隸 涅磨隸 瞢伽隸 醯磨羅 若竭裨 三曼那跋提 娑婆他娑檀尼 婆羅磨他娑檀尼  摩那斯 阿拙啼 毗羅祇 菴羅賴坻 婆嵐彌 婆嵐 磨莎隸富泥 富那摩奴賴綈 

【梵行品第二十之五】
這時,佛在雙樹間,見阿暗世王昏倒在地,就對大眾說,我要為這樣的大王住世無量劫,不入涅槃。
童子菩薩請法說,佛應該為無量眾生不入涅槃,怎麼單為一位大王不入涅槃呢?
佛說,大眾中無一人說我必定入於涅槃,而這位大王認為我永滅,才昏倒於地。我說不入涅槃,是為一切凡夫和一切造五逆罪的人及一切有為眾生,而不為無為眾生住世。阿暗世王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無量具足煩惱,不見佛性的眾生,和阿暗世王后宮後妃等一切婦女。這些人具足煩惱,怨由心生,不見佛性。若讓這些人去除心中煩惱怨恨,能見佛性,需要無量劫時間。所以,佛說為這樣的人無量劫不入涅槃。這時佛入月愛三昧,天上同時出現三個月亮同輝;放大光明,清涼光照阿暗世王身上,身瘡馬上痊癒。大王對耆婆說,聽說劫數到的時候才三個月亮共現,眾生患苦消除。而今劫數未盡,此光照到身上清涼,病苦消除,生心安樂,這是怎麼回事。耆婆說,此三月同輝而不是劫盡,而是祥瑞之相,是佛大悲,療大王身心之病。大王對耆婆說,我們心裏想的和我們說的,是佛聽見了還是看見了。耆婆對大王說,如人有七子,一個有病,不是父母心不平等,而是偏重於病子。佛也是這樣,對放逸的人生慈悲,對精進修行的人不用操心。此瑞相是佛入月愛三昧之光,專為煩惱的眾生而放光明。大王對耆婆說,我聽說佛不與惡人同座而語。我要去怎樣才能見到。我想佛寧可接近虎狼,也不願見或接近像我這樣的重惡之人。耆婆對大王說,饑者求食,病者求醫,您想見佛天經地義;何況您又不是一闡提,佛一定能夠慈悲救度。大王對耆婆說,我聽說一闡提不信因果,佛怎麼還能為其說法呢?耆婆對大王說,佛雖知道一闡提沒有善根,若不為說法,一切凡夫會說佛沒有大慈悲,沒有平等心。如病人將死,醫生明知挽救不了也要搶救,盡醫生本分之責,即醫德。慈悲才能生一切智慧,慈悲也是佛功德。所以,佛才為一闡提說法。再有,佛為一闡提說法,今世沒有利益,但可為後世善因。如一闡提是利根之人,今世也得善根。佛說法無有空過,即不會白說,聽了就有利益。再有,佛為一闡提說法,如人掉進糞池,有善知識抓住頭髮救出,雖痛得命。一闡提能見佛聽法,也是因緣,佛為方便救度。大王對耆婆說,若去見佛是不是選個好日子。耆婆對大王說,佛法中沒有選好日子這麼一說,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都大吉。這時阿暗世王速辦供養,與其夫人同往佛所;隨同阿暗世王騎象同去的十五萬人,騎馬去的十八萬,步行的人民五十八萬。

這時,佛告大眾,有善友才是菩提因緣。阿暗世王若不隨順耆婆勸說,下月七日必死,命終後墮阿鼻地獄。所以佛說,菩提因來自于善友因緣。阿暗世王對耆婆說,咱倆同乘一象,我若墮地獄你好拉我一把。我聽說有道之人不墮地獄。
這時,佛告大眾,阿暗世王心有疑慮,應該讓他有決定心。眾中有菩薩名字為持一切,向佛請法說,佛先說一切諸法,都無定相;現在怎麼又說為阿暗世王做決定心呢?
佛說,我今天一定讓阿暗世王有決定心。若阿暗世王心中疑慮可以去除掉,就證明諸法沒有定相。疑心去除,決定心自立。若心是不能改變的,阿暗世王所作逆罪怎麼消除。法無定相,其罪可滅。

 
這時,阿暗世王來至佛所,抬頭看佛。佛出八種音聲,讓大會八類眾生都聽明白;稱阿暗世王為大王。阿暗世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我犯逆罪,又無福德,佛怎麼稱我為大王呢!佛又歡欣的稱大王;阿暗世王聽了後心裏非常高興,對佛說,佛愛語于眾生,是大悲憐憫,真正的怨親平等而無差別。現在我心裏的疑慮徹底沒有了,佛才是真正的眾生的無上大師。
這時,阿暗世王又對佛說,我今天就是同玉皇大帝坐在一起喝酒吃飯也不能這麼高興;而得聞佛一言救命才讓我最高興。立即以香花歌舞等供養佛,又禮佛足,禮畢坐在一邊。

這時,佛對阿暗世王說,大王,今天為你說正法,請你好好聽一聽。凡夫觀身有二十種事不應忘記:
一是此身中無處不漏;
二是無諸善根;
三是此生的生死沒弄明白;
四是周圍都是深坑,處處害怕;
五是有什麼方便之法得見佛性;
六是怎麼修才能得見佛性;
七是生死無常是苦;
八是遠離八苦很難;
九是常為怨家對頭追逐;
十是世間諸有很難擺脫;
十一於三惡趣不得解脫;
十二是具足種種諸惡邪見;
十三是沒有造大船怎能度過充滿五逆罪的苦海;
十四是不知生死什麼時候是頭;
十五是不造諸業,不得果報;
十六是沒有我造業讓別人受果報的;
十七是不造樂因,難結樂果;
十八是造業必有果報;
十九是因無明而生,又因無明而死;
二十是過去、未來、現在常行放逸。

凡夫經常觀想這二十個事,不在樂生畏死,止惡觀心,行戒定慧,永遠不作惡事。這樣,不會再有死,你害怕三惡道嗎!若不觀想此二十個事,心就放逸,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什麼惡事都能作得出來。阿暗世王說,我理解佛說的意思是我以前沒有觀這二十個事,才多造眾惡,才怕死,怕死後落入三惡道;才自我遭殃,必墮阿鼻地獄。
佛說,諸法性相無常,也不確定必墮阿鼻地獄。
阿暗世王說,法無定相,我殺誰與不殺誰也不能確定;若殺誰是確定不變必殺,諸法就是定相。
佛說,是這個意思。一切殺都是可殺可不殺一念之間的事。另外,大王所說害父,什麼是父。眾生五蘊,妄想因緣是父。若離開色相,誰是神識之父,誰又是佛性之父。只是眾生色蘊妄生父想,執持色有而已。

色有可殺與不可殺,可殺不可殺,為色不定;殺不定,報也不定。罪業有輕重不同,如心想口說,沒作為輕;如心想、口說、身作為重;報也依此有輕有重。大王過去對你的父王,砍去雙足而不砍頭,所以沒有得殺罪,只能是迫害致死。況且大王當時沒有殺死你父的想法,只是獄中關押。若說大王有殺罪,諸佛也有不實事求是之罪。大王你的父王曾于諸佛種諸善根,因供養佛才有福報才居王位,若佛不受你父王所供養,他也沒有福報為王,也就沒有你為國害父。若什麼都聯繫起來,諸佛也應有罪。所以,不要什麼都聯繫,諸佛無罪。只是各有各自的業報而已。你父王過去有惡心,才召今世果報。往昔你父上山打獵,一天什麼獵物也沒遇見,只見一位五通仙人在山中修煉。你父生氣了,是不是這位五通仙人搗的鬼,壞我好事,讓一起打獵的人將其殺死。五通仙人臨終生惡心,退失神通,而發誓說,我于來世定報此仇!你父王聽後,心裏後悔,不該這麼作。然後供養死屍,厚禮安葬,罪報減輕,沒有墮地獄。否則,你父王應受地獄果報。你父王之死,屬自作受;屬過去世作惡,今世得報。但是,你若不懺悔,不聽佛講法,業報難脫。講到這裏,諸位不要疑惑,世上法律約束人,懲罰人,但法律是人制定的;根據不同時代、不同的人群而有不同的變化。規律無論什麼時代、什麼人群都不能改變;誰能讓太陽西生東落,改變一下規律,肯定不能作到。佛制戒律約束人的身口意,戒律根據人的不同而有區別。對菩薩行人、聲聞緣覺之人、出家人、在家人的不同而有區別;對凡夫等沒有約束力。而世間定律則不一樣,無論什麼人,什麼時代都逃脫不了。定律懲罰人與善待人是改變不了的。人造罪惡,世間懲罰,依法律或戒律;自身處罰依據業力,業力受定律支配。可定律是死的,是不能改變的;而作罪惡的人是活的,是可改變的;即心生悔意,停止作惡,修諸功德,可以避開懲罰定律而進入揚善定律。所以,佛法是實際、實有、實修、實證、實得、實悟、實解脫,是二千多年來無數行人驗證的真理,和世間的規律;不是空洞的理論、學問、宗教等。
另外,明佛法不容易再造業;造業多不明佛法。造罪惡的人,只知世間法懲罰不知還有自身業懲罰,即因果定律懲罰。

佛說,使眾生迷惑至發狂的因有四種:一是貪狂,二是樂狂,三是咒狂,四是本業緣狂。即瘋狂貪欲、瘋狂享樂、瘋狂恨人或詛咒人你不得好死等、瘋狂了去過去世所造業緣,又瘋狂的造作未來世的業緣。佛弟子中有犯戒的人,佛從不記住是人犯戒,而是犯戒人的自心去記。大王你貪國逆害父王,是貪狂心作,世間說是人有罪惡,世間也可說人無罪惡;而用出世間的智慧來看世間,人有無罪惡,這個人有一死而已;而心有罪惡,會如影隨形,永遠不消失。若人知是身作惡,已成不可改,而心生懺悔可改,是有智慧的人;反之是愚癡人。愚癡人認為世間一切真實,有智慧的人知道世間一切無常不真實。大王你宮中天天殺羊,心裏不害怕;唯害父心裏害怕,是人獸差別,命輕命重不同。如佛看來二者沒有什麼不一樣,只是世人之心有差別,人本位不明真相而已。人只見人生人,不見今世人下世為羊;不見上世羊今世為人。所以有因是果、果又是因,佛見一清二楚,才說二者無差別。

佛說,眾生有呼吸,斷氣為殺。諸佛隨順世俗也說是殺。大王,有色與因緣無常,是受想行識與因緣也無常,無常為苦。若知苦而修空,證空後性我擺脫世間諸法控制,還有所殺與無常苦嗎,還有地獄可入嗎,再也不會有;只是有涅槃之樂。
這時,阿暗世王說,我今天才明白身體無常,意識也留不住,若早知如此,我也不會造諸惡業。我過去聽說諸佛常為眾生父母;須彌山是金銀、琉璃、玻璃所成,若多種鳥落在哪里都是一個顏色。這樣的話,至今我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今天我才明白,慈悲是父母;諸法無常是須彌山與鳥同色。當初,我不知恭敬佛,不信法僧。今天,若不遇佛,我要墮地獄於無量劫受苦。有幸見佛,以見佛功德滅除煩惱噁心。

佛說,很好!佛知你今天能破煩惱惡心。在大王的影響下,無量眾生的煩惱惡心也為佛法所破,也為自心而破。這時,阿暗世王及夫人、宮女、人民都皈依佛,同發菩提心。
這時,阿暗世王對耆婆說,我今天沒死,重罪輕微,將來能得天人身;雖不知哪天命終,但是舍短命、得長命,舍無常身、得常身;我與眾生又發菩提心,成為佛弟子,太高興了。又以寶幢寶幡等供養佛。又以偈語贊佛:如來為一切,常作慈父母。當知諸眾生,皆是如來子。
佛說,阿暗世王你于過去世曾發菩提心,至今天佛出世,雖隔很多劫,卻從沒有墮落地獄。要知道發菩提心的功德無量、果報無量。以後要勤修菩提行,此善因緣,能破無量罪惡。這時,阿暗世王從座而起,禮佛後,帶領夫人、人民等,告辭還宮。

從這一品中,要知道不知不覺中造作無量惡可怕,而又不知悔改更可怕;有些人人本位時不知可怕。我今生無數次去過地獄,親見眾生業報地獄之苦不可言表。人命終後心裏恐懼不可思議,再無人間的勇氣;對自己所造惡業,一知後悔,二知應受報,三知無回天之力。所以,我勸世人,只要有一口氣在,要懺悔自己的業障都來得及;沒有這口氣,什麼都來不及,哭天天不靈,喊地地不應,只有隨業去了,唉哉!正常死亡之人,是魄先離體,神識後離體,即屍體涼透。而非正常死亡的人是,神識被逼迫先離體,魄後離體。修行人能往生佛淨土的,因佛接引是神識先離體,魄後離體。而修行人不能往生佛淨土的,魄先離體,神識後離體。
【嬰兒行品第二十一】
佛說,什麼是嬰兒行,嬰兒不能起、住、來、去、語,諸佛也是這樣,所以稱嬰兒行。佛不能起為,諸佛世間諸法不起法相,佛與諸法無礙,如光照虛空,光是光空是空,空無阻礙光,光也不留礙空。

佛不能住為:佛于一切諸法不執著。娑婆世界為佛體,量周法界人不祥。
佛不能來為:佛身行無動無搖。不要把佛身看做有形態的人或者其他形態眾生之像,佛性法身無形無相,是人不能感知到,依法修行又人人能證悟到的一種存在。
佛不能去為:肉身示現的佛入般涅槃,而佛性法身無有涅槃,哪里還有離去這一說。
佛不能語為:佛為眾生示現肉身廣說諸法,而佛法身無一法可說。

所以,世間佛像、佛經是無為中的有為,佛法滅時將化為無有。再有,佛有秘密之語,雖有所說,眾生聽不明白。嬰兒行為名物不一,不知正語。佛隨順各類眾生不同語言而方便說法,讓一切眾生能聽明白。
又嬰兒行為,菩薩說無為而斷有為,說常斷無常。又嬰兒行為,菩薩不見苦樂,不覺時間,其心平等,不分親疏。又嬰兒行為,菩薩不造作生死惡業,不作五逆罪,不退菩提心。
又嬰兒行,佛為度脫罪惡眾生方便說,聲聞乘常樂我淨;如不讓嬰兒哭給黃樹葉說金葉一樣。
又嬰兒行為,佛為緣覺眾生說解脫生死,見涅槃樂。如嬰兒見黃葉生金葉想一樣。
又嬰兒行為,佛說眾生相,實無眾生相。如佛說無眾生,一切眾生要落邪見,

所以佛要說眾生,還要說破眾生相的眾生才能入大般涅槃。
如何破眾生相等,我在《金剛經》淺釋中已講,這裏不在祥述。
以上九品講的是菩薩五行,一說理相,二說踐行,以理相踐行為聖行。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九】

涅槃降魔咒
阿磨隸 毗磨隸 涅磨隸 瞢伽隸 醯磨羅 若竭裨 三曼那跋提 娑婆他娑檀尼 婆羅磨他娑檀尼 摩那斯 阿拙啼 毗羅祇 菴羅賴坻 婆嵐彌 婆嵐 磨莎隸富泥 富那摩奴賴綈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一】
從這一品開始,說菩薩修行此經的功德。這時,佛對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說,若有菩薩修行此經得十事功德。一事有五,一所不聞而能得聞。二聞已能為利益。三能斷疑惑之心。四慧心正直無曲。五能知如來密藏。
所不聞而能得聞。菩薩修行此經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法僧三寶無有差別,三寶性相常樂我淨,諸佛無有畢竟入涅槃而常住不變。此甚深微密法,過去沒聽過,而今天能知道。
聞已能為利益。若有菩薩得聞此經,不聞一切外道典集,得聞此經後能幫助理解一切大乘經典法義。若有菩薩聽聞受持此經,得知諸法名字,不知其義。而受持為他人說理解義,為能知法義。再有,若有菩薩聽聞此經知道眾生皆有佛性,未能得見。而受持此經為他人說理解義,為得見佛性。再有,若有菩薩聽聞此經知道六度萬行,未能得見。而受持此經為他人說理解義,為得見六度萬行。再有,若有菩薩聽聞此經則知法義無礙,得無所畏,為他人講佛法義不會有偏差,不用聽別人怎麼說,自己就能知道,近似於無上正等正覺。能斷疑惑之心。疑有疑名、疑義。聽到此經的人,不再不懂此經的名字。重點是疑義,懷疑佛是不是一定入了涅槃;懷疑佛是不是常住;怎麼常住;懷疑佛是不是真有其樂,怎麼樂;懷疑佛是不是真淨,怎麼真淨;懷疑佛是不是真我。若有菩薩聽聞、受持、廣說此經,永遠不會再有這些懷疑。再有懷疑有沒有聲聞乘,有沒有緣覺乘,有沒有佛乘。若有人聽到此經,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永遠不再懷疑佛法三乘。其他各種疑心也隨之斷除。

若聽不到此經的人,會有很多疑心。我怎麼知道五蘊呢?造作怎麼受報呢?生死有沒有始終呢?一闡提人有沒有佛性等。慧心正直無曲。心若有疑見則不正,一切凡夫不得聞此經,所見邪曲。聲聞緣覺之人不聞此經,所見也曲。菩薩若得聞此經,修行聖行,得斷邪曲之見。聲聞緣覺之人邪曲之見是,菩薩從兜率下化有父有母,十月懷胎,降生祥瑞,宮中學習,宮中受樂,四門行後厭惡生死出家,六年參訪外道,六年苦行,受牧羊女供養,破魔證菩提,度五比丘等。而菩薩知這是佛隨順世間示現,而真如佛性完全不是這樣,法身、報身、化身都不是這樣,只是化身之化身而已。能知如來密藏。菩薩聽到此經後,知成佛過程是,修行得見佛性並知眾生皆有佛性,嚴持淨戒並懺悔破戒、謗法、五逆罪,清楚一闡提心,發菩提心,行菩提行,證菩提果。

再有,菩薩聽到此經後,知眾生身無常而業果不失;五蘊之身能滅而善惡之業不滅;身有諸業報之苦不知怎麼來的,前世誰幹的壞事讓今世的我受報;我今生來此人世,不知什麼時間離開,也不知離開又到哪里去;知我不得自在,又不知是誰不讓我自在;知有不生不死之我,又不知怎麼作才能不生不死。這些都是佛密義。

這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向佛請法說,法若有若無,法無生無滅,法聞不聞,應見佛性而未見佛性等,我沒有完全理解明白義理。
佛說,你善知一切諸法如幻,有十住菩薩的知見。菩薩有地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之別。十住菩薩為賢位菩薩,具足智慧。
這時,大眾中忽然有大光明,大眾遇此光身心快樂,文殊師利菩薩向佛詢問,此光明是誰所放?佛默然不說,輾轉五百菩薩相互問詢,各自默然不說。

這時,佛對文殊師利菩薩說,還是你為大眾說一說,是何因緣有此光明。文殊師利菩薩說,此光明為智慧之光,智慧是常住之法無有因緣。光明的智慧為大涅槃,能示現涅槃一定是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緣。光明的智慧是佛,是大慈大悲,是念佛之法,是與聲聞緣覺的區別,是滅無明得菩提之燈,即不從因緣又有因緣。
佛說,文殊師利菩薩你不要光說出世間,也要從世間給大眾說一說。文殊師利菩薩說,于此東方過無量世界,有佛世界為不動世界,其佛國土清潔,地為七寶所成,無有土石等。如有人在此世界嗅一嗅花香,有比丘入三禪天的身心安樂;如有人在此世界水中洗一洗,有比丘入二禪天的身心喜樂。此世界無有虎狼等諸惡鳥獸,其國人民相互關愛,無有破四重戒、誹謗正法、一闡提、五逆罪等罪。無有寒熱、饑渴等苦惱。菩薩皆得神通,具大功德。佛號為滿月光明佛;滿月光明佛正在為琉璃光菩薩等眾說法。琉璃光菩薩問滿月光明佛,怎麼用我方世界之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的世界住所,兩個世界有什麼不一樣嗎!

滿月光明佛說,於此西方過無量世界,有娑婆世界,有土山沙石荊棘等到處都是。常有寒熱饑渴等諸苦惱。其國土人民,不敬沙門、父母、師長、貪欲邪法、不信正法,壽命很短,姦詐貪利,殺伐枉死等。此世界有佛號釋迦牟尼佛,正在為眾說大涅槃經。你可速往,得聞此經。琉璃光菩薩與八萬四千菩薩要來至此大會,先現光明瑞相通報,為有因緣又無因緣。琉璃光菩薩與八萬四千菩薩至雙樹間,供養佛、禮佛後,坐在一面。
佛說,這位菩薩你為到此而來還是不為到此而來。琉璃光菩薩說,到這裏等於沒來,不到這裏不等於沒來。知佛性的人無有去來,見有去來的人不見佛性。我還有法所請,請佛說說,讓我聽教。
佛說,諸佛難值難遇,法也難得一聞。

琉璃光菩薩請法說,什麼是菩薩修行此經聞所不聞。
佛說,想聽法的人,聽法後要有敬信,恭敬尊重說法的人,于正法中不要挑毛病,找過處;不要有貪嗔癡的想法;不要看法師是什麼樣的人;不要于法師處有傲慢之心;不要貪求名聞利養;不要想聽法只度自己,只顧自己理解,自己修行,自己先入涅槃;要度己與度人同時進行。自正涅槃與人證涅槃同時進行。于佛、法、僧生平等心;於生死中生大苦厭離心;于大涅槃生常樂我淨心。于開始修時,先自修後度人;發菩提心後,先度人後己修。於一切法無所執著,又不要專執著一切法相;于諸法中不生貪求,只要知法見法就可以。這就是菩薩聞所不聞。

還有,菩薩按世間說法剛出胎為不生生,佛涅槃相為不生不生,四住菩薩按世間說死時為生不生,凡夫之人為生生不斷。此是內法,即是自性願力和業力的作用規律。還有外法,即是自身所處外部的客觀條件。如種子須有外部條件具備時才能發芽為未生生;如敗種外部條件又不具備為未生未生;如種子發芽後沒有生長為生未生;如種子發芽後生長為生生。這些是有為因緣感召的有漏法。


琉璃光菩薩向佛請法說,若有之法有生是有常還是無常;是什麼因緣不生無漏;有生時才說生,為什麼沒生前不說虛空生?
佛說,有的是可說因緣,有的是不可說因緣。不生為涅槃,涅槃為不生,因緣不可說,修道證得生與不生因緣不可說。如世間有佛與菩薩,示現出家人或在家人,是什麼因緣或誰是示現的人為不可說。修十善業道為生因緣的是可說。有為之法,生是業力感召的必然的常,但身住為無常;生處又是不能固定的無常,住於六道不能出離是常等;變化與壞掉也是這樣。因為,是有為法的性質決定的生住異壞是客觀存在之常,內在心念變化因緣又不可說常。所以,有漏之法業力就是生的動力,為有生性。無為之法為無漏法,無有生的因緣業力,就為不能生。

這時,琉璃光菩薩與八萬四千菩薩,聽佛說法後,非常興奮。而于八萬四千菩薩,當中有一位無畏菩薩,又想請法。佛說,有什麼疑難可隨意問。此時,八萬四千菩薩,同時合掌長跪,向佛請法說,此土眾生要修什麼善業才能得生我們的不動世界去。這裏菩薩怎麼修才能快捷得智慧成就。
這時,佛說偈語。不害眾生命,堅持諸禁戒,受佛微妙教,不奪他人財,常施惠一切,不犯他婦女,慎口不妄語,莫壞善知識,遠離惡眷屬,常離於惡口,則生不動國。
佛說,一果羅漢八萬劫智慧成就,二果羅漢六萬劫智慧成就,三果羅漢四萬劫智慧成就,四果羅漢二萬劫智慧成就,辟支佛一萬劫智慧成就。此處的智慧成就,是成就一地菩薩的智慧。
佛說,一切眾生往來不離煩惱,輪回於三界二十五有之中。聲聞、緣覺、菩薩為化度眾生也示現在眾生之中。
這時,高貴德王菩薩向佛請法說,如佛說此經不可得聞,怎麼又說常樂我淨是可得聞?另外,斷煩惱的得涅槃,不斷煩惱不得涅槃,那有涅槃性嗎?還有為什麼三十七道品,六度、四無量心等,都能成就涅槃因緣?再有,佛于《阿含經》中說聲聞、緣覺、諸佛皆有涅槃,有常與無常的差別等。

佛說,涅槃之肉體於佛沒有而今又示現有,若說今有,佛示現的肉身就不是無漏常住之法,那到底有佛無佛,有佛是佛性常住,即佛性以另外一種生命實相存在,並作用於世間。
佛說諸眾生被煩惱所障,不能得見涅槃實相。只有菩薩修戒定慧明其心智,用智慧斷除煩惱,自明心見性後,才實知佛法僧常住。如暗室井中有珍寶,不得光明的人不能見,得大光明的人明見實知。

佛說,你說因莊嚴而得成涅槃,應是無常。實際不是那回事!佛是以無量阿僧祇劫修行善法,以自所修功德莊嚴,然後才見性成佛,又示現涅槃。示現涅槃既是隨順世間,又是度眾生的一種方便。
佛說,你說因為因緣無常,所以涅槃之法也應無常。實際也不是那回事!

因有五種:一種生因,二種和合因,三種住因,四種增長因,五種遠因。
生因,業習煩惱是。
和合因,行善與善心合,行不善與不善心合,不行善與不善與善與不善心合。
住因,眾生的身體和煩惱是。
增長因,眾生的衣食住行所需要是。
遠因,父母遺體為眾生遠因;節日也屬遠因。

佛的肉身示現涅槃之體不是五因所成。
所以,不應說因緣無常,涅槃之法也是無常。

佛說,又有二種因,一種作因,二種了因。
作因,作事需要具體條件,如種地得準備犁與牛、種子、肥、水等。
了因,事情的結果,如室內黑暗、點亮一盞燈,就可以了。
大涅槃沒有作因,只有了因。三十七道品,六度萬行是了因。

佈施是涅槃因,內財外財和善法無有極限的佈施,才是大涅槃因。
三十七道品是涅槃因,無量菩提之法才是大涅槃因。

這時,高貴德王菩薩向佛請法說,佈施與無極限佈施有什麼區別,怎麼修無極限佈施,乃至智慧無極限。涅槃與大涅槃有什麼區別,怎麼修才能得大涅槃。
佛說,菩薩修行此經,智見法界,解了實相,空無所有。即無有和合覺知之色相,得無漏相,無所作相,如幻化相等。菩薩得知出世間的實相,無貪嗔癡,不用耳聽,不用眼見等而是性見、性聽、性知真實之相。才能作到佈施無極限,乃至智慧無極限。才明瞭聲聞緣覺涅槃和佛大般涅槃的實相區別。

見有乞求之人,供養財物為施捨,施捨後不見回報或乞求的人把財物用為不正當處,還心生悔意。
佈施無極限的人,佛法供養身力供養,內財外財供養,欣然去做,主動去做,心裏永無悔意。
菩薩對財物心生害怕,即王、賊、水、火。所以見到貧困的人,歡喜施捨,不望回報。菩薩對名聞利養,家財繼承,天上五欲之樂自以為比別人聰明,自以為比別人財大勢大等心生恐怖,每一文錢都是百姓賣命錢,血汗錢,又是無量動物的生命錢,帶有血腥。所以菩薩施財物為無極限供養。
栽樹為乘涼、花果、木材等,是施有回報,如市場交易,公平平等。菩薩修行此經,一切財物佈施和佈施給誰都不重要,供養多與少,好與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修行佛法用佛法去供養眾生,利益眾生,斷除眾生貧困的根本,即煩惱。這樣的法佈施為無極限供養。

菩薩修行此經行佈施時,對財物如抱死屍渡海,為活命而決不貪著等事。乃至智慧無極限也是如此。
菩薩修六度萬行,今天因聽聞此經而得具足聞。不僅知道佛經十二部的名字,又明瞭各部經典的義理。
我們讀誦佛經,一定要知義理,明白如何去行作;不能只知識死記硬背。我曾對諸位講過,一個人若死了還會讀經嗎!還會念佛嗎!能把這個肉體帶到極樂世界去嗎!不會,不會,一定不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