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銘》云:「莫逐有緣,莫住空忍。一種平懷, 泯然自盡 。」
 

梅庵曰:
先提一句
真如受薰染,真如緣起
真如若受薰染,真如便隨緣起


莫逐有緣,莫住空忍。
此二句必須放在一起解

莫逐有緣後亦不住空忍
悟者性起
隨緣而作

緣息不隨
乃其念念銷歸自性

此之不隨亦非住空
因法性非空非非空
二六時中不離性海

忍者乃使之不生也~
故空忍即入有為法

(凡夫則非性起而是識起)

乃因
《大乘起信論》云:「真如不守本性,真如變易,真如受薰染,真如緣起。」
若真如不守自性。真如變易受染。起八識。便隨識起而動而行
如是集成業識便入苦海~


下依馮學成之云稍改之:
《信心銘》僅一百四十六句,五百四十八字,其句勢如海浪相接而不可遏,如空谷傳音而不可斷,亦如因陀羅網結而不可解。因《信心銘》全文為一念之觀照,此一念之觀照,隨緣伸於無窮,這無窮又必還歸於一念。奇妙嗎?不奇妙,這本來就是《信心銘》中所說的「宗非促延,一念萬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修行到了「虛明自照,不勞心力」的火候,自然是「究竟窮極,不存軌則」了,此心念與般若同在,修行到此,還有歇腳處麼?

王安石《璨公信心銘》讚曰:
「沔被有流,載浮載沉。為文以濟,一壺千全。法譬則水,窮之彌深。璨公所傳,等觀初心。」

有興致者
可與其原文對照吾改處
便知若未悟其文雖美
依舊不究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