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寒山之谜"

當今風迷歐美日先進國家之寒山子的生平乃是一个千古之谜。
自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起,寒山诗就在日本一版再版,并且有十多位学者对其诗作了大量研究、注释及翻译工作。日本著名小说家森鸥外(1862—1962年)曾根据寒山诗集前闾丘胤的序言,写了名为《寒山拾得》的一篇小说,不少评论家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之一。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寒山诗远涉重洋传入美国,美国被称为疲惫求解脱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将寒山奉为偶像,其诗一时之间风靡欧洲。寒山诗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为众多的读者所接受,在那里,他赢得了比李白、杜甫还要高的声誉。

仅就其生卒年来说,到目前为止已有海内外学者提出:

"700~780"(胡适)、"750~820"(孙昌武)、"740~820"(日本松村昂)、"710~815"(陈慧剑)、"691~793"(钱学烈)等。

如是愈久遠而愈具魅力的"千古寒山之谜"。

一、寒山遇灵祐、从谂考

大沩祐即灵祐,开沩仰一宗,为唐季禅门五宗之一。其遇寒山一事在历代有关寒山的记载中是最为具体的,具有重要价值。这一事迹虽已见揭示,这里仍有必要引录五代南唐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师于南唐保大十年(952)编纂的《祖堂集》卷十六《沩山和尚》有关内容如下:

沩山和尚嗣百丈,在潭州。师讳灵祐,福州长溪县人也,姓赵。师《小乘》略览,《大乘》精阅。年二十三,乃一日叹曰:"诸佛至论,虽则妙理渊深,毕竟终未是吾栖神之地。"于是杖锡天台,礼智者遗迹,有数僧相随。至唐兴路上,遇一逸士,向前执师手,大笑而言:"余生有缘,老而益光。逢潭则止,遇沩则住。"逸士者,便是寒山子也。至国清寺,拾得唯喜重于师一人。主者呵啧偏党,拾得曰:"此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不同常矣。"自尔寻游江西礼百丈。

《宋高僧传》卷十一《唐大沩山灵祐传》亦载灵祐冠年剃发,三年具戒,及入天台,遇寒山子于途中,又旋造国清寺,遇拾得申系前意,信若合符,逐诣泐潭,谒大智师一事。"冠年剃发,三年具戒"即二十三岁之谓,与《祖堂集》所记其杖锡天台时间相符。大智师乃百丈怀海之谥号,其"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大智禅师"事又见《景德传德录》卷九,是可信的。据《祖堂集》卷十六本传、《全唐文》卷八二○载郑愚所撰《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灵祐生于大历六年(771),大中七年(853)示化,享年83岁。其遇寒山、拾得事在贞元九年(793)。

赵州和尚从谂,俗姓郝,青州缁丘人,童稚之岁,超然离俗,于本州龙兴寺出家,后到池州,谒南泉普愿而悟禅机。年八十后住赵州观音院讲习禅法,从者甚多。得高寿,后谥真际大师。从谂遇寒山事见于《古尊宿语录》卷十四:师因到天台国清寺见寒山、拾得。师云:"久向寒山、拾得,到来只见两头水牯牛。"寒山、拾得便作牛斗。师云:"叱叱!"寒山、拾得咬齿相看,师便归堂。二人来堂内问师:"适来因缘作麽生?"师乃呵呵大笑。一日,二人问师:"什么处去来?"师云:"礼拜五百尊者来。"二人云:"五百头水牯牛聻尊者。"师云:"为什么作五百头水牯牛去?"山云:"苍天,苍天!"师呵呵大笑。

这段语录又见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志南《天台山国清寺三隐集记》和淳祐十二年(1252)普济《五灯会元》卷二。这两个记载基本相同,比《古尊宿语录》简短但有具体些的内容。如《五灯会元》卷二云:

天台山寒山子因赵州游天台,路次相逢。山见牛迹,问州曰:"上座还识牛么?"州曰:"不识。"山指牛迹曰:"此是五百罗汉游山。"州曰:"既是罗汉,为甚么却作牛去?"山曰:"苍天,苍天!"州呵呵大笑。山曰:"作甚么?"州曰:"苍天,苍天!"山曰:"这厮儿宛有大人之作。"

二、《寒山子集》编纂时间考

寒山贞元九年(793)遇灵祐及不久遇从谂的事迹说明,唐德宗贞元中期,寒山尚在天台山国清寺与寒岩之间活动。有学者遂据此作为寒山的卒年,似乎稍嫌简单。 对寒山的卒年应广泛利用文献资料,作进一步探考。这里,我们不妨先考察一下《寒山子集》的编纂这一相关问题。这方面最基本的材料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存于《太平广记》卷五十五中晚唐杜光庭《仙传拾遗》的残段:

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十余年忽不复见。

三、寒山生卒年探微

(一)如前已揭示《太平广记》卷五十五引《仙传拾遗》:"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十余年忽不复见。"
(二)如前已揭示《祖堂集》卷十六、《宋高僧传》卷十一等载贞元九年寒山遇灵祐。
(三)清顾沅《吴门表隐》引明姚广孝《寒山寺记》云:"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冠桦布冠,著木履,被蓝褛衣,掣风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茅以居。"
(四)元释念常《历代佛祖通载》卷十五:"唐丙戌宪宗纯改元和&&时寒山子者,不知其氏族乡里,隐于台州唐兴县寒岩,故父老以寒山子称之。"
(五)《全唐诗》卷四七四徐凝《送寒岩归士》:"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

考索寒山的生年,首先要重视其《少年》一诗:
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
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
归来翠岩下,席草玩清流。
壮士志未聘,猕猴骑土牛。

这首诗羼入拾得诗中。然拾得乃国清寺僧于天台山赤城路侧领回,在国清寺中长大,并无"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的经历。而寒山自谓"书剑客",亦曾道"去家一万里,提剑击匈奴",故此诗必为寒山所作。

大约三十岁时,寒山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迁变,由家乡"咸京"(按,当指长安)移往天台隐居。关于三十岁时的情况,寒山诗中多次述及:

《个是》:
个是何措大,时来省南院。
年可三十余,曾经四五选。
囊里无青蚨,箧中有黄绢。
行到食店前,不敢暂回面。

《出生》:
出生三十年,常游千万里。
行江青草合,入塞红尘起。
炼药空求仙,读书兼咏史。
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

《少年》:
少年懒读书,三十业由未。
白首始得官,不过十乡尉。
不如多种黍,供此伏家费。
打酒咏诗眠,百年期仿佛。

通过以上考释,可订寒山的生活年代约为726年~826年。寒山这漫长的一生大致以三十多年为一阶段共形成生平的三个时期,即咸京生活期、天台农隐期和寒岩山居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