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者~
大透無門至今已粗具大綱
從今起將陸續將內容詳述
請大眾一一回頭觀之~~

總共就在下面十六帖裡!

溪橋驢子失腳處。
百尺竿頭進步時。
死中得活珠離離。
甘作驢前馬後人。
 

“百尺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只如百尺竿頭。如何進步?
請看四祖凈慧和尚如何說:

這裡所說的“百尺竿頭坐底人”,指的是破初關景象,“百尺竿頭重進步”,指的是破重景象,“十方世界現全身”,則是指破末後牢關。這首偈子把禪宗三關的境界描述得清清楚楚。

關於三關的境界,我們還可以用更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初關就是做到了“情不附物”,重關就是“歷境驗心”,牢關就是“境智雙亡”。參禪就是要參到三關皆破,才算是有了消息,這當中一般都會表現出階段性來。像六祖那樣大根機的人,從《壇經》裏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悟境也是有階段性的。

第一個階段,他聽《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心有所悟。這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實際上就是一念不生,初關景象。

第二個階段,五祖要選法嗣,讓他的弟子們服偈語來表達各人的悟境,六祖寫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偈,這是重關景象。

第三個階段,五祖召呼他三更入室,用袈娑圍住他,重新為他誦《金剛經》,這時六祖一連說出了“五個何期”,這是一種根本透脫的末後牢關景象。各位回去以後,可以重新翻翻《六祖壇經》,看看六祖的悟境是不是經歷了三個階段。
禪宗一法,下手比較難,但一旦你入門了,那是一個最便宜、最直捷的法門。我昨天講到, 一個人要趁身體健康的時候就為自己的生命劃一個圓滿的句號,不要等到臘月三十再來手忙腳亂。在健康的時候就要去考慮生死大事,用功修行,爭取一個生死自由。生死自由是什麼?就是三關透徹。三關透徹了,生死就能自由。希望大家好好用功。參!


四十六 竿頭進步

  石霜和尚云。百尺竿頭如何進步。又古德云。百尺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無門曰】

  進得步。翻得身。更嫌何處不稱尊。然雖如是。且道百尺竿頭如何進步。嗄。

【頌曰】

   瞎卻頂門眼 錯認定盤星 拚身能捨命 一盲引眾盲

“百尺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只如百尺竿頭。如何進步?
請看四祖凈慧和尚如何說:

這裡所說的“百尺竿頭坐底人”,指的是破初關景象,“百尺竿頭重進步”,指的是破重景象,“十方世界現全身”,則是指破末後牢關。這首偈子把禪宗三關的境界描述得清清楚楚。

關於三關的境界,我們還可以用更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初關就是做到了“情不附物”,重關就是“歷境驗心”,牢關就是“境智雙亡”。參禪就是要參到三關皆破,才算是有了消息,這當中一般都會表現出階段性來。像六祖那樣大根機的人,從《壇經》裏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悟境也是有階段性的。

第一個階段,他聽《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心有所悟。這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實際上就是一念不生,初關景象。

第二個階段,五祖要選法嗣,讓他的弟子們服偈語來表達各人的悟境,六祖寫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偈,這是重關景象。

第三個階段,五祖召呼他三更入室,用袈娑圍住他,重新為他誦《金剛經》,這時六祖一連說出了“五個何期”,這是一種根本透脫的末後牢關景象。各位回去以後,可以重新翻翻《六祖壇經》,看看六祖的悟境是不是經歷了三個階段。
禪宗一法,下手比較難,但一旦你入門了,那是一個最便宜、最直捷的法門。我昨天講到, 一個人要趁身體健康的時候就為自己的生命劃一個圓滿的句號,不要等到臘月三十再來手忙腳亂。在健康的時候就要去考慮生死大事,用功修行,爭取一個生死自由。生死自由是什麼?就是三關透徹。三關透徹了,生死就能自由。希望大家好好用功。參!

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有水皆含月。
無山不帶雲。

且道百尺竿頭如何進步?
嗄? 

踢倒須彌。
踏翻大地。

徑山杲云:
要見長沙。還須更進一步。若有人問如何是者一步?
待我款款地與你葛藤。 

還須更進一步。踢倒須彌。踏翻大地。

保寧全云:
妙喜道要見長沙更進一步。保寧則不然。要識長沙更退一步。
畢竟如何?
換骨洗腸重整頓。
通身手眼更須參。 

只如百尺竿頭。如何進步? 
有頂便有墮
如何去兩邊?


於菩薩頂決定不墮。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云何名為菩薩『頂墮』?」
善現答言:
「若諸菩薩無方便善巧而行六波羅蜜多,無方便善巧住三解脫門,墮於聲聞或獨覺地,不入菩薩正性離生,如是名為菩薩頂墮」

溪橋驢子失腳處。百尺竿頭進步時。
頂踵一時都換了。依然只是郁闍黎。(石溪月)

百尺竿頭話最親。一交橋斷絕纖塵。
死中得活珠離離。甘作驢前馬後人。(無門開)

溪橋驢子失腳處。
百尺竿頭進步時。
死中得活珠離離。
甘作驢前馬後人。



笑看驪龍戲子孫。
騎鶴腰錢跨九霄。
舉眼無親怕殺人。
石裂崖崩龐珠現。

四十七 兜率三關

  兜率悅和尚。設三關問學者。撥草參玄只圖見性。即今上人性在甚處。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時。作麼生脫。脫得生死。便知去處。四大分離。向甚處去。

【無門曰】

  若能下得此三轉語。便可以隨處作主。遇緣即宗。其或未然麤餐。粗易飽。細嚼難飢。

【頌曰】

  一念普觀無量劫 無量劫事即如今 如今覷破箇一念 覷破如今覷底人


兜率悅和尚,首眾於廬山棲賢。時洪帥熊伯通,請住龍安兜率。
  悅設三問,以問學者:
  一曰:撥草參玄只圖見性,即今上人性在什麼處?
  二曰: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地時作麼生脫?
  三曰:脫得生死便知去處。四大分離向什麼處去?

  無盡有三頌酬之:
  其一曰:陰森夏木杜鵑鳴,日破浮雲宇宙清。莫對曾參問曾晢,從來孝子諱爺名。
  其二曰:人間鬼使符來取,天上花冠色正萎。好個轉身時節子,莫教閻老等閒知。
  其三曰:鼓合東村李大妻,西風曠野淚沾衣。碧蘆紅蓼江南岸,卻作張三坐釣磯。

  悅住兜率五年,一日說偈曰:“四十有八,聖凡盡殺。不是英雄,龍安路滑。”奄然而化。


兜率悅和尚室中設語以驗學者。
一曰:撥草參玄只圖見性,即今上人性在什麼處?

陰森夏木杜鵑鳴。日破浮雲宇宙清。
莫對曾參問曾晳。從來孝子諱爺名。(張無盡)

赤脚波斯叩海門。黑風吹浪暗昏昏。
三更掣斷青霞鎖。笑看驪龍戲子孫。(中峰本)


撥草參玄。何干自性處?

二曰: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地時作麼生脫?

人間鬼使符來取。天上花冠色正萎。
好個轉身時節子。莫教閻老等閒知。(張無盡) 

空奮雙拳窮滴滴。橫擔片板赤條條。
夜來得個揚州夢。騎鶴腰錢跨九霄。(中峰本)
 

識得自性。何得生與死?

三曰:脫得生死便知去處。四大分離向什麼處去?

鼓合東邨李大妻。西風曠野淚霑衣。
碧蘆紅蓼江南岸。却作張三坐釣磯。(張無盡) 

鐵狗銅蛇正奮瞋。風刀火鋸肉成塵。
茫茫長夜幾經劫。舉眼無親怕殺人。(中峰本)
 

脫得生死。何處不能去?

觀無盡中峰之偈
中峰更勝無盡一畴

笑看驪龍戲子孫。
騎鶴腰錢跨九霄。
舉眼無親怕殺人。
石裂崖崩龐珠現。


請參看下面四祖淨慧和尚之“三關”說

關於開悟,還有“三關”的說法,所謂初關、重關、牢關(末後關)。三關實際上是指悟境由淺而深,
要經過三種不同的境界和三個不同的階段,初關又叫破本參,它是一種“前後際斷,一念不生”的境界,
在根塵相接的時候,意識流切斷了,出現了意識的空白,這個時候忽然有個突破,這種突破就是“一念不
生”,達到了這種境界,算是破了本參,破了本參之後,對整個修行的路子就更加清楚明白了。在破本參
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加緊用功,猛著精彩,到了懸崖手、大死大活的時候,那就是破重關,心和境都空掉
了,所謂大死大活、人法雙亡、家破人亡,描述的就是這種人法、心境一起消融的重關境界。

虛雲老和尚開悟的時候寫過一首偈子:
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春到山花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這裡所說的“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指的就是重關境界。而“春到山花處處秀,山河
大地是如來”,則是末後牢關境界。當你用功夫到了“寂而照,照而寂,寂照同時、寂照不二”的境界時
,也就是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一切能夠隨緣任運的時候,那就是破了末後牢關了。


附曹山禪師的《四禁偈》:
莫行心處路,不掛本來衣,何須正恁麼,切忌未生時。

 
黃龍三關

我手何似佛手 摸得枕頭背後 不覺大笑呵呵 元來通身是手 
我腳何似驢腳 未舉步時踏著 一任四海橫行 倒跨楊岐三腳 
人人有箇生緣 各各透徹機先 那吒折骨還父 五祖豈藉爺緣 
佛手驢腳生緣 非佛非道非禪 莫怪無門關險 結盡衲子深冤

瑞巖近日有無門 掇向繩床判古今 凡聖路頭俱截斷 幾多蟠蟄起雷音 

黃龍禪師偈云:
我手何似佛手?禪人直下薦取;我腳驢腳並行,步步踏著無生。
 


一曰:撥草參玄只圖見性,即今上人性在什麼處?
莫行心處路 
故若撥草參玄。何干自性處?


我手何似佛手

二曰: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地時作麼生脫?
不掛本來衣 
故若識得自性。何得生與死?

禪人直下薦取

三曰:脫得生死便知去處。四大分離向什麼處去?
何須正恁麼
故若脫得生死。何處不能去? 

我腳驢腳並行,


切忌未生時
未生時?
哈~~~~
未生何時生得!

步步踏著無生!





撦破雲門一柄扇。
拗折乾峯一條杖。
乾峯雲門同一舌。
弄巧成拙續貂人。


四十八 乾峰一路

  乾峰和尚因僧問。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未審路頭在甚麼處。峰拈起拄杖。劃一劃云。在者裏。後僧請益雲門。門拈起扇子云。扇子勃跳。上三十三天。築著帝釋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

【無門曰】

  一人向深深海底。行簸土揚塵。一人於高高山頂。立白浪滔天。把定放行各出一隻手。扶豎宗乘。大似兩箇馳子相撞著。世上應無直底人。正眼觀來。二大老總未識路頭在。

【頌曰】

  未舉步時先已到 未動舌時先說了 直饒著著在機先 更須知有向上竅

越州乾峯禪師
僧問: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盤門。未審路頭在甚麼處?

此問本出楞嚴經第五。此阿毘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盤門。未審路頭門戶在甚麼處?
若依經解此義。如來自說。與圓通張本。第六卷中。文殊方揀圓通也。

若衲僧分上。天童曾道:
十方無壁落。從本來元沒遮欄。
四面亦無門。只這裏便是入處。

所以乾峯一畫云:在這裏。

不知者往往喚作乾峯與這僧指路。不然道與這僧畫斷更不他游。決不是這箇道理。
爾不見。雲門注解得。八米九糠。
黃龍南云:
乾峯一期指路。曲為初機。雲門乃通其變。

無門云:
乾峰坐在這裏寸步不移。
雲門脚不點地全無定力。

今日佛法委付在臣僧之手。把住則真金失色。放行則瓦礫生光。且道不把住不放行一句又作麼生? 

一雨普霑沙界潤。
萬姓謳歌喜氣回。
今日佛法委付在臣僧之手。把住則真金失色。放行則瓦礫生光。且道不把住不放行一句又作麼生? 一雨普霑沙界潤。 萬姓謳歌喜氣回。 


撦破雲門一柄扇。拗折乾峯一條杖。
二三千處管絃樓。四五百條花柳巷。(徑山杲)

乾峯與雲門。兩口同一舌。
若是續貂人。弄巧便成拙。(雪菴瑾)。

一人向深深海底。行簸土揚塵。
深深海底能揚塵

一人於高高山頂。立白浪滔天。
高高山頂浪滔天

扶豎宗乘。大似兩箇馳子相撞著。
正眼觀來。二大老總未識路頭在。

撦破雲門一柄扇。
拗折乾峯一條杖。
乾峯雲門同一舌。
弄巧成拙續貂人。

且道二大老因何未識路頭在?
弄巧成拙續貂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