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

雄哉峨嵋,中國第一山!

主峰萬佛頂之金頂海拔3099米。毗鄰的次峰金頂海拔3077 米。 峨嵋山風景區於1996 年12 月6 日
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從金頂到萬佛頂已經通了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高架單軌小火車,全程1880米。


《華嚴經﹒菩薩住處品》:
“西南方有處名光明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賢勝(普賢),與其眷屬3000人,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第二菩薩經跡經》:
“有轉輪聖王,名無諍念。王有千子,第一太子名不旬,即觀世音菩薩;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勢至菩薩;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薩;第八子名泯國,即普賢菩薩。”

(開元錄)記載:
魏晉時即有天竺僧人寶掌禪師來華入蜀,登峨眉,普賢,結茅于天池峰旁,此地因名寶掌峰;
讚譽峨眉山:
“高出五嶽,秀甲九州,震旦第一山也。”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在萬年寺留書
“第一山”,立碑於萬年寺。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普賢菩薩身量無邊。音聲無邊色像無邊。
欲來此國。入自在神通。促身令小。閻浮提人三障重故。以智慧力化乘白象。其象六牙七支跓地。其七支下生七蓮華。象色鮮白。白中上者。頗梨雪山不得為比。身長四百五十由旬。高四百由旬。於六牙端有六浴池。一一浴池中生十四蓮華。與池正等。其華開敷如天樹王。一一華上有一玉女。顏色紅輝有過天女。手中自然化五箜篌。一一箜篌。有五百樂器以為眷屬。

有五百飛鳥。鳧鴈鴛鴦皆眾寶色。生花葉間。象鼻有華。其莖譬如赤真珠色。其華金色含而未敷。見是事已。復更懺悔。至心諦觀思惟大乘。心不休廢。見華即敷金色金光。其蓮華臺是甄叔迦寶。妙梵摩尼以為華鬘。金剛寶珠以為華鬚。

見有化佛坐蓮華臺。眾多菩薩坐蓮華鬚。化佛眉間。亦出金光入象鼻中。從象鼻出入象眼中。
從象眼出入象耳中。從象耳出照象頂上。化作金臺。其象頭上有三化人。一捉金輪。一持摩尼珠。一執金剛杵舉杵擬象。

象即能行腳。不履地躡虛而遊。離地七尺。地有印文。於印文中。千輻轂輞皆悉具足。
一一輞間生一大蓮華。此蓮華上生一化象。亦有七支。隨大象行。舉足下足。生七千象以為眷屬。隨從大象。象鼻紅蓮華色。上有化佛放眉間光。其光金色。如前入象鼻中。於象鼻中出入象眼中。從象眼出還入象耳。從象耳出至象頸上。漸漸上至象背。化成金鞍。七寶校具。於鞍四面有七寶柱。眾寶校飾以成寶臺。

臺中有一七寶蓮華。其蓮華鬚百寶共成。其蓮華臺是大摩尼。有一菩薩結加趺坐。名曰普賢。
身白玉色五十種光。光五十種色以為項光。身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無量化佛。
諸化菩薩以為眷屬。安庠徐步。雨大寶華至行者前。其象開口。於象牙上。諸池玉女鼓樂絃歌。
其聲微妙。讚歎大乘一實之道。行者見已。歡喜敬禮。復更誦讀甚深經典。遍禮十方無量諸佛。

禮多寶塔及釋迦牟尼。并禮普賢諸大菩薩。發是誓言。
若我宿福應見普賢。願尊遍吉。示我色身。作是願已。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行懺悔法。誦大乘經。讀大乘經。思大乘義。念大乘事。恭敬供養持大乘者。

視一切人猶如佛想。於諸眾生如父母想。作是念已。普賢菩薩。即於眉間放大人相白毫光明。
此光現時。普賢菩薩身相端嚴。如紫金山。端正微妙。三十二相皆悉備有。
身諸毛孔放大光明。照其大象令作金色。一切化象亦作金色。
諸化菩薩亦作金色。其金色光。照于東方無量世界。皆同金色。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