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卷93)
夫宗鏡錄。是實相法門。若信得何福。若毀得何罪

答。此一心實相之門。般若甚深之旨。
於難信之中。
或有信者。法利無盡。唯佛能知。
若有毀者。謗般若罪。過莫大焉。

現世受殃生身陷獄。何以受報如此廣大?
以般若是一切世出世間凡聖之母。
猶如大地。無物不從地生。
或若謗之。則謗一切佛地三寶功德。

如十法界中一切眾生。若昇若沈。若愚若智。
無不皆從般若中來。
若不得般若威光。實無一塵可立。

如般若經云:
欲尊貴自在。乃至欲得菩提。當學般若。

又云:
若欲得六根完具。當學般若。
乃至鬼畜。亦要完具。
以此鬼畜。皆從學般若來。
故知不信宗鏡。無有是處。

如諸法無行經云:
爾時文殊師利言:
世尊。師子吼鼓音王如來滅度之後。
爾時有菩薩比丘。名曰喜根。
時為法師。質直端正。
不壞威儀。不捨世法。
爾時眾生。普皆利根。樂聞深論。

其喜根法師。於眾人前。不稱讚少欲知足。
細行獨處。但教眾人諸法實相。
所謂一切法性。即是貪欲之性。
貪欲性即是諸法性。

瞋恚性即是諸法性。
愚癡性即是諸法性。

其喜根法師。
以是方便教化眾生。眾生所行。皆是一相。
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無瞋癡。
以無瞋癡因緣故。逮得法忍。
於佛法中。決定不壞。

世尊。爾時復有比丘法師。行菩薩道。名曰勝意。

其勝意比丘。護持禁戒。
得四禪四無色定。行十二頭陀。
世尊。是勝意比丘。
有諸弟子。其心輕動。樂見他過。
世尊。後於一時。

勝意菩薩。入聚落乞食。
誤至喜根弟子家。見舍主居士子。
即到其所。敷座而坐。為居士子。稱讚少欲知足細行。
說無利語過。讚嘆遠眾樂獨行者。
又於居士子前。復說喜根法師過失。
是比丘不實。以邪見道。
教化眾生。是雜行者。
說婬欲無障礙。瞋恚無障礙。愚癡無障礙。

一切諸法。皆無障礙。
是居士子利根。得無生法忍。
即語勝意比丘:
大德。汝知貪欲。為是何法。

勝意言:
居士。我知貪欲是煩惱。

居士子言:
大德。是煩惱為在內在外耶。

勝意比丘言:
不在內。不在外。
大德。若貪欲不在內。不在外。
不在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
即是無生。若無生者。
云何說若垢若淨?

爾時勝意比丘瞋恚不喜。從座起去。作如是言:
是喜根比丘。以妄語法。多惑眾人。
是人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
聞佛音聲則喜。聞外道音聲則瞋。
於梵行音聲則喜。於非梵行音聲則瞋。

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
乃至爾時喜根菩薩。於眾僧前。說是諸偈云:
貪欲是涅槃。恚癡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有無量佛道。
若有人分別。貪欲瞋恚癡。
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
菩提與貪欲。是一而非二。
皆入一法門。平等無有異。
凡夫聞怖畏。去佛道甚遠。
貪欲不生滅。不能令心惱。
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見者。
是人為貪欲。將入於地獄。
貪欲之實性。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實性。亦是貪欲性。
是二法一相。所謂是無相。
若能如是知。則為世間導。
若有人分別。是持戒毀戒。
以持戒誑故。輕篾於他人。
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
但自安住立。有所得見中。
若住空閑處。自貴而賤人。
尚不得生天。何況於菩提。
皆由著空閑。住於邪見故。

邪見與菩提。皆等無有異。
但以名字數。語言故別異。
若人通達此。則為近菩提。
分別煩惱垢。即是著淨見。
無菩提佛法。住有得見中。
若貪著佛法。是則遠佛法。
貪無礙法故。則還受苦惱。
若人無分別。貪欲瞋恚癡。
入三毒性故。則為見菩提。
是人近佛道。疾得無生忍。
若見有為法。與無為法異。
是人終不得。解於有為法。
若知二性同。必為人中尊。
佛不見菩提。亦不見佛法。
不著諸法故。降魔成佛道。
若欲度眾生。勿分別其性。
一切諸眾生。皆同於涅槃。
若能如是見。是則得成佛。
其心不閑靜。而現閑靜相。
是於天人中。則為是大賊。
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
若作如是願。我當得作佛。
如是之凡夫。無明力所牽。

佛法湛清淨。其喻如虛空。
此中無可取。亦無有可捨。
佛不得佛道。亦不度眾生。
凡夫強分別。作佛度眾生。
是人於佛法。則為甚大遠。
若見眾生苦。則是受苦者。
眾生無眾生。而說有眾生。
住眾生相中。則無有菩提。
若人見眾生。是畢竟解脫。
無有婬恚癡。知是為世將。
若人見眾生。不見非眾生。
不得佛法實。佛同眾生性。
若能如是知。則為世間將。

乃至說是諸偈法時。三萬諸天子。得無生法忍。
萬八千人。漏盡解脫。即時地裂。

勝意比丘。墮大地獄。以是業障罪因緣故。
百千億那由他劫。於大地獄。受諸苦毒。
從地獄出。七十四萬世。常被誹謗。
若干百千劫。乃至不聞佛之名字。
自是已後。還得值佛。出家學道。而無志樂。
於六十二萬世。常返道入俗。
亦以業障餘罪故。於若干百千世。諸根闇鈍。

世尊。爾時喜根法師。於今東方過十萬億佛土。
有國名寶莊嚴。於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號曰勝光明威德王如來。應供正遍知。

今現在彼。其勝意比丘。今我身是。
世尊。我未入如是法相門時。
受如是苦。分別苦。顛倒苦。

是故若發菩薩心者。
若發小乘心者。不欲起如是業障罪。
不欲受如是苦惱者。不應拒逆佛法。
無有處所可生瞋癡。

佛告文殊師利。汝聞是諸偈。得何等利?
世尊。我畢是業障罪已。聞是偈因緣故。
所在生處。利根智慧。得深法忍。巧說深法。

文殊師利。為誰力故。能憶如是無量阿僧祇劫罪業因緣。

世尊。諸菩薩有所念。有所說。有所思惟。皆是佛之神力。
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皆從佛出。
故知若不信宗鏡中所說實相之理。
則如勝意比丘。沒魂受裂地之大苦。

若有信如是說。
則如文殊師利。智慧演深法之妙辯。
信毀交報。因果無差。
普勸後賢。應深信受。

若信般若福。廣具前文。
今述謗方等罪。略引誠證。

如大般若經中。

廣說謗法之罪。謂此方墮阿鼻地獄。
此土劫壞。罪猶未畢。移置他方阿鼻地獄中。
他方復經劫壞。罪亦未盡。復移他方。
如是巡歷十方。十方各經劫盡。還生此土阿鼻地獄中。

千佛出世。救之猶難。若欲說其所受之身。
聞者當吐熱血而死故。善現請說所受之身。

佛竟不說。
乃至華嚴地獄天子。法華不輕四眾。皆是不信。悉墮阿鼻。
若有聞者。應須驚懼。以為鑒誡。普曉群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